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第九讲 热力学过程_第1页
热学第九讲 热力学过程_第2页
热学第九讲 热力学过程_第3页
热学第九讲 热力学过程_第4页
热学第九讲 热力学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学第九讲热力学过程第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气动理论

统计物理学(1)物质微观结构(2)涨落理论,几率第一章第五章第六章唯象理论

热力学(1)不管微观结构(2)无涨落真空第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FirstLawofThermodynamics历史背景:19世纪40年代以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原理奠定了基础。1.力学方面的准备

伽利略的斜面问题和摆的运动,斯梯芬(Stevin,1548—1620)杠杆原理的研究,惠更斯完全弹性碰撞的研究等;伯努利(DanielBernoulli,1700—1782)的流体运动方程是流体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第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化学、生物学方面的准备法国的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和拉普拉斯(P.S.M.Laplace,1749—1827)曾经研究过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他们证明豚鼠吃过食物后发出动物热与等量的食物直接经化学过程燃烧所发的热接近相等。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Liebig,1803—1873)的学生莫尔则进一步认为不同形式的“力”(即能量)都是机械“力”的表现,他写道:“除了54种化学元素外,自然界还有一种动因,叫做力。力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表现为运动、化学亲和力、凝聚、电、光、热和磁,从这些运动形式中的每一种可以得出一切其余形式。”他明确地表述了运动不同形式的统一性和相互转化的可能性。TheFirstLawofThermodynamics历史背景:第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热学方面的准备3.电磁学方面的准备在电与热的关系上,1821年塞贝克(Seebeck)发现的温差电现象是“自然力”互相转化的又一重要例证。焦耳(J.P.Joule,1818—1889)在1840年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发现i2R定律,这是能量转化的一个定量关系,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建立有重要意义。TheFirstLawofThermodynamics历史背景:第一类永动机研发的失败!第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魔轮通过安放在转轮上一系列可动的悬臂实现永动,向下行方向的悬臂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落下,远离转轮中心,使得下行方向力矩加大,而上行方向的悬臂在重力作用下靠近转轮中心,力矩减小,力矩的不平衡驱动魔轮的转动。“魔轮”法国人亨内考第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类永动机”第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放之四海皆准1775年,法国科学院不再受理关于永动机的发明。

“永动机”是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的。但古今中外始终有人还在搞什么“永动机”的发明。这些人中有些是对科学的基本原理不清楚,以致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国民革命军将领黄维);而更多的是别有用心的骗子,希望以永动机出名和获利,制造各种假的“永动机”来欺世盗名骗钱。第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约在280年前,有位德国博士奥尔菲留斯发明了一个“永动机”自动轮。1717年,波兰国王把这位博士请到了波兰,并派了一位名叫格森·卡赛尔斯基的州长鉴定其真伪。这位州长为奥尔菲留斯创造了条件,把安装机器的房子与四周隔离。1717年11月12日,自动轮安装完毕,开始转动。州长亲自锁上了门,贴上了封条,派了两名卫兵昼夜看守这座房子。两周以后州长亲自启封开锁,看到轮子还在转动,于是再次上锁加封,又过了40天。1728年1月4日再次开封,轮子还在转。这位认真的州长还不放心,又观察了两个月,看到了轮子确实“永动”。于是州长就给奥尔菲留斯颁发了鉴定证书,从此以后奥尔菲留斯名声大噪,他周游欧洲列国展出他的自动轮,卖票赚了许多钱,并得到各国大人物的褒奖和舆论界的赞扬。

消息传到俄国,彼得大帝对该发明极感兴趣,派了一位专使苏马赫找奥尔菲留斯谈判,想连人带机器买到俄国去。奥尔菲留斯开价是10万卢布!苏马赫向彼得大帝汇报了两个情况:一是他看到轮子真的不停地转,二是介绍了法国和英国学者的看法,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永动机”是真的,因为它从根本上是违背科学原理的。因此,彼得大帝迟迟未下决心用10万卢布巨款去买这个自动轮,他想在1725年亲自去欧洲看看,但后来由于他去世了,终归没有看到这个“永动机”。

科学界一直认为这绝对是一个大骗局。他们并不买那位波兰州长的帐。凭什么他用眼睛看看就认为是事实,就发什么鉴定证书,真是岂有此理。科学家们公开指责这是个大骗局,并且悬赏1000马克给揭穿骗局的人。

