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1.gif)
![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2.gif)
![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3.gif)
![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4.gif)
![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cd631a9f670b5a4f64533f6ccf43fe1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免疫系统的组织与细胞
第一节免疫器官与组织一、组成1.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和骨髓(人和哺乳动物)
法式囊(禽类)
2.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等。
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3.免疫细胞—T、B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4.免疫系统分子:补体系统、急性期蛋白、细胞因子、胃酸、蛋白溶解酶(眼泪、唾液)、乳酸和脂肪酸(汗液)3.免疫细胞—T、B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肥大
二、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造血组织,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1.组成及分化(1)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cell)(2)造血干细胞(hematopieticstemcells)二、中枢免疫器官DevelopmentoftheImmuneSystem
eryplmyeneumφlymnkthyCD8+CD4+CTLTH2TH1DevelopmentoftheImmuneSyst
2.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1)发育过程:(从邻近骨内表面的骨髓膜下区向骨髓腔中心移行并逐渐发育)淋巴样前体细胞祖B细胞(pro-B)
前B细胞(pre-B)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
重链重排
轻链重排2.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重链重排轻链重排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2)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①粘附性接触
②提供生长因子(3)B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区别
①免疫球蛋白的轻、重链基因重排及表达
②
B细胞的特征性蛋白分子的表达
(2)骨髓基质细胞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SecretedFactors-CYTOKINES2.SecretionofcytokinesbystromalcellsBonemarrowstromalcellsnurturedevelopingBcellsStromalcellB1.Specificcell-cellcontactsbetweenstromalcellsanddevelopingBcellsCell-cellcontactSecreted2.Secretionofcytoki(4)未成熟B细胞自身耐受性的四种命运选择
①通过受体编辑(receptor-editing)产生新受体;②导致B细胞克隆程序死亡,即克隆消除(clonaldeletion);③诱导永久性的对抗原无反应状态和克隆忽视(clonalignorance);④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发育为成熟B细胞。(4)未成熟B细胞自身耐受性的四种命运选择(二)胸腺(二)胸腺1.胸腺为T细胞分化提供微环境
—
影响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微环境构成胸腺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微环境构成胸腺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细
胸腺上皮细胞—
影响胸腺细胞分化的两种方式
①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②分泌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
较集中存在于皮质-髓质交界处,表达高水平的MHC-Ⅱ类分子。
巨噬细胞—
散在表达低水平的MHC-Ⅱ类分子。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
组成:胶原蛋白、网状蛋白纤维、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功能:a.维持胸腺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b.促进细胞—细胞间的相互接触;
c.胸腺细胞移行成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
2.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发育过程胸腺细胞(来自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被膜下区皮质区髓质的移行成熟过程(1)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
“双阴性”(CD4-
CD8-)胸腺细胞
—
胸腺被膜下区和皮质边缘区
“双阳性”(CD4+CD8+)胸腺细胞
—
主要存在于皮质深区
“单阳性”(CD4+或CD8+
)TCRαβ
T细胞
—
皮质和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
2.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2)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
①阳性选择(positiveselection)指发育中的双阳性(CD4+CD8+)胸腺细胞表达的TCR同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MHC-抗原肽分子相互作用,且具适当亲和力的DP细胞分化为单阳性T细胞,其中与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分化为CD8+T细胞;与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分化为CD4+T细胞;而不能与MHC-抗原肽结合或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则发生凋亡遭克隆清除。决定T细胞对抗原应答的MHC限制性。
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②阴性选择
