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1页
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2页
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3页
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4页
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号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连云港市交通局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合作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一月目录TOC\o"1-5"\h\z第一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项目地理位置与建设意义-11.1.1项目地理位置-1-项目建设意义-1-推荐路线方案-11.3项目工程特性-11.4环境保护目标-21.4.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2-社会环境保护目标-3-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3-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3-评价标准-31.5.1声环境评价标准-4-大气环境拟执行评价标准-4-水环境拟执行评价标准-4-公路工程环境影响分析-4设计期-4-施工期-5-营运期-6-第二章环境现状评价8自然环境现状8社会环境现状8生态环境现状82.3.1植被82.3.2动物92.3.3土壤92.3.4水土流失92.3.5生态功能保护区9地表水环境现状9环境空气现状9声环境现状10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11社会环境影响11生态环境影响11工程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11土壤侵蚀影响11水土流失影响12地表水环境影响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1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13环境空气影响13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13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14声环境影响1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14营运期声环境影响14第四章方案比选15第五章环保措施及建议16设计期的环保措施16对环境保护已有的考虑16设计阶段环保进一步要求16施工期的环保措施17施工前期招投标17社会环境17生态环境17水环境18环境空气18声环境19营运期的环保措施19生态环境19水环境19环境空气19固体废物20声环境20危险化学品运输水体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215.3.7营运期环保措施和建议21第六章公众参与调查23公众参与的实施23发函公示23现场调查23网上公众参与公示23公众参与调查初步结论24第七章结论25附件:项目地理位置图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第二章环境现状评价自然环境现状(1)拟建项目沿线地区属暖温带南缘湿润性季风气候,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市内年平均日照时数2450.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5.5%。年内分布呈“春多冬少”型。多年平均气温:15.0°C,年平均降水量:895.1mm。(2)拟建项目沿线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多发源于西部低山丘陵地区,河道高差大、流程短、水流急。社会环境现状(1)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北与山东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淮阴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72.18万人。2007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在较高平台上持续快速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1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776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29亿元,增6.6%;第二产业增加值288.86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224.03亿元,增长16.0%。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第二、第三产业增长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18.2:45.9:35.9调整为17.0:46.7:36.3。(2)在拟定路线方案时,设计单位已经充分考虑了与沿线各城镇发展规划相互配合。本着“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既照顾近期使用,又与远期规划相适应,拟建项目推荐方案避开了沿线主要建制镇的规划区。(3)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旅游风景区和地面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生态环境现状2.3.1植被项目沿线地带性植物资源是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从分类上看,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花生。还盛产林木、瓜果、桑茶、竹、药材、草场及野生和水生植物。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3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镶玉竹为江苏珍稀名特产。2.3.2动物连云港目前分布有野生动物300多种,尤以云台山、前三岛最具代表性。云台山因其独特的区位特点,动物种类相当丰富,共有14门,2242个动物物种。其中,海洋与淡水动物资源、鸟类资源等最为丰富。本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西部,野生动物资源较少,动物主要为养殖禽畜类及淡水渔业资源。2.3.3土壤连云港市土壤类型多样,根据成土条件、过程、土体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主要分为棕壤、紫色土、潮土、砂礓黑土、盐土5大类,适宜农林牧综合发展。2.3.4水土流失项目沿线地区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区内河流、沟渠、水塘较多,河畔。村庄周围均有防护林带,林木生长茂盛,植物覆盖较好。根据《江苏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1999年9月),项目地区水土流失基本为微度,侵蚀模数〈500t/km2a〉。