最后骗局被博士先生的女仆揭穿了。原来这间安放自动轮的房子里修了一个夹壁墙,只要有人在夹壁墙内牵动绳子,轮子就会转。轮子不是“永动”的,而是“人动”的。牵绳的人就是博士的弟弟和女仆。我们不知道那位女仆有没有得到1000马克的赏金,但确实有人出了一本小册子,揭露了这个骗局,还公布了一张图,人们一看就会明白无误。第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我国,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4月创刊的《科学通报》第一期上,中国科学院就已宣布“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并且希望发明家们今后能将他们的发明热忱和精力转移到切合实际的方面上去。然而“永动机”的“发明家”仍是络绎不绝。

最近,在全国各地传播着一个关于“永动机”的录像资料。这份录像前面有一段前言,是这样说的:我国青年科学家王某,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小人物在前人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向科学上的传统观念挑战,敢于向著名的科学权威挑战,在攻克了以水代油的能源新技术之后,又攻克了“永动机”这一世界尖端科学的新技术。

这一世界尖端科学的新技术到底如何呢?首先,鉴定这一新技术的不是科学家,而是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及其下属们。其次我们看到王某在公安局副局长面前将几块木板拼凑起来,中间卡了一个木轴,拨动后木轴就不断转动,这就是王某的“永动机”。录像显示这个“永动机”还能发电,电力可以使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工作,等等。但是问题在于,王某始终没有说清他家中幕前幕后的电线分布状态。另外,在这几块木板中,有一块木板早就做好了圆孔,可以卡入一个小电动机,所谓转动不停的木棍是联在小电动机上的。如果仔细点,人们就会发现,木板孔内有电动机的电源接头。而奥妙就在这块木板之内,如果将此块木板劈开,真相就可大白。所谓的“永动机”和现时商店中卖的转动不停的案头装饰品没什么两样,那些装饰品的动力在于底座中的电池。而王某的“永动机”的电池正是在木板夹层之内。

这是一个表演的骗局,但绝对骗不倒科学家和具有起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人们。王某在家中给公安局长表演得还是很“灵”的,可一但离开了“家”,表演就原形毕露了。他被请到了某研究院表演他的“永动机”,而研究院的领导们事先切断了全院的电源。这时,什么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全部无法启动,而且“永动机”空转也成了问题。这就使得王某先是满头大汗,最后只能鼠窜而去。这就是最新的“永动机”骗局!它的本质是“骗”,而其社会功能则是一把尺子,一把衡量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尺子。第1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放之四海皆准永动机之不可能,实质上是用否定的形式提出了能量守恒的基本思想。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热和功的转化问题。于是,热力学应运而生。

19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热和功的关系,对蒸汽机“出力”作出理论上的分析。所以热与机械功的相互转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第1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到19世纪上半叶,已有很多种能量转化的形式被发现:放之四海皆准1845年提出了25种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形式。

法国的拉瓦锡曾经研究过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豚鼠吃过食物后发出动物热与等量的食物直接经化学过程燃烧所发的热接近相等;

1821年塞贝克发现的温差电现象是“自然力”互相转化的又一重要例证,焦耳在1840年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发现i2R定律,这是能量转化的一个定量关系........

埃瓦特(PeterEwart,1767-1842)对煤的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由此提供的“机械动力”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

丹麦工程师和物理学家柯尔丁(L.Colding,1815-1888)对热、功之间的关系也作过研究:从事过摩擦生热的实验........

第1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确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三大功臣a.孜孜不倦的实验物理学家

从1840到1879年Joule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验,致力于精确测定功与热相互转化的数值关系——热功当量。他于1850年发表了实验结果,其热功当量相当于4.157J·cal-1。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实验基础

……第1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迈尔在一次驶往印度尼西亚的航行中,作为随船医生,在给生病的船员放血时,发现静脉血不象生活在温带国家中的人那样颜色暗淡,而是象动脉血那样新鲜。当地医生告诉他,这种现象在辽阔的热带地区是到处可见的。这现象引起了迈尔的沉思。他想到,食物中含有化学能,它象机械能一样可以转化为热。在热带高温情况下,机体只需要吸收食物中较少的热量,所以机体中食物的燃烧过程减弱了,因此静脉血中留下了较多的氧。他已认识到生物体内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平衡的。

