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课程标准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第一目P58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60最后一段体系建构知识清单1.劳动的重要性
P58第一段
社会生活的本质
P58第二段2.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构成、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P59第一段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P59第二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59-614.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地位、作用P61-6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构成
P62第二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62第三段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P63第一段6.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P62第四段+P63第二段
及其意义
P63第三段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P63第三段第一句8.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过程、实现途径(总、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P649.共产主义的目标、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P64-6510.人民群众的含义和范围
P66相关链接
地位
P65最后一段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大点+小点)P66-67
及其方法论1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P68考点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知识梳理1.
是社会历史的起点(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1)经济领域:人类进行
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2)政治领域:人类调整、改革
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3)精神文化领域:人类创造
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劳动产生和发展实践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文化考点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
过程,主要指
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
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问题。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精神生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
.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1)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
。①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②性质上:
对社会的发展起
作用,
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性决定反映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重难深化P107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地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对二者关系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P107[突破](2021·义乌选考模拟)漫画《倒退的文明》(作者:孙德民)告诉我们(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解析:C
漫画《倒退的文明》讽刺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没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C正确;A、B、D在漫画中未体现,排除。易错提醒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判定。判定要领是先于社会存在或滞后于社会存在。[试做](2017·浙江11月选考)中华各民族经过迁徙、杂居、通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不断交流,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解析:A
题中“迁徙、杂居、通婚”指代的是社会存在的变化,题中“形成了……文化心理特征”指代的是社会意识,故题意主旨强调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符合题意。B、C与以上所分析的题意主旨不符。D观点显然错误。P108课时训练1.(2022·浙江1月选考)在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创世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后,便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上,让他们以种茶为生。从此,基诺人开始了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这表明()①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②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古代基诺人正确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④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材料通过神话传说,反映人类产生后即从事生产劳动,说明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说明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②正确。材料反映古代基诺族人持有的是有神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没有正确回答世界本原问题,③错误。神话并不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④不符合题意。课时训练2.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是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到2015年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再到2021年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不断根据实际优化人口政策。由此可知()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赖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亦步亦趋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D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调整人口政策,体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应选。我国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说明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④应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并不依赖社会意识,①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亦步亦趋,③错误。课时训练3.2021年8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家庭教育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提出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必须尊重家庭,必须尊重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规律。由此可见()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规律是客观的④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同步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家庭教育法属于上层建筑,其制定是基于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必须尊重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的规律,②③正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①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④错误。课时训练4.(2021·浙江宁波一模)为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回应家长和社会的关切,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该举措()A.表明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B.表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作用D.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解析:D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才促进社会的发展,A错误。题意与经济基础无直接关系,也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无关,B排除。题干主旨是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作用,C排除。为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回应家长和社会的关切,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D符合题意。16.2021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实现了许多政策性突破。针对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良性互动;针对完善社保制度,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应保尽保;针对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提出探索发布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特征的薪酬分配指引……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让民生保障的底线兜得更牢,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本质”的知识,说明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合理性。答案:(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活动具有意识性、目的性,规划的制定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回应时代的声音。(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针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完善社保制度、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等问题,制定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出的一系列新举措和突破性政策,让民生保障的底线兜得更牢,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考点3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
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方式
与
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1)生产力①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
。②基本要素:包括
、
和
。物质生活资料性质和面貌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力量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生产关系①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包括:
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推动阻碍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
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
和设施。(3)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③当上层建筑为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
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统治地位制度、组织决定反作用先进生产力阻碍5.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的矛盾;
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试做](2019·浙江4月选考,改编)据秦简牍《日书》记载,秦人建造房屋时会尽量避开农忙时节,房屋的主体建筑“寓”和附属建筑庑、小内、圈、圂、屏等都与农牧业生产有关。这说明(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次要方面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易错提醒解析:A
秦人建造房屋时会尽量避开农忙时节,房屋的主体建筑“寓”和附属建筑庑、小内、圈、圂、屏等都与农牧业生产有关,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次要方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①②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④错误。P108课时训练5.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哲学上看,这一论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①生产力、经济基础分别要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发展要求相适应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解析:B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要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①颠倒了二者的顺序,排除;②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容,排除;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说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也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③④正确。课时训练6.随着我国人口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变化,我国的生育政策从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调整为实施三孩政策。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A.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力要适合生产关系的状况C.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解析:D生育政策属于上层建筑,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故D入选。当上层建筑适应先进的经济基础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A不选。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故B不选。材料并未涉及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故C不选。课时训练7.“十四五”时期,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山东省政府作出进一步深化税收改革的总体规划,围绕全面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等六个方面,提出24项举措,深入推进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这一做法()①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积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③调整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发展④旨在打破当前我国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桎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A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山东省政府深入推进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这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积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故①②入选。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故③不选。材料并未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故④不选。课时训练8.《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基础上完善了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特别是对“大数据杀熟”等作出了针对性规定,为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划出红线。该法的制定和实施()①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说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性和上升性的统一③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内在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D“该法在公开征求……为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划出红线”,说明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正确。该法的制定和实施强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内在要求,而不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正确,①排除。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不是曲折性和上升性的统一,②错误。考点4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
、
,发展的过程是
。2.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
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
加以解决。(通过改革解决)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
。前进的上升的曲折的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直接动力②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
的矛盾。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
的发展,使
.
