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新闻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新闻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新闻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新闻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新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新闻(2010·广东)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衡“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③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1.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满肚子委屈”,拟人特征非常突出;②疑问中含肯定的意味,典型的反问;③三个分句句式相同,符合排比的特征。答案①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达出可再生能源没有被开发。②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了解。③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新能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重重阻力。2.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举法拉第的例子,类比的意味非常明显,新能源就是当时的电,电的现状就是新能源的明天。明白了这一点,答题就有了基本方向。答案

(1)承接上文提到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是遇到许多阻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当初电力能源的开发利用也遇到了阻碍,但最终不仅突破了人类的旧有认识,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为下文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事实依据,预示着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其开发利用。3.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阳光”在文中有借代意味,意指所有的新能源;新能源的发展遭遇困境,所以需要法律来保护、推动。要明白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需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先总说新能源未能“自由”,需立法来保护;然后分析了新能源不能自由的两个原因;再指出新能源发展的巨大前景,只有通过立法来保护它的发展,才能让新能源获得自由。答案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指通过立法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论述:(1)可再生能源不自由,是指它们得不到开发利用。(2)不自由主要有两个原因:受科学认识局限,受眼前利益局限。(3)只有通过立法突破眼前利益的局限,才能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也就是保护人类的自由发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她只能活七小时”【注】[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_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旅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现场答案答案①以顺叙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突出救人的紧张感。答案②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把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使新闻的层次感强,给读者以吸引力;特别突出时间,渲染了救援的紧张。答案③

(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1分)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1分)(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气氛,(1分)强调救援救率之高,现场感强,使新闻内容更真实。(1分)(评分细则:顺叙方式写作好处2分,特别突出时间的好处2分)我的评判答案①考试得分:1分阅卷评析:本答案没有答出顺叙的作用——强调救援事件的连贯性。本考生对于此类题型不知从何作答,只凭感觉答出了“特别突出时间”的一方面的好处,所以只得1分。答案②考试得分:2分阅卷评析:本答案只强调了新闻文体以顺叙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在形式上的作用,没有答出在内容上的好处——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和救援效率高,这正体现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所以扣掉2分。我的评判答案③本题考查分析新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题干问“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的好处,可以从两大方面考虑:新闻内容方面和新闻结构方面。内容上:突出时间,时间的背后是一个个的连贯的救援事件,救援紧张,效率高。结构上:“顺叙”本身就是结构文章的一种方式,就能使文章层次井然,因为是新闻文体,再加以突出时间,事件相连而又有着紧张气氛。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现场答案答案①因为调用了大部分人员参与救援,这些事医生做不了。答案②时间短,但能找到非常难找的青霉素,所以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答案③在当时情况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评分细则:点明时代背景2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2分)我的评判答案①考试得分:1分阅卷评析:本答案没有回答出时代背景“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同时,也不是“调用”,而是自愿参加,“大部分人员救援”能符合题干要求,所以给1分。答案②考试得分:3分阅卷评析:本答案能点出当时的状况“非常难找”,又点出时间短,但没有回答出语句中“你们”的内涵,所以扣1分。我的评判答案③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内涵。要回答柯利蒂大夫说这一句话的原因,要抓住“你们”指哪些人,“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的“事”是什么事,更关键的是要注意这件事有着怎样的背景,通过阅读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一句话“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这就是这件事发生的时代背景。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现场答案答案①

“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用“焦急”二字,表现了记者们对小女孩的爱,加强了文章的紧迫感。答案②画线部分用“仁慈”“奄奄一息”等表现主观意愿的词语,打破了客观平实的常规,使这篇文章显得更有社会价值。答案③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评分细则:点明感染力和倾向性2分,分析2分)我的评判答案①考试得分:2分阅卷评析:本答案没有回答到问题的“点”上,运用“术语”作答不行,也就是心里想的是题干要求的意思,却不知从哪个角度、通知哪些词语表达。但是部分答案要点已经暗含其中,“焦急”是分析,“表现了记者们对小女孩的爱”含有作用感情倾向,所以给2分。答案②考试得分:3分阅卷评析:本考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分析较到位,但“使这篇文章显得更有社会价值”不够准确,所以扣1分。我的评判答案③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题干要求已经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以画线部分为根据来证实本篇新闻的语言不是客观平实的,而是含有作者感情的。然后找到那些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的词语,并加以分析即可。符合要求,可得满分。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本文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现场答案答案①