2.3.5生态功能保护区根据《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江苏省环保厅,2009年2月),项目沿线区域涉及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有李埝水源涵养区、房山水源涵养区、叮当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古泊善后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古泊善后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新沂河洪水调蓄区、北六塘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详见表1.4-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地表水环境现状拟建项目沿线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多发源于西部低山丘陵地区,河道高差大、流程短、水流急。为了解拟建项目涉及重要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水质现状,本次评价采用在桥位处进行现状监测和收集历史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各水体的水质现状。通过对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单因子评价可知,沿途主要的9处河流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能满足标准要求。水环境状况较好。环境空气现状评价范围内现有构筑物主要为居民住房和学校,对环境的影响较轻微,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呈面源分布。本次评价根据“以点代线”的原则,选择沿线评价范围内6个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委托东海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显示:拟建项目沿线6个大气监测点的TSP浓度均不超过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NO2浓度也均符合GB3095-1996(修改)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因此,拟建项目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6声环境现状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多为乡村地区,大多为空旷区域及乡村居民点,除部分路段与现有国、省道G310、S323、S324、连徐高速和陇海铁路距离较近区域以外其它区域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目前主要噪声源为现有干线公路、村镇道路的交通噪声及村庄居民生产、生活噪声。本次评价根据工可图纸并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结果,遵循“以点带线,反馈全线”的原则,同时考虑沿线村庄的均布性及不同路段的交通量的影响,选择了21个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委托东海县环境监测站开展声环境现状监测。其中小王圩在连徐高速旁,受交通噪声影响较大,因此,在该敏感点做24小时监测,其余敏感点均匀散布在各路段。东海县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12月对上述敏感点进行了噪声监测,从监测结果知,由于拟建项目处于农村地区,敏感点附近多数无显著噪声源,主要噪声为人们的生活噪声,少部分敏感点受现有道路噪声影响,但由于现有车流量较小,所受影响不明显。总体上,拟建项目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良好。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1)拟建项目穿越沿线的乡镇,全线设置17处平交口与各乡镇相连通,方便沿线交通,并与沿线乡镇的用地规划相符。(2)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是省政府正式批复的《江苏省省道网调整方案》中的重要干线公路236省道的组成部分,与沿线各县市交通规划相容。(3)236省道东海至灌南段改扩建工程推荐线拆迁涉及4个市县,共计拆迁建筑物218920m2,其中居民住宅213449m2(平房49260m2,楼房164189m2),厂房5471m2,通过合理、足额的经济补偿并严格执行,将最大程度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4)项目永久占用耕地6236.5亩(不含取土场等临时用地),项目占地符合开发区的用地规划,沿线各乡镇耕地受本次改建项目影响不大,项目造成的农业减产是非常轻微的。(5)根据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线取土场总面积2005.7亩,平均取土深度为3.0m。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拟建公路对沿线植被的影响采用生物量指标来评价,本项目公路永久占地而损失的生物量为12520t,临时工程占地引起的非永久性生物量为5846t。绿化工程可恢复林地、草坪及灌木生物量20494t,恢复植被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可达83.2t/hm2左右,公路建成后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将优于公路建设前。土壤侵蚀影响(1)施工期: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的技术要求,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预测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在施工期及施工后短期内,取土坑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为施工前2.95倍,由于取土坑内土壤虽受扰动,但不会发生土壤向场区外的流失问题,故不统计其流失量。路基边坡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为施工前4.33倍,年水土流失量为245.22万t/a。因此施工期和施工后短期内沿线水土流失问题将会比较严重。(2)营运期:公路营运期,路面全部硬化,不会再产生水土流失。对于采取工程护坡的一些重塑坡面单元,由于砌石或砼预制块护坡直接将土壤侵蚀源与侵蚀动力分隔开来,所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而对于采用植物措施进行防护的一些工程单元,在营运初期植物措施尚未完全发挥其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之前,受降雨和径流冲刷,仍会有轻度的水土流失发生。但随着植物生长,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将会逐渐得到控制,并降低到允许水土流失强度或以下。不良地质路段在采取了防治措施以后,虽然还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危害,但频率会明显降低,因此影响也较轻微。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在施工期,占地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已遭到破坏,其排水系统和绿化工程尚未建成,水土流失量会比施工前明显增加。因此本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项目施工期的取土场取土阶段和路基填方施工阶段,这期间路基边坡、取土场和表土堆放场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护对象。项目地处平原区,平坦的地势限制了水土流失的动能,为此,水土流失轻微。