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交流课件:2016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更新解读_第1页
医学交流课件:2016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更新解读_第2页
医学交流课件:2016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更新解读_第3页
医学交流课件:2016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更新解读_第4页
医学交流课件:2016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更新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更新解读方法学介绍目标人群:哮喘患者目标用户:任何等级医院的呼吸专科医生、内科医生、全科医生及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工作组人员组成:由呼吸内科专家、呼吸病相关专业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医学编辑共同组成。文献检索选用数据库:英文: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针对每个具体临床问题,首先由各专题的工作小组独

立检索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然后制定统一的文献评价表格,由呼吸病学专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生对文献进行初评,初评不能确定的文献由指南工作组集中评价;最后指南工作组再次集中,文献逐篇进行复评。

证据质量:本指南采用的证据质量分级标准,主要是采用国际统一的GRADE体系。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个等级,分别用A、B、C和D表示。利益关系与冲突的声明:本指南制定过程中,所有参与本指南专家研讨会的专家、指南工作组成员均已签署书面声明,与医药企业不存在指南相关的利益冲突。指南修订专家组成员、秘书组成员及评议专家成员指南设有专有名词英文缩写中英对照表以便读者阅读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循证制定临床实践指南包括10个步骤:确定临床实践指南的范畴成立指南制定小组形成系统综述问题寻找证据证据综述形成指南建议书写临床指南指南的修改与发表临床指南的实施支持更新指南和纠正错误赵光杰等.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1):919-921.循证制定临床实践指南的步骤2008版哮喘防治指南目录一、定义二、诊断三、常用药物简介四、治疗五、哮喘管理2016版哮喘防治指南目录一、定义二、流行病学三、诊断四、哮喘评估五、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六、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处理七、重症哮喘八、哮喘的特殊问题九、哮喘的管理、教育和预防哮喘流行病学哮喘评估

哮喘的特殊问题重症哮喘2016版哮喘防治指南新增主要内容哮喘的定义粘液高分泌增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过敏原Th2细胞血管扩张(新血管形成)血浆渗出水肿嗜中性粒细胞粘液栓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胆碱能反射上皮脱落神经激活上皮下纤维化成纤维细胞感觉神经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支气管收缩肥大/增生皮下组织层Barnes

PJ,

et

al.

Nat

Rev

Drug

Discov

2004;3:831-844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导致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哮喘的流行病学---患病率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13000万哮喘患者1,14岁以上患病率为1.24%310年间哮喘患者增加了1倍280年代初以来哮喘患病率增加了60%以上2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21.Bateman,E.D.,et

al.,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GINA

executive

summary.Eur

Respir

J,2008.31(1):p.143-78.

2.Song,W.J.,et

al.,Epidemiology

of

adult

asthma

in

Asia: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Asia

Pac

Allergy,2014.4(2):p.75-85.

3.苏楠等,我国8省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第601-606页.调查名称

AIR1AIR2AIRIAP23调查时间1999-20041999-20042006地区西欧拉丁美洲亚太地区控制率6.7%6.7%2.5%控制的评定标准GINAGINAGINARabe,

K.F.,

et

al.

Eur

Respir

J,

2000.

16(5):

p.

802-7.Neffen,

H.,

et

al.

Rev

Panam

Salud

Publica,

2005.

17(3):

p.

191-7.

3.Wong,

G.W.,

et

al.

Allergy,

2013.

68(4):

p.

524-30.哮喘的控制现状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理化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

1增加≥12%,且FEV

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2008版哮喘诊断标准(一)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二)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2016版典型哮喘诊断标准备注:#平均每日PEF昼夜变异率=至少连续7天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7。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发展为隐匿性哮喘2016版不典型哮喘诊断标准喘胸的闷症作状为,惟同一