(1)体现了生命是多么的宝贵;(2)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们,关爱他们。答案②这篇文章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感,世界上充满了爱心再加上齐心协办,再大的困难也能被克服,也暗示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答案③

(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和精神。(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评分细则:每个要点2分)我的评判答案①考试得分:3分阅卷评析:本答案只是就文本本身这个“点”来回答,没有上升到文本反映的是什么这个“面”上总结,也没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美国的影响来谈,所以只给3分。答案②考试得分:4分阅卷评析:本答案能上升到“面”上回答,也能结合注释回答出对美国的作用,但“救人”事件折射的价值没有回答出来,所以扣2分。我的评判答案③本题是一个探究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社会价值”和“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社会价值”能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本文的主旨:“对生命的尊重”“团结友爱”等。若结合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来看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那就是这篇文章对美国的影响,“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可见这篇新闻影响之大,作用之大。符合要求,可得满分。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新闻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根据近几年高考考题,新闻类文本阅读的常见考向如下:(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2)理解新闻中重要句子及词语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4)分析新闻的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5)探究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人生价值和社会功用。对“分析新闻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这一考向,需注意: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2.×××段有什么作用?3.这则新闻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常见题型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2.从再现起场情形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群众接受的作用。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和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作用。解答思维这类内容的考查多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这种题目虽然有明确的规定性,但也会给我们留下很大的自主选择作答的空间。解决这类题目,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都必须懂得去对它们作“效果”分析。是采用这些技巧对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一是从阅读者这个方面考虑,看采用这些技巧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答题模式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北岛(当代诗人、作家)□朴思浩(出版人、任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林思浩:你的新书《城门开》写的是北京记忆,其中有没有用文字“修复”一座“被毁掉”城市的心意?北岛:与其说是用文字“修复”,不如说是“哀悼”。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我猜想,一个199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概认为北京就是现在这样,天经地义,一个古城只是谣传而已。其实根本不止北京如此。前几年也去过我的祖籍绍兴,那是我头一次回老家,失望之极。哪儿还有鲁迅笔下的那种韵味儿?就连鲁迅故居都像是仿造的。我认为,不仅我这样的异乡人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所有不聋不傻的中国人全都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林思浩: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些用回忆来复原文化名城的例子,一代文物的倾毁反而成就了文学的不朽,文学又反过来令文物增添了传奇的吸引力。你怎样看待这种关系?北岛:我既没有文学不朽的野心,也没有考古热情,何况北京作为城市算不上什么文物,人们至今还住在其中。我只是希望我们从紧迫的节奏中停下来,哪怕片刻也好,反观我们的生活,看看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文字追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我生命的开始,很多事都是在那时形成或被注定的。林思浩:你在写作《城门开》时是否想过在北京这座城市和您的生活间做一区分?哪一部分更令您着迷?北岛:就我的成长经验而言,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有某种镜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并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至于说哪一部分最让我着迷?细节。正是个人的可感性细节,如同砖瓦,让我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林思浩: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北岛: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林思浩: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你这个文字北京城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也即是说全书的篇章是怎样铺排的?北岛: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面很广。简单来说,北京城的结构和汉字的结构有共同之处,比如方向感,正南正北,横平竖直;再就是封闭性,老北京过去叫四九城,“四”指城墙,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九”为内城的九个城门,与汉字的结构不谋而合。对北京来说,城中之城是权力的中心。而汉字本身就有某种权力意志,这恐怕是为什么中华文明或所谓的“大一统”能持续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至于全书的篇章铺排,并不是按线性时间展开的,每章可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很像汉字或北京四合院,彼此呼应,在互相勾连拼接中产生更深的含义。 (选自2010年10月7日《南方周末》,有删改)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林思浩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围绕北岛新书《城门开》,林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将这些问题梳理后,可以发现:第一、二两个问题是就作者的创作动机而言的;而第三、四个问题则是就作品所写内容与作者过去生活的关系进行提问的;第五个问题从“全书的篇章是怎样铺排的?”可以明显看出是指全书结构特点。答案①写作目的;②写作与生活的关系;③全书的编排特点。2.北岛说“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他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从前文“哀悼”一词以及文后作者谈论鲁迅故居情况的文字可以理解到作者沉痛、焦急的心情。结合语句中“正在消失的”“我是……之一”等词语可以理解到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故答案应该表述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北京正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作为知识分子,作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这种迷失奉献自己的呐喊”。答案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北京正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作为知识分子,作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这种迷失奉献自己的呐喊。3.《城门开》这本书的写作和编排有哪些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要从有关作品内容的谈话内容中筛选文章写作的特点,从最后一个问题中作者的回答中提炼编排特点。答案写作:①借写北京记忆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迷失;②用人事来折射城市的变迁;③注重细节。编排:④每篇独立又相互呼应。4.你怎样看待北岛在谈话中北京城“正在消失”的观点?请简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诚如北岛所言,我们祖国广袤大地上的许许多多“北京城”正在“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的潮流下迅速消逝。这种消逝,不只是一些旧建筑的消失,更重要的是民族记忆和民族历史的迷失和割裂。所以,一切有历史责任感的领导者和公民都应该对这种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示例二:没有“消失”,就没有重建。“北京”是“老大帝国”的象征,没有近几十年的“消失”,就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没有全国大地蓬蓬勃勃的“消失”,就没有遍布全国的城市建设的热潮,也就没有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所以,“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惋惜情有可原,但因此就满腹怨言实在不应该。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港人的骄傲祖国的英雄

