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与操作指南_第1页
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与操作指南_第2页
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与操作指南_第3页
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与操作指南_第4页
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与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与操作指南TOC\o"1-2"\h\u3636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87341.1农村扶贫现状分析 4147491.2三农产业扶贫项目意义 4103481.3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428438第2章项目规划与布局 4101192.1项目区域选择 4183912.2产业选择与定位 5320462.3市场分析与预测 51952.4产业链构建与延伸 66114第3章项目实施主体与组织架构 617573.1实施主体及其职责 638643.1.1实施主体 6246593.1.2职责分配 6129393.2组织架构与协作机制 779633.2.1组织架构 7207263.2.2协作机制 7125913.3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 7229953.3.1人才队伍 7173863.3.2能力建设 722989第4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8233214.1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 841044.1.1资金支持 84374.1.2社会资本参与 826714.1.3金融信贷支持 8269894.1.4债券和基金发行 8270444.1.5国际合作与援助 8141714.2资金使用与监管 8126204.2.1资金使用原则 8285824.2.2资金使用计划 8286134.2.3资金监管机制 8160854.2.4绩效评价与反馈 883314.3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959234.3.1财务管理规范 923294.3.2预算管理与执行 9272264.3.3财务风险防范 9148924.3.4内部控制与审计 9116914.3.5信息披露与公开 912606第5章技术支持与培训 9142105.1技术来源与研发 9123365.1.1技术来源 9103465.1.2技术研发 9191685.2技术推广与应用 9277105.2.1技术推广 9121125.2.2技术应用 10277205.3培训体系与实施 10286145.3.1培训体系 1039175.3.2培训实施 10264025.3.3培训后续服务 1024345第6章产业发展与扶贫模式 10206746.1产业发展策略与路径 10100546.1.1产业发展定位 10145106.1.2产业发展策略 10162056.1.3产业发展路径 11199296.2扶贫模式选择与创新 115566.2.1扶贫模式选择 11122216.2.2扶贫模式创新 11184636.3案例分析与借鉴 11229486.3.1案例一:某省特色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1169786.3.2案例二:某市金融扶贫模式 1285326.3.3案例三:某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1226128第7章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 12112547.1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 1248967.1.1国家政策支持 1249877.1.2地方政策配套 1239887.2法律法规与政策执行 1219847.2.1法律法规保障 12281677.2.2政策执行与监督 13210587.3政策创新与建议 1356437.3.1政策创新 1361937.3.2政策建议 133186第8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220228.1环境影响评估 137548.1.1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影响;畜牧养殖对空气质量、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 13105298.1.2环境影响评估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评估结果真实可靠。评估过程需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及生态环境敏感度。 1345898.1.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4243058.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4218518.2.1农业生产环节 14160478.2.2畜牧养殖环节 14118188.2.3农产品加工环节 14270728.3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14132108.3.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14205218.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14318268.3.3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 14250338.3.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14259228.3.5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借鉴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技术。 14107978.3.6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农村地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4278018.3.7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促进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413372第9章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 14105769.1监测评估体系构建 14153749.1.1监测评估目标 15276699.1.2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15104099.1.3监测评估方法 15155259.1.4监测评估周期 15216259.2数据收集与分析 15160809.2.1数据收集 1588989.2.2数据整理与分析 1594029.2.3数据可视化 1544419.3绩效评价与反馈 15164129.3.1绩效评价方法 15126439.3.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547519.3.3绩效评价实施 1617839.3.4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 16320389.3.5持续改进 163791第10章项目推广与总结 162915610.1项目推广策略与实施 162519010.1.1制定推广计划 162401410.1.2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 163026910.1.3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63089210.1.4落实推广政策 16284610.2成果总结与宣传 162040610.2.1收集项目成果 162933110.2.2编制成果报告 161913510.2.3开展成果宣传 16202310.2.4举办成果展示活动 171013710.3经验与启示 17267310.3.1项目实施经验总结 17148710.3.2政策与市场环境分析 171100110.3.3创新与改进 171148710.3.4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72801710.3.5持续跟踪与评估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农村扶贫现状分析我国农村地区扶贫工作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另,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短板,制约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工作中还存在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1.2三农产业扶贫项目意义三农产业扶贫项目旨在发挥农业、农村、农民的特色优势,通过发展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手段,实现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增强农村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助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4)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扶贫工作合力,提高扶贫工作效果。1.3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1)项目目标:①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④构建多元化扶贫体系,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2)预期成果:①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②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③贫困人口脱贫成果得到巩固,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农产业扶贫模式,为全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借鉴。第2章项目规划与布局2.1项目区域选择项目区域的选择是产业扶贫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选择项目区域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资源、政策环境以及产业发展潜力等。具体操作如下:(1)资源禀赋:优先选择具有特色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且未充分利用的地区。(2)基础设施:选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或有意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区。(3)劳动力资源:优先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留守劳动力较多的地区。(4)政策环境: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选择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区域。