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特点及主要内容介绍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特点及主要内容介绍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卫生部2012年4月5日发布2012年8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空特点体现了消毒领域的新进展:理念:先清洗、后消毒,能物理灭菌的、不用化学消毒方法;方法:低温灭菌方法、新的化学消毒剂如邻苯二甲醛等与新标准如手卫生、隔离、CSSD有关标准一致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如将原来的手术器械灭菌、缝线的灭菌等归类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3特点体现了消毒领域的新进展:理念:先清洗、后消毒,能物理灭菌特点删减了按照科室归类进行消毒的有关内容,充实了消毒技术的内容,突出重点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消毒管理方面的要求4特点删减了按照科室归类进行消毒的有关内容,充实了消毒技术的内特点删除了以下内容:1二溴海因2内镜的消毒灭菌3医务人员手消毒4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5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5特点删除了以下内容:5特点删除了以下内容:6口腔诊疗器具的消毒7织物的消毒8污水的处理9污物的消毒10尸体及相关环境的消毒6特点删除了以下内容:6特点增加了以下内容:1管理要求2清洗与清洁方法3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4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5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6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方法7特点增加了以下内容:7特点增加了以下内容:7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C.4)8邻苯二甲醛(C.8.2)9碘酊(C.12.2)10煮沸消毒(C.16)11流动蒸汽消毒(C.17)12过滤除菌(C.18.1)13微波消毒(C.18.2)8特点增加了以下内容:8主要内容-目录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管理要求5消毒、灭菌基本原则6清洗与清洁方法7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8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9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10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9主要内容-目录前言9主要内容-目录11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12皮肤与黏膜的消毒13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14清洁用品的消毒附录A(规范性附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附录B(规范性附录)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附录C(规范性附录)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10主要内容-目录11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主要内容介绍3术语和定义(30个)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11主要内容介绍3术语和定义(30个)113术语和定义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123术语和定义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3术语和定义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表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133术语和定义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4管理要求新增加内容应制定消毒与灭菌制度,并具体落实。应开展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144管理要求新增加内容144管理要求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的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11的规定。154管理要求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154管理要求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应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具有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应根据本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的需要,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164管理要求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责对消毒产4管理要求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从事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174管理要求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5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新增加的内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等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等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应遵循本规范11的要求。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185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新增加的内容)18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9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遵循批准使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等,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或低温甲醛蒸汽气体灭菌等。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20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20职业防护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因子职业暴露。热力消毒、灭菌:防皮肤灼伤。紫外线消毒:避免直接照射。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环氧乙烷灭菌应防燃烧和爆炸。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过敏及皮肤、黏膜损伤。处理锐利器械,防利器伤。21职业防护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微生物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每月检测一次22微生物监测空气22空气采样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将平板放在各点处,打开平板盖,扣放于平板旁暴露规定的时间,盖好、无菌巾包好立即送检23空气采样采样时间:23
开盖顺序③→②→①→出门收集顺序:门口→①→②→③(盖收联合)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布点顺序:门口→①→②→③
门口1231M每点距地面80-150cm24
开盖顺序③→②→①→出门布点顺序:门口→①→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个点布点顺序:门口→①→②→③→④→⑤开盖顺序:⑤→④→③→②→①→门口
收集顺序:①→②→③→④→⑤
门口每点距地面80-150cm534211M
25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个点布点顺序:门口→①室内面积:50M2~80M2
