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1页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2页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3页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4页
信贷业务中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出现债权无法落实、法律诉讼不予支持的问1、借款人没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身份证明》,特殊行业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2、借款时借款人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经营许可证》没有3、借款人是法人分支机构但未经法人机构授权;4、借款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严格按规定对借款人主体资格进行调查,对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的必须到工商部门或主管机关调查工商注册登记及年检情况;2、对自然人申请贷款的要调查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核对法人代表和自然借款人身份证明。案例分析: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法院以借款人虽满16周岁,但在家上学,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为由驳回诉讼请求。发放冒名贷款可能导致债务悬空,使信贷资金形成风险。顶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在自己亲友来贷款时,因对象不符合条件,不能按正常手续办理贷款。经过有贷款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同意,以其名义申请贷款,交由搭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因自己或亲友要使用贷款,但又无法贷出时,在正常贷款户贷款时,要求贷款者多申请一部分贷款,将多贷出的部分借自己或亲友使用盗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或单位)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假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假人名(或单位)进行贷款,然后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2、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身份证明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3、坚持借款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领取贷款。案例分析:元,为其亲属买车搞个体运输。风险点:发放贷款超过监管部门规定的资本金比例,将导致信用社经营出现流动性风险。风险表现及识别:00%。1、受理大额贷款前,测算最大一户和最大十户贷款余额是否超过规定比例;2、采取社团放款的方式降低比例。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信用社对同一借款人发放贷款280万元,贷款手续齐全,但是对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消耗资源型行业以及五小企业发放贷款,如遇国家政策调整,企业易发生关停、倒闭,导致贷款无法收回。对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消耗资源型行业以及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国家限控行业发放贷款。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为国家限控行业;限控行业;1、抵(质)押物不合法、抵押物权属不清、难变现、不易保管;3、未按规定登记和办理他项产权证明会出现抵押无效。1、《担保法》、《物权法》中禁止抵(质)押的财产进行抵(质)押发放贷款;2、抵(质)押物不符合易保管、易变现的条件;3、抵(质)押登记期限与抵(质)押合同期限不一致;价值明显不一致;5、定期存单质押的贷款到期日超过存单到期日;8、农民宅基地、农民住宅等小产权抵押的贷款;9、未成年人的财产抵(质)押。1、在办理抵质押贷款时严格按照《担保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发放贷款;2、执行二人以上现象调查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并全程参与办理抵(质)押登记、止付手续。案例分析:风险点:借款人还款意愿不强,给贷款清收带来难度、增加清收费用等。1、借款人或担保人采取搬迁、拖延、长期外出等形式故意躲避债务清偿责任;1、到工商部门核查企业的登记记录、年检记录及其他相关信息;2、向员工和客户了解法人代表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品行状况;3、查询央行征信系统和信用社的信用往来记录,查看有无不良记录;4、向社区、村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或人员调查有无劣迹。司信用社申请贷款100万元,经调查该公司经营正常、抵押物足值,信用社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发现该公司有在其他金融机构有到期贷款未还的不良记录,信用社据此没有向该公司发放贷款,避免了信贷风险。对现金流量不充足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导致贷款逾期形成不良或依靠第二还款来源实现债权。风险表现及识别: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量过小;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过大;3、依靠筹资维持生产经营。1、重点调查借款人产(商)品销售是否正常,对销售收入采取定期结算或不定期结算的要作深层了解,查看应收账款是否过大;2、调查借款人投资活动现金投入是否过大,导致流动资金逐步减少;3、借款人有无股东抽走投资行为。公司现金流量为负值,且固定资产投入过大,贷款到期很可能还发放贷款时工作人员向客户吃、拿、卡、要,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影响客户按期偿还贷款,甚至拒绝偿还,滋生信贷人员犯罪。借发放贷款之际,索要、收受客户礼金,发放不符合贷款条件贷款,或提高贷款授信贷业务的宣传,实行阳光放贷;3、建立健全信贷人员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案例分析:员在办客户贷款过程中,收受客户好处,为客户违规办理贷款,擅自提高客。