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私链接_第1页
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私链接_第2页
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私链接_第3页
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私链接_第4页
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私链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隐私链接

此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补充。广义上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众多思想家如拉克劳、齐泽克、巴特勒、巴迪欧、阿甘本、德勒兹、朗西埃等,无不受到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强烈影响。然而,国内对于精神分析与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仍相对较少,甚至可以说还未起步。在此,我们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为例,来探讨其中的内在关联及理论问题。一、第一,拉克尔与拉语言的内在关联。在拉克众所周知,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具有某种隐秘的联系。但对其具体联系,在拉克劳的大多数著作中或者语焉不详,或者晦涩难解。在拉克劳看来,精神分析理论对当代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构成了对当代思想的激进改写。他断言:“精神分析不是孤立的:毋宁说,它是包含了作为整体的当代思想在内的更广泛的转型的中心点。”我们来看一下拉克劳在这篇短文中所做出的结论性的论断。他指出:因此,鉴于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解构不是以主体/客体的二元性为前提,而是以能指逻辑对其理论范畴整体的普遍化为前提,对马克思主义史的“解构”就不是思辨活动———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称之为认识论活动。因此,这些范畴既没有被更高理性铲除,也没有被其重新吸纳,而是表现在其偶然性和历史性之中。因为同一原因,这一普遍化并非思辨/抽象的过程,而是实践/话语的过程。如同海德格尔对那把折断锤子的想象,正是帝国主义时代“不平衡联合发展”现象普遍化为任何社会同一体,这一普遍化把错位转变为一个视域,由此视域,所有同一体都可以被思考和建构(这两个词完全同义)。这意味着可以想象的(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可能汇合的方向和方式,它既不是精神分析对后马克思主义的增补,也不是新因果关系成分的引入(即用无意识替代经济),而是二者围绕着作为不平衡和错位的能指逻辑的重合,这一重合是建立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即精神分析是这样的逻辑,它确定了任何同一体(identity)建构的可能性\不可能性。拉克劳这段谜一般的话语,极端晦涩难解而又十分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初始地平线,是拉克劳对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综合的尝试的起点。这里有几个关键节点需要我们注意。第一,何为“能指逻辑对其理论范畴整体的普遍化”?第二,何为“二者围绕着作为不平衡和错位的能指逻辑的重合”?第三,何为“错位转变为一个视域,由此视域,所有同一体都可以被思考和建构”?第四,何为“精神分析是这样的逻辑,它确定了任何同一体建构的可能性/不可能性”?这四个互相联系和缠绕的问题诚然不是可以轻易阐明的,它几乎构成了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全部核心。这就是拉克劳用精神分析来补充、连接和改写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节点所在。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能指逻辑。熟悉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者都知道,拉康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能指的逻辑。拉康的能指理论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指超越了所指,能指具有优先性,能指决定所指,能指可以是没有所指的能指,即一个虚空能指。拉康的能指理论是对索绪尔语言学能指所指理论的激进改写,其改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指对所指在逻辑上的优先性。拉康以一个简单数学式重写了索绪尔的能指所指关系即S/s,在这个公式中,S在上,s在下,中间用“—”隔开,成一个分数式的样子。这个代数式所表达的意义首先是能指对所指在逻辑上的优先性;而横线“—”则代表的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意义抵制,即是能指和所指之间不能直接等同和联系。