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的文化传统〔十七〕:梁·皇侃谈《论语》《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荐读〔一〕:李炳南先生谈《论语》〔一〕:李炳南先生谈《论语》〔二〕:钱穆先生谈《论语》〔三〕:钱穆先生劝人读《论语》及其读法〔四〕:钱穆先生谈读《论语》书目、目的及思路〔四〕:读钱穆作《孔子年表》,感悟圣人的一生〔五〕:民国·程树德先生谈《论语》〔六〕:江谦居士谈《论语》〔七〕:印光大师谈《论语》〔八〕:清·康有为先生谈论语〔八〕:清·康有为先生谈论语〔九〕:清·刘恭冕先生谈《论语》〔十〕:清·陈澧先生谈《论语》〔十一〕:清·焦循先生谈《论语》〔十二〕:清·程廷祚先生谈《论语》〔十三〕:明·蕅益大师谈《论语》〔十四〕:宋·张拭谈《论语》〔十五〕:宋·朱子谈《论语》〔十六〕:宋·郑汝谐谈《论语》《论语》的文化传统〔十七〕梁·皇侃谈《论语》论语通曰:《论语》者,是孔子没后七十弟子之门徒共所撰录也。夫圣人应世,事迹多端,随感而起,故为教不一:或负扆御众,服龙衮于庙堂之上;或南面聚徒,衣缝掖于黉校之中。但圣师孔子,符应颓周,生鲁长宋,游歴诸国,以鲁哀公十一年冬从卫反鲁,删《诗》定《礼》于洙泗之间,门徒三千人,达者七十有二。但圣人虽异人者神明,而同人者五情。五情既同,则朽没之期亦等,故叹发吾衰,悲因逝水,记梦两楹,寄歌颓坏。至哀公十六年,哲人其萎,徂背之后,过隙叵驻,门人痛大山长毁,哀梁木永摧,隠几非昔,离索行泪,微言一絶,景行莫书。于是弟子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而实録,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既方为世典,不行无名。然名书之法,必据体以立称,如同以孝为体者则谓之《孝经》,以庄敬为体者则谓之为《礼记》。然此书之体,适会多途,皆夫子终生应机作教,事无常凖,或与时君抗厉,或共弟子抑扬,或自显示物,或混迹齐凡。问同答异,言近意深,《诗》《书》互错综,《典》《诰》相纷纭。义既不定于一方,名故难求乎诸类,因题“论语”两字以为此书之名也。但先儒后学,解释不同,凡通此“论”字,大判有三途:第一,舍字制音,呼之为“伦”;一舍音依字而号曰“论”;一云伦、论二称,义无异也。第一舍字从音为“伦”说者,乃众的可见者不出四家:一云伦者,次也,言此书事义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伦者,理也,言此书之中蕴含万理也;三云伦者,纶也,言此书经纶今古也;四云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其次舍音依字为“论”者,言此书出自门徒,必先详论,人人佥允,然后乃记。记必已论,故曰论也。第三云伦、论无异者,葢是楚夏音殊,南北语异耳。南人呼伦事为论事,北士呼论事为伦事,音字虽不同而义趣犹一也。侃案:三途之説,皆有道理,但南北语异如何,似未详,师説不取,今亦舍之,而从音、依字二途,并录以会成一义,何者?今字作“论”者,明此书之出,不专一人,妙通深远,非论不畅;而音作“伦”者,明此书义含妙理,经纶今古,自首臻末,轮环不穷。依字则证事立文,取音则据理为义,义文两立,理事双该,圆通之教,如或应示。故蔡公为此书为圆通之喻云:物有大而不普、小而兼通者,譬如巨镜百寻,所照必偏;明珠一寸,鉴包六合。以蔡公斯喻,故言《论语》小而圆通,有如明珠;诸典大而偏用,譬假设巨镜。诚哉是言也!“语”者,论难答述之谓也。《毛诗传》云:直言曰言,论难曰语。郑注《周礼》云:发端曰言,答述为语。今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然此“语”是孔子在时所说,而“论”是孔子没前方论。“论”在“语”后,应曰“语论”。而今不曰“语论”而云“论语”者,其义有二:一则恐后有穿凿之嫌,故以语在论下,急标论在上,示非率尔故也。二则欲现此语,非徒然之説,万代之绳凖,所以先论已,以备有圆周之理。理在于事前,故以“论”居“语”先也。又此书遭焚烬,至汉时,合壁所得,及口以传授,遂有三本:一曰《古论》,二曰《齐论》,三曰《鲁论》。既有三本,而篇章亦异。《古论》分“尧曰”下章“子张问”更为一篇,合二十一篇。篇次以《乡党》为其次篇,《雍也》为第三,篇内倒错,不行具説。