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诗歌_第1页
新时期的诗歌_第2页
新时期的诗歌_第3页
新时期的诗歌_第4页
新时期的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期的诗歌第1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归来的诗人”1、“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完全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包括在“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诗人,在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诗人和在五六十年代褊狭的艺术观念支配下从诗坛上自觉消失的诗人等。第2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重放的“白色花”绿原、曾卓等第3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绿原:《又一个哥伦布》(1959),《重读〈圣经〉》(1970)等勾画了现代人普遍性的悲剧的历史处境。冷峻的意味第4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曾卓:《悬崖边的树》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他的诗即使是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凄苦中带有一些甜蜜”(牛汉《一个钟情的人》,《文汇》月刊(上海)1983年第3期。)第5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悬崖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第6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点:特定环境下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记录。色调冷峻,常在严格的自我审察中,寻求个人与时代、人民的相通。“在诗体形式上,他们仍然遵循自由诗的传统,追求感情表达和语言运用上的自然、朴素、流畅,但有时也难免显得松驰。”(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7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艾青(1910--1995)第8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第9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978年4月30日,他在《文汇报》发表的诗作《红旗》,被看成是诗歌“复活”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80年代以来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等。第10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长诗力图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把握民族、以至人类的历史过程,提出由生命过程所感悟的历史哲学。第11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艾青复出后的诗,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姿态,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炼。第12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九叶诗群”九月诗群的创作在四十年代的国统区诗坛已形成相近风格。1981年,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的诗合集《九叶集》,由江苏人民版社出版。第13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第14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穆旦《春》、《夏》、《秋》、《冬》语言的精炼,形式的严谨,沉静深思,带点忧郁,偶然有发自灵魂的痛叫声。第15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唐湜(1920--2005)

1979年以《日出》一诗复出。出版有诗集《海陵王》,《幻美之旅》,《泪瀑》《遐思:诗与美》、《霞楼梦笛》、《春江花月夜》和《蓝色的十四行》等。创作量居九叶之冠。第16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唐湜的诗冷静,沉挚,凝练,含蓄、返朴归真,从繁复渐归于朴素,从流荡渐归于宁静,从豪放渐归于凝练,从浪漫主义的繁复、奇突渐趋于古典式的明朗、简洁。第17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5、公刘、邵燕祥、流沙河第18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公刘(1927-2003)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边地短歌》;五十年代他参加了民间长诗《阿诗玛》(与黄铁、杨智勇、刘绮共同整理)的收集、整理;又以民间传说和歌谣为基础,写作了长诗《望夫石》。1956年到解放军总政治部任职,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回归诗坛以后,出版的诗集有《在北方》、《公刘诗选》、《仙人掌》等。第19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作《哦,大森林》、《刑场》、《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等直面严峻的现实和历史问题,直接在诗中表达他对现代迷信的造神运动、民主与法制、诗与政治等社会问题的思考。第20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邵燕祥(1933--),出版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第21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邵燕祥“复出”后的大多数作品,大多面对现实问题,在情绪基调上激愤而炽热。第22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流沙河(1931—)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毛主席亲自点名,后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累计20年。1979年他被调回四川省文联,从1985年起专职写作,复出后出版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等。第23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重新写作后的作品多表达对这段岁月的伤感,青春年华再也无法追回的失落。既有普通人可资慰藉的温暖情意,又有对自己的懦弱的自责和无力主宰自身命运时的自持与自尊。第24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归来的诗”的共同特征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以感情的直接抒写的诗歌表达方式。第25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崛起的一代”1、“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第26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延续传统的诗人雷抒雁(1942--)陕西泾阳人。第27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962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青铜峡附近农村劳动。1970年参军,任宣传干事。1973的调《解放军文艺》任诗歌编辑。1981年转业到北京《人才》编辑部工作。第28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979年发表了哀悼女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的《小草在歌唱》(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

8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诗集有《小草在歌唱》、《云雀》《春神》(诗文集)、《绿色的交响乐》、《跨世纪的桥》等。第29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雷抒雁诗中传达的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情绪感受,同声歌唱是他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第30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从小在北京生活、上学。3、文革中成长的一批诗人第31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革”期间的写作,集中在1966到1969年间。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命运》、《鱼儿三部曲》、《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文革”后有《疯狗》、《热爱生命》、《人生舞台》等。出版有诗集《相信未来》(1988)、诗合集《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和《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第32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他的诗与五六十年代的当代抒情诗并无很大差别,但是,拒绝按照统一的意识形态指令写作,而回到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在脚下土地发生飘移时的困惑、惊恐、抗争的情绪和心理,这在“文革”初始的诗歌写作中,具有强烈的叛逆性质。