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知识点
整
理
(2022新版五四制)
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
第1课视觉
1.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光线,判断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等。
2.我知道眼球各部分的名称:
3.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4.人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如何通过眼睛看到物体的?)
答: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
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5.我知道眼睛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是:
刺激强光风沙气味
眼睛的反应眯眼闭上眼晴闭上眼睛并流泪
6.我了解到的常见眼睛疾病:
答:红眼病、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飞蚊症等
7.(“红眼病”)传染性很强,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8.(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有异物感。
9.我了解到的预防眼睛疾病的方法:
答:(1)眼睛疾病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避免交叉感染,并及时对毛巾、脸盆等
进行消毒;
(2)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
(3)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
(4)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5)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
(6)积极参加体质检测,发现眼睛有异常应赶快就医等。
10.眼球的结构:
(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外界光线强弱度发生变化时,
虹膜上平滑肌会伸缩,使瞳孔的口径缩小或放大,瞳孔的变化范围非常大,可以控制进入腌孔的
光量。腌孔的大小除了随光线的强弱变化外,还与年龄大小、屈光、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
来说,老年人瞳孔较小,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较大,尤其在人青春期时瞳孔最大。近视眼患者的
瞳孔大于远视眼患者。
(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侧,呈双凸透镜状。晶状体是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
1
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
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人
在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一层很薄又很复杂的结构,贴于眼球的后壁部。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
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就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在
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物体的图像,就形成了视觉。
止匕外,眼球还有玻璃体、虹膜、角膜、巩膜等重要结构。
11.眼睛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
答:(1)强光刺激: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当我们感
到眼睛不舒服时,就会下意识地用手或其他物体遮挡光线。
(2)风沙刺激:大风天气时风沙肆虐。为了保护眼睛,避免异物进入,眼部肌肉会闭合眼睑,
防止眼睛受到伤害。
(3)气味刺激: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可以刺激人眼部角膜的神经末梢,人体则通过神经
系统活动命令泪腺分泌泪液,把刺激性物质冲走。这就是气味刺激时人们情不自禁流眼泪的原因。
眼睛对以上3种刺激的反应,都是人眼应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表现,属于眼睛的自我保护措施。
1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红眼病出现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外源性,由于结膜外露,易受外界各种微生物、风尘、理
化毒物等的刺激而产生炎症;二是内源性,致病菌通过血液或淋巴使结膜感染,或对全身他处感染
物发生过敏反应,炎症也可由邻近组织直接蔓延而来。因此,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避
免交叉感染,要经常对毛巾、脸盆进行消毒等。
13.干眼症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常伴有
双眼痒感、异物感、烧灼感,或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表现。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
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
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
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可以采用的防
治方法有:减少使用电脑、手机的时间;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改善
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
菜;口服鱼肝油等。
14.人是如何看到花的?
答:花反射的光通过瞳孔,经晶状体进人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花的图像,视神经把这一
信号传递给大脑,使人看到了美丽的花。
15.当我们处于异常环境中,眼睛的一系列反应,都是(自我保护)的体现。
第2课预防近视
1.如何测试自己的视力?
答:(1)将标准对数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
(2)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
(3)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
2.视力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答:如果被检查者在5米处单眼不能看清表内第一行的“E”,则向前移动直到能看清为止。
例如:在4米处看清则视力为0.08,3米处为0.06,2米处为0.04,1米处为0.02。
3.哪些行为容易导致近视?