另外,项目本身还设计了完善的排水系统、绿化工程,因此项目建成的营运期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的条件。地表水环境影响3.3.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1)桥墩的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将产生一定的钻渣,若钻渣任意抛至河流中,将造成下游河道的淤塞及水质的恶化,造成一定时间一定水域范围的污染。(2)跨河桥梁的桥墩基础、墩身,临时支撑等水下工程的施工对水体水质产生影响。根据国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经验,一般在水下构筑物周围约100m范围内的水体中悬浮物将有较为显著的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大,这一影响将逐渐减小,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一影响将很快消失。所以,水下构筑物的施工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3)项目主线跨越的主线特大桥、大桥施工过程会对水体产生一定影响,污染较小且是临时性的。(4)桥梁施工作业时,必须对施工机械漏油采取一定的预防、管理措施,避免对下游水体造成油污染。(5)施工物料堆场受降雨冲刷引起的地表径流污染。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及一些粉末状材料如粉煤灰等)若堆放在沿线水体附近,如果保管不善或受暴雨冲刷等原因进入水体将会引起水污染。废弃的建材堆放、搅拌场上的残留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也会造成水污染。(6)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或生活垃圾随意抛弃引起的污染。本项目大桥、数量较多,施工营地也较多,施工人员住宿较为分散。如果每个工地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较大。3.3.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本项目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服务区、收费站等道路辅助设施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以及桥面径流对沿线水体造成的污染。需采取对跨越淮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叮当河、新沂河南偏泓和北六塘河等6条河流的大桥进行桥面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措施,保证水质不进一步降低。拟建公路沿线房建区各污染物排放量结果如表3.3-1所示。可见,拟建公路营运期收费站排放的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有效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表3.3-1>房建区废水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功能桩号营运期预测排三放量(t/年)排放去向污水量CODCrSS石油类东海收费站K12+00025620.260.18-泾安干渠灌云收费站K82+50025620.260.18-子婴河3.4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拟建公路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扬尘和粉尘污染物、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和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物,其中扬尘和粉尘不仅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比较显著,对敏感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也有短期影响。扬尘污染(1)道路扬尘拟建项目施工期道路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比较严重的。(2)施工作业扬尘路基填土掺生石灰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比较显著的。二灰土和碎石经路面基层混合料拌和场集中拌和后,运输至工地采用人工与机械配合铺筑。因此铺筑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敏感目标空气质量也有影响。(3)物料扬尘石灰、水泥、粉煤灰和黄沙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受到风吹、搬运或机械振动产生的物料扬尘,干燥大风情况,对下风向敏感目标空气质量有短期影响。粉尘污染在粉煤灰、石灰、水泥拌和稳定土和稳定碎石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粉尘污染,。沥青烟污染本工程拟设置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沥青熔融、拌和作业产生的沥青烟,将对拌和楼附近的敏感目标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比较显著的污染影响。此外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作业产生的沥青烟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也将产生轻微的污染影响。3.4.1.4汽车尾气污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式存在)和总烃(THC)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不容忽视的。3.4.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拟建公路沿线地区下垫面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沉降等大气自净过程。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中近、远期的预测车流量,类比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环境影响后评价数据,S236公路各预测年的NO2预测浓度将会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由此可见,S236公路运营期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不会超标。3.5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公路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的辐射噪声,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附近的村庄声环境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公路施工时运输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辐射噪声,这些运输车辆发出的辐射噪声也会对沿线的居民休息产生一定影响。营运期声环境影响根据导则模式进行预测,项目沿线67处声环境敏感点中,根据预测结果大部分敏感点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随着远期车流量的增大,超标现象愈加严重。本公路建成营运后,车辆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普遍会产生影响,多数敏感点交通噪声影响较严重,必须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以减少公路营运对沿线声环境质量的影响。