《齐论》题目与《鲁论》大体不殊,而长有《问王》《知道》二篇,合二十二篇。篇内亦微有异。《鲁论》有二十篇,即今日所讲者是也。寻当昔撰录之时,岂有三本之别?将是编简缺落,口传不同耳。故刘向《别录》云: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之齐论,合壁所得谓之古论。而《古论》为孔安国所注,无其传学者。《齐论》为琅琊王卿等所学。《鲁论》为太子太傅夏侯胜及前将军萧望之、少傅夏侯建等所学,以此教授于侯王也。晚有安昌侯张禹,就建学《鲁论》,兼讲齐说,择善而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至汉顺帝时,有南郡太守扶风马融字季长、建安中大司农北海郑玄字康成,又就《鲁论》篇章,考《齐》验《古》,为之注解。汉鸿胪卿吴郡苞咸字子良,又有周氏,不悉其名,至魏司空颍川陈羣字长文、太常东海王肃字子雍、博士燉煌周生烈,皆为义説。魏末,吏部尚书南阳何晏字平叔,因《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自下己意,即世所重者。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晋太保河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晋广陵太守高平栾肇字永初、晋黄门郎颖川郭象字子玄、晋司徒济阳蔡谟字道明、晋江夏太守陈国袁宏字叔度、晋著作郎济阳江淳字思俊、晋抚军长史蔡系字子叔、晋中书郎江夏李充字弘度、晋廷尉太原孙绰字兴公、晋散骑常侍陈留周坏字道夷、晋中书令颖阳范宁字武子、晋中书令琅琊王珉字季瑛。右十三家,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讲,先通何《集》,假设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其又别有通儒解释,于何《集》无好者,亦引取为说,以示广闻也。然《论语》之书,包于五代、二帝、三王,自尧至周凡一百四十人,而孔子弟子不在其数。孔子弟子有二十七人见于《论语》也,而《古史考》则云三十人,谓林放、澹台灭明、阳虎亦是弟子数也。———选自世界书局印行之皇侃《论语义疏·自序》皇侃像皇侃(488~545),一作皇偘,其字不详,吴郡人。南朝梁经学家。皇侃是青州刺史皇象的九世孙。曾任国子助教、员外散骑侍郎。皇侃少好学,师事时之名儒会稽贺蒨。性至孝,常日限诵《孝经》二十遍,以拟《观世音经》。精通经学,尤明“《三礼》学”和《孝经》《论语》。撰有《论语义疏》十卷,略于传统的章句训诂和名物制度,而多以老、庄玄学解经。如《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其解曰:“重为轻根,静为燥本,君子之体,不行轻薄也。”其说与汉儒说经相去甚远,表现出南朝的玄学之风。皇侃的《论语义疏》至南宋时亡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书店员工聘用合同
- 2025签订合同缴纳社保即为劳动合同关系确立
- 2025食品冷链物流合同
- 2025娱乐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书
- 2025公寓建筑合同模板
- 2025财务分析咨询合同
- 2025租赁及服务合同
- 2025汽车租赁合同(范本x格式)
- 2025版项目合同范本下载
-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成熟度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教学演示课件
- 客户订单交付管理
- 《集控值班员培训》课件
- 白酒小作坊管理制度
-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工程部部门岗位职责
- 《教育学》课件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 中国芳香植物资源
- (完整版)语文作文纸方格纸模版(两种格式任选)
- 录播教室装修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