答:(1)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
(2)在昏暗的环境中看书。
(3)书写姿势不正确。
(4)坐车或走路时看书容易导致近视。
2
(5)看印刷不清晰的书籍也容易导致近视。
4.为什么患了近视看东西会模糊?(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答: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
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
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
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
5.我知道的预防近视的方法:
答:(1)做眼保健操。
(2)多到户外活动。
(3)不过多吃甜食,保持营养均衡。
(4)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减少蓝光辐射。
6.我了解到的近视的矫正方法:
(1)电脑验光检测视力,佩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
(2)增强晶状体调节力训练。
(3)手术矫正。
7.【实验名称】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近视眼形成原因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
【实验步骤工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实验结论】:
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
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
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调节能力会
逐渐减弱,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
【注意事项工
(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
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第3课听觉
1.【实验名称】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
【实验结论】
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
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
明显。)
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
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我了解的常见的耳病:
(1)中耳炎
3
(2)耳聋
(3)耳鸣
(4)鼓膜穿孔
(5)外耳道炎
3.我知道的预防耳病的方法:
(1)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2)不随便掏耳朵。
(3)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
(4)清理耳朵要去正规医院。
4.我了解到耳朵的其他功能有:
耳朵是五官中的一个重要器官,除了具有感知声音的功能,还有平衡定位、保持美观的功能。
5.耳朵的结构(耳朵各部分的名称):
中耳内耳
听小骨耳蜗
外耳道我膜
第二单元心和脑
第4课我们的脑
1.我们能思考,会判断,有喜怒哀乐。支配这些行为和情感的是人的脑。
答题需要专注思考、逻辑分析、谨慎判断;长跑需要具有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要具有毅
力和耐力;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告诉学生要顽强拼搏,不惧怕任何对手。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3.人脑的结构: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个部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
4
4.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各有不同的功能。人的运动中枢,管理着人体的运动功能;感觉中
抠,负责人的感觉;听觉中枢,负责人的听觉;视觉中枢,管理视觉;除此之外,大脑还有其他
的中枢,如语言中枢、呼吸中枢、记忆中枢等。
大脑的不同区域管理着人体不同的功能,如果大脑某个区域受到损伤,比如分管运动的区域
受损,会导致人的运动不协调或丧失运动能力。大脑不同区域受损都会导致相应的功能减弱或丧
失。
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的部位称为皮层运动区,当一侧运动皮质受损会导致另二侧的运动受
到影响,如果受损程度严重将会导致丧失运动能力等后果。
人脑的小脑对人体的运动起到协调作用,在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程度、协调随机运
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小脑受损,将表现出四肢乏力、行走摇晃不稳、无法维持平衡等症
状。
5.我们如何保护脑?
答:
(1)在睡眠状态中,脑的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保护脑、恢复脑力。
(2)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的活动,可以使脑的各部分轮流得到休息。
(3)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大脑疲劳。
(4)长期吸烟、酗酒会损伤大脑,让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5)我们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6)骑山地车、滑冰时佩戴头盔。
(6)杜绝不良嗜好,上网或玩电子游戏有节制。
6.我制作的科学用脑计划书:
答: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保证睡眠。
(2)讲究学习和记忆方法,保持学习兴趣。
(3)不偏食,不挑食,保障营养均衡。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愉悦的情绪。
(6)制订计划后,要严格遵照执行。
7.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睡眠。
8.拓展资料:
(-)保护脑的正确做法
睡眠是哺乳动物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规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
须。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睡眠。一般来说,充足的睡眠应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为标准。
好的睡眠,首先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
5
放于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其次要有清静的卧室、舒适的卧具。卧室的通风十分重要,枕
头软硬要适中。
在一天内交替地进行各种活动,学习不同的功课,可以使大脑各部分轮流得到休息。适当进
行体育运动,有利于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提高记忆力,提升学习效率,使大脑得到一定的休息。
有很多人会在心情郁闷、压力大的时候,选择跑步、骑单车、打拳击等来发泄情绪,让大脑
得到放松和休息。因为运动所带来的兴奋感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神经,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脑
神经。因此,经常的运动健身可以让心情变得更愉快。
吸烟的危害有很多,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吸烟或者吸二手烟都会对大脑有影响,会影响到智
力的发育。喝酒可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长期酗酒,严重者会大脑萎
缩,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二)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指端脑的两侧结构。两半球前后完全分开,中间由肮月氐体连接。月并月氐体实际上是一
束神经组织,负责协调左、右半脑的工作。它使两个半脑发生联系,使记忆和学习的传输活动得
以实现。大脑的运动区和感觉区的分工是很专门化的:每一个特定区域都负责控制身体某一特定部
位,这是一种交叉控制,左半脑控制右手和右脚,而右半脑则控制身体的左侧。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同,左半球专管对语言的处理和语法表达,如词语、句法、命名阅读、写
作、学习记忆等。而空间技巧与右半球相关,如对三维形状的感知、空间定位、自身打扮能力、
音乐欣赏及歌唱等。可以认为左半球是科学性的,而右半球是艺术性的。
第5课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
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脊髓也分担一部分简单的指
挥和协调工作,它是脑和神经的“联络站”。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
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
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脊柱内,上端与脑相连;神经分布在全身各处。
心9部弃邓(/•
6
人为了接到空中的篮球,身体各部分做出的动作:为了看清篮球运动的方向而抬起头部面朝篮
球:为了及时接到篮球而伸出左胳膊做准备动作,右胳膊自然下垂;为了能够接到高处的篮球,右
腿抬起,左脚脚尖紧绷正在起跳。人看到篮球后做出的这系列复杂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
