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大学试题(历史学)-医学史考试历年真摘选题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0题)1.李仲南所著《永类铃方》中,特别创制缝合针“曲针”,引丝线,由内向外逐层缝合技术,颇有临床意义2.易虚易实3.叙述并演示产后血晕的急症处理方法。4.《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5.当归的性味是()6.子痫的治疗原则是立即终止妊娠()7.叙述推拿小儿三关穴的穴位、主治及操作方法。8.叙述小儿推拿疗法中揉法的方法。9.在“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中,“感”之义为()A、感慨B、感动C、为„感慨D、为„感动10.叙述并演示十二经筋循行分布特点。11.叙述骨伤科前臂腕手部练功法之前臂旋转法。12.气机升降之枢纽为()13.华佗仿照五种动物的动作而创制的导引术叫()。14.()编撰的《温疫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疫病学和温病学专著。15.疳证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值的()16.普济消毒饮中有“火郁发之”之义的药物是()()两味药17.叙述骨伤科肩肘部练功法之弓步云手法。18.叙述颈椎转环的练功方法。19.郁金的性味是()20.“治病必求于本中”本“的含义是肾。()21.热疮好发于皮肤()交界处22.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其组成有()23.人类()、()、()的第一要求,是医学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24.何谓“四元”?25.具有“滋阴泻火”之功的方剂是()A、六味地黄丸B、知柏地黄丸C、杞菊地黄丸D、麦味地黄丸26.痫病休止期脾虚痰盛型,治疗首选方剂是()A、龙胆泻肝丸B、大补元煎C、黄连温胆汤D、六君子汤E、五生饮27.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28.叙述拿肩井的操作。29.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本草纲目》。30.()(姓名)的()(著作)首创戾气之说,指出戾气具有强烈的()性。31.郑声32.叙述承浆穴所属经脉及其定位。3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34.简述骨折愈合的三过程35.明代的方剂学著作有()、()、()等。36.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的著作是()A、《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三因极—病证方论》E、《诸病源候论》37.《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A、翰林学士王诛B、王叔和C、朱肱D、成无己38.柏叶汤用于()A、虚寒吐血B、虚寒便血C、热盛吐血D、湿热便血E、以上都不是39.为百药之长的是()A、汤B、药草C、酒D、米40.《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A、最高的俸禄B、完整的病例C、最好的医生D、最好的成绩41.()和()甲本、乙本是我国现存最早有关()的文献。42.人痘接种术的科学价值有哪些?43.叙述诊察实脉。44.主症为腰痛酸软,绵绵不已,遇劳则甚,或四肢不温怕冷,舌淡脉细,或烦热不眠,舌红,脉弦细,属()45.叙述创伤出血之指压止血法。46.叙述并指出风府、至阳、天井的定位。风47.叙述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取出方法。48.唐代太医署的职能是什么?49.百脉一宗50.叙述踩蹻法的方法。51.以下哪部著作不是隋唐五代时期的()A、《雷公炮灸论》B、《外台秘要》C、《千金翼方》D、《诸病源候论》52.历史记载,伊尹与()有关、汤液的发明与使用、使单味药向()转变,促进了()的诞生,为临床用药经验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提供条件。53.叙述治疗肛瘘的挂线疗法。54.湿温是以()为病变中心55.急喉风是以()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56.吴鞠通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所以辛凉轻剂桑菊饮用以治疗上焦病,辛凉平剂银翘散用以治疗中焦病。57.叙述骨伤科前臂腕手部练功法之手滚圆球法。58.卜辞59.乳蛾可诱发全身并发症为()A、痹证B、水肿C、心悸D、胃脘痛E、怔忡60.20.女患者,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脘腹胀满,烦躁易怒。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选方是()A、温胞饮B、当归建中汤C、牡丹散D、清热调血汤E、少腹逐瘀汤61.叙述腰部袞法操作。62.叙述小儿推拿揉右端正的操作手法。63.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64.()创造并应用了中药麻醉术A、扁鹊B、华佗C、淳于意D、张仲景65.疾病复发的最基本条件是()正虚未复。66.晋唐时期临证各科的主要著作有哪些?(包括时代、作者以及著作名)67.唐容川认为止血为“血证之第一良法”。()68.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家学术争鸣现象,其中以()最著名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69.叙述并指出承满、梁丘、三阳络的定位70.叙述肘按法操作。71.《脉经》的主要成就?72.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草拾遗》的主要成就()A、新增药物488种B、方剂功效分类的创新C、纠正旧说之讹误D、拓充药物的功用,主治,用法73.《瘟疫论》明确提出“戾气通过口鼻侵犯人体”突破前人“外邪伤人皆从皮毛出入”的论点74.《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炮制进行了说明,提出了药物七情和合理论75.《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未盛,未为脓者,可以石熨,泻其盛气”。76.叙述外科确诊成脓之穿刺法。77.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下角平第几椎()A、8B、7C、5D、4E、378.