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表达的TCR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Ⅱ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结合,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或形成克隆不应答状态。决定T细胞自身耐受性。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发育部位表面标志细胞类型
被膜下区
CD4-
CD8-
“双阴性”
皮质区CD4+CD8+
“双阳性”皮质、髓质
CD4+或CD8+
“单阳性”交界处
髓质区成熟T细胞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细胞主要表面标志的变化阳性选择阴性选择发育部位表面标志细胞类型T细胞在二、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T、B细胞定居的场所;组织抗原血液抗原粘膜抗原APC处理提呈抗原
T淋巴细胞
T细胞活化分化成效应T细胞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活化分化成浆细胞特异性抗体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淋巴结脾MALT
二、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T、B细胞定居的场所;组织抗原血液抗(一)淋巴结
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
1.淋巴结的基本结构被膜皮质:浅皮质区—
主要由淋巴滤泡构成,B细胞区深皮质区(副皮质区)—
主要含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T细胞区
髓质:主要由髓索构成(一)淋巴结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二)脾
T细胞:占45%;B细胞:占55%
被膜白髓:T细胞分布: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
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
B细胞分布:PALS的外周构成的滤泡红髓
收集来自血液的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发生
破坏衰老红细胞的场所1.组成2.功能(二)脾T细胞:占45%;B细胞:占55%1.组成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三)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mucosal-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
指存在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下的散在淋巴组织和一些带有淋巴滤泡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肠伴随淋巴组织(GALT)包括:扁桃体、增殖腺、阑尾和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patches)(三)粘膜伴随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支气管相关AntigenentersnodeinafferentlymphaticYYYYYYYYYYYYYYYYYYBcellsleaveblood&
enterlymphnodeviahighendothelialvenulesBcellsproliferaterapidlyGERMINALCENTRETransientstructureofIntenseproliferationGerminalcentrereleasesBcellsthatdifferentiateintoplasmacellsRecirculatingBcellsaretrappedbyforeignantigensinlymphoidorgansAntigenentersYYYYYYYYYYYYYYYY三、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1.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2.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三、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1.归巢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第二节免疫细胞
一、T淋巴细胞(T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外周血: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
胸导管:高达95%以上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一)TCR-CD3复合物TCR:T细胞抗原受体(T-cellantigenreceptor)
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CD3:传递T细胞活化信号。ζ链:同质二聚体,帮助活化信号的传导。(一)TCR-CD3复合物TCR:T细胞抗原受体(T-c1.TCR(1)分类TCRαβ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TCRγδ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粘膜膜外区—V区和C区跨膜区胞浆区(2)肽链构成1.TCR(2)肽链构成2.CD3分子(1)组成γ链(1条)、δ链(1条)、ε链(2条)
均含Ig样功能区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
(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activationmotifs,
ITAM)。
(2)功能①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②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③成熟T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
2.CD3分子3.ζ链(1)组成特点每条ζ链含有三个ITAM序列;胞外区较短(9个氨基酸残基),胞浆区较长(113氨基酸残基)。(2)功能有助于TCR-CD3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
3.ζ链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1.CD4分子和CD8分子
(1)CD4:CD4+T细胞约占65%
组成:由单体肽链组成,胞外部分含有4个Ig样
的功能区(二)T细胞其它主要表面膜分子
功能
协同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
鉴定T细胞亚群(CD4)的标志1.CD4分子和CD8分子