1、借款人不到柜台领款可能出现冒名贷款或债务不清,影响到期回收;2、可能出现贷款被截留、转借他人、偿还其他贷款或个人欠款。1、借款人贷款由其他人代取;社还款,而交给信用社信贷人员代替偿2、加强对客户贷款、还款等规章制度的宣传、引导和风险提示。贷户甲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贷款到期前将贷款本息交给包片信贷员,信贷员没有归还贷款而是私自将贷款转借给农户乙使用,现在农户乙下落不明,贷款没有归2、导致信贷业务经营信息失真,虚假盈利;1、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回收计划,采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2、为掩盖已经形成的信贷风险,采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蒙骗1、调阅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看是否存在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的违规行2、到户核对,了解贷户的还款及贷款情况,看是否存在以贷还贷、以贷还息或变3、按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5、查看是否存在贷款约期不合理的情况。对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可能会出现冒名贷款、虚假抵押担保贷款、借款人或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条件等问题,导致信贷资金形成风险或损失。1、借款人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如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2、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产权证明、虚假的他项权利证明、财务资料、股份制企业章程、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及虚假的婚姻证明。2、同借款人或抵押人全程办理抵押担保的有关事项;3、到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验证其资料的真伪。案例分析:社向个体户李某发放贷款10万元,贷款方式为房产抵押,信贷员未一同到房产后发现该房产早已变卖,他项权证险。发放多户贷一户用贷款,可能出现超承债能力贷款或借款人以非本人用款为由拒绝2、贷款额度超出经营项目资金和贷款用途的需求。3、贷款用途和经营项目不符。1、对贷款转借他人的,除按规定加罚利息之外,给予相应信贷制裁;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法律意识、风险理念和维权意识。车搞运输,汽车肇事报废,损失较大,无力偿还贷款,贷款形成风险。发放超权限贷款或化整为零变相超权限贷款,无法使上级信贷管理部门正确判断、款;2、以企业的股东或以家庭成员等相关的人员分别贷款;1、严格按照贷款的审批权限的相关规定办理业务;2、调阅信贷档案、贷后检查,看是否为一人使用贷款。1、收回手续不齐全;2、资产不足值;失。2、收回的抵债资产接收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3、对抵债物保管职责不明,造成抵债物被盗、毁损或严重自然贬值;失;债账务处理;6、处置抵债资产未按权限上报审批、咨询或未经集体研究进行处置;7、未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处置抵债资产。4、加大处置力度,减少资金损失。某信用社在借款企业有能力偿还贷款的前提下,未经上级审批,擅自收回企业轿车息58万元,此车收回后信用社未进账内核算,未经批准用于单位风险点:2、无法确切掌握关联企业贷款的真实用途;3、关联企业之间资金调拨频繁,贷款用途难以监督;4、关联企业互保、联保致使担保责任难以落实;6、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资产债务重组或改制逃避债务。1、遵循“一个债务人原则”,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授信;2、通过征信系统了解、掌握企业关联交易信息;3、在贷前调查中多渠道搜集关联企业信息,重点分析第一还款来源;在担保方式4、严密监控企业集团间大额资金往来,防止资产利润非正常转移。团公司下属甲公司在信用社贷款200万元,由乙公司提供保证担保,集团公司将甲、乙公司的财产转移到丙公司,贷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偿还,乙公司没有担保代偿能力,贷款形成风险。违反相关法律,使信用社承担赔偿责任。风险表现及识别:由于企业或自然人自有资金不足,未达到工商注册的验资标准,采取在信用社贷款资账户的法定表人或负责人名义贷款,看两笔资金是否存在联系,有无信用社用信贷资金为企业或个人设立公司提供虚假验资;2、在贷款调查过程中严格审查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合理性;3、加强贷后检查监督,严格审查贷款的用途。司,由于自有资金仅为20万元,经与信用社沟通后,在信用社万元存入其注册验资账户,验资成功后贷款收回,有限公司开始正常部分由信用社在提供贷款额度内根据过错大小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用途不明确、有挪用贷款倾向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可能导致无法按期收回。1、借款人无合法的生产经营项目或资金需求;2、有申请贷款挪用或转借他人的倾向;1、贷款调查、审查详细了解借款人贷款用途是否合理;2、生产经营项目是否真实;4、有无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贷户张某向信用社申请贷款2万元,经调查了解,此人没有生产经营项目,贷款是授信额度超过其偿债能力,导致贷款不能按期偿还。2、贷款额度超出借款人资产的承债能力。1、审查借款人自由资金的真实性是否低于要求的比例;2、调查借款人财产,判断其承债能力。保证人不具备保证资格保证无效或超出保证能力给信贷资产造成风险。1、贷前调查时,对保证人视同借款人一样进行详细的调查;2、对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和保证意愿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3、要明确保证人的还款来源。甲公司在信用社贷款300万元,由乙公司提供保证担保,贷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还社要求乙公司履行担保责任,乙公司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偿还,起诉后法资不抵债,已有多家单位起诉乙公司,现在根本无偿还能资金形成风险。领导指令放贷、逆操作程序办理贷款、贷前调查不实将导致贷款手续不全,使信贷执行责任追究制度。通知营业部当日向某个体户发放贷款50万元,没有担保手续,说是朋友没有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