——香港义工黄福荣玉树地震灾区舍己救人纪实“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骄傲”“伟大的志愿者”……连日来,随着青海地震的消息报道,牵动港人,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舍己救人的事迹更让港人感动和自豪。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正在当地一间“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志愿服务的黄福荣带着孩子们从摇晃的建筑物中跑出,没有受伤。但是,废墟下还掩埋着3个孩子和3个老师,阿福和其他人立即冲回废墟营救他们。

大约10点多钟,刚刚救出3个孩子和1个老师,还在救援另两位老师时,6.3级的余震突然发生,阿福不幸被废墟掩埋。人们将阿福和两位老师救出来,两位老师安全获救,但阿福却身受重伤,当地医生现场急救亦回天乏术,半小时后,阿福去世了。大约下午2点,“西部爱心公益”在网上发布信息悼念阿福,将阿福遇难的消息公布开来。黄福荣是一个普通香港人,曾与朋友合伙开过运输公司,后来转行做货车司机,4月8日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工作;他长期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时服药,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来回多次,又在灾后重建时奋战汶川震区三个月,并获当地颁授志愿者荣誉证书;他曾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福。黄福荣参加义工活动,源自自己对人的热诚关爱。据香港货柜车主联会负责人称,黄福荣20岁前入行,为人热心公益,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香港货柜业发起筹款,黄福荣知道后义不容辞,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后来,黄福荣受一本书触动,开始亲身到内地参与义工活动。2001年,38岁的黄福荣在书店买到一本名为《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的书,作者是原解放军广州通信学院教官隋继国。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军人从北京天安门骑自行车出发,走遍全国,为无偿捐献骨髓作宣传,两人通过编辑部结识后在湖南会面,成了莫逆之交,黄福荣说,正是隋继国的举动感动了他,“过去我常讲做善事,但是都只是口头上的,这次我要把它变成行动”。2002年1月,黄福荣接过隋继国的旗帜,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全程2800多千米,历时3个月,继续为中华骨髓库的扩容,为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不辞辛苦地募款。湖北一对受助于黄福荣善行的谢氏兄弟,在致谢信中表示:“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奉献’!”命运捉弄人,隋继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