(1)CD4:CD4
协同受体①CD4分子和TCR结合于同一MHC-Ⅱ-抗原肽复合物—
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结合,TCR与抗原肽结合;②CD4分子增加TCR对MHC-Ⅱ类分子提呈的抗原的敏感性;③促进TCR识别抗原后的TCR-CD3复合物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
协同受体(2)CD8:CD8+T细胞约占35%CD8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的α2功能区结合,可增加TCRαβ对MHC-Ⅰ类分子递呈的抗原的敏感性;促进TCR识别抗原后的TCR-CD3复合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组成:由α链和β链或α链和α链组成,每条链的胞外部分均含有一个IgV区样的功能区。
功能协同受体鉴定T细胞亚群(CD8)的标志。(2)CD8:CD8+T细胞约占35%CD8分子与MHC-Ⅰ
2.CD2分子又称LFA-2(lymphocytefunctionassociatedantigen-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和E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1)组成:单一肽链(2)分布:成熟T细胞、双阳性胸腺细胞、部分双阴性胸腺细胞及NK细胞。活化T细胞表达水平升高。(3)配体:LFA-3(CD58分子)
(4)功能:介导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刺激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介导胸腺细胞的发育成熟。
2.CD2分子又称LFA-2(lymphocyt
3.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
整合素家族成员(1)组成:α链1条,β链1条(2)分布:全部白细胞,活化T细胞增加表达(3)配体:ICAM-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细胞间粘附分子1,CD54)
(4)功能:介导T细胞的移行;在T细胞同APC或靶细胞间起粘附作用。3.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4.CD28分子和CTLA-4(cytotoxiclymphocyteantigen-4,CD152)
(1)组成:同质二聚体,每条链含一个IgV样功能区
(两者同)。(2)配体:B7分子(两者同)。(3)分布:CD28分子—
主要表达于人外周T细胞;
CTLA-4分子—
表达于活化T细胞。(4)功能:CD28分子与表达在APC上的B7分子结合,为初始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促使
T细胞活化和增殖。
CTLA-4分子同B7分子结合提供抑制信号给化T细胞,阻止T细胞的增殖,限制T细胞分泌IL-2。4.CD28分子和CTLA-4(cytotoxicl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5.CD40L(CD40
ligand,又称gp39分子)(1)分布:活化T细胞表面的糖蛋白。(2)功能CD40L同APC表面的CD40结合,信号给活化T细胞;活化APC表达B7分子;
T细胞表面的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相互作用,产生Ig类转换。
5.CD40L(CD40ligand,又称gp39分子)6.丝裂原受体如刀豆蛋白A(ConA)受体,植物血凝素(PHA)受体。7.其它表面分子包括细胞因子受体(IL-1R,IL-2R,IL-4R,IL6R,IL-7R)和诱导凋亡的FasL(CD95L),分别与相应的细胞因子和Fas(CD95)相结合。6.丝裂原受体7.其它表面分子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三)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按表达TCR类型不同
按对抗原应答所处状态不同:初始T细胞、活化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1.分类γδT细胞αβT细胞1.分类γδT细胞αβT细胞按CD分子不同按功能不同αβ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CTL或Tc)抑制性T细胞(Ts)按CD分子不同按功能不同αβT细胞CD4+T细胞CD8+T细
γδT细胞分布:大部分分布于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生物学功能细胞毒作用:介导粘膜局部细胞性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作用:释放细胞因子(IL-2、IL-3、
IL-4、INF-γ、GM-CSF等)
促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活化单核-巨噬细胞;损伤粘膜的修复作用:NKG2D与MIC-A和
MIC-B(损伤粘膜细胞)结合受损粘膜细胞凋亡,被正常细胞代替。γδT细胞生物学功能细胞毒作用:介导粘膜局部细胞性免疫应答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的比较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的比较
①CD4+T细胞
CD表型:CD3+CD4+CD8-,主要为Th细胞亚群
识别抗原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发挥效应功能
CD4+T细胞(部分)也具有细胞杀伤功能作用特点识别抗原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作用特点
②CD8+T细胞
CD表型:CD3+CD8+CD4-,主要为CTL细胞亚群
识别抗原时受MHC-Ⅰ类分子限制
免疫调节作用,如释放IFN-γ、TNF-α和TNF-β等细胞因子
具有细胞杀伤功能作用特点识别抗原时受MHC-Ⅰ类分子限制作用特点①Th细胞依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区分为Th1
和Th2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和INF-β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和IL-10功能功能①Th细胞依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区分为Th1Th1主要辅助细胞免疫效应
a.活化巨噬细胞,抗胞内寄生微生物
b.诱导B细胞活化,分泌调理性抗体
c.活化CTL免疫调节作用如IFN-γ可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主要辅助体液免疫效应
a.诱导B细胞活化、分泌中和性抗体
b.通过活化补体等方式抗胞外寄生微生物免疫调节作用如IL-4可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功能Th1细胞Th2细胞主要辅助细胞免疫效应主要辅助体液免疫效应功能Th1细胞Th2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②CTL(TC)细胞特点:具有MHC-Ⅰ类分子的限制性功能:细胞毒作用,免疫调节机制释放细胞毒性蛋白:穿孔素,颗粒酶诱导细胞凋亡CD8+CTLCD4+CTL主要通过自身表达的FasL介导杀伤表达Fas分子的靶细胞