设:4角及中央8个点布点顺序:门口→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开盖顺序:⑧→⑦→⑥→⑤→④→③→②→①→门口收集顺序:门口→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门口每点距地面80-150cm812367451M26室内面积:50M2~80M2门口812367451暴露规定的时间—15分钟手术一区、手术二区、日间OR、特诊OR、麻醉科、器官移植一区、器官移植二区、骨髓移植、血液一区、血液二区、MICU、SICU、神经外科ICU、烧伤外科、产房、生殖中心、胎儿医学中心、新生儿室、PICU、神经ICU、心外ICU、心儿ICU、CCU、心导管室、静脉配置中心、放射介入OR、PET-CT27暴露规定的时间—15分钟手术一区、手术二区、日间OR、特诊O暴露规定的时间—5分钟肾二区、腹透中心、血净中心、爱婴区、儿科二区、ENT一区、ENT二区、ENT三区、口腔病区、皮肤病区、心外科、眼科门诊、皮肤门诊、口腔门诊、ENT门诊、供应室、急诊室、输血科、超声介入室、内镜科28暴露规定的时间—5分钟肾二区、腹透中心、血净中心、爱婴区、儿空气微生物结果判定4CFU/15min.直径9cm平皿手术一区、手术二区、日间OR、特诊OR、麻醉科、器官移植一区、器官移植二区、骨髓移植、血液一区、血液二区、MICU、SICU、神经外科ICU、烧伤外科、产房、生殖中心、胎儿医学中心、新生儿室、PICU、神经ICU、心外ICU、心儿ICU、CCU、心导管室、静脉配置中心、放射介入OR、PET-CT29空气微生物结果判定4CFU/15min.直径9cm平皿2空气微生物结果判定4CFU/5min.直径9cm平皿肾二区、腹透中心、血净中心、爱婴区、儿科二区、ENT一区、ENT二区、ENT三区、口腔病区、皮肤病区、心外科、眼科门诊、皮肤门诊、口腔门诊、ENT门诊、供应室、急诊室、输血科、超声介入室、内镜科30空气微生物结果判定4CFU/5min.直径9cm平皿30物体表面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采样方法:棉拭子涂擦法31物体表面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操作1.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2.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3.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直接涂抹法:用棉拭子浸湿中和剂后直接在物体表面上反复涂擦采样。32操作1.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32操作4.剪去手接触部分5.将棉拭子放入含中和剂的无菌试管内6.酒精灯烧管口和管塞7.盖好8.及时送检33操作4.剪去手接触部分33物体表面微生物结果判定细菌总数≤5CFU/cm2,未捡出致病菌手术一区、手术二区、日间OR、特诊OR、麻醉科、器官移植一区、器官移植二区、骨髓移植、血液一区、血液二区、MICU、SICU、神经外科ICU、烧伤外科、产房、生殖中心、胎儿医学中心、新生儿室、PICU、神经ICU、心外ICU、心儿ICU、CCU、心导管室、静脉配置中心、放射介入OR、PET-CT34物体表面微生物结果判定细菌总数≤5CFU/cm2,未捡出致物体表面微生物结果判定细菌总数≤10CFU/cm2,未捡出致病菌肾二区、腹透中心、血净中心、爱婴区、儿科二区、ENT一区、ENT二区、ENT三区、口腔病区、皮肤病区、心外科、眼科门诊、皮肤门诊、口腔门诊、ENT门诊、供应室、急诊室、输血科、超声介入室、内镜科35物体表面微生物结果判定细菌总数≤10CFU/cm2,未捡出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卫医发[2004]100号消毒后的内窥镜——应每季监测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灭菌后的内窥镜——应每月监测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活检钳等36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卫医发[2004]100号消毒后的内内窥镜微生物采样
卫医发[2004]100号采样时间:在消毒灭菌后、使用前进行采样采样方法: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37内窥镜微生物采样
卫医发[2004]100号采样时间:37操作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中和剂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捡口注入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酒精灯烧管口和管塞盖好立即送检38操作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中和剂缓冲液38内窥镜微生物结果判定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后的内镜:无菌为合格39内窥镜微生物结果判定消毒后的内镜:39医务人员手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采样方法:棉拭子涂擦法40医务人员手采样时间:40操作被检查五指并扰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41操作被检查五指并扰41手微生物结果判定手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卫生手消毒≦10cfu/cm2外科手消毒≦
5cfu/cm242手微生物结果判定手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42使用中的消毒液1.监测浓度: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每天1次戊二醛:每周1次2.染菌量测定:消毒剂:每季1次灭菌剂:每月1次
43使用中的消毒液1.监测浓度:43浓度测定含氯消毒剂(健之素)、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酸性氧化电位水用“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戊二醛用“3M戊二醛测试卡”44浓度测定含氯消毒剂(健之素)、过氧乙酸、次氯酸钠、酸性氧化电
(mg/L)(%)2050100300500100015000.0020.0050.0100.0300.0500.1000.150
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四环牌当消毒液浓度≥1500mg/L时,应如何进行监测?45(mg/L)消毒液浓度监测
当溶液有效成分>1500mg/L时,消毒溶液稀释至20~500mg/L浓度后再进行监测。
2000mg500mg公式:X+1L=1LX=0.003L=3ml取1ml(2000mg/L含氯消毒剂)+3ml清水=500mg/L进行测试、比试。46消毒液浓度监测当溶液有效成分>1500mg/L时消毒液染菌量测定采样时间:使用中有效期内采样采样方法:抽吸法47消毒液染菌量测定采样时间:47操作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消毒液1ml加入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试管内混匀酒精灯烧管口和管塞盖好立即送检48操作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消毒液1ml48消毒剂、灭菌剂微生物判断标准1.使用中灭菌剂:无菌生长2.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3.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49消毒剂、灭菌剂微生物判断标准1.使用中灭菌剂:无菌生长49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照射强度监测: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每季1次50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照射强度监测:紫外线强度指示卡50操作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关灯取出指示卡图案正中光敏色块与标准色块比较记录51操作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51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结果判定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µW/cm2为合格,≤70µW/cm2应更换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µW/cm252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结果判定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µW/注意事项1.要求全面监测:包括固定的和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小额入股协议书
- 饭店招聘厨师协议书
- 酒吧卡座外包协议书
- 2025年员工培训计划全攻略
- 农家乐入股合同协议书
- 项目文明施工协议书
- 养老院老人退养协议书
- 判决书双方协商协议书
- 酒店转让居间协议书
- 设备临时使用协议书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MOOC 行政管理学-西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艺术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JGJ7-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
-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 太赫兹光纤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改造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