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4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A.培根B.马克思C.伏尔泰D.罗素

2.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国殇》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

5.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是

A.杜甫B.王维C.李白D.高适

6.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

7.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茅盾B.巴金C.鲁迅D.曹禹

8.《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A.A.参加国之一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D.国都的三分之一

9.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

10.《门槛》中“一座大楼”象征()。A.革命事业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C.参加革命的条件D.献身革命的精神

11.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张勋复壁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的唠叨

12.“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的时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3.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14.

3

《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15.《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抒情方法是()

A.借事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借景抒情

16.《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排比

17.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据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证方式

18.

8

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19.

11

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2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首是()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二、填空题(10题)21.在晚唐诗坛上,___________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22.贾平凹的长篇小说《__》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__》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23.《论快乐》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4.白居易的《_________》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25.《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26.王三胜是小说__________中的人物。

27.小说《风波》情节的中心线索是_________。作品中矛盾冲突也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28.杜甫的诗因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而被称之为:“__________”。

29.解放后巴金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5个散文集《__》。

30.《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三、判断题(5题)31.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2.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3.《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4.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5.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37.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38.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举例说明其作用。五、现代文阅读(3题)39.黄帝陵,不可言说

陈忠实

①正在澜沧江边走,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山峰。黏稠的灰云覆盖着尖锐的和平缓的群山。混浊的江水在峡谷里一路冲溅出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水花。缓坡上和河谷坝子里,散落着围墙涂成的四方形楼房,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雄壮高大的藏族民居了。房屋周围的田野上,变成黑色的晾晒青稞的木架斜立在刚刚吐穗的青稞地里。耳边活跃着藏族男女无处不在的舞蹈的踢踏声,萦绕着交混着纳西族优雅悠扬的古乐。在这种陌生的大自然里的沉醉是极其自然的,也是无以名状的。沉醉里,突然接到诗人耿翔的电话,约我写一篇关于黄帝的短文。我不由得沉吟一声,那个青砖围垒黄土堆积的陵冢从青山、峡谷、青稞穗和舞蹈乐曲里浮现出来,哦!老祖宗。

②记不清多少回拜谒过黄帝陵了。头一次在我年轻时,默默地围着那个枯草和积雪覆盖着的黄土冢走了一圈,竟然获得了一种绝少能有的宁静沉稳的心境。那个时候在我生存的全部空间里,喧嚣着“文革”势力到末途的挣扎却也更显疯狂的声音。连厕所和炕头都刷着虚妄标语的生存空间里,只有在整个民族的老祖宗的土冢前,我获得了作为一个活人的正常的心境。

③我和家A亲戚拜谒过黄帝陵,烧一炷香,再围着那个已经修缮完整的土冢走一圈,依然获得的是宁静和沉稳的心境。我陪着外省和海外华裔作家朋友每一次拜谒黄帝陵的时候,都要围着那个已不陌生的黄土冢走过一圈,获得宁静和沉稳。几十年过去,我对老祖宗的拜谒就固定为围绕土冢走过一圈这种形式,至今也没有写过一篇关于黄帝的丈字。

④在我的全部感觉里,几十年来多次拜谒的过程和拜谒之后,都没有产生企图表述的欲望。我现在才弄明白自己何以会如此,在于这老祖宗是无法言说的,或者说在我是难以找到表述的语言的。我观瞻过秦、汉、唐、明、清五大王朝几十位皇帝的陵墓,也是至今没有写过一篇短文。然而,没有写仅仅是我不想再说那些陈年旧事。尽管我确凿在他们或倚山或掘地或打开或依旧死封的巨大建筑面前,想到他们堪称不朽的功业和不可抹去的巨大罪孽时,感慨多多。然而,无论千古第一帝,无论汉皇唐王明陵清陵里的帝王,都是可以言说的。没有一个使我产生如在黄帝陵前那种不可言说的感觉,自然也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使我产生那种沉稳和宁静的心境。