时或具主备要

可症变状气,

流无受喘限息、客气观急检等

查典中型的哮指任喘无一的反条症,复除状发外,作其同喘他时息疾具、病备气所可急引变、起气胸的流闷咳受或嗽限。咳客嗽观的检表查现中,的

但任长一期条,存除在外气其

道他反疾应病

性所增引高起

者的。胸随闷。访发现Irwen

R,et

al.N

Eng有l

J1M4e~d

1979,300:633-637Zhong

NS,et

al.Che5s8t

%19可92,102:1104-1109Shen

HH,

et

al.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3;111:226-7评估患者是否有合并症停综合征、抑郁和焦虑等。评估哮喘的触发因素评估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评估患者药物吸入技术和长期用药的依从性。评估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以及评估患者有无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评估有无未来急性发作危险因素如变应性鼻炎、如过敏原、环支气管舒张剂根据症状、用哮喘评估未控鼻窦炎、胃食境、气候变化、是否过量使用。药情况、肺功制、接触变应管反流、肥胖、药物、运动及过量使用提示能检查结果等原、有前述合慢性阻塞性肺职业等。哮喘未控制,复合指标可以并症、用药不疾病、支气管和哮喘频繁急将患者分为哮规范、依从性扩张症、阻塞性发作、死亡喘症状良好控差以及过去一性睡眠呼吸暂高风险有关。制(或临床完年曾有哮喘急性发作急诊或

住院等都是未

来哮喘急性发

作的危险因素。哮喘的评估内容2015GINA哮喘控制水平分级A.哮喘症状控制哮喘症状控制水平过去4周,患者存在:日间哮喘症状>2次/周?夜间因哮喘憋醒?是□否□是□否□控制无部分控制存在未控制存在使用缓解药次数>2次/周是□否□1-2项3-4项哮喘引起的活动受限是□否□B.哮喘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未来风险)诊断明确后要定期评估危险因素,尤其对有过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开始治疗时测定FEV1,使用控制药物后3-6个月记录患者最佳肺功能值,并定期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症状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o评分20-25分,代表哮喘控制良好o16~19分,代表哮喘控制不佳o5-15分,代表哮喘控制很差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哮喘评估的主要方法Zhou,

X.,

et

al.,

Chest,

2009.135(4):

p.

904-10.Dweik,R.A.,etal..AmJRespirCritCare

Med,2011.184(5):p.602-15.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5):329-341.杜文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8):623-624.Petsky,

H.L.,

et

al.Thorax,

2012.

67(3):

p.

199-208.ACT问卷及其评分标准问题12345在过去4周内,在工作、学习或家中,有多少时侯哮喘妨碍您进行日常活动?所有时间大多数时

有些时候间极少时候

没有在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呼吸困难?每天不止1次1天一次每周3~6次每周1~2次完全没有在过去4周内,因为哮喘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或疼痛),您有多少次在

夜间醒来或早上比平时早醒?每周4个晚上或更多每周2~3个晚上每周1次1~2次没有过去4周内,您有多少次使用急救药物治疗(如沙丁胺醇)?每天3次以上每天1~2次每周2~3次每周1次或更少没有您如何评估过去4周内您的哮喘控制情况?没有控制控制很差有所控制控制良好完全控制第一步:纪录每个问题的得分;第二步:将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第三步:ACT评分的意义:评分20-25分,代表哮喘控制良好;16~19分,代表哮喘控制不佳;5-15分,代表哮喘控制很差。Zhou,

X.,

etal.,

Chest,

2009.

135(4):

p.

904-10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美国胸科学会推荐FeNO的正常参考值:健康儿童5~20ppb,成人4~25ppb成人FeNO>50ppb提示激素治疗反应性好,<25ppb提示激素治疗反应性差FeNO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别较大连续测定、动态观察FeNO的变化其临床价值更大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且与哮喘症状相关,抗炎治疗后可使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敏感指标。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5):第329-341页..Petsky,

H.L,

et

al.Thorax,

2012.

67(3):

p.

199-208.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基于控制水平的哮喘治疗和管理策略诊断和评估症状控制和风险因素(包括肺功能)吸入技术和依从性患者喜好治疗和调整哮喘治疗药物非药物管理策略处理可控风险因素监测症状

急性发作副作用患者满意度肺功能2008版根据哮喘病情控制分级制定治疗方案第1级第2级第3级第4级第5级哮喘教育、环境控制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控制性药物选用1种选用1一种加用1种或以上加用1种或2种低剂量的ICS低剂量的ICS加LABA中高剂量的ICS加LABA口服最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中高剂量的ICS白三烯调节剂抗IgE治疗低剂量的ICS加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低剂量的ICS加缓释茶碱治疗级别降

