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表面现象课件_第1页
固体表面现象课件_第2页
固体表面现象课件_第3页
固体表面现象课件_第4页
固体表面现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固体的表面现象1第四章固体的表面现象1

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发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变化,都是由材料表面向材料内部逐渐进行的,这些过程的进行都依赖于材料的表面结构与性质。人们平时遇到和使用的各种材料其体积大小都是有限的,即材料总有表面暴露在与其接触的介质内。相互接触的界面上或快或慢的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产生表面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表面质点排列不同于材料内部,材料表面处于高能量状态。2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发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变化,第四章固体的表面与界面固体的界面可一般可分为表面、界面和相界面:1)表面:表面是指固体与真空的界面。2)界面:相邻两个结晶空间的交界面称为“界面”(晶界)。3)相界面:相邻相之间的交界面称为相界面。相界面有三类,如固相与固相的相界面(s/B);固相与气相之间的相界面(s/V);固相与液相之间的相界面(s/L)。

本章主要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对有关固体界面及其一些问题作简要介绍。

3第四章固体的表面与界面固体的界面可一般可分为表面§4.1固体的表面一、固体表面特征1.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由于制备、加工条件、晶格缺陷、空位或位错造成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2.固体表面力场固体表面上的吸引作用,是固体的表面力场和被吸引质点的力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固体表面力。依性质不同,表面力可分为:

1)化学力2)分子引力4§4.1固体的表面一、固体表面特征4(1)化学力:本质上是静电力。

当固体吸附剂利用表面质点的不饱和价键将吸附物吸附到表面之后,吸附剂可能把它的电子完全给予吸附物,使吸附物变成负离子(如吸附于大多数金属表面上的氧气);或,吸附物把其电子完全给予吸附剂,而变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正离子(如吸附在钨上的钠蒸气)。多数情况下吸附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即在固体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共有电子,并且经常是不对称的。对于离子晶体,表面主要取决于晶格能和极化作用。

5(1)化学力:本质上是静电力。5(2)分子引力,也称范德华(vanderWalls)力,一般是指固体表面与被吸附质点(例如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效应:1)定向作用。主要发生在极性分子(离子)之间。每个极性分子(离子)都有一个固有的电偶极矩,相邻两个电偶极矩因极性不同而相互作用,产生定性作用。2)诱导作用。主要发生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在极性分子作用下非极性分子被极化诱导出一个瞬时的电偶极矩,随后与原来的极性分子产生定向的作用。3)分散作用。主要发生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对不同物质,上述三种作用并非均等的。例如对于非极性分子,定向作用和诱导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主要是分散作用。6(2)分子引力,也称范德华(vanderWalls)力,二、晶体表面结构

1.离子晶体表面结构表面力的存在使固体表面处于较高能量状态。但系统总会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这部分过剩的能量,这就导致表面质点的极化、变形、重排并引起原来晶格的畸变。液体通过形成球形表面来降低系统的表面能,而晶体由于质点不能自由流动,只能借助于离子极化或位移来实现。造成了表面层与内部的结构差异。威尔(Weyl)等人基于结晶化学原理,研究了晶体表面结构,认为晶体质点间的相互作用,键强是影响表面结构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晶体的表面双电层模型。7二、晶体表面结构1.离子晶体表面结构7NaCl晶体离子晶体表面的电子云变形和离子重排

表面离子受内部离子作用电子云变形,离子重排,表面能减少。表层中的离子键向共价键过度,晶体表层被一层负离子所屏蔽。8NaCl晶体离子晶体表面的电子云变形和离子重排注意:(1)极化主要指阴离子极化,但取决于离子极化性能;(2)重排主要指阳离子配位数降低,负离子外移,正离子相应内移或外移;(3)离子间距离交替缩短和变长,键强值变得分散;(4)真空表面的能量仍比内部高。9注意:9

