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课件_第1页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课件_第2页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课件_第3页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课件_第4页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2023/8/8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2023/8/3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023/8/8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2023/8/322023/8/832023/8/332023/8/842023/8/34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寄籍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2023/8/85王维简介王维(701—761),字摩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农村生活有所了解,对于半仕半隐的闲适生活也颇为自得,因此他的田园诗创作极富悠然恬静的生活情趣,以及浓郁的文人士大夫气息,并非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田园诗与孟浩然齐名,人称“王孟”。

2023/8/86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王维2023/8/87王维2023/8/372023/8/882023/8/38解题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王维早年后长隐居于此。本诗描绘辋川秋景,通过刻画友人裴迪与诗人自己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超然世外、寄情山水的志向。诗中有画,注重音响效果,典型地体现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2023/8/89解题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王维王维辋川图2023/8/810王维辋川图2023/8/3102023/8/8112023/8/311简注[1]苍翠:青绿色。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2]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3]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里是诗人自比。2023/8/812简注[1]苍翠:青绿色。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评析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寒”明季节已在深秋;“转”写出了山色的动态;对秋水的描写用一“日”,写出了流水的静态。2023/8/813评析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2023/8/313“寒山”与“秋水”组成一个廓大的空间,空旷而清静,充分说明作者观察角度的宏远。这两句的描写充分运用了绘画中动静结合的对比技法,静止的大山,却写出了它的动态;运动的河水,却写出了它的静态。2023/8/814“寒山”与“秋水”组成一个廓大的空间,空旷而清静,充分说明作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倚杖”说明作者年事已高;“柴门”富有农家气息;“听暮蝉”说明作者对大自然生物活性与声音的敏感捕捉。2023/8/815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倚杖”说明作者年事已高;“柴门”这两句作者着力表现的是自己长久奔波仕途、历经人生风雨,思想渐为旷达,在面对田园山水时那种物我灵犀碰撞、交汇融合的安闲淡泊。2023/8/816这两句作者着力表现的是自己长久奔波仕途、历经人生风雨,思想渐《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2023/8/817《新唐书·王维传》:2023/8/317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视角转向田园。“落日”与“孤烟”运用绘画虚实相生、动静对比的技法,从而形成富活力和生机的画面。“余”字写出了落日的动态与运动的趋向;“上”字的运用,让安静的村落显得别具人性的温情。2023/8/818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视角转向田园。2023/8/31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田园居之一》)“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辞》)2023/8/81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2023/8/319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接舆”此处比裴迪;“五柳”借指诗人自已;这两句在同一个环境中刻画了诗人自己与好友裴迪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倚杖而静心体物,一个纵酒而忘情狂歌;一个临风而静听蝉鸣,一个潇洒而任性不羁。一静一动,一醒一醉,个性风神反差强烈,却并没有打破整体意境的和谐,因为对比之下,相通相契的是超然世外、宁静淡泊的心志。2023/8/820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接舆”此处比裴迪;2023/8/总评本诗“诗”、“画”、“乐”交融一体的境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