第四章方案比选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公路线形、建设条件、与地方城镇发展等角度共提出了4个路段的路线方案,分别为推荐线方案(A线)、比较线方案(B线、C线)。推荐线方案选线全面考虑了项目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对区域地质、水文、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因素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论证,推荐线路最终不涉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区,虽然涉及叮当河、古泊河、北六塘河引用水源保护区以及通榆运河清水廊道,但通过桥面径流收集等措施,对其不利影响很小;通过环保工程措施,解决了沿线附近交通噪声严重超标的问题。最终选线方案是对环境和生态问题影响最小的方案,所涉及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决。从环境角度来看,项目选线是合理的。第五章环保措施及建议设计期的环保措施对环境保护已有的考虑(1)在拟定路线方案时,设计单位已经充分考虑了与连云港市城市发展规划、东海县城市总体规划、灌云县城市总体规划、灌南县城市总体规划及相互配合。本着“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既照顾近期使用,又与远期规划相适应。同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互通式立交,方便城镇对外交通的衔接,为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2)项目在设计中已经考虑了足够数量的横向通道,设置17处平交口,跨越现有道路均设计有分离式立交、桥梁和通道,穿越的铁路采用下穿通道,对现有的交通不会造成阻隔影响。(3)在满足行车安全、舒适需要的同时,充分重视桥梁景观设计,力争造型美观、桥跨布置协调,并与周围环境配合良好。设计阶段环保进一步要求1.保护居民点在深化设计阶段应充分研究路线与居民点关系,尽量避绕,降低拆迁量。2.保护耕地(1)集中取土,取土坑控制适当深度。(2)施工图应明确规定地表有肥力土层的堆放方案。(3)建设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土地手续,特别要做好基本农田的占一补一工作。3.水土保持(1)采取可靠的工程防护措施设计、绿化工程设计,优化水土保持工程。(2)路基边坡防护设计中要综合采用拱形或六棱形机制预制块骨架护坡、石砌护坡、植草护坡等多种形式。(3)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4.保护水环境(1)对路基排水系统、桥梁设计进行优化。(2)优化跨河大桥桥梁下部结构设计。(3)对跨越淮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叮当河、新沂河南偏泓和北六塘河等6条河流的桥梁进行桥面排水收集设计。(4)对服务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进行污水处理设计。施工期的环保措施施工前期招投标1.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应将审批通过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编入相应的条款中。2.承包商投标文件中应包含环保措施的落实及实施计划。3.建设单位评标过程中应注意对投标文件的环保部分进行评估讨论,对中标方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要求。社会环境1.充分落实省政府的征地拆迁补偿及重新安置政策。2.征地拆迁困难户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有水平。3.沿线各乡镇必须统一规划房屋拆迁户的安置,严禁新建宅基地乱占、多占耕地。4.建设单位和沿线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省政府要求,做好“占一补一”的基本农田补充工作。生态环境1.减少占用耕地。2.取土坑占地的防护与复垦措施。(1)及时复垦或地表植被补偿恢复。(2)应先对水利设施进行调整,避免影响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旱。(3)施工过程中严禁堵塞河道,特别是敏感河流。(4)取弃土施工与农业开发规划实施相结合,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平整,以利于尽早复垦和恢复植被。(5)在确保工程用土质量的前提下,取土坑尽可能适当加大挖深,减小对土地的扰动面积。(6)取土场开采废料也应该集中堆放,对于临时堆置表土占用的土地必须进行植被恢复。3.水土保持措施(1)对主体工程区的保护措施主体工程区:对路基采用逐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在填筑路堤的同时进行边坡排水和防护工程。路基工程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并合理组织施工,缩短工期。防护工程:路基施工前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内坡比1:1,沟壁夯实,结合地形在排水沟处设沉砂池,水流经沉砂池后,排入附近的自然沟道,尽量做到公路的排水防护系统与公路建设同步实施。(2)对取土场、表土堆场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水环境1.桥涵施工的水环境保护措施2.路基路面施工的水环境保护措施3.施工营地与物料堆场的水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不外排,定期由环卫部门清掏或交当地农民还田。(2)尽量远离沿线水体,特别是敏感河流设置施工营地、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物料堆场。(3)施工营地、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要设置生活垃圾堆场来统一收集和堆放生活垃圾。(4)物料堆场、生活垃圾堆场、混凝土构件预制场、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四周必须开挖明沟和沉砂井,必要时还要设置阻隔挡墙,防止暴雨径流引起水体污染。(5)施工结束后,施工营地的化粪池应及时覆土掩埋。环境空气1.必须配备足够的洒水车,对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面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在敏感路段增铺草垫,抑制道路扬尘污染。2.粉煤灰、石灰、水泥、黄沙等物料的运输和堆放,必须采取蓬布遮盖、表面潮湿处理、定期洒水等措施,抑制物料扬尘污染。3.必须在物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保持堆场内地面湿润,进一步抑制物料扬尘污染。4.用粉煤灰、石灰、水泥拌和稳定土和稳定碎石时,必须对拌和设备增配除尘装置,同时采取在拌和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经常洒水等辅助抑尘措施。5.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增配沥青烟净化装置,抑制沥青烟污染。6.路基、路面施工作业,都必须在施工作业路段下风向侧设置临时挡风墙并经常洒水,抑制施工作业扬尘污染。7.对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应更新尾气净化装置,提倡使用高清洁度燃油,抑制汽车尾气污染。8.沥青拌和场、混合料拌和场、混凝土构件预制场、物料堆场选址要避让沿线村庄,必须设置在环境敏感点主导风向下风向300m以外。9.公路建设使用粉煤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也应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特别是其引起的空气污染。