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智力技能的特点是()。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2.下列谁提出了“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命题()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叶圣陶
D.乌申斯基
3.美育是由下列谁首次提出的()
A.马克思B.苏霍姆林斯基C.席勒D.朱光潜
4.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叫做()。A.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C.感觉的分化D.感觉的相互作用
5.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做()。A.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
6.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哪种维度?()A.指向维度B.强度维度C.深刻维度D.外显维度
7.
第
10
题
《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主张是现代教学中的()
8.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有明显的对自我价值感的维护倾向。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交往原则是()
A.情境控制
B.社会交换
C.互相接纳
D.维护自尊
9.爆发式、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0.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起源划分,成就、交往、威信、赞誉等属于()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近景性动机
11.千百年来,学校和社会都竭力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同样培养出一批批人才,这是因为()
A.教师主导作用要比学生主体作用重要得多
B.人才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候与教育无关
C.教师主导作用是绝对正确的
D.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2.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A.A.罗夏克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13.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C.韦纳D.多伊奇
14.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
A.分析思维、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抽象思维C.求同思维、求异思维D.再造思维、创造思维15.记忆过程包括()。A.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6.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使用红笔容易引起学生的()。
A.随意后注意B.注意稳定性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
17.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
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18.下列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A.音乐能力B.数学能力C.操纵能力D.观察能力
19.“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杜威D.夸美纽斯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段话讲的是()。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二、填空题(20题)21.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22.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3.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4.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5.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6.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7.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8.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9.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0.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3.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34.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5.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6.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7.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8.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39.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40.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三、简答题(2题)41.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42.简述社会助长的实质。四、论述题(2题)43.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44.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辨析题(2题)45.技能与先天因素有很大关系。
46.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加强分科课程。六、(0题)47._______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
1.C
2.AA
[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已相当发展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在此书中,他提出了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的理论。提出了“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命题。
3.C解析: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
4.B
5.B
6.C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指的是深刻维度。深度涉及的是一种态度对个人的重要性的问题。
7.A
8.D
9.AA
[解析]A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B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C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的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D热情是一种高昂的情绪状态。所以应选A。
10.B
11.DD
[解析]本题是要求学生分别理解什么是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排除,答案选D。
12.D
13.C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韦纳。韦纳及其同事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推断(即归因)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内外性和稳定性。
14.C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15.D再认或回忆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16.D
17.A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18.D
19.C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的两大流派之一——现代教育派或进步教育派的基本主张。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杜威,而且还要知道他的主要观点。
20.D《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强迫或代替学生学。这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21.混合课混合课
22.认识
23.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24.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5.生活化生活化26.社会家庭
27.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9.强化强化
30.制度文化31.概念,判断,推理
32.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33.稳定,统一34.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5.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6.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7.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9.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40.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41.(1)从作用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方向划分,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呈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2.(1)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带来的活动效率的提高现象。但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社会助长作用确实存在,它不仅可以引起行为效率在数量上的增加,也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2)他人在场或别人一起工作也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甚至最后变成社会干扰。特别是在复杂的思维工作上,与人共做可以导致量的增加,但在质的评价上,则独做会比共做更好。43.(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本题要点明确,但要具体解释说明。
44.(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酒杯(酒具)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西乐器制造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岳西事业编招聘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事业单位真题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区域分析方法计量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甘肃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环保与安全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第二语言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操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大学《财政与金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公共部门绩效评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全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详解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华科版
- 机器人传感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初一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知识点整理
- 营销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 CSM工法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专项施工方案
- 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验收申请表
- 小羊诗歌大全1479首(小羊喝水扩句)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下册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A卷)试题【含答案】
-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研究共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