可以预期,对于其它由半径大的负离子与半径小的正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特别是金属氧化物如Al2O3、SiO2等也会有相应效应。而产生这种变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离子极化性能。如:PbI2表面能最小(130尔格/厘米2),PbF2次之(900尔格/厘米2),CaF2最大(2500尔格/厘米2)。这正因为Pb2+与I-都具有大的极化性能所致。当用极化性能较小的Ca2+和F-依次置换PbI2中的Pb2+和I-离子时,相应的表面能和硬度迅速增加。可以预料相应的表面双电层厚度将减小。

10可以预期,对于其它由半径大的负离子与半径小的

2、粉体表面结构粉体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反复地破碎,不断形成新的表面。表面层离子的极化变形和重排使表面晶格畸变,有序性降低。因此,随着粒子的微细化,比表面增大,表面结构的有序程度受到愈来愈强烈的扰乱并不断向颗粒深部扩展,最后使粉体表面结构趋于无定形化。基于X射线、热分析和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对粉体表面结构所作的研究测定,提出两种不同的模型。一种认为粉体表面层是无定形结构;另一种认为粉体表面层是粒度极小的微晶结构。112、粉体表面结构113、玻璃表面结构

表面张力的存在,使玻璃表面组成与内部显著不同在熔体转变为玻璃体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最小表面能,各成分将按其对表面自由能的贡献能力自发地转移和扩散。在玻璃成型和退火过程中,碱、氟等易挥发组分自表面挥发损失。因此,即使是新鲜的玻璃表面,其化学成分、结构也会不同于内部。123、玻璃表面结构124、固体表面的几何结构

实验观测表明,固体实际表面是不规则而粗糙的,存在着无数台阶、裂缝和凹凸不平的峰谷。这些不同的几何状态同样会对表面性质产生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表面粗糙度和微裂纹。134、固体表面的几何结构13

表面粗糙度会引起表面力场变化,进而影响其表面性质。从色散力(瞬间电偶极矩之间以及它对相邻分子的诱导作用都会引起相互作用效应,称为色散力。)的本质可见,位于凹谷深处的质点,其色散力最大,凹谷面上和平面上次之,位于峰顶处则最小;反之,对于静电力,则位于孤立峰顶处应最大,而凹谷深处最小。由于固体表面的不平坦结构,使表面力场变得不均匀,其活性和其它表面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次,粗糙度还直接影响到固体比表面积、内、外表面积比值以及与之相关的属性,如强度、密度、润湿、孔隙率和孔隙结构、透气性和浸透性等。此外,粗糙度还关系到两种材料间的封接和结合界面间的吻合和结合强度。14表面粗糙度会引起表面力场变化,进而影响其表面性

表面微裂纹是由于晶体缺陷或外力作用而产生。微裂纹同样会强烈地影响表面性质,对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这种影响尤为重要。脆性材料的理论强度约为实际强度的几百倍,正是因为存在于固体表面的微裂纹起着应力倍增器的作用,使位于裂缝尖端的实际应力远远大于所施加的应力。葛里菲斯(Griffith)建立了著名的玻璃断裂理论,并导出了材料实际断裂强度与微裂纹长度的关系

式中,R为断裂强度,C为微裂纹长度,E为弹性模量,α是表面自由能。15表面微裂纹是由于晶体缺陷或外力作用而产生。微裂§4.2固体的界面行为一、弯曲表面效应1.曲面上的压力差16§4.2固体的界面行为一、弯曲表面效应1617172.弯曲表面的蒸气压凸面对颗粒(固、液)所施加的附加压力使颗粒化学位增加,从而使颗粒饱和蒸气压增大。则:颗粒饱和蒸气压必然大于同温度下平面饱和蒸气压。开尔文(Kelvin)公式:

式中P——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P0——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r——球形颗粒之半径;r1、r2——曲面的两主曲率半径;ρ——颗粒密度;M——摩尔质量;R——气体常数。182.弯曲表面的蒸气压凸面对颗粒(固、液)所施加的附加压力使工艺意义——喷雾干燥法

对于液体:液滴呈凸面,r>0,则P>P0;当r↓,P↑,意味着其蒸发速率越快。陶瓷工业中利用这一原理,开发出喷雾干燥法技术,用于将泥浆制成干粉料。普通方法:需经榨泥、烘干、打粉等多道复杂工序;喷雾干燥法:只需用压缩泵将泥浆喷散成雾状,呈极小液滴,r很小,故其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很大,水分迅速蒸发,即能快速得到干粉料。