(5)产业发展潜力:分析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潜力,优先选择有发展前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2.2产业选择与定位产业选择与定位是产业扶贫项目的核心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根据项目区域的资源、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2)优势性:发挥项目区域的优势,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3)可持续性:产业应具有长期发展潜力,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4)扶贫性:产业应能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具体操作如下:(1)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2)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手工艺等特色,发展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加工等产业。(3)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电商、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2.3市场分析与预测市场分析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研究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为产业定位提供依据。(2)市场竞争:分析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态势,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3)市场趋势: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具体操作如下:(1)收集和分析相关市场数据,包括消费者需求、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等。(2)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价格敏感度等。(3)结合产业特性和项目区域优势,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2.4产业链构建与延伸产业链构建与延伸是产业扶贫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操作如下:(1)上游产业:发展种苗繁育、技术服务等产业,为项目提供优质原料和技术支持。(2)中游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下游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开展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4)产业链延伸:通过产业融合、产业联动等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闭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通过以上规划与布局,为产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第3章项目实施主体与组织架构3.1实施主体及其职责3.1.1实施主体本项目实施主体包括相关部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贫困村及贫困户等。各实施主体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三农产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3.1.2职责分配(1)相关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协调各方资源、监督项目进度等;(2)农业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渠道、产品加工及销售等服务;(3)农民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协调土地流转、推广农业技术等;(4)专业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周边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5)贫困村及贫困户: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提高自身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致富。3.2组织架构与协作机制3.2.1组织架构本项目设立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实施小组三个层级。(1)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整体决策、协调重大事项、监督项目实施;(2)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协调各方资源、监督项目进度;(3)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项目,包括技术培训、产业扶持、市场开拓等。3.2.2协作机制(1)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保证各方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2)设立项目专项资金,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合规使用;(3)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责,保证项目顺利推进;(4)建立项目评估与调整机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3.3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3.3.1人才队伍(1)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2)引进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持;(3)培养当地农民技术骨干,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3.3.2能力建设(1)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2)加强项目管理培训,提升项目实施主体的管理能力;(3)开展市场分析与营销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4)组织经验交流与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促进项目实施主体能力提升。第4章资金筹措与管理4.1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在进行三农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筹措是关键环节。合理的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能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4.1.1资金支持项目应积极争取各级的资金支持,包括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等。4.1.2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项目,包括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通过投资、捐赠等形式支持扶贫产业发展。4.1.3金融信贷支持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为扶贫项目提供贷款支持。4.1.4债券和基金发行根据项目需要,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扶贫基金等方式筹集资金。4.1.5国际合作与援助积极寻求国际组织、外国国际友好人士等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援助。4.2资金使用与监管为保证资金的安全、合规和有效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资金监管。4.2.1资金使用原则遵循“专款专用、公开透明、注重绩效、强化监管”的原则,保证资金使用合规、安全、高效。4.2.2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需求,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分配资金。4.2.3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包括内部审计、财务公开、第三方评估等,保证资金使用合规。4.2.4绩效评价与反馈对项目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觉问题,调整资金使用策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3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项目财务管理是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环节,应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4.3.1财务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务法律法规,制定项目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4.3.2预算管理与执行加强预算管理,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保证项目资金合理分配。4.3.3财务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金融信贷、投资、市场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和预警,保证资金安全。4.3.4内部控制与审计加强内部控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防止财务风险和舞弊行为。4.3.5信息披露与公开及时披露项目财务信息,提高项目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第5章技术支持与培训5.1技术来源与研发5.1.1技术来源本扶贫项目的技术支持主要来源于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相关企业。通过整合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资源,为项目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指导。5.1.2技术研发项目组应设立技术研发部门,负责对引进的农业技术进行本土化改良,并结合项目实施地的实际情况,研发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方案。同时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享技术成果,推动技术创新。5.2技术推广与应用5.2.1技术推广项目组需制定技术推广计划,通过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技术普及到农户手中。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拓宽技术推广渠道。5.2.2技术应用鼓励农户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项目组应设立技术指导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5.3培训体系与实施5.3.1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设施等。培训内容应涵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训师资应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的人员;培训设施应满足教学需求,保证培训效果。