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课件_第1页
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课件_第2页
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课件_第3页
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课件_第4页
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23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一)、经典的突触传递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一)、经典的突触传递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1.突触的结构(synapticstructure):

⑴突触小体(synapticknob):

A.小体轴浆内有:线粒体;含神经递

质的囊泡(vesicle)

小而透明囊泡:ACh或氨基酸类;

小而致密囊泡:儿茶酚胺类

大而致密囊泡:神经肽类B.前膜:Theaxonterminalandthesynapse⑵突触间隙(Synapticcleft):

宽20nm,与细胞外液相通;神经递质经此间隙扩散到后膜。⑶突触后膜(Postsynapticmembrane):

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后膜对电刺激不敏感(直接电刺激后膜不易产生去极化反应)2.突触的分类⑴根据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分为:①轴突-胞体式②轴突-树突式③轴突-轴突式④树突-树突式特殊部位的突触:如神经-骨骼肌接头等。⑵根据突触的组合形式分为:⑶根据突触的传递功能分为:①兴奋性突触

(Excitatorysynapse)②抑制性突触

(Inhibitorysynapse)突触电位和突触整合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三、突触整合:时间+空间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细胞外Ca2+进入前膜递质释放并在突触间隙内扩散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开放某些离子进入胞内突触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突触传递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突触处递质释放过程Thereleaseofneurotransmitterbyexocytosis1.突触后电位指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是局部电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概念: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

*形成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增大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Na+内流>K+外流,突触后膜去极化。

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机制ThegenerationofanEPSP

*概念:

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后电位变化称为IPSP。*产生机制:抑制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上的Cl-和K+通道开放(以Cl-为通道开放主)

Cl-内流↑

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ThegenerationofanIPSP突触后电位的特点:EPSP和IPSP均属局部电位

①等级性:大小与递质释放量有关;

②电紧张扩布:这种作用取决于局

部电位与邻近细胞RP之间的电位

差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电位差.越大,距离越近,影响越大。

③可叠加性神经整合

EPSPsummation突触后电位的终结短暂性重摄取酶降解自受体:不引起膜电位变化,释放过多时,抑制作用;释放不足,促进合成与释放轴轴突触突触前抑制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突触,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存在部位: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尤其多见于感觉传入途径。

意义:控制从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使感觉更加清晰和集中,对感觉传入调节有重要作用。

1.单向传布: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但最近研究提出也有双向性(如NO等)。2.突触延搁: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时间为0.3~0.5ms,主要是经过环节多。3.总和: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因中枢可改变兴奋的节律。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6.后发放:刺激停止,传出神经仍然发放冲动,主要原因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以及中间神经元的作用。

突触传递的特征1.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2.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3.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离大于20nm,可达几十微米;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传递所需时间可在于1s;4.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效应器上有无相应的受体。(一)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特点(与突触性化学传递相比较)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二)电突触Electricalsynapse1.结构特点:

⑴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Gapjunction

⑵两个神经元间膜间距仅2-3nm;

⑶胞浆内不存在vesicle,两侧膜上有沟通胞浆的水相通道蛋白质,允许带电离子通过;⑷无突触前、后膜之分,为双向传递;

⑸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2.功能意义:使许多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或同步性活动。

gapjunction缝隙连接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Neurotransmitter&Receptor(一)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的概念:在突触间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

2.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

3.神经调质的概念及调质的调制作用⑴神经调质:虽由神经元产生,也作用于特定受体,但不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一类化学物质。⑵调制作用(Modulation):调质所

发挥的作用称为调制作用。例:阿片肽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

甲肾上腺素的调制作用:

作用于δ-receptor:促进末梢

释放NE,加强血管收缩。作用于κ-receptor:抑制末梢

释放NE,抑制血管收缩。

(二)受体

(Receptor)

1.Receptor的概念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

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

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组成:①接收部分(receptor),与配体结合;②效应成分(effector),换能作用。

2.Receptor与Ligand结合的特性

⑴相对特异性;

⑵饱和性;

⑶可逆性;

⑷竞争性;

3.3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

AgonistandAntagonist⑴激动剂:能与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一般指药物制剂)。(2)拮抗剂:可与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的空间构型使递质不能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化学物质(一般指药物制剂)。(3)配体(ligand):激动剂、拮抗剂及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激素等化学信号物质统称配体。4.Receptor的分类⑴按天然配体分类:如胆碱能受体、肾上腺能受体;受体有亚型:对每个配体来说,有数个亚型(如M,N…)。

⑵按受体存在部位分类:一般存在于突触后膜,但也可存在于前膜,称为突触前受体。⑶按受体激活机制分类:根据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机制的不同,受体分为两类:①与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②

G蛋白耦联受体或促代谢受体①与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此类受体又

称促离子受体、化学门控通道。如:A.位于终板膜和自主神经节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ACh门控离子通道受体;B.氨基酸类递质的促离子型受体。离子通道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离子通道是相互独立的通道是孔洞而不是载体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结构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