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一、必备知识基础练1.波斯帝国时期修筑的道路,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从中原经西域至大夏的商路,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古代世界大国修建大通道旨在()A.快速传播信息B.加强帝国间的联系C.巩固帝国统治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隋炀帝统治举措中能够得到如此评价的是()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 D.远征高丽3.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区域拓展到全球,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这段描述始于()A.新航路开辟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C.苏伊士运河的开通D.米迪运河开通4.两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鸦片战争后,现代交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下列相关成就在中国的出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唐胥铁路建成②京张铁路竣工③“黄鹄号”试航成功④轮船招商局成立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5.1869年,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贯通;1914年,便利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航运的巴拿马运河开始运行。这些运河的开通()A.助推了环球航行的实现B.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C.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D.加剧了沿线国家的冲突6.英国人赫德主办大清邮政时期,因为信件多无详细地址和具体收件人姓名而无法投送,海外华侨、劳苦大众和其国内家属都拒绝向“大清邮局”交寄邮件。该史料可以佐证()A.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B.大清邮政成为英国工具C.近代邮政方便了物品传递D.晚清邮驿仅服务于官方二、能力素养提升练7.据史书记载,汴州(今开封)在中唐时为雄郡,“自江、淮达于河、洛,舟车辐辏,人庶浩繁”,唐诗中对当时的汴州亦有“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之描述。当时汴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汴州的都城地位 B.交通位置优越C.少数民族的内迁 D.抑商政策废除8.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B.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对商业不再监管C.“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9.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文中“两国”指的是()A.西班牙、摩洛哥 B.新加坡、马来西亚C.法国、英国 D.埃及、巴拿马10.清朝末期,京城官员士大夫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后来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这一变化反映了()A.交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B.传统观念制约交通发展C.近代社会转型异常艰难D.中国半殖民地色彩浓厚11.民国时期,城市电车与公共汽车并行,人们可居住在偏离市中心的区域,乘车通勤。胡适写道:“欢家住城西,侬家住城北,一日十往还,电气车儿速。”这反映了交通工具的革新()A.方便了人们快速出行B.拉近了人与人的感情C.导致空气污染的问题D.使人口大量流向农村12.近代上海“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这说明()A.外洋钟表彻底取代了传统的计时工具B.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C.新式交通工具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D.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沟通13.古代驿传通讯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每条线路相隔一定的距离便设驿站(或亭、馆、台),配备驿官、驿卒等人员,组成全国驿传网络,采取接力的方法,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等信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驿站仅是传递现行文书的基础设施B.驿站畅通了全国各地间的信息交流C.弱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统治D.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漕运是明清王朝统治的经济命脉。明清时期,为了体恤漕运旗丁,官府允许漕船在运载粮食的同时,可以附带一定数量的南方土特产,即土宜,漕运人员沿途售卖获利以支付漕船沿途所需费用,或者用其易换柴盐接济食用,并且这些土宜在河西务、张家湾等处免交课税。从明朝到清朝,官府允许漕船带运土宜的数量从60石最后增加到180石。另外,漕运人员往往还在运河沿途口岸、码头、市镇等处揽载商人货物收取运费。这样,土宜加上漕运人员夹带的私物及其揽载的商货,三者合计,漕船在运送漕粮的同时从南方带运到北方的货物数量相当可观。——摘编自李俊丽《明清漕运对运河沿岸城市的影响——以天津地区为例》材料二中国近代铁路兴建里程表1876—1927年(单位:千米)时间全国里程各时期增筑里程平均每年兴建里程1876年15.00*——1877—1894年364.27364.2720.241895—1911年9618.109253.83544.341912—1927年13040.483422.38213.89注:*该段铁路于1877年被拆毁,以后年份不包括该项里程数字。——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漕运的经济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行政中心城市体系之外,出现了以扬州、临清、天津等为代表的大运河城市。历代大运河沿线城市概况代表性城市兴起时代概况扬州隋唐地“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汴梁五代及北宋以其转输中心的位置而迅速崛起,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帝都之所在天津、德州、临清、济宁、淮安、苏州、杭州明清因漕运而使商业贸易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传统行政中心城市有很大不同的运河新兴城市体系——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和汉代均修建道路,这有利于统治者对统治区域内的管理,巩固统治,C项正确;道路的修建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但这不是世界大国修建大通道的目的,排除A项;加强帝国间的联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不是大国修建道路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2.C解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时,劳役繁重,可谓“不仁”,进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灭亡;但大运河贯通南北,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且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可谓“有功”,C项正确。