因而从根本上讲,可以说拉康的能指就是虚空的能指,无所指的能指,而虚空能指在拉克劳看来成为任何一种政治理论或意识形态的基础。与此相关,何为“二者围绕着作为不平衡和错位的能指逻辑的重合”呢?这里的二者当然是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在此所涉及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不平衡和错位。实际上,拉克劳在此所意指的是十分精确的东西,它就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着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霸权逻辑的谱系学。所谓不平衡,拉克劳意指的是所谓“不平衡联合发展”相关的现象整体;所谓错位,则意指正常发展过程由于偶然性而被中断了,例如本应由资产阶级进行领导的革命,其领导权落到了工人阶级那里,这就是错位,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拉克劳认为,解构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主义总体性传统在其自身发展史中可以找到,即所谓“不平衡联合发展”的现象整体。他写道:“必须找到理性逻辑遭遇其自身局限的表层,(换句话说,必须去寻求模糊性的核心以及被显示的封闭逻辑的任意性和偶然性的处女膜)。现在,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领域,我们发现了一个消解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性、肯定性和透明性的解构效果的独特地带:这就是与众所周知的‘不平衡联合发展’相关的现象整体。”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都涉及到同一体的建构问题。实际上,在拉克劳那里,有一个基本的命题,即同一体是不可能的,由此应用到社会理论上,则是“社会是不可能的”。简言之,一般理论所说的同一体乃是一个自洽的结构,在其中各个组成部分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因而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同一体。而在拉克劳看来,同一体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假象,它是围绕着核心的不可能性或者说核心的匮乏建构起来的,因而始终是虚假的同一体。拉克劳认为,同一体的不可能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有其渊源。拉克劳指出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的两点重要内容,而这两点内容被传统理论所忽视了。“(a)在任何集体同一体结构中对否定性———即斗争和对抗———的核心特征的断言;(b)社会的不透明性的断言———集体表象的意识形态特征———它在个体与社会组织的活动的真实意义与表面意义之间确立了一个永恒的裂隙。”那么,这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拉克劳所使用的术语:否定性、不可能性、不透明性、错位等等,这些术语的共同特点就是否定性的而非肯定性的。这些否定性术语的使用,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存在着我们所不能用肯定性的术语来表达的东西,我们只能使用否定性的术语从反面来表示它,这种否定性的东西是不可被肯定性所吸收、同化和消除。这正是拉克劳从精神分析中借来的重要的东西。我们来看一下拉克劳的论述:“只有通过把匮乏(lack)范畴设定为起始点才能思考霸权关系。”至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拉克劳对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链接的几个基本点了:第一,能指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普遍化,即将虚空能指的逻辑应用到政治中;第二,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激进化为核心的不可能性和否定性,从而提出同一体建构的可能性/不可能性;第三,在以上二者基础上提出的霸权逻辑。由于同一体的建构之可能性/不可能性,因而建构同一体需要虚空能指,通过虚空能指把同一体建构起来,而这个过程就是拉克劳所谓的霸权。二、从研究对象的本体论角度谈众所周知,拉克劳将自己的政治理论主张表述为霸权。在《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中,拉克劳总结了霸权关系包含四个维度:我曾经在《从卑俗到崇高》中论证了对象a的逻辑。拉克劳对拉康对象a理论的理解得益于科普耶克的分析,他认为科普耶克的分析更为中肯,而齐泽克则对拉康的对象a做了过多的黑格尔式类比。在其论文《坚执之坟墓:论安提戈涅》中,科普耶克从弗洛伊德的死亡驱力开始分析了部分对象(对象a)逻辑。科普耶克断言,在弗洛伊德那里,死亡是每一种驱力之目标。这意味着本质上每一个驱力的目标都是朝向过去的,朝向一种主体尚未建立自己的过去的时间。