级升

级2级3级4级5级1级推荐控制药物其它控制药物低剂中/高剂量低剂量ICS/(或加茶碱高剂加其他治疗如抗IgE单克隆抗体按需使用SABA按需使用SABA或低剂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缓解药物注:*中国哮喘患者接受一半的GINA推荐剂量的ICS也能获得相似的效果(证据等级B)。* 噻托溴胺吸入仅于18岁及以上成人。2016版哮喘患者长期(阶梯式)治疗方案GINA

2015陈萍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7):p458-463.临床上常用的ICS及其剂量换算关系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药物每日剂量(μg)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CFC)200-500>500-1000>1000二丙酸倍氯米松(HFA)100-200>200-400>400布地奈德(DPI)200-400>400-800>800环索奈德(HFA)80-160>160-320>320丙酸氟替卡松(DPI)100-250>250-500>500丙酸氟替卡松(HFA)100-250>250-500>500糠酸莫米松110-220>220-440>440曲安奈德400-1000>1000-2000>2000注:CFC:氯氟烃(氟利昂)抛射剂;DPI:干粉吸入剂;HFA:氢氟烷烃抛射剂成人和青少年哮喘初始治疗推荐方案当前症状

首选控制治疗出现哮喘症状或需要使用SABA少于每月两次;过去一月无哮喘引起 不需要控制治疗(证据等级D)的夜醒;无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过去一年未发生急性发作间歇的哮喘症状,但患者存在一种及以上急性发作危险因素,如肺功 低剂量ICS(证据等级D)能差、过去一年有急性发作需要使用OCS或因哮喘急性发作入住ICU有哮喘症状或需要使用SABA每月2次到每周2次,或每月因哮喘有夜醒一次或以上低剂量ICS(证据等级B)有哮喘症状或需要使用SABA每周两次以上低剂量ICS(证据等级A)其他选择如LTRA或茶碱疗效较弱大多数天数有哮喘症状,有夜醒每周一次或以上,存在任何危险因素中剂量ICS(证据A)或低剂量ICS/LABA(证据A)严重的未控制哮喘,或有急性发作短程OCS,同时开始维持治疗,可选择:大剂量ICS(证据等级A);中剂量ICS/LABA(证据等级D)开始控制治疗前需要再次确认哮喘的诊断;记录哮喘患者症状和危险因素(包括肺功能);考虑影响治疗选择的因素;确保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安排适当的随访时间开始控制治疗后需要每2~3月审核患者的治疗反应;根据控制水平和治疗反应调整治疗;一旦维持哮喘控制3个月,考虑降级治疗升级治疗方式降级治疗原则哮喘症状控制且肺功能稳定3个月以上,可考虑降级治疗。如存在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如SABA用量每月>1支(200喷/支)、依从性或吸入技术差、FEV1﹤60%预计值、吸烟或暴露于变应原、痰或血嗜酸性粒细胞高、存在合并症(鼻窦炎、肥胖)或有重大心理或社会经济问题,或存在固定性气流受限等,一般不推荐降级治疗。确需降级也应在严密的监督和管理下进行;降级治疗应选择适当时机,需避开患者呼吸道感染、妊娠、旅行期等;每3个月减少ICS剂量25~50%通常是安全可行的(证据等级B);每一次降级治疗都应视为一次试验,有可能失败,需要密切观察症状控制情况、PEF变化、危险因素等,并按期随访,根据症状控制及急性发作的频率进行评估,并告知患者一旦症状恶化,需恢复到原来的治疗方案。Viswanathan,

M,

etal.

Ann

Intern

Med,

2012.

157(11):

p.

785-95.•哮喘急性发作期处理

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在短时间内迅速加重,肺功能恶化,

需要给予额外的缓解药物进行治疗。

(证据等级D)

多见于治疗依从性差、控制不佳的患者,但也可见于控制良好的患者。(证据等级C)

哮喘发作时肺功能恶化以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通过比较PEF或FEV1与发作前的变化可以量化哮喘加重的严重程度。

哮喘发作前症状加重能敏感地提示急性发作的发生。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哮喘急性发作定义Reddel,

H.K.,etal.

Am

JRespir

Crit

Care

Med,

2009.

180(1):

p.

59-99.Reddel,

H.,

etal.Lancet,

1999.