清除分泌自身抗体的B细胞②CTL(TC)细胞特点:具有MHC-Ⅰ类分子的限制性功能:③Ts细胞(suppressorTcell)具有抑制免疫应答作用的细胞,如Tr,Th3细胞。③Ts细胞(suppressorTcell)具有抑制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初始T细胞、活化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初始T细胞是没有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活化T细胞是执行机体免疫效应功能的细胞记忆性T细胞维持机体免疫记忆功能初始T细胞、活化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初始T细胞是没有接受过初始T细胞与记忆性T细胞的特性比较初始T细胞与记忆性T细胞的特性比较2.NK1.1+T细胞(1)表面分子:NK1.1分子、TCR-CD3复合体(2)分布:骨髓、肝和胸腺(3)组成:CD4-CD8-T细胞(多数),CD4+T细胞(少数)(4)识别抗原特点:识别由CD1分子递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不受MHC限制。(5)生物学功能:
①免疫调节作用分泌IL-4IFN-γ:Th0Th1②细胞毒作用—
杀伤肿瘤细胞
Th0Th2参与体液免疫应答IgE类转换趋化因子:MCP-1α,MIP-1β2.NK1.1+T细胞分泌IL-4IFN-γ:Th0
NKT细胞是联系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固有免疫DCNKTNKIL-2获得性免疫活化IFN-γIFN-γNKT细胞是联系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固有免疫
二、B淋巴细胞(B细胞)(一)BCR复合体
1.组成BCR(mIg)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意义: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细胞主要表达mIgM和mIgDIgα(CD79a)Igβ(CD79b)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功能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为主要信号传导分子)
参与mIg合成后的转运和表达。二、B淋巴细胞(B细胞)1.组成BCR(mIg)功能:特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二)B细胞其它主要表面膜分子
1.CD19和CD21分子(1)B细胞协同受体:CD19,CD21(CR2),
CD81(TAPA-1)增强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补体系统活化
C3d片段与Ag结合同CD21和BCR结合协同受体与BCR交叉连接增强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B细胞重要标志,表达于前B细胞到成熟B细胞各发育阶段。(2)功能(二)B细胞其它主要表面膜分子(1)B细胞协同受体:CD1CD21(C3dreceptor)CD19CD81(TAPA-1)IgaIgbCD45TheBcellco-receptorTheBcellco-receptorCD21CD19CD81IgaIgbCD45TheBce
2.CD40分子—TNF受体家族成员
(1)分布: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2)生物学功能①同CD40L(活化T细胞)结合促B细胞对TD-Ag应答;②诱导Ig同种型的类别转换;③同BCR交叉连接,再通过与T细胞直接接触维持生发中心B细胞的存活。2.CD40分子—TNF受体家族成员
3.Fc受体
(1)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ITIM
(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inhibitorymotifs)基序。
(2)功能:FcγRⅡ-B1+IgG抗体(可溶性的)结合,抑制初始B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3.Fc受体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4.补体受体(1)组成:CR1(CD35)和CR2(CD21)(2)功能:①CR1+C3b(或C4b、iC3b)
调节B细胞的活化增殖。
B细胞协同受体组成分子与iC3b、C3d和C3dg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EB病毒的受体②CR2②CR2
5.B7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
(1)组成:B7.1(CD80),B7.2(CD86)
(2)分布:成熟B细胞—
初始B细胞低表达;
活化B细胞高表达。
(3)功能:高水平表达B7分子的B细胞是有效抗原提呈细胞。6.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如LPS受体,与LPS结合后,直接诱导静息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5.B7分子—协同刺激分子6.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第5章-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三)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根据对抗原的刺激状态
依据CD5分子表达分类初始B细胞活化B细胞记忆B细胞B1细胞(CD5B细胞)—CD5+
B2细胞—
CD5-
(三)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分类初始B细胞B1细胞(CD5B细表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灭火器的紧急逃生用法
- 概率统计算法复习题
- 屋面工程施工合同细节
- 违反工作纪律整改报告
-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机器抵押合同(2篇)
- 更换厨房用品合同(2篇)
- 服务记录协议书(2篇)
- 2025年苏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演示稿件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绿化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医院定岗定编方案文档
- 4-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一)
- 2023年200MW储能电站储能系统设计方案
-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概述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一及答案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