这种过去是一种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一种无活力和惰性的状态,是主体与自己的原初母亲二位一体的状态,是一种幻觉的完满;在这种完满中,包含着一切事物和一切幸福,而这种状态是主体终其一生要力求返回的。由于这种完满是神话式的幻觉完满,因此追求它的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换言之,这种完满是主体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朝向这一完满的追求只能导致毁灭。除非通过部分对象和部分驱力才能达到这一追求。按照科普耶克所说:“拉克劳进一步指出了科普耶克对拉康对象a理论解读的深刻意义。“首先,我们拥有弗洛伊德的原初母亲概念和原质(不可返回的完满)与可表象的东西之间的分裂。原初母亲的某些东西不能被转化为表象;因此在能指秩序中打开了一个洞穴。”这一部分替代总体的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它与拉克劳所说的霸权逻辑完全吻合。我们知道,霸权逻辑实际上就是特殊性在仍然保持为特殊性的情况下占据了普遍性之空位,成为普遍性的僭越的代表。这里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科普耶克所论述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在另一篇文章《自恋:曲折达到的》中,科普耶克继续强调了这一点,并做出重要的论述即“部分对象不是总体的一个部分,而是本身即是总体的部分。”拉克劳认为,科普耶克对拉康部分对象的研究与他的后马克思主义在所有方面都是相关的。这种部分对象替代总体的逻辑在科普耶克那里具有明显的本体论价值,精神分析的范畴不是局部的,而是一般本体论的。因此,科普耶克所做的精神分析的理论贡献,与拉克劳在政治领域所拓展的霸权关系,二者具有相同的逻辑。我们知道,霸权逻辑实际上就是特殊性在仍然保持为特殊性的情况下占据了普遍性之空位,成为普遍性的僭越的代表。这里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科普耶克所论述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拉克劳的霸权逻辑仅仅如此:在拉克劳的霸权逻辑中,是部分代替了总体,特殊性代替了普遍性,虽然部分、特殊性本身仍然保持其部分和特殊性的性质,但却成为总体性和普遍性的替代品。而真正的总体性和普遍性在那里呢?拉克劳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总体性和普遍性。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是激进地反对这种总体性和普遍性的。拉克劳对精神分析与霸权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这样的类比。母子的二位一体的神话总体对应于不可达到的完满性它是由作为其对立面的由未实现的要求所引发的错位的对立面激起的。然而对完满或总体的渴望并未仅仅消失;它被移情到部分对象———它是驱力的对象。用政治的术语说,这恰恰就是我称为霸权关系的东西:某种占据了不可能的普遍性的特殊性。因为这些对象的部分特征不是来自于特殊故事而是内在于意指结构,拉康的对象a就是社会本体论的关键要素。总体总是将被部分所赋形(体现)。按照我们的分析术语说:不存在不是霸权普遍性的普遍性。对象a的逻辑与霸权逻辑是同一个逻辑,这一论断非常重要,意义深远。精神分析与政治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遵循同一个逻辑,分享同样的前提和基础。拉克劳指出,精神分析和政治之间的异体同形(homology)不是偶然和外在的。在精神分析中,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中,表象是对象性建构的首要层次,而在拉康的精神分析中,对象a变成了首要的本体论范畴。“随着原初母亲变为纯粹神话对象,除非通过在对象a中的激进投资,就不存在可以获得的快感。对象a因此就成为首要的本体论范畴。”至此我们已经较为清楚地看到了拉克劳的霸权逻辑与拉康的对象a逻辑之间的同构性乃至同一性。值得指出的是,对象a与霸权逻辑的重合在拉克劳的理论建构中并不是偶然的,并不是一个枝节问题,而是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它实际上支配了拉克劳所论述的整个霸权逻辑和政治建构,拉克劳的政治话语中的主要范畴,如虚空能指、人民、对抗性、异质性等,无不与对象a的逻辑相关联。由此可见,在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中,精神分析不是一种给予了拉克劳某些启迪的背景知识,而是一种结构性的方法,它是拉克劳在政治理论中贯彻到底的一种理论原则。同样,在拉克劳的话语理论中,我们也能看到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拉克劳的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借助于斯塔夫拉卡基斯的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三、精神分析的主体:从拉克氏到拉康亚尼斯·斯塔夫拉卡基斯是拉克劳的学生和追随者,他的论文《拉克劳与拉康:话语理论与拉康精神分析关系的评述》对拉克劳的话语理论与拉康的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批评了许多对拉克劳与拉康之间关系的似是而非的看法。斯塔夫拉卡基斯的论述主要围绕着三个主题来进行,第一,话语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联系。