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_第1页
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_第2页
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_第3页
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_第4页
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

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一、古埃及(2)前3000年-800年二、巴比伦王国(15)两河流域前19-前16初三、亚述帝国(16)前8世四、后巴比伦(16)前7后半--前6后半五、波斯帝国(16)六、古希腊(26)七、马其顿王国(43)前4世后半希腊化时期或晚期八、罗马帝国(50)395年分为东西罗马,西罗马476年被北方日尔曼人消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九、东罗马则成为拜占庭帝国,直到15世纪中叶(78)七世纪起分裂影响整个西亚。在古罗马晚期,早期的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后,仿制巴西利卡这种集会式性的建筑,后来东欧汲取小亚细亚及波斯和西亚的经验,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和集中式形制,在西欧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从此西欧的建筑就沿着两条道路向前发展一直走到近代。希腊的卫城是美丽的花园,而罗马则是遍地开花的春天;(普及)古罗马建筑是世界建筑史最光辉的一章,说它是奇迹也不会过分。(类型)公元1-4世纪初的的极盛时期达到了古代世界建筑的最高峰。(高度)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一、罗马的主要成就:1、建筑类形多,每种类型功能型制与艺术样式都相当成熟。2、室内空间组合复杂,创造了相应的室内空间艺术与装饰艺术。3、发展了古希腊的柱式创造出券柱式等多种柱式构图。提高了柱式的适应能力,增加了许多构图形式和艺术母题,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4、发明了以火山灰为活性材料的天然混凝土及其完善的拱券结构体系。二者相结合,使罗马人掌握了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在建设上大展鸿图。5、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建筑理论,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面包与马戏就是吃饱了饭玩与乐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主要集中在“永恒之都”罗马城,它最盛期有150万人口。简单地说,古罗马的建筑成就可以用罗马城里的大角斗场(Colosseum,80年落成)、万神庙(Pantheon,120年落成)和大型公共浴场(Thermae,主要建于3世纪和4世纪初)来代表。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二、代表建筑-大角斗场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建造背景:斗兽场由韦帕芗(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在其儿子图密善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例如埃庇道努剧场(EpidaurosTheater,约公元前330年,设计师: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theYounger).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鸟瞰图建筑特点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罗马斗兽场的内部结构场内近距离坑道维护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当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了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二、代表建筑--万神庙:万神庙(Pantheon)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建造及改建

为了纪念早年的奥古斯都(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埃及艳后),由奥古斯都大帝的女婿、屋大维的副手、曾先后三任罗马总督的马尔库斯·维普萨纽斯·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年主持,在罗马城内建造了一座庙,献给“所有的神”,因而叫“万神庙”。公元80年被焚毁。后来最喜欢做建筑设计的阿德良皇帝(117~138年在位)把它重建(120~124年)。到3世纪初,又由卢丘斯·塞蒂缪斯、塞韦鲁斯和卡拉卡拉两个皇帝改建。公元655年被拜占庭皇帝康斯坦士二世(Constans)抢去。罗马皈依天主教后,万神庙曾一度被关闭。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乔四世将它改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为意大利名人灵堂,国家圣地。

建造特点

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式圆型的,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园洞,可能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从园洞进来柔和漫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穹顶的外面覆盖着一层镀金铜瓦。(公元8世纪时,教皇格里高利三世(GregoryⅢ)用铅瓦覆盖)

穹顶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砖,混凝土用浮石作骨料。大概是先用砖沿球面砌几个大发券,然后才浇筑混凝土的。这些发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浇筑,还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结前下滑,并避免混凝土收缩时出现裂缝。为了减轻穹顶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米,上部1.5米。并且在穹顶内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每圈28个。墙厚6.2米,也是混凝土的。每浇筑1米左右,就砌1层大块的砖。墙体内沿圆周发8个大券,其中7个是壁龛,一个是大门。龛和大门也减轻了基础的负担。基础深4.5米,底厚7.3米。基础和墙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华石作骨料。万神庙门廊高大雄壮,也华丽浮艳,代表着罗马建筑的典型风格。它面阔33米,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米,深15.5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根,分三排,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柱身高14.18米,底径1.43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则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檐头的雕像,大门扇、瓦、廊子里的天花梁和板,都是铜做的,包着金箔。直径为43.4米的万神庙大圆顶的世界纪录,直到1960年才被在罗马所建的直径达100米的新体育馆大圆顶打破。外墙面划分为3层,下层贴白大理石,上两层抹灰,第三层可能有薄壁柱作装饰。下两层是墙体,第三层包住穹顶的下部,所以穹顶没有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大概是为了:第一,减少穹顶的侧推力的影响;第二,把墙加高,体型比较匀称;第三,当时还没有处理饱满的穹顶的艺术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审美习惯。神庙本身正面也呈长方形,平面为圆形,内部为一由8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圆顶大厅。这个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直径43.3米,正中有直径8.92米的采光圆眼,成为整个建筑的唯一入光口。大厅直径与高度也均为43.3米,四周墙壁厚达6.2米,外砌以巨砖,但无窗无柱。据说,万神庙是第一座注重内部装饰胜于外部造型的罗马建筑,但原有部分青铜与大理石雕刻失之于外国掠夺或移用于后建的罗马建筑,外部的瑰丽红石也已不翼而飞,失去昔日的风采。现唯神庙入口处的两扇青铜大门为至今犹存的原物,门高7米,宽而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变身为教堂的万神庙也因此逃过了中世纪的劫难,这一时期虽然庙内的大理石和穹顶上的镀金青铜板屡次被盗,但最终都又都重新寻获。文艺复兴时期该建筑物成为了意大利建筑师们殷切学习的对象;1435年,罗马元老院宣布对该建筑进行保护。对万神庙真正的破坏是在16世纪中叶,当教廷准备重建圣彼得大教堂时,教皇乌尔班八世将门廊天花板上的镀金青铜板拆下来熔化,用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主祭坛上的天盖,以及圣天使城堡的80门大炮。乌尔班八世为了仿造其他中世纪时期的教堂,还下令在万神庙门廊两侧建两座钟塔。这些作为都引起了罗马人的不满,不过意大利人最终还是报了仇:在为意大利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造墓时,人们特地熔化了圣天使城堡的一尊大炮来做墓地装饰,象征性地夺回了万神庙的青铜;而两座钟塔也最终在1883年被拆除。万神庙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是伟人的公墓,这里埋葬的除了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外,还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Carracci)等人。万神庙今天还是意大利的一个教堂,这里定期举行弥撒以及婚礼庆典,但同时它又是世界各国游客们竞相参观的对象,以及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二、代表建筑--公共浴池:罗马帝国时代精致的公共沐浴综合设施,为罗马帝国城市生活的一个标准特征,有社交中心的功能。较大的温泉设备远不止更衣室和冷热浴池。附设的其他设备还有体育场、俱乐部聚会室、演讲厅和图书馆。

