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浅谈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计算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迁移、抽象、概括、判断;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计算部分时,运用思维方法解决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新课标已经给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不光要让学生会计算,更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从生活的实例入手,结合生活的实际,知道学习数学的意义。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一样的,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也不同,这就不光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还要熟读教材,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结合本班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小学数学的计算占数学内容很大的比例,我们教师在教学计算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算理和算法的有机结合、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等等。

结合一些课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手与脑相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教学三年级除法竖式计算,如15÷3=5这个式子的笔算,怎么样才能将竖式的过程和算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又容易呢?我个人认为,学生的小棒操作和竖式的过程结合起来帮助孩子理解比较好,关键有个度,把握得好学生就容易理解。即先让孩子写出除法竖式的第一步过程,再用15根小棒摆,平均分成3份,得到每份是5。那么除法算式的竖式上就可以得出商是5,关键在于竖式下面为什么下面还要写个15呢。往往很多老师讲不清楚这个过程,而忽略过去了,其实下面的这个15指的是我们分了3份后,分了15根,而后面一步为什么要相减得0呢?结合图讲解是因为分了15根后正好分完,所以下面相减得0。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强调学生要怎么去写笔算的过程,或因为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笔算的格式了,而没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生学习知识过死,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思维发展,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脱离动手操作,老师满堂灌,也就违背了数学知识的认知规律。

2.知识的再创造

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学习应该是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我们应充分肯定数学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把"问题的解决"当作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通过提出问题(质疑)——尝试解决(体验)——论证——归纳——反馈几个步骤来教学。如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既要求孩子从多种方法去思考算理,也要求将算理和算法进行有机的结合。老师往往只注重算法的教学,或只注重算理的教学,忽略算理和算法的有效转化,从而使课堂的教学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如: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设计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得出算式(66+34)×5和66×5+34×5,计算结果一样。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再举出这样的结果相同的算式吗?通过几组这样的算式来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如果将(66-34)×5和66×5-34×5这两个式子的加法改为减法,是不是结果也一样呢,再让学生也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来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最后可以提出20×5+35×5+45×5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习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

总之,数学计算的教学是基础,越深挖教材越觉得自己的理解还有不足的地方,我们教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