353(9150):

p.

364-9.Alvarez,

G.G.,

etal.

Can

Respir

J,

2005.

12(5):

p.

265-70.Ernst,

P,

etal.

JAMA,

1992.

268(24):

p.

3462-4.Suissa,S,etal.Eur

Respir

J,

1994.

7(9):

p.

1602-9.

Sturdy,

P.M.,

etal

Thorax,

2002.

57(12):

p.

1034-9.

Alvarez,

G.G,

etal.

Respiration,

2007.

74(2):

p.

228-36.

RS,

P,

etal.

JAllergy

Clin

Immunol,

2007.

4(119):

p.

1018-9.Roberts,

G.,

etal.

J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2(1):

p.

168-74.轻中度哮喘发作的处理---自我处理SABA:根据病情轻重每次使用2-4喷,直到症状缓解ICS:至少是基础剂量的两倍,7~14天高剂量ICS治疗与短疗程的

OCS对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相当。如果控制药物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则可以直接增加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2吸。OCS的使用:若初始治疗和增加控制治疗2~3天后患者反应仍不完全;或者症状迅速加重,PEF或FEV1<60%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或者患者既往有突发重症哮喘急性发作史,应OCS(泼尼松龙0.5~1

mg/k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OCS5~7天)。后续处理:初始治疗1~2天自我评估治疗反应不佳,如哮喘症状使日常活动受限或PEF下降>20%达2天以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Reddel,

H.K.

and

D.J.

Barnes.

Eur

Respir

J,

2006.

28(1):

p.

182-99.轻中度哮喘发作的处理---医院(急诊室)处理反复使用吸入性SABA(证据等级A):第1小时每20分钟吸入4~10喷。随后根据治疗反应,轻度急性发作可调整为每3~4小时吸入2~4喷,中度急性发作每1~2小时重复吸入6~10喷SABA。对初始吸入SABA反应良好,呼吸困难显著缓解,PEF>60~80%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且疗效维持3~4小时,通常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OCS治疗:对SABA初始治疗反应不佳或在控制治疗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发作的患者。推荐使用泼尼松龙0.5~1

mg/kg或等效剂量的其他全身激素口服5~7天。症状减轻后迅速减量或完全停药。吸入激素:在哮喘发作或症状加重的初期给予大剂量ICS(2~4倍基础剂量)治疗能否预防哮喘继续加重或恶化仍有争议。

治疗评估和后续处理:经以上处理后,需要严密观察和评估病情,当病情持续恶化可收入院治疗。病情好转、稳定者可以回家继续治疗。急性发作缓解后,应该积极地寻找导致或可能影响急性发作的原因,检查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重新评估和调整控制治疗方案。Cates,

C.J.,

E.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9:

p.

CD000052.中重度急性发作的处理---急诊室或医院内的处理

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快速缓解气流受限,必须给予吸入SABA治疗;SAMA仅推荐

用于急性重症哮喘或经SABA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规律服用茶碱缓释制剂的患者,静脉使用茶碱应尽可能监测茶碱血药浓度;伴有过敏性休克和血管性水肿的哮喘可以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治疗。全身激素的应用雾化吸入激素:对全身使用激素有禁忌的患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等患者可以采用激素的雾化溶液雾化给药。大剂量雾化吸入激素可以部分替代全身激素。雾化吸入激素的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以减少全身激素的不良反应发生。

氧疗:对有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和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控制性氧疗,使患者的氧饱和度维持在93~95%。

其它:不推荐常规使用镁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哮喘的研究证据很少,作用有待评估;严格避免镇静剂的使用;大多数哮喘急性发作并非由细菌感染引起,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急性重度和危重哮喘的处理急性重度和危重哮喘患者经过上述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若无创通气无效应及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治疗指征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医院内治疗流程治疗:√吸入SABA4-10喷,采用定量气雾剂+储雾器,每20分钟吸入1次,重复1小时;√氧疗:目标浓度93-95%(儿童94-98%);√若症状不能迅速缓解,或患者最近已口服糖皮质激索,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口服激素不能耐受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或滴注;√过敏性哮喘给予肌注肾上腺素治疗:√联合雾化吸人B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氧疗√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考虑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考虑静脉使用镁剂√过敏性哮喘给予肌注肾上腺素中度发作标准:√PEF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80%;√体检:中等度症状、辅助呼吸肌活动严重发作标准:√具有濒于致死性哮喘的高危因素;√PEF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体检:静息时症状严重,“三凹征”√·初始治疗无改善1-2