19工艺意义——喷雾干燥法19工艺意义——粉体烧结的气相传质对于固体:固体升华过程与液体蒸发过程相类似。表面曲率1μm时,由曲率半径差异引起的压差已十分显著,在高温下足以使微细粉体表面上出现由凸面蒸发向凹面凝聚的气相传质过程——粉体烧结传质的一种方法20工艺意义——粉体烧结的气相传质203.毛细管现象指液体能在毛细管中自动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由弯曲液面附加压力产生,此附加压力称为毛细管力。(1)液体润湿管壁:润湿角θ<90°,则液面成凹面,△P为负值,液面沿管壁上升——毛细管引力;(2)液体不润湿管壁:润湿角θ>90°,则液面成凸面,△P为正值,液面沿管壁下降。213.毛细管现象指液体能在毛细管中自动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由弯毛细管引力与曲面半径成反比而与表面张力成正比。22毛细管引力与曲面半径成反比而与表面张力成正比。222323若r<0,P<P0,则在指定温度下环境蒸气压为P0时,该蒸气压对平面液体未达饱和,但对管内凹面液体可能已呈过饱和,此蒸气将在毛细管内凹面上凝聚成液体——毛细管凝结。工艺影响——陶瓷生坯的回潮现象

毛细管凝结造成回潮现象:陶瓷生坯中有很多毛细孔,易形成毛细管凝结,其蒸气压低而不易被排除,造成回潮,若不预先充分干燥,入窑将易炸裂;冬天水泥地面易冻裂与毛细管凝结水的存在有关。24若r<0,P<P0,则在指定温度下环境蒸气压为P0时1.润湿的定义:

润湿是一种流体从固体表面置换另一种流体的过程。润湿固体的流体,在置换原来在固体表面上的流体后,本身与固体表面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接触,它们之间无被置换相的分子。2.润湿的类型最常见的润湿现象是一种液体从固体表面置换空气,如水在玻璃表面置换空气而展开。1930年Osterhof和Bartell把润湿现象分成附着润湿(沾湿)、浸渍润湿(浸湿)和铺展润湿(铺展)三种类型。二、润湿与粘附251.润湿的定义:二、润湿与粘附25Sv沾湿过程L

a.附着润湿(沾湿)

消失一个固—气界面和一个液—气界面,产生一个固—液界面。26Sv沾湿过程La.附着润湿(沾湿)消失一个固—气界面和

a.附着润湿(沾湿)沾湿引起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式中,γLV,γSV和γSL分别为单位面积固一液、固一气和液一气的界面自由能。27a.附着润湿(沾湿)式中,γLV,γSV和

沾湿的实质是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粘附,沾湿的粘附功Wa为γSL越小,则Wa越大,液体越易沾湿固体。若Wa≥0,则(ΔG)TP≤0,沾湿过程可自发进行。固一液界面张力总是小于它们各自的表面张力之和,这说明固一液接触时,其粘附功总是大于零。因此,不管对什么液体和固体沾湿过程总是可自发进行的。28沾湿的实质是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粘附,沾湿b.浸渍润湿(浸湿)固体表面气体均为液体所置换,即体系消失了固—气界面,产生了固—液界面。浸湿过程引起的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

如果用浸润功Wi来表示,则浸润功是

若Wi≥0,则ΔG≤0,过程可自发进行。浸湿过程与粘湿过程不同,不是所有液体和固体均可自发发生浸湿,而只有固体的表面自由能比固一液的界面自由能大时浸湿过程才能自发进行。

29b.浸渍润湿(浸湿)29SVL浸湿过程30SVL浸湿过程30c.铺展润湿置一液滴于一固体表面。恒温恒压下,若此液滴在固体表面上自动展开形成液膜,则称此过程为铺展润湿。在此过程中,失去了固—气界面,形成了固—液界面和液—气界面,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31c.铺展润湿31SVL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32SVL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32

