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_第1页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_第2页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_第3页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_第4页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知识梳理】一、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知识梳理】(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的变化。(2)两个界面:A_______,B古登堡面。地震波传播速度莫霍面(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地震波(3)三个圈层。圈层名称特征①_____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大陆地壳___,海洋地壳___②_____上层地幔固态,上地幔顶部存在_______,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层地幔③_____C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_____呈固态地壳厚薄地幔软流层地核内核(3)三个圈层。圈层名称特征①_____由岩石构成的固体2.地球的外部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1)a为_______: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从地表至2000~3000千米的高空。(2)c为水圈:由_______、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3)b为_______: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大气圈液态水生物圈(1)a为_______: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从地表至200二、地壳的物质组成二、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_________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有_____、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物理属性气态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_________的单质或者物理2.岩石:(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_____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集合体。(2)三大类岩石成因及常见岩石。类型成因

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_________冷凝成为岩石花岗岩(最常见)喷出岩岩浆_________冷凝形成岩石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矿物地表以下喷出地表2.岩石:类型成因

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_____类型成因常见岩石沉积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_____为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___________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固结温度、压力类型成因常见岩石沉积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砾岩、砂岩、三、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1)动力:地球内部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能。(2)影响: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大地的沧桑巨变及_____________的持续转化。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壳物质形态三、地壳的物质循环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壳物质形态2.岩石的转化:2.岩石的转化:(1)岩石类型: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2)地质作用:形成A、B的作用为_________,形成C的为_____作用,形成D的为_____作用,各类岩石形成新岩浆的作用是_________。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冷却凝固变质外力重熔再生(1)岩石类型:A_______,B_______,C___【盲区扫描】1.地球各个圈层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大气圈、水圈、地壳(岩石圈)和生物圈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盲区扫描】2.地震波经过地球内部两个界面时的变化并不相同。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在莫霍面处,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在此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地震波经过地球内部两个界面时的变化并不相同。3.地壳≠岩石圈。虽然岩石圈和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但其范围不同,岩石圈不仅包括全部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3.地壳≠岩石圈。4.地壳物质循环中的岩石转化并非都是直接转化。三大类岩石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喷出或侵入地壳冷凝而成,因此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的岩浆才能转化。4.地壳物质循环中的岩石转化并非都是直接转化。考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考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2.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气体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拓展提升】对照岩石圈记忆外部圈层的位置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记,如下:【拓展提升】【过关题组】1.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火山喷发后,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过关题组】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解析】选A。火山灰是火山喷发进入大气圈的飘浮物,其迁移运动如下图所示:【解析】选A。火山灰是火山喷发进入大气圈的飘浮物,其迁移运动(2016·绍兴一中模拟)下图为地下热水形成结构及发电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016·绍兴一中模拟)下图为地下热水形成结构及发电利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该发电厂布局的是()A.塔里木盆地边缘 B.内蒙古高原西部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3.该发电厂利用的热能来源于()A.地壳 B.软流层 C.岩石圈D.下地幔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该发电厂布局的是()【解析】2选D,3选B。第2题,读图,该发电厂布局在岩浆活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我国大陆上,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第3题,读图,该发电厂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活动,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解析】2选D,3选B。第2题,读图,该发电厂布局在岩浆活动考点二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是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如下所示:考点二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2.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要领:(1)根据箭头确定岩浆和各类岩石。①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2.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要领:②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③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②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2)根据各类岩石确定箭头的地质作用。不论箭头来自何种物质,其代表的地质作用取决于箭头的指向,即形成的物质种类,具体包括:①指向岩浆的箭头为重熔再生;②指向岩浆岩的箭头为冷却凝固;③指向沉积岩的箭头为外力作用;④指向变质岩的箭头为变质作用。(2)根据各类岩石确定箭头的地质作用。【拓展提升】常见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岩浆岩①侵入岩质地坚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如花岗岩板材;②喷出岩形态各异,常可作为观赏石材,如玄武岩制作的盆景;③岩浆岩经过了高温冷凝,富含多种金属矿物【拓展提升】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岩浆岩①侵入岩质地坚硬,常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积岩①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化学生产原料,如水泥生产、钢铁生产和玻璃生产等;②沉积岩中富含非金属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积岩①石灰岩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变质岩①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质地坚硬,是重要的建筑及装饰板材;②板岩是页岩经高压变质而成,也是重要的建材;③石英岩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④许多变质岩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属矿物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变质岩①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过关题组】(2013·上海高考)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回答1、2题。【过关题组】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② B.③ C.④ D.⑤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解析】1选C,2选C。对岩石循环图分析如下:【解析】1选C,2选C。对岩石循环图分析如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讲解课件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考题实战】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杭州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至今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还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1、2题。【考题实战】1.图中能正确表示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2.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大理岩B.③一定是外力作用C.甲类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②环节可能是变质作用1.图中能正确表示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的是()【解析】1选A,2选D。第1题,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宝石山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属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在图中根据箭头的指向可以判断丁为岩浆,甲为岩浆岩,所以宝石山的形成可以用①表示。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可知,乙和丙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但是不能准确判断乙和丙到底为沉积岩还是变质岩,所以丙可能是沉积岩,也可能是变质岩;当丙为变质岩时,③为变质作用,【解析】1选A,2选D。第1题,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属于内力作用;甲为岩浆岩,不可能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当乙为变质岩时,②是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甲为岩浆岩,不可能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当乙为变质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3)C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地面有时会发生___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4)①和②两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_______(填数码)。(5)根据C处岩层放大图分析,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4)①和②两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_____【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在地壳内部冷凝形成的为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喷出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A为变质岩,B为侵入岩,C为喷出岩(火山岩)。第(2)题,图中②由沉积岩到变质岩应为变质作用;各种岩石到沉积岩应为外力作用。第(3)题,岩浆在喷出地表冷却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岩浆(火山)活动和地震。第(4)题,①是外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如太阳辐射。②是内力作用,其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