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陶渊明课件_第1页
《饮酒》陶渊明课件_第2页
《饮酒》陶渊明课件_第3页
《饮酒》陶渊明课件_第4页
《饮酒》陶渊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今天我就来学习他的《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1饮酒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选自钟嵘《诗品》)饮陶渊明2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作者简况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5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他是东晋开国元勋6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人品尤其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欧阳修7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8《饮酒》陶渊明ppt课件9《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0《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1《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2《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3《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4《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5《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6《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7《饮酒》陶渊明ppt课件18悠然见南山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悠然见南山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19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

忘\言。饮酒2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的应酬和车马的喧闹。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解释:叙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解释:绘景议论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22研习第一层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2.“心远地自偏”“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研习第一层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23心远赏心远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返回心远赏心远心志高远返回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关系?

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心远与地偏又是什么关系?这里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25研习第二层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意境分析)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研习第二层

26“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衬,准确生动的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意趣。“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一品佳句--炼字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与“望”“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27“采菊”是俯,“见南山”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情怀。二品佳句--意境美“采菊”是俯,“见南山”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28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29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30飞鸟相与还的“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此句有两意: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怀抱自勉飞鸟相与还的“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句有两意:远离尘世3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远离污浊官场、回归自然的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人生真谛那就是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的净土。至情言语即无声只可意会,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远离污浊官场、回归自然的悠然自得的隐32艺术特色:1、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前四句叙事含理(人境——无喧——心远——地偏);中间四句写景寓理(采菊——见山——日夕——鸟还);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整首诗余音绕梁,回味悠长。2、平易朴素的语言中富于情趣与理趣。艺术特色:33诗的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诗的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34a、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特点是“淡泊”。b、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有积极意义。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也有消极面。

陶渊明的隐居你怎样看待?a、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35*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

*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代,令人永远难忘;

*

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于是否落在他人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网上评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36读一读,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恬淡、闲适、悠然自得安于隐逸、超脱、超然物外宁静、悠闲、恬静心志高远,淡泊名利洁身自爱、随遇而安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读一读,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恬淡、闲适、悠然自得37

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关于酒的诗篇,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也可增兴。能否想出一些关于诗人与酒的诗句或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关于酒的诗篇,酒与人关系甚密,可38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曹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杜甫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曲——王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陆游

俗语:酒后吐真言。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曹操39陶渊明的其他诗文,或其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陶渊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

陶渊明的其他诗文,或其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忽逢桃花林,夹40课后练习1.“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课后练习1.“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1课后练习1.“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2.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

B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课后练习1.“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2课后练习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课后练习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43课后练习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课后练习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