张子和运用吐法推陈致新。()79.现存最早的药物炮制学专著是()A、《珍珠囊》B、《正类本草》C、《炮制大发》D、《雷公炮炙论》80.《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作者为何人,该书的主要内容、对中医诊断和方剂学的贡献,以及历史意义如何?81.现代医学认为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A、结核杆菌侵入骨关节B、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C、继发性骨质增生D、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82.叙述回头望月的练功方法。83.肺痈属实热证,治疗以祛邪为主,清热解毒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84.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黄帝发明了针灸85.《神农本草经》是如何产生的?86.()在脏腑学说方面的贡献有:指出了三焦的部位;论述了命门与肾的关系,强调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论述了关于人体消化道由唇到肛门的“七冲门”;强调五脏六腑不可伤;首次记载了胰脏并归之于脾。87.叙述汤剂煎煮的另煎。88.喉痹与乳蛾的共同点是喉核表面附有腐物()89.叙述《本草纲目》的主要学术成就。90.《温疫论》的作者是()A、吴有性B、张介宾C、赵献可D、李中梓E、孙一奎9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A、《针灸甲乙经》B、《黄帝内经》C、《针灸大成》D、《针灸逢源》E、《难经》92.暴风客热93.叙述旋转摇晃法的方法。94.叙述并指出秩边、曲差、商曲的定位。95.叙述治疗内痔的枯痔钉疗法。96.张从正的学术思想导源于《()》、《()》、及()的火热论。97.食医98.陈自明认为妇科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血不调,冲任损伤,并指出()是治疗“一切血病“的总方。99.薛生白云:“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等味。100.《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正确答案:正确2.正确答案: 是指小儿患病,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并见之证;虚证往往兼见实象,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3.正确答案: (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3)丽参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抢救4.正确答案:正确5.正确答案: 甘、辛、温6.正确答案:错误7.正确答案: 三关穴位于前臂桡侧边缘,自腕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一直线。主治:外感怕冷无汗、营养不良。操作方法: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肘部,推200~500次8.正确答案: 用指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揉动,称揉法。9.正确答案:C10.正确答案: 其循行分布一般都在肢体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结聚于关节、骨骼附近11.正确答案: 将上臂贴于胸外侧,屈肘90°,手握木棒,使前臂做旋前旋后活动,反复多次。12.正确答案: 脾胃13.正确答案:五禽戏14.正确答案:吴有性15.正确答案:15%以上16.正确答案: 升麻、 柴胡17.正确答案: 双下肢前后分开,成弓步站立,用健手托患肢前臂使身体重心向后移,双上肢屈肘,前臂靠在胸前,再使身体重心移向前,同时把患肢前臂在同一水平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弧形伸出,前后交替,反复多次。18.正确答案: (1)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2)头颈向左右各环绕一圈。19.正确答案: 辛、苦、寒20.正确答案:错误21.正确答案: 黏膜22.正确答案: 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23.正确答案:生存;繁衍;保健24.正确答案: 即水、火、气、土。回医学认为,阴阳化为水、火,水得火则生气,火暴水则生土,是故水、火、气、土四元成。“四元”又称四象、四气、四行、四奇行。25.正确答案:B26.正确答案:D27.正确答案: 宋初的太医署已不同隋唐时期的太医署,它不再兼医疗行政,而成为专门医学教育机构。庆历四年(公元l044年)又改进了考试制度,使医学教育进一步得到提高。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改太医署为太医局。太医局置提举一名,判局二名,全面负责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并且规定判局要由懂医术的人充任。当时太医局教学编制及医学分科较细。 学生学业将成,要临床实习,并在实践中进行考察,根据治愈率来评定成绩,分上、个、下三等,适当给予奖学金。十全为上,限二十人,月津十五千;十失一为中,限二十人,月津十千;十失二为下,限五十人,月津五千;十不全七者降级;十失其五开除太医局。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教育改革。 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医学教学缩编为三科:1、方脉科,2、针科,3、疡科。各科教材亦不同,方脉科分大小经,大经有《素问》、《难经》、《脉经》;小经有《巢氏病源》、《龙树论》、《千金翼方》。每年春季进行招生考试,自由参加。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医学制度改三舍之制,上舍四十人,内舍六十人,外舍一百二十人。共设博士四人,正录四人,掌管太医局的教学行政。各舍又置长、谕各一人,负责每舍的工作。其教学分科及教学设置如下: 三科基础教材:《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注神农本草经》;方脉科:(包括风科、大方脉、小方脉)兼习《脉经》、《伤寒论》;针科:(包括针、灸、口齿、咽喉、耳、眼)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树论》;疮科:(包括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干金翼方》。 