第33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白洋淀诗群:诗的秘密写作的另一群,是当时的革命浪潮中的“知青”。在北京、河北、福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的性质。他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写诗,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的失望,精神上经历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真实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作者有芒克、多多等。第34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朦胧诗”: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3)朦胧诗人第35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要作者:80年代初被称为“朦胧诗人”的青年作者,一般都是“文革”期间就开始写诗的。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五人,当时经常被看成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者(注:如作家出版社1986年出版了他们的诗合集《五人诗选》)。他们都在《今天》上发表诗,并在围绕这一刊物所形成的集结中,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因而后来也有将他们称为“今天诗群”的。第36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第37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毕业于北京四中。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作过翻译,并短期在《新观察》杂志作过编辑。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与芒克等人创办《今天》杂志。于1989年移居国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七个国家。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曾是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第38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07年,北岛收到香港中文大学的聘书,8月,北岛正式搬到香港,与其家人团聚,结束其近20年的欧美各国漂泊式生活。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第39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北岛的诗突出地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对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决拒绝。北岛诗中的情感,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第40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回答》)第41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朦胧诗的内容特征:a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b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c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第42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a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b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c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第43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八十年代后出现的现代诗人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生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结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第44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海子第45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海子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第46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1984年的《亚洲铜》,最后一首诗是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第47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诗集有长诗《土地》(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短诗选集《海子、络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南京出版社1991年)、《海子的诗》(西川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及《海子全集》(西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第48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海子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①自然之爱:②悲剧色彩:③神秘美感:第49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新诗潮新生代1、“他们”文学社南京的“他们文学社”创立于1984年冬,主要的核心成员有韩东、丁坚、吕德安、王寅、小君、陆忆敏、丁当、于小韦、朱文、朱朱等人,《他们》的作者来自不同城市和地区,他们的诗歌风格也互有差异。自1985年至1995年,《他们》共出九期。第50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他们》仅是一本刊物,而非任何文学流派或诗歌团体”。“它没有宣言或其它形式的统一发言,没有组织和公认的指导原则。它的品质或整体的风格(如果有的话)也是最终形成的结果,并非预先设计。”(韩东《〈他们〉略说》,《诗探索》1994年第1辑。)第51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们关心的是诗歌本身,是诗歌成其为诗歌的,是这种由语言和语言的运动所产生美感的生命形式。我们关心的是作为个人深入到这个世界中去的感受、体会和经验,是流淌在他(诗人)血液中的命运的力量”(《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韩东“诗到语言为止”第52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韩东第53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韩东自述:我1961年出生于南京,八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在生产队、公社和县城都住过。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接触到北岛主编的民刊《今天》,并开始写诗。1982年,大学毕业,被分配至西安某大学教书,讲授马列哲学。这一期间写作了《有关大雁塔》等诗。1984年调回南京,仍在大学教书。1985年和于坚、丁当等创办民间刊物《他们》。九十年代起,将主要精力用于小说写作。1993年辞职。1998年和朱文等发起题为“断裂”的文学行为。2000—2004年参与文学期刊《芙蓉》的编辑。著有诗集《爸爸在天上看我》,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身体》《我的柏拉图》《明亮的疤痕》,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等。并主编了“断裂丛书”第一辑和“年代诗丛”第一、第二辑。出版过中篇小说集《美元硬过人民币》。第54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海上诗群”“海上诗群”于1984年秋诞生在上海,主要成员有默默、刘漫流、孟浪、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郁郁等。他们的诗更趋于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冲撞和矛盾。诗人们的孤独感,源自生活在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的“无根”的、纷乱的状态所带来的个人精神焦虑,试图通过诗歌“恢复人的魅力”。第55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他们的诗作“常常稍带着现代野性式的‘知'性色彩”,“焦虑、绝望、幽默、无奈、反讽的交替运作,使这些诗得以摆脱乌托邦式的远景,而以反抗个人这一基本图像竖立”(注:陈超为《以梦为马:新生代诗卷》所写的序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整体主义”从1984年开始的以后几年里,四川是“新生代”实验诗歌活动最活跃的地区。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所谓“现代史诗”的创作。后来,他们以“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不同的名称来概括他们的艺术追求。整体主义的倡导者有石光华、杨远宏、刘太亨、宋渠、宋炜等,新传统主义的倡导者则是廖亦武、欧阳江河。第57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现代史诗”代表作有:宋渠、宋炜的《大佛》,廖亦武的《巨匠》,欧阳江河的《悬棺》等。第58页,课件共6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非非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