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但不同于典型的人类文化。这是对特定群体和社区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的总结。这些是特定群体和社区的精神认同和历史认同,属于人类精神遗产。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旨在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而现代社会文化的产业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利益凸显,显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利用和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其依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在物质载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广泛,类型繁多,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六大类可见,文化属性是深深地蕴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文化遗产不同,物质载体并非遗产本身,物质载体没有保护的价值。需要保护的是物质载体上所承载的文化内容———艺术形式、活动仪式、情感认同、集体记忆、传统技能等。而这些内容只有通过人的参与,以活的形态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群体才算得到保护(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经验、技术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历史性地、终极性地、内在性地具有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较好地保留了特定国家、群体或者社区的历史文化,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人群历史延续着的灵魂和精神的载体,其承载着特定人群的传统思想和精神以及传统价值,是社区或者群体凝结的纽带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生之初和存续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内,是特定个人或者群体用于谋生或者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其突出的属性是经济属性,虽然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尚未充分显现。以传统手工艺技能形式表现出来的非物质遗产就属于这一种,如狗不理包子制作工艺、张小泉剪刀制作工艺、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等。充分显现的经济属性决定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然而市场需求是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关键,市场需求的淡化和消失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无法实现,使其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灭。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产品的工业化和生产的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快餐文化、仿像文化、感官刺激等“后现代”文化观念已普遍化。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系人工制作,成本较高,无法在工业社会的同类产品中获得价格上的优势竞争地位,而且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也使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通民众中需求较低。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与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常常相悖而生,当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了市场需求,在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降低的同时,其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却因社会积淀、历史发展反而凸显出来。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之后,人们在精神上开始向往乡村田野,憧憬原生态乡土世界和传统乡土文化,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传统与未来的关系。人们对历史和文化越来越关注,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更加凸显,而经济价值在文化价值和文化消费观念的提升和转变下也获得了提升。因此,在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源于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因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见的“文化海盗”行为,都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和创新,取得知识产权而获得高额利润。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往往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上,因此,载体的创作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又一重要途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多种多样,可以是绘画、雕塑等记载特殊工艺技术的工业产品,也可以通过杂技、曲艺、音乐、舞蹈等以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是传统仪式等以实践行为表现出来,等等。从人的感官视角来分析,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是有效触发人们感官,并得到人们认可和接受的前提。因此,没有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其文化属性还是经济属性,均难以得到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均将难以实现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文化属性及文化的公共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文化是一种极富弹性的存在。它既表现为一部分人的,也表现为人类共有的。”事实上,在产生和长期的存续历史中,“口传身授”的自然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方式。但是,进入到现代社会,科技和文明突飞猛进,在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全球渗透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其自然传承失去了原动力,其传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风险。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仅依赖于市场选择和自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方式,使得大量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而缺乏市场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灭失的风险。“光靠民族文化主体的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以为继,政府必须意识到文化的大众传播才是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式,因此,政府负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文化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绝非简单的确认、归档和保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系统的工程。归档确认的固化保护和振兴、弘扬的活化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文化发展的生生不息、文化创造以及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因此,作为公共利益的守护神的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保护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文化不遭到毁灭性的冲击,保护人们的文化自觉和各自的精神领地,需要用公法主要是行政法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经济价值: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具有隐藏性,其依附于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但二者具有相互支撑和推动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依赖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提升,同时,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也会对其文化价值的提升和普及起到反推作用。众所周知,经济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市场,而市场的存在与否依赖于人们对产品的认知,市场推广不但推广了文化产品,而且推广了文化本身,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被普遍认识具有广泛的消费市场的时候,不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实现了,其文化价值也得以伴随实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具有保护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如何保护才更有效率,且成本较低呢?经济价值的实现带来的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驱动对行为人会产生激励作用,而这种经济利益的激励对于以维护公共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来说,不发生作用或者作用极其有限,而相反,对于靠市场吃饭的具有“经济理性”的私主体则发挥着巨大的驱动作用。据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的必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属于特定主体,其经济价值也属于特定主体。(一)文化政策赋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激励所谓私法保护即私权保护,具体而言,是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主体,并赋予其权利以及权利实现和救济的措施。私权具有内在的激励功能,它促使权利人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边界内积极地行使权利,获取利益。这就是利益激励,它能有效地调动权利人行为的积极性,“保证了行为人行为的预期或收益与其行为的数量和质量相一致。”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有利于降低保护的成本、提高保护的效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赋予符合人的“经济理性”。法经济学的代表之一波斯纳认为,“人是理性的最大化者”人的经济理性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赋予特定主体私权,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权有利于私权主体采取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私法保护不但能够刺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促使权利人对于不当利用加以制止,在长期性利益拥有的驱动下,还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知识产权为什么存在,源于知识产权的基本功能。因为,法律的基本功能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契合性决定了一个必要且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同时也决定了其正当性。①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利益分配,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功能也不例外,它在衡平知识产品的垄断和使用利益的同时达到分配知识产品市场利益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创造自古有之,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是近代才有的原因。创造是人的天性,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在于改造自然,创造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环境。这正如卡西尔所说:“人的劳动是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是人的突出特征,这是人的天然本性而非后天的本性。劳动创造了人类活动和生活的体系和环境,规划了‘人性’。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艺术、历史、宗教、语言、神话等都是人性的各个侧面和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是隐藏属性,文化资本化和产业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显现。如同知识产品产业化后,需要知识产权法发挥分配市场利益的基本功能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本化和产业化同样需要利益分配的制度保障。分配文化在市场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是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功能之一基于上述,我们可以认为,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鼓励权利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本化和产业化。无论哪种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能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即弘扬、承传和发展。四、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公私法划分的角度,可以分为行政保全保护和私权激励保护两种。行政保全保护,即通过遗产申报、建立名录和全国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设立保护中心、确定传承人等方法,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这种保护方法具有被动性,无法刺激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保护热情,所以,最终的结果可能只会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在保护名录上,保存在保护中心,收藏在数据库之中,而仅成为一种记载,将来成为一种历史,无法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当然,通过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可能会使其产生荣誉感,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该传承人有激励作用,促使其积极的传承,但这种激励是有限的,因为其不能充分地使传承人受益。而私权激励保护,即通过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私法上的权利的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具有专有的垄断权利,任何人未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同意并支付报酬均不得使用。激励保护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人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3月份月考试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直播平台主播合作合同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物流行业短途运输合同范本
- 孝感市八校联谊2024-2025学年中考英语试题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犹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2025年初三中考热身练习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订购粮食合同范本
- 一手房车位买卖合同样本
- 房屋按揭贷款合同模板
- 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第13届“玉燕杯”小学数学六年级竞赛试卷
- 名人-魏源-人物介绍
- “小小科学家”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生物试题4
- 小学语文《习作一形形色色的人》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 南明区第一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含听力音频)
- 《面点基本功》课件-冠顶饺
- 2024年江苏苏州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 专题1.5 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专项训练(30道)(举一反三)(原卷版+解析)
-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