的发展。3.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
,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非对抗性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备考点睛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精神动力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生产动力生产活动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②比较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区别含义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作用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反映社会的全貌,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人们应该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地位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主要矛盾是变化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性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现阶段的表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现阶段的对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联系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规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在它作为主要矛盾的历史阶段起决定作用并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重难深化P107[突破](2021·温州三模)浙江以综合集成为方法,加强相关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推动农村改革从“一招鲜”向“组合拳”转变。这说明深化农村改革要(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④遵守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的规律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B
综合集成、衔接配套、“组合拳”,这说明深化农村改革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而不是说明“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推动农村改革从“一招鲜”向“组合拳”转变,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③符合题意。应该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④错误。P108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试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力争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政府的扶贫战略(
)①抓住了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矛盾②抓住了精准扶贫工作的主次方面③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④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易错提醒解析:B
“重点解决……保障措施”,体现了我国政府的扶贫战略,抓住了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排除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③错误。精准脱贫攻坚,体现了我国政府的扶贫战略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④符合题意。P1084.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的。[试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改革进行到底,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表明(
)①改革中面对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④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易错提醒解析:D
材料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面对的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①错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非对抗性的改革实现的,③错误。P108课时训练9.2021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但也要看到,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这表明()①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成质的跃升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③我国的生产关系能够与生产力相适应④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D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说明我国的生产关系能够与生产力相适应,③正确。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但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说明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我国经济社会质的跃升,①排除。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错误。考点5
人民群众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作用的人们。既包括
,也包括杰出人物。2.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推动普通个人考点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
生产的历史,是
创造的历史。2.表现物质生活资料表现阐释社会
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
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
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3)人民群众还
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社会变革的
.(1)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
.(2)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3)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生产活动精神财富生活和实践直接决定力量主力军考点7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
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2.我们党的群众观点(1)基本内容:
.
。(2)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和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
。重要保证改革开放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根本立场根本观点出发点3.我们党的群众路线(1)基本内容:
。(2)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
和
,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4.基本要求(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坚持
地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
,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人民人民主体人民权益最广大人民备考点睛如何判断“人民群众”考查点材料中出现“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与群众相结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信息时,一般要想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比较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同点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同点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难深化P108(2)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政治、哲学依据重难深化P108[突破](2021·杭州选考二模)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永葆蓬勃朝气。这是因为(
)A.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B.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C.任何时期人民群众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创造者和根本动力解析:C
试题考查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问题,而不是强调“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A与题干构不成因果联系,排除。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是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B错误。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永葆蓬勃朝气,这是因为任何时期人民群众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C正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创造者,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错误。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试做]为了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幸福感,经党中央批准,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党中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①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②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凸显了农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易错提醒解析:B
党中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凸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P109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试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易错提醒解析:C
“要把人民……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人民,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正确。A是政治观点,排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错误。P109课时训练10.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这是基于()①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②劳动关系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④人民群众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这是基于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故①④入选。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故②不选。劳动群众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历史,故③不选。课时训练11.2021年8月26日,中宣部发布文献指出,100年来,不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来没有改变、动摇、迟疑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因为()①群众路线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D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④正确。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观点,①错误。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错误。课时训练11.2021年8月26日,中宣部发布文献指出,100年来,不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来没有改变、动摇、迟疑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因为()①群众路线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D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④正确。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观点,①错误。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错误。课时训练12.国务院印发的许多实施纲要都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是基于()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③人民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相同④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实施纲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是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①②符合题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是不同,③说法错误。人民群众都是劳动群众的主体部分,④说法错误。课时训练13.近期,一些高校让“战疫”英雄上讲台,与高校学子分享“战疫”经历,激发青年学子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前进路上,我们需要更多的英雄,这是因为()①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践行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②英雄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③英雄具有的深厚国家情怀,浸润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④英雄是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前进路上,我们需要更多的英雄,这是因为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践行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英雄具有的深厚国家情怀,浸润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故①③入选。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故②不选。英雄并不是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故④不选。课时训练14.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要求我们()①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②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完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超越③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综合体成品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案
- 校园景观木栈桥设计施工方案
- 电站环境保护与除盐水方案
- 服装行业供应链运输管理方案
- 高品质H酸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解析版)
- 保险业客户风险评估方案
- 2024年度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广东省广州市天天向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国崛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网课章节答案
- DDI-高绩效辅导培训课件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思维导图各个单元的内容
- 基础护理生命体征测量
- 小升初个人简历模板-
-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下册教案
- 糕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 XX银行信息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办法
- 叉车选型的注意点
- 第一单元 计算机中的编码 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烧结过程中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