第二,拉克劳的政治概念与拉康的实在界的关系。第三,拉克劳的著作中的伦理学问题。斯塔夫拉卡基斯指出,不应该僵化地看待拉克劳的著作与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他写道:“然而,人们应该时刻谨记,我的说明无论如何不能被固定化地予以理解。毋宁说,它代表了一种关于这种关系的简单印象,因为它现在还在发展着,并且这是一种其未来形式无论如何不能被预先决定的关系。因为拉克劳的谋划仍然是当代政治理论中最具原创性和活力的干预,尤其是在政治理论与精神分析相遇的领域。”斯塔夫拉卡基斯对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似是而非的见解进行了批评。关于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与拉康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但是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见解。斯塔夫拉卡基斯对这些说法提出了批评。例如,珍妮·贝拉米在其著作中认为,拉克劳、墨菲诉诸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政治学,是突出了个体心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政治行动中的作用,因此,他们对精神分析术语的使用使其能够说明个体心理是意识形态运作的要素。斯塔夫拉卡基斯认为,珍妮·贝拉米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没有理解拉克劳和墨菲思想中的反本质主义,因为贝拉米的理解仍然是本质主义的。诉诸个体心理,实际上没有理解在拉克劳、墨菲的思想中的主体问题。斯塔夫拉卡基斯认为,拉克劳、墨菲接受了拉康的主体概念,在拉康那里,主体不能被还原为个体心理,如果存在着主体之本质,那么这个本质就是主体之短缺。拉克劳对拉康的主体观极为重视。斯塔夫拉卡基斯写道:“拉克劳在其政治主体的反本质主义的概念化中,对这一洞见极为重视。”拉克劳的政治理论在哪里与拉康相遇了呢?在斯塔夫拉卡基斯看来,首先是在拉克劳的话语理论中。由于拉康的主体乃是短缺的主体(就是说,不是一个同一体),所以它永远需要一个建构,这就是同一化。主体的同一化总是使主体不可避免地走向对象,就是说,在拉康那里,主体被降低为对象。在拉克劳看来,拉康的短缺的主体理论不仅是对主体的一种激进的解构,也是对社会的激进解构,主体的短缺和社会的短缺是内在一致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关于主体之短缺的理论,也是关于填补这一短缺,使之构成同一体的同一化理论,这是在主体性之内的话语理论。正是在这里,拉康的四个话语理论与拉克劳的话语理论相遇了。这种相遇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斯塔夫拉卡基斯写道:“在此,不仅话语理论与拉康相遇,而且拉康也与话语理论相遇了———这一相遇在其四个话语理论中得以总结。”拉克劳将社会理解为话语,而拉康的四个话语理论也指出了任何一种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体。对于拉克劳而言,精神分析最为关键的概念还不是主体的短缺,而是大他者的短缺,因为在拉康那里的大他者在拉克劳那里被明确表述为社会,而大他者的短缺也被明确地转换为社会的不可能性。斯塔夫拉卡基斯写道:“精神分析的大秘密就是大他者中的短缺,正如拉康在其1958—1959的研讨班中所称呼的那样。大他者中总是有某种东西已经失去了;不存在大他者的大他者。大他者的结构被揭示为某种空洞,一种在实在界中保证其短缺的空洞。意义总是基于某种假象;恰恰是因为‘没有最后的保证’;意义总是表示朝向它的失败,其失败将自身锚定在实在界中。在此意义上,认为拉康对当代理论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一种新的社会图像’是合法的。”斯塔夫拉卡基斯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重点探讨了拉克劳的政治与拉康的实在界之间的关系。他的探讨针对着利普沃茨对拉克劳提出的批评。利普沃茨认为,拉克劳过多的强调政治,以至于政治成为万能的、绝对的,因而赋予了政治以想象的地位。他对拉克劳具体的批评有两个,第一,拉克劳过于强调政治,而忽视了经济基础———社会的物质基础及其他,如文化维度。第二,拉克劳的理论缺乏伦理维度。斯塔夫拉卡基斯认为,利普沃茨系统地误解了拉克劳的政治概念,将拉克劳的政治概念还原为传统的政治学了。实际上,拉克劳的政治并不是传统的政治学概念,而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墨菲曾经非常清楚地对政治界定说:“政治不能被限制在某种制度层次,也不能被想象为建构社会的具体领域或层次。它必须被看作一种维度,它内在于每一社会中,并且决定了我们真正的本体论状况。”在拉克劳的政治概念中,在早期的作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概念是对抗,在较晚时期则是错位和异质性。对抗也是实在界,但是很容易被理解为现实的对抗,即实证化的对抗,虽然拉克劳和墨菲极力将作为实在界的对抗与作为现实斗争的对抗区别开来。在《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中,拉克劳提出了错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