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的反应过程:
答: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刺激,听神经将信号传给脑,脑判断出是起跑信
号,将指令通过腾传给肌肉,运动员便开始奔跑。
3.运动员提高反应速度的方法:
答:(1)信号刺激法j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信号的反应能力
(2)运动感觉法:通过提高运动员本体感受及对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来提高反应能力的
方法
(3)移动目标练习:对移动目标如球、对手或教练员的变化做出反应的练习方法
(4)选择性信号反应练习:运动员通过对几种复合信号作出选择性判断,只对其中一种信号
做出应答反应来提高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
4.【实验名称】测一测反应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
【实验材料】尺子
【实验步骤】
(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
接触尺子。
(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
(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
【注意事项】
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
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
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
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
【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
【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
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
5.如果手指突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到了,你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
答:先感觉到疼,再把手缩回来。因为被扎到后,神经把疼痛的信号传递给脑,脑判断出需
要把手缩回来,又把指令通过神经传递到手上,手接到指令缩了回来。
6.以拿桌上的苹果为例,说一说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答:先是眼看到苹果,并把这个信息由视神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脑决定“去拿这个苹果”,
这个命令由传出神经传到手上的某些肌肉,这些肌肉收缩,这样就伸手拿到苹果了。
7.拓展资料: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脊髓位于脊柱内,上端与脑相连,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
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
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
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
肤、肌肉等处。脑和脊髓还有通向内脏器官的神经。
7
第6课心脏和血管
1.我们的身体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动行着,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
线。
2.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
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
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3.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脉搏频率就是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4.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
5.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的
内部有4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一M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3种。
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
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
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把全身各处产生的废物
和二氧化碳等交给排泄器官、呼吸器官排出体外。
(除脉
6.一般情况下,心脏每跳一次泵出的血液约70毫升。心脏每一分钟泵出的血液,相当于约
10瓶500毫升的矿泉水。
7.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答:(1)每天进行户外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情绪平和,乐观向上。
(3)合理膳食,饮食有节。
(4)保证充足的睡眠。
8
(5)控制体重。
8.测量脉搏频率的方法:一名同学将手臂放松地放在桌面上,并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
轻轻压在横动脉(拇指根,手腕的外侧)上以触摸脉搏;另一名同学用秒表计时;观察记录一分钟脉
搏次数。测量脉搏最常用的位置是槎动脉,此外还可以触摸足背动脉、颈动脉、股动脉等。
9.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
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0.拓展资料:肺循环和体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有两条:一条循环路线从右心室开始,把从上、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血液
经过肺动脉输送到肺,在那里放出二氧化碳,接受新鲜氧气,再从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这条循环
路线范围比较小,叫“小循环”;因为经过肺,又叫“肺循环”。另一条循环路线从左心室开始,
把从肺静脉回到心脏的血液经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再通过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从而把从
肺部回到心脏的含氧气多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组织氧气和养料、并把全身组织里的二氧化碳
和废物带回心脏。这条循环路线范围比较大,叫“大循环”;因为经过身体的大部分,又叫“体循
环”。
这两条循环同时进行,并且是相通的。心脏是这两个循环的中心,也是血流的动力。它的作
用像水泵,心脏收缩和舒张好比水泵一压一放,使血液不断从心脏输入动脉,又不断从静脉回到
心脏。
第7课青春期保健
1.(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2.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3.一般来说,儿童从9-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
早。
4.青春期的特征有:
答:(1)体质增强,智力发展迅速,独立意识增强,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男孩声音会变低沉,
女孩身体发育,有自己的心事等。
(2)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体迅速发育关键时期,也是
继婴儿期以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5.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
答:
(1)要及时和家长、老师交流沟通。
(2)要注意营养,加强锻炼。
(3)保证睡眠。
(4)正确看待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进行心理咨询。
6.人的一生分为发育期(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岁到40岁)、渐衰期(40到60岁)、
衰老期(60岁后)。
第8课我们的健康档案
1.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疾病。
2.我分析自己体检表的发现:
答:一张小小的体检表,蕴含的健康信息可真不少。视力的下降提醒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
体重指数的高低告诉我们要均衡饮食;身高的增长速度也提示我们需要适当运动、补充营养;踽齿
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牙齿卫生状况敲响了警钟……
3.我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准有:
答: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人体健康的表现有: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
9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疼痛感,牙龈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4.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时,要注意什么?
