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定位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桡动脉穿刺中的研究_第1页
改良定位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桡动脉穿刺中的研究_第2页
改良定位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桡动脉穿刺中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良定位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桡动脉穿刺中的研究

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的儿童,病情复杂且迅速变化。通常,需要通过动脉采血来确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并寻求救援时间。1数据和方法1.1新生儿感染情况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NICU232例需桡动脉穿刺检测动脉血气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Allen征阳性。排除标准:出凝血障碍、桡动脉穿刺处有伤口或感染。根据新生儿入院时间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其中新生儿肺炎10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84例、早产儿2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2例、新生儿败血症8例、肺动脉高压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2方法桡动脉穿刺操作均由NICU工作年限﹥10年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且获得北京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完成。1.2.1d型排气针1支安尔碘1瓶、棉棍若干、棉球1块、BD型血气针1支(包含3ml型针1支、针头型号为22G,橡胶塞1个、针帽1个)、一次性橡胶手套、手部消毒液。1.2.2新生儿推提供桡动脉采血点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法。在穿刺前,操作者左手固定新生儿手部,右手示指和中指搭在新生儿腕部,触摸桡动脉的搏动,大致确定桡动脉的位置,然后常规消毒穿刺区域,同时消毒操作者左手示指,在进针时,操作者用已消毒的左手示指再次触摸桡动脉搏动处,将搏动最明显处置于示指下方,右手持针呈30°~40°进针。研究组采用改良定位法。先将新生儿手腕自然放平,操作者左手握住新生儿手腕稍向背伸,右手示指指尖在新生儿手腕第二横纹上方触及桡动脉搏动处,顺桡动脉走行,在体表做出标记。同时左手不要松开新生儿手腕,使体表标记与桡动脉相对固定。常规消毒穿刺区域,操作者右手持针顺体表标记呈20°~30°进针,待采血针进入皮肤后,针尖角度降至15°左右并稍偏向桡侧方向5°。1.3评估指标1.3.1多次穿刺成功的原因首次穿刺成功:首次穿刺血管并成功抽取1ml动脉血(退针或调整针头后再进行穿刺成功不作为首次穿刺成功的计数)。多次穿刺成功:穿刺血管2次及以上并成功抽取1ml动脉血。穿刺失败:穿刺多次仍未抽出动脉血。1.3.2成功穿刺所需时间从穿刺针进入皮肤开始至成功抽取1ml血液为止,秒表计时。1.3.3皮肤组织形态变化穿刺后局部皮肤的评估:局部无瘀斑、硬结、血肿、感染为正常。瘀斑指皮肤黏膜出血性斑片状,直径>5mm;硬结指皮肤结成硬的块状;血肿指局部皮肤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感染指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及脓等特征性表现和炎症反应。1.4统计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2结果2.12综合比较新生儿的一般数据2.22组新生儿穿刺成功率与失败率的比较研究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2组新生儿穿刺成功所需的时间研究组首次、多次穿刺的成功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2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组瘀斑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3改良定位桡动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桡动脉自肱动脉发出,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再下行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然后在桡腕关节上方经桡骨茎突至手背,再从第一掌骨间隙穿入手掌深部,位置表浅,可触及搏动,是临床切脉和记数脉搏的常用部位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定位法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定位法,穿刺成功所需时间低于传统定位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桡动脉穿刺法通过指腹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但新生儿桡动脉搏动区域较广,操作者往往不能精确定位,且新生儿桡动脉细,搏动弱,无法清晰判断桡动脉行走方向,很容易在刺入的过程中偏离桡动脉的走行桡动脉穿刺在NICU应用广泛,改良定位桡动脉穿刺法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