历史上第一个发表论文,阐述能量守恒原理的是德国人迈耶(Mayer)。b.善于总结的自然博物学家——迈耶1842-1847年间确立了能量守恒定律.......第1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842年迈尔提出了机械能与热能间转换的原理,

焦耳是通过大量严格的定量实验去精确测定热功当量,从而证明能量守恒概念的;而迈耶则从哲学思辨方面阐述能量守恒概念。善于总结的自然博物学家——迈耶……第1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Helmholtz赫姆霍兹,发展了迈耶和焦耳的工作,讨论了当时的力学的、热学的、电学的、化学的各种科学成就。

他严谨地认证了如下规律:在各种运动中的能量是守恒的。第一次以数学方式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c.亥姆霍兹概括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三大功臣第1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规律之一。恩格斯对这一规律的发现给予崇高的评价,把它和达尔文进化论及细胞学说并列为三大自然发现。纪念为实现永动机奋斗而失败的人们放之四海皆准历史背景:第1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1热力学过程§5.2功§5.3热量§5.4热力学第一定律§5.5热容量焓§5.6气体的内能焦耳-汤姆逊实验§5.8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5.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TheFirstLawofThermodynamics第1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1热力学过程一、热力学过程二、热力学过程的分类、表示第1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热力学过程1、定义: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称系统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p1,T1,V1p2,T2,V2vacuum第2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描述热力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2、驰豫时间: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原来的平衡态被破坏,系统本身由于分子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输运过程力图消除外界作用造成的不平衡,而在外界决定的新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以

表示。压强

<温度外界条件变化的时间间隔t与驰豫时间的相对快慢!第2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1热力学过程一、热力学过程二、热力学过程的分类、表示1.非静态过程2.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process)第2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当t<<

时,二、热力学过程的分类、表示1、非静态过程:初态————————〉终态…系列非平衡态…整个过程每进行一步所用的时间比相应的驰豫时间短,即对系统的破坏比系统平衡态的恢复更快!第2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际的变化过程——

非静态过程常以一条随意画的虚线表示。第2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准静态过程:当t>>

,初态--------------------------------终态…系列平衡态(pVT)…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内参量等于外参量)第2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一种理想的状态变化过程。

!在状态图上表示:一系列点所联结成的实线。第2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一个个先后移走砝码,并且只有新平衡态建立以后才移走下一个砝码,就是(Ⅲ)。

例1.从活塞上移走砝码的实验:

图示:活塞上非常小砝码mgΔp=mg/A<<p

(I)→(Ⅲ)的过程可看作准静态过程,第2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例1.从活塞上移走砝码的实验:(2)全部砝码水平地移到右搁板上,这就是(Ⅱ)。为非静态过程。在振荡过程中不满足力学平衡条件第2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该过程是否是准静态过程?由于在热传导过程中,固体温度处处不同,它不满足热学平衡条件

故不是准静态过程。

例2:热量传递过程。使物体温度从T1变为T0的准静态过程?第2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要求ΔT<<Ti

,其温度依次递增ΔT使物体温度从T1变为T0的准静态过程第3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氧气与氮气互扩散过程中所经历的任一中间状态,氮气与氧气的成分都处处不均匀,系统不满足化学平衡条件.

又如,两种液体相互混合、固体溶解于水、渗透等过程第3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既然准静态过程要求经历的每一个中间状态都是平衡态,故只有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及系统与外界之间都始终同时满足力学、热学、化学平衡条件的过程才是准静态过程。而在实际过程中的“满足”常常是有一定程度的近似的。第3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只要系统内部各部分间(或系统与外界间)的压强差△p、温度差△T