答: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时,填写健康档案的数据要真实,如果有过敏史要写进档案,根据
标准及时发现体重、视力、心率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付诸改善,坚持锻炼,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建立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意义)?
答:建立健康档案,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提高疾病预防和保健意识,
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使医务人员能有针
对性地向学生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
第9课电磁铁(一)
1.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
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
磁能的装置。
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
4.我研究电磁铁特征的记录:
研究方法现象我的发现
电磁铁通电时靠近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
能吸起曲别针
曲别针的线圈产生磁性
电磁铁断电后不能吸起曲别针断电后磁性消失
5.我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这些性质:
(1)有磁性,能吸铁。
(2)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磁极的吸铁能力最强,这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
(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我了解到制作电磁铁时,为了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可以这样做:
(1)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电磁铁。
(2)一般的铁钉或钢钉经过煨烧后可变成软铁再作铁芯用。
7.自制电磁铁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通电?
答: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
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
8.【活动名称】制作简易电磁铁
【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
【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
【活动过程】
10
(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
(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
(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
(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第10课电磁铁(二)
1.磁铁有两极,两极是固定不变的。
2.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
磁力。
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音箱、耳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等。
6.【实验名称】电磁铁有磁极吗
【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
【实验方案】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
【实验现象】
(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
(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
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
【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7.【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
【实验过程】
(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
电磁铁的磁极。
8.【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
【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
【实验过程】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
【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
少。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11
9.【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
【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
【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
【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
(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
【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
别针的个数越少
【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
铁的磁力。
10.【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
【实验过程】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
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
别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
(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
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
能统称为机械能。
2.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为动能。
3.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
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
数相等。
4.碰碰球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等。
5.小球(碰碰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答: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
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
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
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能量守恒的道理。)
6.【实验名称】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
【实验过程】
(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
(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
(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
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
【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
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
12
7.荡秋千时,先产生势能,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再转换成势能,如此不断转换。
8.瀑布的水流下来是势能转换为动能。
9.补充资料:弹性势能。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摆锤被拉到高处时,摆锤就会因为升高而拥有势能。其实这种因为
重力作用而拥有的势能是势能中的一种,叫作重力势能。还有一种势能是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
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作弹性势能,如弹簧,当我们把它拉伸或压
缩时,它能自己再恢复原样,利用的就是弹性势能。又如我们拍皮球或篮球时,篮球下降到地面
后,又反弹上来,这说明动能转换成了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又转换成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统称为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
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答:(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2)鼓声具有声能。(3)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4)炉火
具有热能。(5)灯光具有光能。
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
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
3.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概
括。
4.列举能量间的相互转换:
(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动能转换成电能;
(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4)汽车行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5)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6)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7)核电厂将原子能转换成电能;
(8)原子弹将原子能转换成动能。
5.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
6.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的关系。
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
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
(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
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
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
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
7.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
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
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第四单元简单机械
第13课斜面
1.像垫起板子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种简单机械一一斜面。
2.完成研究斜面作用实验后,思考用测力计拉去小车是否匀速、读数是否准确等就是在反思。
3.上山的公路有的修成盘旋状,有的修成“S”形,为什么这样修建呢?
答:因为它们都是变形的斜面,斜面加长,坡度平缓,比较省力。
13
4.螺丝钉的螺纹展开后实际上是一个斜面。
5.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6.生活中斜面:斧子劈木头,残疾人通道,自动扶梯,螺旋形立交桥,盘山公路,螺丝钉等。
7.上陡坡时,怎样行走更省力?
答:在陡坡上斜着走,即在坡面上走“之”字形(或“S”形)更省力。
8.【实验名称】斜面省力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
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
(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
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
(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
【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
越大。
【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9.【活动名称】制作螺丝钉模型
【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
【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
【制作步骤】
(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
(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
(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
(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
【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
第14课杠杆
1.一根棍子,被用来撬重物时,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一一杠杆。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
2.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
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杆?