3世纪时,十字拱和拱券平衡体系的成熟,把罗马建筑又推进了一步。代表作是罗马城里的卡拉卡拉浴场(ThermaeofCaracalla,211~217年)和戴克利提乌姆浴场(ThermaeOfDiOcletium,305~306年)。公共浴场是古罗马建筑中功能、空间组合和建筑技术最复杂的一种类型。古罗马浴场(Romanthermae),古罗马人洗澡的地方,全场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铺地;有壁画,有雕像,用具也不寻常。房子高大,分两层,都用圆拱门,走进去觉得稳稳的;里面金壁辉煌,与壁画雕像相得益彰。居中是大健身房,有喷泉两座。场子占地六英亩,可容一千六百人洗浴。洗浴分冷热水蒸气三种,各占一所屋子。古罗马人上浴场来,不单是为洗澡;他们可以在这里商量买卖,和解讼事等等主体建筑平面1、卡拉卡拉浴场卡拉卡拉浴场是由卡拉卡拉皇帝于公元200年左右下令建造的,如今的罗马式浴场都是以它作为原型。卡拉卡拉浴场占575mX363m,周边的建筑物,位于前沿和两侧的前部的,是一色的店面,因为院子里外有高差,临街2层,对内l层。两侧,接在店面之后的是演讲厅和图书馆。地段后部是运动场,它的看台之后是水库,能储水33000m3。水由高架输水道送来。看台的左右还有讲演厅。拉卡拉的长216m,宽122m;卡拉卡拉大浴场内景卡拉卡拉大浴场总平戴克利提乌姆戴克利提乌姆浴场内景西南立面纵剖面南面外观温水浴室冷水浴室:前厅健身运动场2庞贝斯塔比埃大街浴场选择温暖的土地、要求西面或南面采光,沐浴时间一般在正午到傍晚。男子浴室与女子浴室要放在一起只需要一个锅炉,锅炉分为三个冷水温水热水浴池的拱形地板也是用同一火炉烧热浴室的支撑底板用一尺半砖向锅炉做坡道浴盆一般在窗下,在顶棚上开窗防止自己的影子挡住光线温水浴室2庞贝斯塔比埃大街浴场女子更衣室2庞贝斯塔比埃大街浴场第一,结构十分出色。它们的核心,温水浴大厅,是横向3间十字拱,卡拉卡拉的,面积是55.8mX24.1m,戴克利提乌姆的是61.0mX24.4m,高27.5m。第二个成就是,功能很完善。第三个成就是,内部空间组织得简洁而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主要成就是

卡拉卡拉浴场主体建筑的拱顶已损坏,墙垣尚在。戴克利先浴场的温水厅于16世纪改为天主教堂,保存至今。它的东侧一些厅堂现为博物馆,西侧有两个圆厅改为教堂,还保存一些半圆龛和墙垣。

卡拉卡拉浴场的墙垣第3讲:面包与马戏--罗马建筑二、代表建筑--输水管道:利用水位高度差实现向城市自流供水,是罗马人的发明。和一切古代城市一样,罗马人原来只是从台伯河取水。传说公元前330年前后罗马发生瘟疫,死亡甚众,罗马人只得去向医神阿斯克勒皮厄斯祈祷求签,得到的神谕却是要求罗马人从此应该喝泉水。罗马附近的山泉离罗马有几十公里,可罗马人却真的设法开建引水的水道。从公元前312~公元226年的500余年中,罗马城先后修建了11条大型输水道。而且遍布西欧、北非、西亚的罗马移民城市也都按照这个原则,建立城市供水系统。这些供水系统尽可能利用山区的泉水水源,然后使用1%左右坡度的复杂的渠道系统将水引到城区。如罗马在公元前144年建成的梅西亚输水道长达62km。一般2-3万人左右的城市总需要一条以上的输水道,比如法国南部的内毛萨斯(尼姆)5万人口,居然有5条、总长度100多公里的输水道,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跨越加德河谷的大渡槽。虽然现在存留于地面的大大小小的石建渡槽使人印象深刻,可是实际上更多的输水道在越过沟坎时尽可能采用U形倒虹吸管的办法,使用直径10厘米左右铅管排成几排,埋入预开的沟槽,将水从山谷的这一端送到另一端。输水道的建设是标准化的,在水量大的地方,一般都是砖砌或石砌渠道,一般宽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