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实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课堂实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增强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通过图片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历史的能力,通过对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讨论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周恩来在国际外交上的表现,感受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通过学习新中国与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上确立了自主的形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难点建国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堂类型新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自学预习课本,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相关知识二、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纪录片《大国外交》当中的一段,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中国外交以蓬勃的姿态向前发展。学生看视频回答,激发兴趣教师视频导入新课,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给你兴趣三、讲授新课(一)准备重启朋友圈教师:什么是外交?学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教师: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圈么?你们在朋友圈里都发表些什么内容呢?教师:新中国成立之后也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知识,看这几幅图片,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近代外交。学生:屈辱、不平等,没有主权,被迫的,不独立的教师:非常好,基于“弱国无外交”这一基本丛林法则,这些条约基本都是不平等条约,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是这么评价近代外交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教师:新中国成立之后,破旧立新,毛泽东在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当中表明“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通过同学们的课前预习,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实行什么呀的外交政策?学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新朋友圈封面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我国外交的根本,至今仍是我国外交的基调,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后无论朋友圈如何发展变化,我们的封面一直保持不变。教师: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国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学生:进行经济建设教师:展示新中国外交环境图新中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为恢复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当时的外部环境如何呢?苏联在建国的第二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苏联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便增加了17位好友。展示图片:建国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教师:新中国刚成立,就好像一个学生刚转到一个新班级,他与周围同学搞好关系,是为了帮助他更好地学习,更好的融入这个班级;同样,新中国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可是不久我们就和我们相邻的同学发生了点小矛盾教师:同学们,这位和新中国产生矛盾的朋友是?学生:印度教师:因为什么产生矛盾呢?

学生:关于西藏关系问题,教师:中印边界问题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克马洪线”,位于西藏一带。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教师:面对这样的领土争端,我们要如何解决?战还是和?学生:和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老百姓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争,渴望和平,不希望战争。教师:既然如此,我们一和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派出了周恩来总理进行谈判。发表第一条朋友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配图周恩来手写稿教师: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回答教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学生: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教师: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么?学生:因为这是针对中印两国领土争端问题所提出的教师:很好,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是在日贝瓦会议休会期间,在此补充一下日内瓦会议:1954年5月27日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了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印度支那位于今天的东南亚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请说出中国提出的这些建议是否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些内容?学生:互不侵犯,和平共处教师: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实践应用,使人们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外交,看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处理国际问题中新中国的份量。播放视频教师:我们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它的提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同,在国际会议上多次被重申和引用,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集中体现,是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四)加入新群:“万隆会议”群新中国要想发展只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和更多的国家团结起来,在此,新中国加入了一个群:万隆会议群教师:通过之前的预习找出与万隆会议相关的知识点教师:但是我们加入了一个新群也有自己的困扰,面对这些困扰和种种不同的声音,在万隆会议群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学生分别扮演各国代表和周恩来再现当年万隆会议的场景(五)发表朋友圈:求同存异同学小组讨论,中国和与会的亚非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异同?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发展的精神,赢得了多数亚非国家的支持和赞扬。在万隆会议结束后,中国与非洲的埃及,亚洲的伊拉克、尼泊尔、叙利亚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教师:万隆会议当中体现了一种精神,我们称之为“万隆精神”,其内涵是什么?制作思维导图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刚刚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理清线索,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课堂巩固练习情感升华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外交70周年。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坚韧,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困难所阻,走好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征程,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发展,50年代外交是我国外交的基石。我国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根本,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举行。五、板书设计一政策一原则一会议一方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做的贡献。过观察分析图片和史料,学生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图片知识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解图的能力。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观。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新课改的历史教学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朋友圈的方式引出本课,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增加对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理解。学生根据所出示的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学生根据图片了解当时世界大环境,了解美苏对中国采取不同态度的原因。学生根据图片了解这17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知识点学生找到关键词“领土”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学生分析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学生通过课本找出影响学生根据课本找出相关知识点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感受当年万隆会议的气氛,感受到周恩来的大国风范。通过讨论学生得出我们是在斗争中求和,和而不同。学生根据所学理清头绪,制作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前后外交政策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总结能力引导学生提炼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塑造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的环境,易于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分析材料,找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和平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补充日贝瓦会议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教师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以群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及时在各小组中进行指导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情分析1.认知条件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如阅读史料、辩证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归纳和总结等。就具体知识而言,学生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和材料等新中国的外交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比较顺畅,但是教学中要注意教育学生辨伪存真,尊重史实。2.能力水平初二学生接触历史课的时间较长,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史学理论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课本上的一些历史名词,知道应该辩证的、客观的、多角度、全面的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3.情感态度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对知识充满好奇、爱憎分明、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维护和平的意识,这是学习历史最好的动力。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的热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效果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做的贡献。2.过观察分析图片和史料,学生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3.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4.利用图片知识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解图的能力。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中国历史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主要内容有钢铁长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业的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发展情况,展现了中国积极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在外交史乃至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节课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主题,共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个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讲述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的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通过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的斗争,在国际上确立了自主的形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对世界外交所做的贡献。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堂检测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该情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抗美援朝

D.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某中学学生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①重庆谈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出席万隆会议④开国大典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封锁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B.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国际舆论曾评价:“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你认为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中国()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制定“另起炉灶”的方针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论语•子路》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后来继承发展为一重要的国际外交思想是在()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26届联合国大会D.中美上海会议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活动,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中国在60年前的万隆会议上做出的主要贡献是()A.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导了会议进程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准则C.独家提出“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成为亚非国家关系准则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顺利进行10.识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接见在西藏地区图二万隆会议上发言关系谈判的印度代表团(1)分别指出两幅图片场景发生的时间。两幅图片都与有关。(3分)(2)在编排与上述人物有关的历史剧时,图一你选择的台词是,图二你选择的台词是。他的这些言论分别概括为什么?(4分)A.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B.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C.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D.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3)说出万隆会议的意义。(3分)答案:1-9CBCCDBBBD10.(1)图一:1953年;图二:1955年。周恩来。(2)B;C。图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图二:“求同存异”方针。(3)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反思1.上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总体的把握,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出了教学目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比较熟练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2.本课程资源大量运用了视频、图片以及相关史料,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了这段历史,同时培养了学生历史对比和概括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特色的教学情境的架构,以朋友圈的方式来讲解新中国的外交,形象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中国外交的发展状况。3.本课有待改进之处,在上本课时,我的主导作用待以发挥,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没有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今后要注意改进提问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可再加强些。同学们在参与辩论时,要进一步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及时反驳对手观点。在点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