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情绪》理论教学大纲_第1页
《儿童与情绪》理论教学大纲_第2页
《儿童与情绪》理论教学大纲_第3页
《儿童与情绪》理论教学大纲_第4页
《儿童与情绪》理论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儿童与情绪》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1\*ROMANI前言儿童与情绪:心理认知的发展主要讲述了,如果要去爱、帮助、说服和反对他人,我们必须要知晓他们的所想和所需,人类的互动依靠的是“一种心灵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部分就是理解情绪,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我们为何欢乐或不安,就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儿童与情绪:心理认知的发展》作者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哈里斯汇总了来自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最新研究和观点,带领我们一起追寻了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儿童如何逐渐发展出对子人类复杂而又精妙之心灵的洞察力!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自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四教材:《儿童与情绪》,教育科学出版社,保罗·哈里斯,2012.10(2016.3重印)。=2\*ROMANII正文第一章婴儿期的面部表情一教学目的在认识儿童到底是如何明白另一个人是高兴或伤心,生气或害怕的基础上,理解人类是否先天具备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以及某些面部表情在人类中具有共性,不但能够区分不同的面部表情,能够理解面部表情的意义,了解成人的表情是如何对婴儿施加影响。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儿童是否能够有意识的辨认面部表情,具备认识不同情绪表达的能力。(二)熟悉面部表情跨文化的一致性。(三)了解成人的表情是如何对婴儿施加控制与影响。三教学内容(一)跨文化的相似性:达尔文的研究、埃克曼和弗里森关于弗尔族听短故事的研究。(二)发展的证据:卡罗尔·伊泽德的研究、新生儿的研究。(三)认识情绪:4-7个月大婴儿看妇女图片的研究、安德鲁斯对7个月大婴儿的研究、布勒尔对收养孩子的研究。(四)社交参照:含义、演示实验、视觉悬崖。(五)认识的起源:婴儿是如何表达情绪的、模仿的作用。第二章伤害与安慰一教学目的在熟悉婴儿只对别人的情绪作出反应,而不去主动影响别人情绪的基础上,掌握儿童有意识地安慰别人,尝试减轻他人的痛苦,理解儿童伤害与安慰行为个体差异产生的原因,了解儿童能够意识到引起别人痛苦的行为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儿童是否有意识的安慰别人。(二)熟悉儿童伤害与安慰个体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解释。(三)了解儿童对伤害别人行为的认识,何时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安慰别人或惹恼别人。三教学内容(一)安慰:朱迪·邓恩关于大孩子对弟弟妹妹态度的研究、对10-12月大的儿童的纵向研究、儿童能够懂得他人的痛苦。(二)伤害:3岁以上大儿童更容易挑起争斗、戏弄对象的变化。(三)安慰与伤害的个体差异:伤害与安慰二者关系。(四)对个体差异的解释:母亲的作用、对身体受虐待儿童的研究。(五)认知的因素:罗伯特·斯图尔特和罗伯特·马文的研究、观察事物能力对安慰的影响。(六)道德与规范:朱迪丝·斯梅塔娜的研究、家庭背景对儿童在道德与规范之间区别的敏感程度的影响。第三章信念、愿望和情绪一教学目的在学习了婴儿与幼儿对他人情绪作出反应基础上,掌握儿童如何理解情绪状态,理解儿童如何掌握信念、愿望和情绪的关系。二教学要求掌握自我知觉。熟悉幼儿假想的能力,儿童能够分辨现实与假想。(三)了解假想的能力使得儿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想象性的理解。三教学内容(一)自我意识。1汇报心理状态。2出现觉知状态的年龄。3幼儿对自我的觉知。(二)假想游戏的出现:出现时间为12-24个月、假想游戏。(三)现实与想象的差别。1象征性游戏。2普莱策的研究。33岁儿童可以辨识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四)愿望与情绪:3-4岁产生快乐情绪、解释。(五)信念与情绪:信念决定情绪、6岁非自我中心。(六)移情与想象。(七)心智理论。第四章自豪、羞愧与内疚一教学目的在学习儿童把人视为追求目标的施事者基础上,理解儿童注意到人的情绪状态受他人情绪状态的影响,了解儿童对责任和标准问题的思考。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儿童对个人责任的考虑以及标准与观众的角色。(二)熟悉社会情绪。(三)了解情绪社会的构建。三教学内容(一)考虑个人责任:儿童对因果考虑敏感吗?(二)标准的角色。(三)观众的角色。1对我们在他人眼中形象的想象。2对他人对我们形象的评价的想象。3自豪感或羞愧感。4儿童如何开始体验自豪感等情绪。(四)理解社会情绪:父母的行为对儿童理解情绪的影响。