对于铺展润湿,常用铺展系数SL/S来表示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如若S≥0,则ΔG≤0,液体可在固体表面自动展开。

33对于铺展润湿,常用铺展系数SL/S来表示体系自由能的注意:上述条件均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液体自动润湿固体表面的条件。有了这些热力学条件,即可从理论上判断一个润湿过程是否能够自发进行。但实际上却远非那么容易,上面所讨论的判断条件,均需固体的表面自由能和固一液界面自由能,而这些参数目前尚无合适的测定方法,因而定量地运用上面的判断条件是有困难的。尽管如此,这些判断条件仍为我们解决润湿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思路。34注意:上述条件均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液体自动润湿固体表面的条件3.接触角和Young方程将液滴(L)放在一理想平面(S)上,如果有一相是气体,则接触角是气一液界面通过液体而与固一液界面所交的角。1805年,Young指出,接触角的问题可当作平面固体上液滴受三个界面张力的作用来处理。当三个作用力达到平衡时,应有下面关系

或这就是著名的Young方程。式中γSV和γLV是与液体的饱和蒸气成平衡时的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

SVLθγSVγLVγSL353.接触角和Young方程SVLθγSVγLVγSLSVLθγSVγLVγSL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接触角(润湿角θ):液体表面与固液界面的夹角。润湿张力(F):固气界面张力与固液界面张力的差值。36SVLθγSVγLVγSL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接触角(润湿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同一对液体和固体,在不同的润湿过程中,其润湿条件是不同的。对于铺展润湿过程,θ=90°完全可作为润湿和不润湿的界限;θ<90°,可润湿;θ>90°,则不润湿。三种润湿的共同点是:液体将气体从固体表面挤开,使原有的固-气(或液-气)界面消失,而代之以固-液界面。铺展是润湿的最高标准,能铺展则必能附着和浸渍。37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同一对液体和固体,在不

4.影响润湿的因素a.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将一液滴置于一粗糙表面,有或

式中r被称为粗糙因子,也就是真实面积与表观面积之比。384.影响润湿的因素38如果将两个式子进行比较,可得对于粗糙表面,r总是大于1。

39如果将两个式子进行比较,可得39表面粗糙度的影响ABSLVCDδs.cosθδsθSLVCDδs.cosθrrδsθnBA(a)(b)40表面粗糙度的影响ABSLVCDδs.cosθδsθSLVCD因此:(1)θ<90°时,θ’<θ,即在润湿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化后θ’变小,更易为液体所润湿。(2)θ>90°时,θ’>θ,即在不润湿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化后θ’变大,更不易为液体所润湿。

粗糙度对改善润湿与黏附强度的实例:水泥与混凝土之间,表面愈粗糙,润湿性愈好;陶瓷元件表面披银,必须先将瓷件表面磨平并抛光,提高瓷件与银层之间的润湿性。41因此:41b.吸附膜

上述各式中的γSV是固体露置于蒸气中的表面张力,因而表面带有吸附膜,它与除气后的固体在真空中的表面张力γSO不同,通常要低得多。就是说。吸附膜将会降低固体表面能,其数值等于吸附膜的表面压π,即

代入Young方程得:

该式表明,吸附膜的存在使接触角增大,起着阻碍液体铺展的作用。42b.吸附膜该式表明,吸附膜的存在使接触角增大,起着阻碍液三、吸附与表面改性1.吸附及其本质吸附:是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吸附物)附着在另一物质表面(吸附剂)的现象。

吸附本质:固体表面力场与被吸附分子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相互作用力性质的不同,分为: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引力引起化学吸附——由化学力引起,来源于固体表面的剩余键力43三、吸附与表面改性1.吸附及其本质43物理吸附:吸附物与吸附剂为两个分立系统,q较小,r0较大(如A点吸附)。化学吸附:伴随有电子转移的键合过程,吸附物与吸附剂晶格为统一系统,q较大,r0较小,有明显选择性,需要活化能,其吸附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如C点吸附)。2.吸附曲线(a)与吸附特征(b)44物理吸附:吸附物与吸附剂为两个分立系统,q较小,r0较3.固体的表面改性与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