,以及同一成分在各处的分子数密度之差△n,分别满足△p<<p,△T<<T,△n<<n,系统满足力学、热学、化学平衡条件。t>>第3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1热力学过程一、热力学过程二、热力学过程的分类√第3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1热力学过程§5.2功§5.3热量§5.4热力学第一定律§5.5热容量焓§5.6气体的内能焦耳-汤姆逊实验§5.8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5.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TheFirstLawofThermodynamics√第3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2功(准静态过程)力学_机械功:力对物体作功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电场功、磁场功作功物体的电磁状态改变物体的热运动状态改变第3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2功(准静态过程)一、流体体积功二、功的认识三、其它形式的功第3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由于气体体积减小了Sdl,即

dV=-Sdl

所以上式又可写成活塞——气缸中无摩擦移动,截面积为S,气缸中封有流体。1.无限小过程一、流体体积功外界对气体所作元功为:第3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在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中,在无限小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作元功的表达式为

系统对外作元功的表达式为符号规则:外界对气体所作元功气体体积的变化(+膨胀-压缩)(a)(b)第3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宏观有限过程V1->V2外界对气体所作功为:(适用范围到固体)准静态过程体积功的公式系统对外界所作功为:第4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图中V到V+dV

区间内曲线下的面积=元功就是从V1到V2

区间内曲线下的面积。3.体积功的几何表现第4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

4.体积功的计算

准静态等温过程中作的功:

第4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准静态等温过程中作的功:

因为等温膨胀时,

V2>V1

A<0,说明……利用p1V1

=p2V2的关系,第4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

准静态等压加热过程中的功

然后使气体与一系列的温度分别为ΔT<<Ti设想气缸导热,被活塞封有的气体压强始终保持恒量。2T2第4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2)

准静态等压加热过程中的功第4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准静态等体积功等体加热过程中不做功,所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若用鞘钉把活塞卡死,如图。第4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体积功的计算

准静态等温功:

准静态等压功:准静态等体功:第4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题1定压强p下、气体的体积从V1被压缩到V2。(1)若为准静态过程,计算外界所作的功?(2)若为非静态过程,结果如何?解(1)(2)非静态过程公式不再适用但是第4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题2——固液体被等温压缩的功在T=273.15K下,对1.00g铜加压,压强从1.00atm增到1000atm。若为准静态过程,计算外界所作的功?*等温压缩系数:第4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2功(准静态过程)一、流体体积功二、功的认识三、其它形式的功第5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功的认识第5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说明功与变化路径有关,功不是系统状态的属性,不是状态的函数;功是过程量,而非状态量!

无穷小变化过程中所做的元功dA’

不满足多元函数全微分的条件,dW‘

仅表示沿某一路径无穷小变化。第5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2功(准静态过程)一、流体体积功二、功的认识三、其它形式的功第5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

表面张力功三、其它形式的功第5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演示液体表面张力示范实验演示液体表面张力示范实验第5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

表面张力功

设想在表面上任意画一条线,该线两旁的液体表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拉力,拉力方向与所画线垂直。定义:单位长度所受到的表面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σ(N·m-1)。三、其它形式的功第5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LFilm(两个表面)表面张力系数为σ的肥皂膜在F作用下使金属丝缓慢向右移动dx

距离,第5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F作用下使金属丝缓慢向右移动

dx

距离,F克服表面张力所作的元功为:dA

=2σLdx

=σdS(2Ldx=dS)F=2σL

L三、其它形式的功第5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

可逆电池电荷移动的功G理想蓄电池分压器B+_abG=0dq<0蓄电池通过外电路放电外电路对蓄电池所作的元功::用到电场参量:q,U,ε外电路做负功表示蓄电池放电!第5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场功和磁场功:是指物质极化、磁化时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能量。三、其它形式的功第6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

电场极化功在由电介质构成的热力系中,外电场发生变化时为使电介质中的电偶极子转动而沿一定方向排列需作极化功。这时,外界对系统完成的功为:

E为电场强度;p为极化强度(单位容积内电偶极矩的矢量和);V为系统的容积;P为系统的电偶极矩。第6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

磁化功在由磁性物质组成的热力系中,外磁场变化时为使磁偶极子定向,需对系统完成磁化功。这时,外界对系统完成的功为:

H为电介质中的磁场强度;m为磁化强度(单位容积内磁偶极矩的矢量和);u0为自由空间的导磁率;M为系统的磁偶极矩.