(五)心理状态的连锁:凯瑟琳·卢茨的研究。(六)情绪的社会构建。第五章混合的情感一教学目的理解儿童是否难以明确承认矛盾心理,认识到区分矛盾心理的行为表达和对矛盾心理的有意识承认的重要性,熟悉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的概念。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儿童表现矛盾心理与承认矛盾心理的研究。(二)熟悉儿童关于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的概念。(三)了解儿童对自己情绪生活的洞察。三教学内容(一)行为中的矛盾心理。1安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2坎波斯5项研究验证儿童矛盾模式心理的存在。(二)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的概念化理解:凯瑟琳·卢茨的实地调查研究。(三)矛盾心理:基本发现:哈特系统研究。(四)承认矛盾心理:更多的证据。1莱斯兰德的研究。2两可图形。(五)解释。第六章隐藏情绪一教学目的在学习人们表面情绪与实际的情绪之间的区别基础上,掌握儿童能够有系统进行区分的证据,理解世界各地儿童在大约相同的年龄能够作出此区分,了解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跨文化差异的结果。二教学要求掌握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与研究。熟悉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的有意与无意隐瞒。了解儿童是如何形成真实情绪与表面情绪的区别概念。了解儿童如何开始认识到存在隐私的可能性。三教学内容(一)实验研究。1卡罗琳·萨尼观察儿童曾尝试隐藏失望情绪的努力程度研究。2帕米拉·科尔的研究。(二)表现规则的发展。1埃克曼与弗里森对护士能否成功隐藏情绪的研究。2对情绪表现规则使用的跨文化差异的研究。(三)理解表现规则。(四)真实、表面与归因的情绪。(五)理解隐私。(六)表现规则的功能。第七章控制情绪一教学目的在学习儿童对于应付情绪状态的技巧的看法基础上,理解儿童是否懂得改变情绪的外部表达和改变体验之间的区别,了解儿童的情绪状态可以被内在的心理或认知策略改变,也可以被目标是环境本身的策略所改变。二教学要求掌握儿童对继发事件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状态的理解。熟悉儿童对思维和情绪关系的认识。了解儿童对情绪控制策略的研究。三教学内容(一)从情绪上转移注意力。1儿童对继发事件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状态的理解。2不同年龄儿童对后来情绪的态度。(二)情绪的消散。1儿童对思维和情绪关系的理解。2强烈情绪逐渐减弱—人类的共性。3情境因素与心理因素。(三)进入一所英国寄宿学校。1男孩对寄宿学校的感情。2分散注意力策略与压抑防御机制。第八章情绪的体验一教学目的在学习对健康儿童与住院儿童的研究结果基础上,理解儿童的烦恼与不适可能会引发负性或悲观的偏见,理解儿童面对疾病的不同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掌握儿童关于隐藏情绪的回答研究。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儿童隐藏负性的情感。(二)熟悉儿童的混合的情感以及应对策略。(三)了解生病儿童的处境对意识造成的冲击也就是因果关系。三教学内容(一)混合的情感:对于疾病是否可能产生混合的情感的调查。(二)应对策略:应对情绪策略的年龄阶段变化、健康儿童与住院儿童对策略的态度。(三)隐藏负性的情感:住院儿童设想情绪方式比较简单。(四)身心上的因果关系。1精神与身体之间的关系。2正常儿童与住院儿童对待情感对身体影响的态度(五)解释。1健康儿童对待情感变化的发展规律。2住院儿童对情绪看法的特点。3对待变化的解释。第九章自闭症一教学目的在学习自闭症主要缺陷是患自闭症儿童在理解他人的想法以及情绪状态时存在极大的困难的基础上,理解自闭症患者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掌握对自闭症的及时,熟悉自闭症患者有能力理解日常的行为,但是不能理解日常的心理,也就是自闭症患者只能理解世界运转的部分方式,但是对心理力量感到手足无措。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对自闭症的解释,自闭症患儿与正常儿童的区别。(二)熟悉来自家庭因素的对自闭症患者影响。(三)了解自闭症患者如何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三教学内容(一)家庭因素:坎纳的研究。(二)对自闭症的解释:自闭症患儿对面部表情的理解。(三)信念、愿望和情绪。1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对日常活动的理解。2自闭症患儿对日常心理的理解。(四)如何理解心理状态:莱斯利的基本观点。(五)假想游戏:简单假想与高级假想。(六)交流与换位思考。1语言与手势的发展。2皮亚杰三山实验。III教学组织与方法一实施机构: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执行。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示、案例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2、辅导方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