学生考试制度也很健全,分私试、公试两种。考试内容有医经大义、五运六气、假令病法(病案分析),根据成绩由“外舍”递升至“内舍”、“上舍”。学生毕业分配亦根据成绩优劣分别录用,艺业精优者分配到尚药局任医师等职,其余分别充任本专业博士、正录,或分配到各州充任医学教授。可见当时领导机构、教学分科、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毕业分配制度等,已初具规模。 宋代的医教体制曾有几次大的改革,不如唐代太医署的医学教育长期稳定,但比唐代更为完善健全。28.正确答案: 患者坐位,医生站于其后方;拇指置于肩井穴后下方,其余四指置于肩井穴前下方;腕关节适度放松;以拇指同其余四指的对合力,进行提捏或揉捏。29.正确答案:错误30.正确答案:吴有性;《瘟疫论》;传染性31.正确答案: 郑声:此指言语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32.正确答案: 属于任脉。定位: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33.正确答案:错误34.正确答案: 骨折愈合的三过程包括“瘀去、新生、骨合”,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骨折后血肿形成;血肿逐渐机化,骨内、外膜处开始形成骨样组织)、原始骨痂形成期(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和骨痂改造塑形期(外骨痂、内骨痂、环状骨痂及腔内骨痂形成;骨痂改造塑形)。35.正确答案:《普济方》、《医方考》、《祖剂》36.正确答案:C37.正确答案:A38.正确答案:A39.正确答案:C40.正确答案:A41.正确答案:《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经脉42.正确答案: 人痘接种法是预防天花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疗法。张璐和吴谦叙述的人痘接种法较为流行,主要有四种形式: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后两种接种法,由于所采用的痘苗是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痘痂,其天花病毒的毒力已减弱,接种后多能产生天花反应,达到获得免疫力的预期目的。因此,后两种人痘接种法在我国城乡逐渐流传开来,成为预防天花的有效措施。它不但在民间应用,也被清朝统治者采用并诏令推广。人痘接种法不仅在我国广泛应用,还先后传往亚、欧各国。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在传染病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我国医学对世界医药卫生事业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人痘接种法的发明,不但是英国医生琴纳(EdwardJenner,17491~823年)在1796年发明牛痘接种法之前预防天花的主要方法,而且它的发明足以成为世界免疫学的先驱。43.正确答案: 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应指愊愊。44.正确答案:肾虚腰痛45.正确答案: 为止血的短暂应急措施。对判断为肢体主要动脉损伤、出血迅猛需立即控制者,可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应把血管压向深部骨骼。46.正确答案: 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天井: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47.正确答案: 先用酒、植物油、姜汁或乙醚、丁卡因等滴入耳内,使虫体失去活动能力,然后用镊子取出,或行外耳道冲洗48.正确答案: 唐朝承袭隋制,在京都长安设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人员组成,具有医学教育和医疗多重职能。医学教育又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内设太医令、丞、府、史、医监、医正、掌固等管理行政教务;教授、助教、师、主药、工等从事教学。49.正确答案: 宗,本也,聚也。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人体之脉同归心肺所主50.正确答案: 在患者躯体下垫以软枕,医生用两足踏于患部,进行踏跳,可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及松解韧带粘连。医生要双手撑于床边特制之木架上以控制踏跳力之轻重,并嘱患者作深呼吸配合。51.正确答案:A52.正确答案:汤液创制;多味药;方剂53.正确答案: (1)取侧卧位,屈曲两腿,病侧在下,经局部消毒,以腰俞麻醉。 (2)先在球头银丝探针尾端缚扎一橡皮筋,再将探针头从瘘管外口轻轻向内探入,在肛管齿线附近找到内口。然后,将食指伸入肛管,摸查探针球头,并将探针弯曲,从肛门口拉出, (3)将探针从瘘管内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经过瘘管外口进入瘘管。 (4)提起橡皮筋,切开瘘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拉紧橡皮筋,紧贴皮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以双重结结扎之,然后在结扎线外1.5cm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松开止血钳,用红油膏纱布条嵌入伤口压迫止血,外垫纱布,宽胶布固定。54.正确答案: 脾胃55.正确答案:吸气性呼吸困难56.正确答案:错误57.正确答案: 手握两个圆球,手指活动,使圆球滚动或变换两球位置,反复多次。58.正确答案:即甲骨文。殷墟出土的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占卜之辞,故称卜辞。59.正确答案:B60.正确答案:C61.正确答案: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呈弧面并着力于腰部,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腰部,前臂旋转,带动腕关节屈伸,在腰部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频率120~160次/分。62.正确答案: 右端正位于中指甲根尺侧赤白肉际处。手法:用拇指罗纹面直接揉按。63.正确答案: 著而为病也64.正确答案:B65.正确答案: 余邪未净66.