h后再次评估疗效良好√疗效维持60

min√体检:正常√PBF>70%√没有呼吸窘迫√SaO2>90%(儿童>95%)1—2

h内疗效不完全√病史:高危患者√查体:轻至中度体征√PEF占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70%√血氧饱和度没有改善1

h内疗效差√病史:高危患者√查体:症状严重,嗜睡、意识模糊√PEF<30%预计值√PaC02>45

mm

Hg√Pa02<60

mm

Hg出院√口服或吸人药物维持√检查行动计划√密切随访住院治疗√联合雾化吸人B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考虑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或镁剂√监测PEF、氧饱和度、脉搏、血茶碱浓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加重初始病情评估:1.是支气管哮喘吗?2.是否属于高危患者?3.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重症哮喘的诊断定义:重度哮喘通常是指在过去的1年中给予高剂量ICS联合LABA和/或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或

全身激素治疗≥50%的时间,才能维持哮喘的控制,或即使在上述治疗下仍不能维持控制的哮喘。重度哮喘的评估重症哮喘的治疗教育和管理去除诱发因素和治疗合并症药物治疗:常常需要同时用大剂量ICS和OCS。LABA、LTRA、茶碱以及噻托溴铵都需要与ICS联合使用。

抗IgE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使用时根据患者治疗前IgE水平和体重确定注射剂量,每2周或4周给药,疗程一般不少于6个月。支气管热成形术

经支气管镜射频消融气道平滑肌治疗哮喘的技术,可以减少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数量,降低支气管收缩能力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于4级或以上治疗仍未控制的哮喘,该方法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

选用该方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获益-风险比,并要在有资质的中心进行。哮喘的特殊问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围手术期哮喘阿司匹林及药物诱发性哮喘妊娠期和月经期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具气道高反应性,国内多中心调查显示其占慢性咳嗽病因比例的三份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CVA最重要的条件,但须结合治疗反应,抗哮喘治疗有效才能确诊(证据等级D)。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加,FeNO水平增高。治疗原则与哮喘治疗相同,大多数患者ICS加2受体激动剂有效,很少需要OCS治疗,治疗时间在8周以上(证据等级D)。部分患者停药后复发,需要长期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效(证据等级D)。对于气道炎症严重的CVA或吸入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短期使用中小剂量OCS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第1-72页.

Lai,K.,etal.Chest,2013.143(3):p.613-20.Irwin,

R.S.,

etal.Chest,

2006.

129(1

Suppl):

p.

1S-23S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以胸闷为惟一症状中青年多见,起病隐匿,胸闷可在活动后诱发,部分患者夜间发作较为频繁,没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表现,肺部听诊没有哮鸣音,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典型哮喘的病理特征,并对ICS或ICS/LABA治疗有效。此类型患者常因怀疑“心脏疾病”或“心因性疾病”而误诊,与典型哮喘相比,CTVA患者合并

心理障碍的比例更高。Shen

HH,

et

al.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3;111(3):226-7围手术期哮喘

围手术期哮喘评估应以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为中心。评估应包括症状评估及围手术期急性发作风险评估,哮喘评估应至少在术前1周进行(证据等级D)。

对于哮喘症状未控制、急救药物使用次数增加及近期发生过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其围手术期发生支气管痉挛的风险增高(证据等级

D)。

对于围手术期哮喘患者推荐常规行肺功能检查,尤其对于症状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血气分析检查。围手术期哮喘管理目标:降低围手术期哮喘急性发作风险,降低麻醉、手术操作气道不良事件风险,合理化药物使用,确保平稳、安全度过围手术期。Liccardi,

G.,

etal.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12.

25(1):

p.

30-7.Warner,

D.O.,

etal.

Anesthesiology,

1996.

85(3):

p.

460-7.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2014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及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创议(GOLD)联合提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概念。

2014

GINA指南提出哮喘、慢阻肺临床特征,用以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若患者具备相对同等项目数量的二者特征,则需考虑ACOS诊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