答:费力杠杆:镣子、船桨、理发剪、食品夹
14
省力杠杆:核桃夹、重型订书机、助力订书机、园林剪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普通订书机
需要根据用力点的不同来确定是否省力:剪子、跷跷板和筷子
4.【实验名称】杠杆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实验过程】
(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
【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
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
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15课滑轮
1.升国旗的装置上有能转动的轮子,它们是滑轮。
2.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作滑轮。
3.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
4.直接提起重物时,向上用力;使用定滑轮后,向下用力。定滑轮能够改变用力方向。
5.使用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6.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7.生产和生活中哪里用到了滑轮?
答:塔吊、晾衣架等机械上有滑轮装置,旗杆上用到了滑轮,家庭中带拉绳窗帘装置、升降
电梯等。
8.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9.【实验名称】定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
(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
(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10.【实验名称】动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
(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
(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
11.【实验名称】滑轮组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
15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
(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
(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
【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第16课轮轴
1.像汽车方向盘、阀门这样,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3.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门把手、拧螺丝的扳手、削笔刀、汽车方向盘、阀门、辘护、拖拉
机摇把、螺丝刀、自行车把等。
4.【实验名称】轮轴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
【实验过程】
(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
(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
(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
(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
(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
【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5.我找出的下列物品中的轮和轴(在相应的位置标出来):
第五单元自转与公转
第17课白天与黑夜
1.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3.我们在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
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4.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单摆一摆长有67
米,摆锤重28千克。根据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的摆动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这个
巨大的摆摆动一段时间后,摆锤的摆动方向明显偏离了原来的摆动方向,这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
动。
16
5.【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
【实验方法】
(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
(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
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
(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
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
【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6.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
7.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
答: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
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
8.我们北半球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
9.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跑”,说明列车在向前行驶。这说明地球自
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答:地球自转和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相反,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第18课四季更替
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说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
2.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
答: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
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4.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
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
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答: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太阳一年中照射到地球同一个地点的角度就不会改变,也
不会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全球每一个地方的温度会常年不变。
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地轴的指向就不会变,那么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太阳直射和
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就会出现四季更加分明的情况。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时将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搜集我国有关节气的谚语:
答:(1)秋分有雨来年丰。
(1)小寒寒,惊蛰暖。
(2)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3)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
8.【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
【实验步骤】
(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
17
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旋转轴的朝向是一致的。
(2)圆心稍偏右位置上放置一盏电灯,电灯下垫有木块,以使灯泡与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在同
一高度。
(3)让地球仪沿着轨道移动,观察地球仪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我们所在城市受到太阳照射的
情况,来分析当时所处的季节。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灯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
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
第19课影长与季节
1.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
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
2.通过分析、比较夏至、冬至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的长短的变化规律总
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
3.人们根据一年中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圭表。
4.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
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
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
5.人们经过长期的反复观测记录正午日影,首先测定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位置,确立冬至;再把
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二十四等分,得出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影长长度刻画在圭上。使用圭表时,
只要看正午表影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季节和时令了。
第20课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运动
1.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的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
2.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3.地球直径约是12742千米。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
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月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0
月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
4.地球、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周期是一
天,公转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都是一个月。
5.三球仪是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3个大小不等的小球组成,用以演示3个星球关系和
由此产生的一些天文现象。为了模仿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
亮地球和月球。地球保持着倾斜度在轨道上绕日旋转,并以地轴为中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
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轨道面以一个固定的角度相交。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月
食、月相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
6.月球、地球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时可能会发生哪些天文现象?
答:可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月食和日食是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
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就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
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会发生日食。
7.用网球代表月球,用篮球代表地球,用一座小山或一幢大楼代表太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城区及周边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 2024年建设施工合同书施工协议模板
- 农用生物制品高效利用研究
- 2024年建材供应商销售合同
- 2024年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标的说明
- 2024年度校园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年建行房产按揭贷款合同样本
- 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习题集
- 核电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
- 2024年度企业安全信息化建设合同
- SB/T 10895-2012鲜蛋包装与标识
- GB/T 9115-2010对焊钢制管法兰
- GB/T 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 GB/T 23221-2008烤烟栽培技术规程
- GB/T 16900-2008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9章 工业绿地规划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Word版含解析
- 中职英语统考复习讲课教案
- 决策心理学第一讲课件
- 高中化学趣味化学知识竞赛课件
- 写作指导:顺叙倒叙插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