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1.gif)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2.gif)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3.gif)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4.gif)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035ea13d8f5f843766ad12339a2b198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赵克玲第一页,共四十二页。《文化生活》课标解读一、课程设置二、课标内容三、课程准备四、问题探讨第二页,共四十二页。一、课程设置(一)背景(二)性质(三)价值(四)特点第三页,共四十二页。(一)背景1.国际竞争模式改变的压力2.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4.文化缺失的影响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二)课程性质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新开设的课程,与初中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政治教育的目标。第五页,共四十二页。(三)价值1.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综合国力指标2.“三贴近”原则的体现---学生现实生活3.教育改革的趋势的落实---综合、自主4.现行课程的完善补充---弥补、德育实效第六页,共四十二页。(四)特点1.综合性---与其他学科比较2.衔接性---初中、大学3.生动性---形式、内容第七页,共四十二页。二、课标内容(一)课程架构(二)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第八页,共四十二页。(一)架构、材料1.总思路:不同于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2.基本架构: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支点,以物质文化为基本背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归宿3.材料:以国内外各学科关于文化研究的成果为素材;以公认的结论为知识胚胎;以国内学者研究成果为首选。第九页,共四十二页。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分类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十页,共四十二页。总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意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知识1.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2.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3.了解赏析优秀文化产品的意义和方法;4.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5.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要求;6.知道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7.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途径;8.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9.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0.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11.知道大众文化的深刻内涵;12.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能力1.培养从文化的视野或用文化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2.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3.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4.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5.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抵制负面文化发影响。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中华文化;2.辨证对待传统习俗的价值;3.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4.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5.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6.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有意健康的文化活动,坚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1文化在生活中第一,文化与文化生活;第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第三,文化生活具有与经济、政治生活不同的特殊性。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1.2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一,对交往方式的影响;第二,对思维方式的影响;第三,对生产方式的影响;第四,对综合国力竞争的意义。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1.3赏析优秀的文化产品第一,注意学生选择权的充分运用;第二,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的意义;第三,远离庸俗低级的文化生活。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2.4中华传统文化第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第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第三,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2.5文化创新第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第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第三,文化创造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2.6文化多元第一,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第二,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第三,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2.7文化交流第一,世界范围的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第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第三,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2.8文化传播第一,文化传播的多种方式;第二,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传媒技术的进步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第三单元文化与民族精神
3.9中华文化第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文明与文化)第二,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第三,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3.10中华文化的特征第一,中华文化的标识;第二,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第三,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3.11中华文化的结晶第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第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第三,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二页。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4.12文化的辨析第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第二,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第三,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4.13先进文化建设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4.14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第一,提升文化修养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第二,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道德冲突)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三、课程准备(一)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尺度(二)学习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心理(四)个人提供的参考书目---信息第三十页,共四十二页。(一)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尺度1文化与政治、经济、哲学的关系2文化四个单元之间的关系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二页。(二)学习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1.什么是文化
概念
分类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二页。文化的含义广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级的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自然制度文化层----社会行为文化层----人心态文化层----精神狭义:特指人类的观念形态及其符号载体。知识、情感、伦理、观念。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二页。文化的分类国家文化与社会文化----纵向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横向流行文化、古典文化----时间主文化亚文化----社会学先进文化非先进文化----政治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二页。2.中国文化的主要体现姓氏、汉字、百家学术、宗教、科举、典藏书籍、科技、建筑、文学、风俗---广义;人文主义、和谐中庸、安土乐天:民族精神----狭义。辜鸿铭:博大、深沉、淳朴、灵活。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二页。3.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第一,静止与运动;第二,和平与斗争;第三,平均与非平均;第四,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第五,模糊与精确;第六,整体与个体;第七,性善与性恶;第八,人治与法制。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二页。(三)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心理1.开放2.包容3.好奇4.开拓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二页。(四)参考书目----信息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谭加建《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楼西庆《中国古建筑20讲》三联书店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蔡俊生等《文化论》人民出版社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马丁J甘农《异域文化之旅》体悟当代世界23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当代世界出版社张忠利《中西文化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萨缪尔.亨廷顿编《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二页。四、问题探讨(一)教师的适应(二)考试与上课的关系(评价体系)(三)变化的应对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二页。附:样章第四十页,共四十二页。
谢谢!电话: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二页。内容总结《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解读。和《生活与哲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共同。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3.教育改革的趋势的落实---综合、自主。8.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培训合作委托居间合同
- 品牌营销推广策略指南
- 技术产品销售合同
- 华为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遗传基因技术服务合同
- 外贸实务操作作业指导书
- 仓储配送合同
- 智能工厂建设与运营作业指导书
- 2025年来宾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5年陕西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mil-std-1916抽样标准(中文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内部管理制度
- 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大数据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
- 光伏十林业可行性报告
- 小学综合实践《我做环保宣传员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钢煤斗内衬不锈钢板施工工法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供应商评估报告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