5.2.6声环境1.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村庄、医院、学校敏感点附近200m范围内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2.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3.严禁在敏感点周围300m范围内进行夜间打桩作业。4.要求集中施工场地尽量远离正谊学校、新石桥医院、绿洋医院。5.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6.具有高噪声特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作到快速施工;集中施工场的位置应妥善选取。营运期的环保措施生态环境1.道路营运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2.加强对沿线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结构物、边坡防护设施维护保养,保证不发生大范围、大强度的水土流失事故,应制定水土流失事故应急方案,包括抢修人力、物力、调度等保障。水环境1.禁止运输未经过覆盖的煤、石灰和水泥、砂等车辆上路,防止物料洒落污染沿线的水体。禁止漏油、漏料的罐装车和其他超载车辆上路。2.房建区污水经过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后通过边沟合理排放,不会对地表水体造成不良影响。环境空气1.按照现行排放标准预测,各路段no2远期日均浓度接近二级标准限值,因此应特别加强绿化建设,应强化拟建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互通区、房建区、边沟外绿化和日常养护管理,以缓解运输车辆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2.提高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保障道路畅通,缩短运输车辆怠速工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总量。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逐步实施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运输车辆通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总量。5.3.4固体废物拟建项目辅助设施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必须经过脱水和干化后在固定场所暂存,同生活垃圾一起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5.3.5声环境1、工程降噪措施(1)敏感点降噪原则营运中期夜间超标量小于3dB,建议暂不采取措施,但要跟踪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制定保护措施;营运中期夜间超标量在3-5dB之间时,采用降噪林带的措施,在路旁绿化带的基础上种植密度较高、常绿高大、乔灌结合的降噪林带,林带宽度20〜30m,长度依敏感点长度而定。营运中期夜间超标量大于5dB时,建议采用声屏障和隔声门窗措施。距离路肩100m外的敏感点,由于距离道路较远,暂不采取措施,但要跟踪监测,预留降噪措施需要的资金。(2)工程降噪措施目前国内常用的工程降噪措施主要有声屏障、搬迁、隔声窗、降噪林等,本评价对超标敏感点采取合理的声环境保护措施。拟建项目声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汇总详见表5.3-1。5.3-1拟建项目声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汇总表序号拟采取措施区域敏感点数量规模1声屏障东海52530m灌云21100m灌南22900m2隔声窗东海16306户灌云18334户灌南13262户3降噪林东海82850m灌云21300m灌南32300m2、工程管理措施(1)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如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在重要敏感点(医院及居民集中路段等噪声敏感区域)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可以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污染。(2)经常维持公路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因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等引起交通噪声增大。3、对沿线村镇规划建设的控制要求(1)拟建公路沿线居民住房重建时,应参考本环评报告书公路两侧噪声预测范围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确定一定的防护距离而尽量远离公路,同时,公路沿线的居民应将新建房建造在相应的防护距离外。(2)建议在距离公路红线200m以内尽量布置仓储、工厂、绿化等对声环境不敏感的设施。(3)学校、医院等需要安静的敏感目标不宜建在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5.3.6危险化学品运输水体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1.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事先向当地路政管理部门报告。2.公路投入运营后,运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如公安、环境保护、质检等。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5.公路运营单位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6.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应定期检查跨越淮沭新河、蔷薇河、古泊河、叮当河新沂河南偏泓和北六塘河等6条河流的桥梁桥面排水的收集管路和桥面排水处理构筑物,确保桥面排水收集管路的畅通和水处理构筑物的有效性。7.建议在上述6座桥梁和离路边较近的居民集中区和学校等敏感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以唤起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注意;从事危险品运输的车辆经过跨水桥面时应减速慢行;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8.配置和确保排障车和事故处理应急系统处于良好状态。5.3.7营运期环保措施和建议拟建公路的营运期间,为保障公路沿线敏感点的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降噪措施,这主要包括公路本身的工程降噪措施、工程管理措施以及对沿线村镇的规划控制要求等:(1)中央分隔带及边坡绿化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降尘、降噪及美化环境作用。(2)对公路沿线因交通噪声影响而超标的敏感点,可采取环境搬迁、设置隔声门窗、围墙及绿化等措施。(3)加强对危险品运输的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应急处理计划。(4)服务区、收费站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应尽可能回用于绿化、农田,减少排放。第六章公众参与调查6.1公众参与的实施发函公示环评单位于2009年11月将拟建公路工程的基本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