正确答案: 晋唐时期临床各科的主要著作有: 针灸科——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外科——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妇科——唐•昝殷《经效产宝》 儿科——唐•《颅囟经》 骨伤科——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67.正确答案:错误68.正确答案: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69.正确答案: 承满:脐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梁丘: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三阳络:支沟穴上1寸,桡骨与尺骨之间70.正确答案: 医生屈肘,以尺骨鹰嘴着力于施按部位,用上身重量,垂直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量后,稍停片刻,然后松劲撤力,如此反复操作。71.正确答案: 魏晋时期,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脉经》一书,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该书的主要成就有: (1)确立“寸口脉诊法”。王叔和在分析研究古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等诊脉部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寸口脉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等。因此解决了脉诊与脏腑相应定位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归纳二十四种脉象。魏晋以前的医书中,脉名繁多,脉象种类尚未统一,含义亦模糊不清。据有人统计,《脉经》之前医书所记载的脉象名称约80种之多。王叔和为了统一其标准,把前代医书论及的易于混淆或类似的脉象,删而并之,规范了24种脉象名称。王氏还对这些脉象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且对一些相似的脉象进行鉴别,以方便临床掌握和运用,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 (3)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王叔和的《脉经》并非孤立论脉,或单凭脉象断病,而是在阐述脉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结合起来。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的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作了描述,病危脉象,有异于常见脉,临床较难辨识,王氏则用“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形象比喻,使医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脉经》也存在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析批判。《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对魏晋以后中医的脉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72.正确答案:A73.正确答案:正确74.正确答案:正确75.正确答案:气血76.正确答案: 若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可直接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确定脓肿深度,而且还可以采集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时必须严格消毒,注意选择粗细适当的针头、进针角度、深度等。选定痛点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麻后负压进针,边进边吸,若见脓液吸出,即确定脓肿部位。若一次穿刺无脓,可重复穿刺。77.正确答案:B78.正确答案:错误79.正确答案:D80.正确答案: 作者:张仲景 内容:原书16卷,成书后丢失。今传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论》对外感热病的发生、证侯群、疾病的演变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按三阴三阳经辩证治疗,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的治疗原则,并以理、法、药、方为一体进行论述,电动坤宁宫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辨证施治原则。《金匮要略》以疾病分篇,共25篇,论述内外妇等科杂病,以内科为主,要点是将疾病的病因分为三类,阐述了不同病因和杂病的关系。这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病因学说。 贡献:1、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2、将中医临床治疗时的八法具体运用于方剂之中3、创造了许多剂型4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5、两书中公论述脉象20多种、载方375首,用药384种,采用内服、外用多种剂型。《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提出的辨证施治原则及组方理论,在今天中西结合的临床实践中仍发挥着作用。 历史意义:《伤寒杂病论》的产生标志着中医辩证施治原则的确立,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81.正确答案:D82.正确答案: (1)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2)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眼看右后上方,似向天空看望月亮一样; (3)还原; (4)头颈转向左后上方; (5)还原。转动时吸气,还原时呼气。83.正确答案:错误84.正确答案:错误85.正确答案: 祖国的药物学,很早就得到了发展,早在西周时的《诗经》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