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识别及心肺复苏_第1页
急危重识别及心肺复苏_第2页
急危重识别及心肺复苏_第3页
急危重识别及心肺复苏_第4页
急危重识别及心肺复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放军117医院门急诊中心

姚远急危重伤病识别及心肺复苏参考资料参考卫计委2012《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2010年AHA的《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欧洲复苏委员会(ERC)的复苏指南急危重症?指各种若不及时救治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症状、体征和疾病符合急危重病标准急危重伤病识别(生命征)心率<50cpm或>130cpm呼吸<10cpm或>30cpm脉搏血氧饱和度<90%血压:SBP<85mmHg,DBP<50mmHg或SBP>240mmHg,

DBP>120mmHg一

心肺复苏(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CPR概念心脏(泵)血液循环氧

呼吸,心跳骤停组织缺氧

O2?通气循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大脑-----4-6分钟正常脑血流40-60ml/100g/min,<20ml/100g/min脑组织不可逆损害。

10秒—数分钟昏迷;3分—昏迷24小时以上;8分—脑皮质细胞不能生存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大于2小时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ROSC)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害终极目标:提高出院存活率

最初的缺血损伤能引起一系列凝血反应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细胞毒性脑水肿、脑细胞坏死和凋亡。只有早期心肺复苏,才能更好地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

心肺复苏目标

基本生命支持(BLS)basiclifesupport高级生命支持(ACLS)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持续生命支持(PLS)persistentlifesupport现代心肺复苏技术

BLS是初步生命急救或现场急救,是复苏的关键,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

院外死亡较院内死亡>8倍

院外抢救及时有效成功率提高15%

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第一步:生命迹象识别

1、检查知觉:大声喊话或轻拍肩部,查看瞳孔,判断伤患是否昏迷;2、检查呼吸:查看胸部起伏和鼻孔气流,判断有无呼吸;153、检查脉搏:首选任意一侧的颈动脉。只要测到其搏动,则表明心跳存在,否则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方法:1)两指或三脂并拢。2)直接找到喉结处,或沿下巴下滑找到喉结处。3)向一侧水平滑动至气管约两横指处的纵沟上。4)指腹稍向下用力,探触有无颈动脉搏动感。16触摸颈动脉示指、中指指腹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2-3厘米,需在10秒内完成第二步

胸外心脏按压

正确的胸腔挤压可产生60—80mmHg动脉压,

挤压的心输出量仅是正常心输出量的1/3或1/4

心泵(直接挤压心脏)人工循环机理胸泵(胸内压的变化)原理1、按压点:位于“胸正中线与双乳头连线交界处”(以食指和中指顺着肋缘向上滑行,至肋骨和胸骨交界处,此为剑突处)胸骨下段剑突上3横指,即为心脏按压的部位。注:伤病员平躺于较硬地面192、着力方法:双手重叠,十指相扣,掌根贴于胸骨,以掌根为着力点。203、姿势:上肢保持直立不弯曲,与地面垂直,以保证用力垂直;腰部或脚尖用力,上半身保持固定姿势。21儿童胸外心脏按压:22婴儿胸外心脏按压:234、按压深度:至少胸廓厚度的1/3,成人5厘米,儿童5厘米,婴儿4厘米;5、按压与呼吸比例:单人30:2;双人5:1

245、按压频率:至少100cpm,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每次按压后放松,保证胸廓完全回弹,但手掌在每次按压结束时不离开胸廓。

2515:2200030:2200530:22010201080-100次/分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比例及频率发展错误按压方式:

271、清理呼吸道异物:将伤病员的头转向一边,头仍保持后仰,将食指和中指弯曲成钩状,清理口腔内舌头上部位异物。第三步

开放气道282、仰头抬颏法1)仰头左手掌侧面压住额头,斜向下用力。2)抬颏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轻提下巴偏内侧骨面。程度:仰头抬颏至下巴平面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成人90°、儿童60°、婴儿30°,用此方法解除昏迷患者舌根后坠造成的气道堵塞。29第四步

人工呼吸一只手抬起伤病员下巴,同时使其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捏紧鼻子,防止漏气30深吸一口气,张大嘴并用嘴封住伤病员的嘴用力吹起,看胸部是否鼓起31注意事项:1)防护用呼吸面膜、纱布或布料隔离防护。2)捏鼻左手掌侧压住额头同时,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伤病员鼻子。3)包紧平静地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口完全包紧伤病员的口。婴儿或儿童,因口鼻较小,可同时包紧口鼻。4)吹气吹气避免过快,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秒。5)气量吹至胸廓可见明显起伏即可,不宜过多吹气。6)间隔待胸廓回落复原后即可给予第二次吹气。7)时间两次吹气在5秒之内完成32BLS的核心内容电除颤(D)defibrillation心脏停搏的三个时相

第一期:电时期

此期为4分钟,多为室颤第二期:循环期

此期为4-10分钟,高质量心肺复苏,

除颤前CPR。第三期:代谢期>10分钟;预后极差心室颤动--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室颤波此型多见无脉电活动--

Pulselesselectricalactivity

也称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可由P-QRS-T综合波形出现,无机械性收缩心脏停搏--

CardiacArrest

心脏静止,心电图成直线心脏骤停的三种形式识别两类心脏停搏性心律失常有除颤指征心室颤动(VF)无脉搏性室速(pulselessVT)无除颤指征心室静止(asystole)无脉性电活动(电-机械分离)(pulselesselectricalactivity)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前10分钟内)02040608010012345678910

minutestoshock

%survivalrate如果在症状发生的35分钟内立即给予除颤,其生存率最高;要求社区除颤的时间达到5分钟以内,医院除颤时间在3分钟以内;将适量的导电糊涂到除颤器电极板上和病人胸部(也可用盐水、纱布,但不要太湿)。打开除颤器电源并设置到非同步位置,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开始充电。用较大压力将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右锁骨下),另一电极板放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