3.A解析新航路的开辟让大洋和大陆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A项正确。4.B解析①唐胥铁路建成于1881年,②京张铁路竣工于1909年,③“黄鹄号”试航成功于1865年,④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③④①②,B项正确。5.C解析这些运河的开通,都便利了交通运输,加强了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环球航行在新航路开辟时期已经实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的需求,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6.A解析英国人赫德主办了大清邮政,可以佐证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大清邮政是英国人赫德主办的,并不意味着大清邮政成为英国工具,排除B项;根据“因为信件多无详细地址和具体收件人姓名而无法投送”可知,大清邮政并不能方便物品传递,排除C项;晚清邮驿也服务于民间,只不过因其不足而遭到民间的拒绝,排除D项。7.B解析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对汴州发展的影响,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大运河开凿后的交通位置优越,B项正确;汴州不是唐代的都城,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汴州增加的人口来自少数民族内迁,排除C项;唐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但没有废除抑商政策,排除D项。8.C解析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除了把州县进行大合并外,又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据此可知“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排除A项;“不再监管”表述错误,排除B项;由“樊家”不能看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排除D项。9.D解析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D项正确;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埃及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初,英法为自身利益展开了对其争夺,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0.A解析从材料中“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后来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可以看出,清朝官员开始接受近代交通工具,反映出近代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官员思想的解放,故选A项。11.A解析由材料可知,两家分住城西和城北,但有了电车作为交通工具,每天可以走十个来回,这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出行,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空气污染问题材料并未提及,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近代主要人口的流向应该是农村流向城市,排除。12.C解析定时的轮船、火车的通行使得钟表在近代上海开始盛行,这说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故选C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时间观念的强化,并没有说明缩短了通行时间,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上海地区,“各地之间的沟通”无法体现,排除D项。13.D解析驿传系统是封建社会文书往来的大动脉、总枢纽,它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有利于沟通全国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D项正确;驿站功能多样,排除A项;驿站是由官方设立的,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排除B项;驿站系统的运行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排除C项。14.参考答案(1)保证了京师的粮食供应;解决了漕运人员的生计问题;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经济的繁荣。(2)发展趋势:从洋务运动时期的起步阶段到清末的快速发展,再到民国时期的发展速度下降。原因:晚清时期铁路建设发展是因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认识到铁路运输对经济的意义;政府的支持。民国时期发展速度下降是因为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帝国主义侵略加剧;社会经济凋敝。15.参考答案示例主题:大运河城市的兴起与经济重心转移存在关联。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多建都于北方。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受到挑战,扬州作为长江流域和大运河联系的咽喉,成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餐饮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屋面瓦施工合同
- 2025建设施工项目预拌混凝土销售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跨文化主义范式下的19世纪中法艺术交流研究
- 历史地质资料对现代山区桥梁设计的借鉴价值
- 校园内消防安全培训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 如何以医疗技术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就医体验
- 酒店健康养生主题的营销活动策划建议
- 小学科学课程中跨学科学习的实施策略
- 【研报】“双碳”政策持续发力绿电主题现投资机会-兴业证券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1月)数学试题(蚌埠一模)(含答案)
- 【探迹科技】2024知识产权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从工业轰鸣到数智浪潮知识产权成为竞争市场的“矛与盾”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GB/T 35270-2024婴幼儿背带(袋)
- 辽宁省沈阳名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2版艺术新课标解读心得(课件)小学美术
- Profinet(S523-FANUC)发那科通讯设置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医学教程 常见化疗药物归纳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 高一生物生物必修一全册考试题带答题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