第6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小结:各种功广义力广义功强度量广延量广义位移电荷移动的功表面张力功体积功第6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元功一般表达式:当系统在广义力作用下产生广义位移时,就发生了某种类型的作功过程(广义功),在作功过程中外界和系统之间交换能量,从而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

将力学平衡条件被破坏时所产生的对系统状态的影响称为“力学相互作用”。

功由力学相互作用引起。

功是力学相互作用下的能量转移第6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5.1热力学过程§5.2功§5.3热量§5.4热力学第一定律§5.5热容量焓§5.6气体的内能焦耳-汤姆逊实验§5.8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5.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TheFirstLawofThermodynamics√√第6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结论一、热量二、人类对热量的认识§5.3热量第6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热量系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系统与外界间存在温度差!来源于热学平衡条件的破坏.称系统与外界间存在热学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ABT1

T2AB

T热接触第67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热量和功是系统状态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两种不同的能量传递形式,它们都与状态变化的中间过程有关,因而不是系统状态的特征,而是过程的特征。一、热量一个无穷小的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与功一样,不满足多元函数的全微分条件。

仅表示沿某一路径上无穷小变化第68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热量来源于热学相互作用。还有第三种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

扩散、渗透、化学反应等都是由化学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功由力学相互作用引起。

第69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结论一、热量二、人类对热量的认识§5.3热量第70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类对热量的认识早期有朴素的正确认识。那时人们只能根据摩擦生热,冷暖转化等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直观地对热的本质作些朴素的猜测,如古希腊人认为热是由于物体运动而获得的。17世纪一些自然哲学家

Bacon,Boyle,Hooke,Newton

“热本身、热的本质精髓就是运动而不是别的。”

法国的笛卡尔认为,热就是物质粒子的旋转运动。

玻意尔认为热就是由微小物质粒子的急速运动而产生。第71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类对热量的认识FeT1T2较热的物体含较多的热量,较冷的物体含较少的热量!18世纪,随着计量学、量热学、化学的发展,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系统的“热质说”,第72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类对热量的认识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认为热就是一种没有重量,不可称量,不生不变,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的可以自由流动的特殊物质,物体的冷热是由热质的多少决定的。热的传导,如同流水由高到低流动着热质,热膨胀是热质注入所致,太阳光透镜聚焦生热,也是由于热质集中等,这种观点统治了上百年,甚至在1789年,拉瓦锡仍把热摆在化学元素表中,属气体元素。第73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可以透入一切物体之中不生不灭的无色、无味、无重量的流体物质。较热的物体含热质多,较冷的物体含热质少,冷热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质从较热物体流入较冷物体中。——物质量守恒的思想的延续!“热质说”理论本身是错误的,但18世纪和19世纪初对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第74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沙僧追妖,连追50里后,不光没逮着,还弄得自己汗流浃背,热浪袭人,头顶上的热气,如烟如雾,久久不散。沙僧没问自己为何追不到妖,而是痛苦地仰天长叹:“天啦,我哪来的这么多热啊--”

对此问题,八戒不屑一顾,摇头轻叹:“幼稚,幼稚啊!”

哪来的热?实际上,在两百多年前,热可是个神秘东西!那时候,科学家们不但不了解热,还不知道燃烧,可笑的是,他们以为自己很了解。如果你问他们,木头为什么会燃烧,他们会对你说:“你傻呀?这是因为木头里有燃素!”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有的东西热,有的东西冷?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是因为热的东西有热素,冷的东西有冷素。后来,人们陆陆续续发现一些元素后,依然还是没有了解热的本质。以至拉瓦锡认为,热素是一种元素,他曾经排过一张化学元素表,上面写着各种元素:铁,铜,铅,热素……热物质、热素、热质说第75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直到后来,人们才终于认识到:热是物质内部分子运动的表现!物质内部的分子运动的越厉害,就越热,反之,就越冷。而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罗蒙诺索夫,1745年,戴着假发的罗蒙诺索夫在科学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论冷和热的原因》,一时引起轰动。

罗蒙诺索夫认为,冷和热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内部的运动。就拿水来说,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若水分子运动得慢,水的温度就低,若更慢,水分子就不到处乱跑了,而是原地踏步,于是,水就成了冰。相反,若水分子运动剧烈,则水就开始沸腾,蒸发,变成气体,从此过上了让人渴望的自由生活…

热动说、热能说——内能第76页,课件共83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沙僧:“我好像不是很懂嘞!”

没事,马上就让你懂:沙僧、八戒!“到!”

你俩分别用手在自己脸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