5.3.2培训实施根据农户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培训。培训形式包括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操演练等。同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保证培训质量。5.3.3培训后续服务为提高培训效果,项目组应设立培训后续服务机构,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第6章产业发展与扶贫模式6.1产业发展策略与路径6.1.1产业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应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一是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融合发展;二是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1.2产业发展策略(1)创新驱动策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资源整合策略: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发挥产业扶贫项目的集聚效应。(3)市场导向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绿色发展策略: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6.1.3产业发展路径(1)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2)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3)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4)提升产业素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6.2扶贫模式选择与创新6.2.1扶贫模式选择(1)产业扶贫: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资源开发扶贫: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3)金融扶贫: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4)技术扶贫: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水平。6.2.2扶贫模式创新(1)股权扶贫: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通过股权投资、收益分红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2)电商扶贫: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3)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4)社会扶贫: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6.3案例分析与借鉴6.3.1案例一:某省特色产业发展扶贫模式某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手段,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6.3.2案例二:某市金融扶贫模式某市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发展。具体做法包括:一是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二是推出针对贫困地区的特色金融产品,满足贫困户融资需求;三是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贫困户信用等级。6.3.3案例三:某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某县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二是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三是引导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实现增收致富。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为其他地区产业发展与扶贫模式提供借鉴,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更好成效。第7章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7.1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7.1.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产业扶贫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三农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土地政策等方面。这些政策旨在降低扶贫项目的实施成本,提高项目效益,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7.1.2地方政策配套地方根据国家政策精神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地方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创新与推广等。这些地方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三农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7.2法律法规与政策执行7.2.1法律法规保障我国法律法规为三农产业扶贫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开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保证了政策执行的合法性。7.2.2政策执行与监督政策执行是保证政策效果的关键环节。部门应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部门协作,保证政策落地生根。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与评估,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保证政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7.3政策创新与建议7.3.1政策创新为进一步提高三农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政策创新:(1)摸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项目,降低财政压力。(2)优化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3)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提升产业发展能力。(4)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7.3.2政策建议(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扶贫项目税收负担。(3)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扶贫项目的能力。(4)强化政策宣传与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政策意识和执行能力。(5)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第8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影响评估8.1.1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影响;畜牧养殖对空气质量、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8.1.2环境影响评估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评估结果真实可靠。评估过程需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及生态环境敏感度。8.1.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8.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2.1农业生产环节(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8.2.2畜牧养殖环节(1)优化养殖布局,减少养殖密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3)加强疫病防控,保障动物福利,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8.2.3农产品加工环节(1)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2)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3)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8.3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8.3.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8.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8.3.3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8.3.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8.3.5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借鉴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技术。8.3.6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农村地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8.3.7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促进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9章监测评估与绩效评价9.1监测评估体系构建本节主要阐述三农产业扶贫项目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为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动态的监测评估体系。9.1.1监测评估目标明确监测评估的目标,主要包括:评估项目实施进度、成效和影响;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项目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9.1.2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包括过程指标、产出指标、效果指标和影响指标的四级指标体系,全面反映项目实施情况。9.1.3监测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实地考察等。9.1.4监测评估周期根据项目实施周期,设定合理的监测评估周期,保证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9.2数据收集与分析本节主要介绍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