⑤我还是想脱开史家的评断而以自家的感受说这种纯粹属于个人的感觉上的差异,大约就出在同一个读者的皇与黄的本质性的属性上,皇是一种象征,黄却是另一种象征;皇在我的头顶须仰视,须顺从,须接受“皇叫你死你不得不死”的律令;黄则与我同在黄土地上可以平视,可以和他比一比谁的皮肤更接近黄土的色泽……

⑥于是,许多千年之后的我,在围着它的小小的黄土冢转过一圈又一圈的时候,获得的是宁静和沉稳。

⑦于是,我在一次一次拜谒这位可以称为老祖宗的陵墓时,总是感到不可言说。

⑧于是,我在注目那个翠柏重荫下的黄土冢时,似乎感知到每一片草叶浸洇到胸膛里的神圣的灵光,同时也自觉地接受先祖灵光的洗礼,更有透见灵魂的审视和拷问……不肖也否?

第一段所写的“澜沧江边之景”具有______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目的是______。

40.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41.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

六、作文(1题)4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现。宁割席很坐曰:“子非吾友也。”

阅读上面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展开联想,结合自身经验,自拟题目,写与一篇以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A

3.B

4.D

5.B

6.B

7.C

8.D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9.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行文线索。【应试指导】《爱尔克的灯光》中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思想和情绪的层层推进,标志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化,是贯串全文内容发展的中心线索。

10.A

11.B

12.C

13.C

14.A

15.D

16.C

17.B

18.C

19.C

20.B

21.李商隐

22.浮躁废都浮躁废都

23.精神

24.杜陵叟

25.颂

26.《断魂枪》

27.辫子事件,辫子

28.诗史

29.《随想录》《随想录》

30.鲁鲁

31.N

32.Y

33.N

34.Y

35.N36.用礼正定君臣的名分,用礼加深父子亲情,用礼使兄弟情谊和睦,用礼使夫妻感情和谐。用礼表明道义,用礼考察诚信,辨明过错,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37.对物的弃、取,不以产地为标准,而是以其实际价值为标准;对人则是“非秦者去”,而不问曲直,这是重物轻人。而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之术。38.引用:“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

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

39.①古朴、自然、感染力强。②自然地引出具有同样特点的黄帝陵让人在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中真实地感受到黄帝陵给人的宁静与沉稳为下文写黄帝陵作铺垫。①古朴、自然、感染力强。②自然地引出具有同样特点的黄帝陵,让人在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中真实地感受到黄帝陵给人的宁静与沉稳,为下文写黄帝陵作铺垫。40.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41.文中这些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文中这些比喻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显得生动、有说服力。

42.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安徽省马鞍山市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A.培根B.马克思C.伏尔泰D.罗素

2.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国殇》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

5.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是

A.杜甫B.王维C.李白D.高适

6.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

7.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茅盾B.巴金C.鲁迅D.曹禹

8.《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A.A.参加国之一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D.国都的三分之一

9.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

10.《门槛》中“一座大楼”象征()。A.革命事业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C.参加革命的条件D.献身革命的精神

11.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张勋复壁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的唠叨

12.“曲”这种文学样式兴盛的时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3.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14.

3

《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15.《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抒情方法是()

A.借事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借景抒情

16.《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排比

17.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据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证方式

18.

8

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19.

