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2.6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一)_第1页
(26)-2.2.6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一)_第2页
(26)-2.2.6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一)_第3页
(26)-2.2.6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一)_第4页
(26)-2.2.6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6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一)大家好,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形与空间的关系12分钟P70(五)形与空间的关系形象我们通常称为“图”,其周围的空间我们通常称为“底”一般来说“图”与“底”是共存的。具有前进性的,在视觉上具有凝聚力的为“图”;具有后退感的,依赖“图”而存在的,我们称为“底”。“图”与“底”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常常可以互换。正负形:一般在白底上,黑色称为正形,反之则为负形.图底反转代表:“卢宾之壶”:增加图形的趣味性、多义性和耐读性,让人在视觉上有全新的感觉P71下面,我们详细的来说一下何谓“图”与“底”如果说边框围成的限定空间形成画面,那么,画面内呈现的形状叫做图形,图形与边框之间的空间称为背景或基底。画面构成由画面边框、图形、背景这三者的关系展开。图形与基底的关系成为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封闭的形与另一个和它同质的非封闭的背景之间的关系。P72“卢宾之壶”是用来说明我们视觉识别绝非孤立的典型图例。视觉识别要受到周围东西的影响,依赖它所处的环境。若将杯作为图形,侧面人像就为基底;若侧面人像为图形,则杯子就消失,变成基底。杯子和侧面人像并非同时看到,而是相互交替出现,由我们视点的选择而确定变化。在自然中本不存在图与底的关系,由于我们大脑的选择和组织关系,在某种场合下它可以是图,在另一场合下也许成了背景的底。成为图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之所以感知到物体,是由于物体与背景的分离,背景被忽略了。画面中的图,具有前进和引人注目的特性。它与背景发生分离而被识别,有相对集中的安定性,具有轮廓和物象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底就显得后退、分散和空间位置不够明确,由于底的形状的模糊性而使人难于感到它的存在。画面中能成为图的条件是:P73、P74(1)被封闭的形容易被看作图形,而封闭包围这个形的形则容易被看作“底”。在相同条件下,面积较小的形容易成为图形。如画面右边的这张作品(p73),可以看到在树干和树枝的间隙中有许多巧妙的利用积雪来进行的动物的图形设计。(3)统一规整的形比零散的形容易成为图形。(4)凸起的形较凹陷的形容易成为图形。(5)动的形容易成为图形。有同学可能就有疑问了,画面还能动起来?这里的动,并不是画面的动,而是画面中的元素是运动着的。(p74)如右边第二张图片,画面中的马正在奔跑,那么我们的视觉是不是就被动作更大的绿色的马吸引呢?答案是显然的。(6)形的内部质地密度相对大的容易成为图形。(7)根据视觉经验常常引发联想的形容易成为图形。(8)明暗或色彩对比度强的形容易成为图形。分离方式使图形显现而容易被识别。我们可以应用明暗、色彩强弱对比等不同方法,建立画面图形识别的次序和层次,使其或显明、或含蓄、或隐退。图形与基底都具有表现力,两者之间相互制约能够形成一定张力,使所有的图形都最大限度地在整个构图表现中发挥更大能量,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形之正负、虚实、黑白的相互关系。P75平面化与深度层次:设计中的画面空间,一般不是自然空间再现的结构,它是按照需要而设计的精神性的空间结构。它应用形之点、线、面、位置、大小比例、聚散离合等方式,将自然物象转化为图形形象,作并置连接、叠合、穿插等排列,以此表现画面的空间结构及深度,形成画面自身的新的空间结构。P76平面化的方法在古代艺术、装饰艺术及东方绘画中是普遍应用的形式,现代绘画从中获得启示。从塞尚绘画开始,产生了绘画平面化的现代意识,即采用变换物象位置,从不同视点,对物象进行重叠、穿插或映透,从画面的力学关系出发,构筑画面内部的强烈运动感和整体关系的和谐感。马蒂斯以适应图形的装饰形式作为绘画追求,创造性地应用图形与色彩的平面性样式。早在上世纪末,许多现代画家在进行招贴画的印刷设计时,就应用了这种方式,这对以后的图形设计有很大影响。P77、P78平面性空间结构的画面,与自然物象的现实空间拉开了鲜明的距离,成为与自然形式并行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通过画面自身以传达一定意义为目的,重新组织物象建立新的联系,使其成为单纯、鲜明、具有美的形式和精神意蕴的视觉图像。P79——P81从纯粹的平面空间到自然的无限空间之间,是一个广泛的深度空间。为了便于思考,把握和应用画面整体空间的深度特征,概念中,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无限的深度空间、有限定的中度空间、起伏不大的浅度空间,以及纯粹的平面空间,根据画面表现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画面中的深度表现常常呈多种形式,这里只是指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整体空间的深度特征而言。P82——P84当我们确定画面空间深度特征之后,接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有限定深度的范围中去选择层次数目。这就意味着对复杂的深度层次进行简化。这种简化直接影响画面的视觉表现效果,这就需要将空间深度概括划分为多个平面层次,对处于不同位置的物象进行层次方面的归纳组织,以尽可能少的层面构成有深度秩序的整体,使视觉形式无论在识别的易注性,或是主题传达的鲜明性上都有极强的表现力度。一般而言,平面设计的图形多在二到三个层次上展开,尤其是符号性强的图形或处在动感环境中的路牌广告,更需简化层次,即使属于相对复杂的绘画,一般也不会超过七至八个层次,否则会因层面间的对比度减弱,使图形难以识别而被淹没在一片模糊或混乱中。对于画面中物象的立体度特征的把握,同样面临诸如使其或为体积感强烈的、或类似影像扁平性的、或介于两者间浮雕感的、或稍稍有点起伏感觉的种种选择。所以,我们在进行画面构成的总体把握时,常以图形和基底为基本层次。在此基础上,如需增加深度层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