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学三年级下册书法课第9节《横撇弯钩》教案_第1页
苏州小学三年级下册书法课第9节《横撇弯钩》教案_第2页
苏州小学三年级下册书法课第9节《横撇弯钩》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横撇弯钩一、教学目标1.学习“横撇弯钩”的书写方法,复习“竖画”的写法。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横撇弯钩”的运笔方法以及在不同字中的变化。3.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4.通过对墨锭和墨汁的简单介绍,了解墨的发展历史及使用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横撇弯钩”在左耳旁和右耳旁中的变化特点,学习“横撇弯钩”这个笔画“转折处、弯处、钩处”这三个位置的行笔方法。三、教学准备书写用具、多媒体课件、大毛边纸、小磁铁等。四、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微课演示、示范书写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比较、辨析的良好学习习惯。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现在又到了我们的写字时间,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卧钩”的写法,学得很认真,写得也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更有难度的笔画,那就是——横撇弯钩(点出课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敢于迎难而上,真了不起,都是好学的孩子!(二)认识“横撇弯钩”“横撇弯钩”是一个很重要的笔画。同学们看,在这个“部”字中,就藏着“横撇弯钩”,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的样子像什么?(学生交流,相机评价)同学们,你们看,(指投影)这个笔画其实是“横撇”和“弯钩”的结合,咱们书写时笔画可以断开,但笔意要相连。——点击出示,齐读。(三)学写“横撇弯钩”1.怎样书写“横撇弯钩”呢,同学们赶紧看看书上的方法提要。自己轻声读一读。2.写好“横撇弯钩”一共有几个步骤呢?(五步),对,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画,睁大眼睛仔细看。(播放运笔过程动画)指名读。3.了解了书写过程,请同学们拿起毛笔,我们一起来画个笔法图。4.蘸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视频演示)5.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三个“横撇弯钩”。(课件提醒写字姿势)6.汇报反馈: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抓住“横撇弯钩”的转折处、弯处、钩处以及粗细变化这几个要点来点评。师实物投影示范:重点提醒转折处要轻提后按,弯处要边行边按,带有弧度,钩处要先向上回锋后提笔钩出。7.根据刚才反馈的问题,请大家再练习写两个“横撇弯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给写得满意的打个红圈圈。(四)比较与发现1.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横撇弯钩”一般与“竖”相结合,成为左耳旁或右耳旁,那么他们在左耳旁和右耳旁中,书写时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出示“邪、部、陈”三个范字,红色显示关键笔画)课件相机出示:左耳旁的“横撇弯钩”要写得紧凑些,右耳旁的“横撇弯钩”要写得舒展些。师小结:左耳旁和右耳旁多像一对双胞胎:左耳旁是妹妹,娇小温柔,“横撇弯钩”要写在左上格,要写得紧凑些;右耳旁是哥哥,高大威猛,“横撇弯钩”要写到右下格,要写得舒展些。2.再来观察一下,左耳旁和右耳旁的“竖画”写法一样吗?示口诀,齐读:左耳旁站左边,站得高,垂露竖,形紧凑;右耳旁站右边,站得低,悬针竖,形舒展。(五)习字指导1.这一课安排了“邪、部、陈”三个字的练习,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读读一点通吧!这是我们写好三个字的金钥匙。2.来,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过程。(播放“邪”的书写视频)3.复习描红要点,请学生在练习纸上描红两遍。4.作业展示,点评:今天学的是“横撇弯钩”,这个“邪”字中的“横撇弯钩”写得怎么样,整个字写得怎么样?学生评,师相机画红圈圈点赞。5.学写“部”和“陈”。(播放视频)6.伴随着熟悉的古筝乐曲,请同学们提笔进行描红练习。7.作业展示,点评:(1)哪些字写得满意的?自己画上红圈圈。(2)同桌相互点赞。(3)上黑板展示自己点赞后的作业。指名学生点评,说说点赞的原因。教师从整体上进行适当点评。(六)书法常识出示墨锭和瓶装墨汁图片,介绍墨的使用(按教材文字)。墨,指书法和绘画用的墨锭,主要原料有煤烟、松烟、胶等。(出示视频)古人讲究“研墨”,人们把墨锭垂直放在盛有清水的砚池上反复回转,研磨出墨汁。研墨的过程既锻炼手腕的力量,又能起到凝神静气的作用。因为磨墨需要花时间,为了方便,现代人一般使用现成的瓶装墨汁。使用墨汁的时候,一次不能倒得太多;如果墨汁太浓,可加少量清水调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