11

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2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首是()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二、填空题(10题)21.在晚唐诗坛上,___________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22.贾平凹的长篇小说《__》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__》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23.《论快乐》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4.白居易的《_________》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25.《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26.王三胜是小说__________中的人物。

27.小说《风波》情节的中心线索是_________。作品中矛盾冲突也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28.杜甫的诗因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而被称之为:“__________”。

29.解放后巴金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5个散文集《__》。

30.《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三、判断题(5题)31.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2.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3.《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4.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5.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37.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38.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举例说明其作用。五、现代文阅读(3题)39.黄帝陵,不可言说

陈忠实

①正在澜沧江边走,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山峰。黏稠的灰云覆盖着尖锐的和平缓的群山。混浊的江水在峡谷里一路冲溅出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水花。缓坡上和河谷坝子里,散落着围墙涂成的四方形楼房,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雄壮高大的藏族民居了。房屋周围的田野上,变成黑色的晾晒青稞的木架斜立在刚刚吐穗的青稞地里。耳边活跃着藏族男女无处不在的舞蹈的踢踏声,萦绕着交混着纳西族优雅悠扬的古乐。在这种陌生的大自然里的沉醉是极其自然的,也是无以名状的。沉醉里,突然接到诗人耿翔的电话,约我写一篇关于黄帝的短文。我不由得沉吟一声,那个青砖围垒黄土堆积的陵冢从青山、峡谷、青稞穗和舞蹈乐曲里浮现出来,哦!老祖宗。

②记不清多少回拜谒过黄帝陵了。头一次在我年轻时,默默地围着那个枯草和积雪覆盖着的黄土冢走了一圈,竟然获得了一种绝少能有的宁静沉稳的心境。那个时候在我生存的全部空间里,喧嚣着“文革”势力到末途的挣扎却也更显疯狂的声音。连厕所和炕头都刷着虚妄标语的生存空间里,只有在整个民族的老祖宗的土冢前,我获得了作为一个活人的正常的心境。

③我和家A亲戚拜谒过黄帝陵,烧一炷香,再围着那个已经修缮完整的土冢走一圈,依然获得的是宁静和沉稳的心境。我陪着外省和海外华裔作家朋友每一次拜谒黄帝陵的时候,都要围着那个已不陌生的黄土冢走过一圈,获得宁静和沉稳。几十年过去,我对老祖宗的拜谒就固定为围绕土冢走过一圈这种形式,至今也没有写过一篇关于黄帝的丈字。

④在我的全部感觉里,几十年来多次拜谒的过程和拜谒之后,都没有产生企图表述的欲望。我现在才弄明白自己何以会如此,在于这老祖宗是无法言说的,或者说在我是难以找到表述的语言的。我观瞻过秦、汉、唐、明、清五大王朝几十位皇帝的陵墓,也是至今没有写过一篇短文。然而,没有写仅仅是我不想再说那些陈年旧事。尽管我确凿在他们或倚山或掘地或打开或依旧死封的巨大建筑面前,想到他们堪称不朽的功业和不可抹去的巨大罪孽时,感慨多多。然而,无论千古第一帝,无论汉皇唐王明陵清陵里的帝王,都是可以言说的。没有一个使我产生如在黄帝陵前那种不可言说的感觉,自然也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使我产生那种沉稳和宁静的心境。

⑤我还是想脱开史家的评断而以自家的感受说这种纯粹属于个人的感觉上的差异,大约就出在同一个读者的皇与黄的本质性的属性上,皇是一种象征,黄却是另一种象征;皇在我的头顶须仰视,须顺从,须接受“皇叫你死你不得不死”的律令;黄则与我同在黄土地上可以平视,可以和他比一比谁的皮肤更接近黄土的色泽……

⑥于是,许多千年之后的我,在围着它的小小的黄土冢转过一圈又一圈的时候,获得的是宁静和沉稳。

⑦于是,我在一次一次拜谒这位可以称为老祖宗的陵墓时,总是感到不可言说。

⑧于是,我在注目那个翠柏重荫下的黄土冢时,似乎感知到每一片草叶浸洇到胸膛里的神圣的灵光,同时也自觉地接受先祖灵光的洗礼,更有透见灵魂的审视和拷问……不肖也否?

第一段所写的“澜沧江边之景”具有______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目的是______。

40.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41.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

六、作文(1题)4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现。宁割席很坐曰:“子非吾友也。”

阅读上面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展开联想,结合自身经验,自拟题目,写与一篇以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