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临床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跌倒1.医学上相关危险因素:①视力减退;②心血管疾病;③下肢功能不良;④认知不良;⑤排尿系统不良;⑥步行及平衡不良;⑦药物,如降血压药,镇静药等2.年龄:跌倒者多为老年病人。老年人体质虚弱,感觉平衡及应激能力低下,活动能力差,且固执,对自己体能估计太高,易导致体力不支3.环境因素:主要是地面湿滑,凹凸不平或者饭菜紧急处理1.安慰病人,清除其紧张心理,对没有家属陪护的病人及时通知其家属2.立即报告医生,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护理措施3.记录跌倒具体情况:如时间、地点、跌倒前兆、病情等4.填写住院病人跌倒事件报告单1.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不可用过湿的拖把拖地,地面有油污、积水应请护工立即用拖把擦干,并指导病人及探望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保持病区地面的清洁干燥,定时检查床边、洗脸盆、厕所及浴室地面,破烂或不平的地面立即修补,地面湿滑时放置防滑标志2.保持通道畅通:医疗仪器如床边监护仪,吸引器摆放在指定位置,病人的鞋整齐地放在床边,勿妨碍通道的畅通,医疗仪器的电线需卷放好,以免松散下垂在地上绊倒病人。1.病房环境宽敞明亮,地面清洁干燥,通道畅通2.病房管理工作到位,各种安全设施、设备齐全,人性化设计3.病人安全防护意识强,主动配合护士工作4.护士法律意识增强,重续表所示发生原因预期效果油污污染4.时间:摔跌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清晨5:30~6:30是跌倒的最危险时间,这段时间病人刚起床,走动多,公用洗手间使用频率高,地面往往较湿,加之清晨机体生理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应激能力差,易致跌倒5.护士忙于各种治疗、操作,对病人关注较少床边围帘不使用需及时拉至靠床头位置3.保持足够的照明:病区要保证光线充足,厕所、走廊灯光不能太暗,转角位置必须亮照明灯,并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4.其他安全措施:选用高度合适的床和椅,床设床栏、凳子要有靠背。有轮家具有良好的刹制功能。走廊通道及浴室要安装扶手,并定期检查扶手的稳固性。厕所、浴室门的宽度要足够让助行器通过,内设呼叫铃,方便病人求助,浴室要安置防滑垫5.加强安全护理学习:从思想和法律教育入手,让每位护士重视安全护理,提高工作责任心。设置特定的表格,对发生的每起摔跌意外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存在的隐患,找出改正对策,从而不断改进护理服务6.做好特殊的药物治疗护理:服用镇静催眠药的病人易出现头晕、嗜睡、精神委靡等影响判断力的情况,服药后嘱卧床休息,避免走动;服用降血压药时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提醒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使用降血糖药要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7.重点防护高危病人:评估病人潜在跌倒危机,对存有跌倒危机的病人续表所示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需特别加以防护,在床头有防跌倒的醒目标志,对昏迷偏瘫年老体弱等病人装上床栏。必要时需加安全带。安排高危病人临近护士站,以方便观察8.做好主动护理:护士定时巡视病房,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解决病人的各种问题,尽快回应病人的呼叫铃。夜间病人跌倒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在早、晚两头时间增加护士或护工,主动做好晨晚间护理,减少摔跌发生9.提高病人的自我防范意识:用口头宣教、墙报、宣传小画册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有关安全知识,加强病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使其主动配合护士工作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坠床1.老龄、小儿病人因定位、平衡能力差2.意识障碍、视力下降、骨骼肌肉系统问题等3.病床设计不合理,设施使用不当4.照明过强或过暗5.床上或床边缺少辅助设施6.病人身上插有各种管道,位置放置不当紧急处理1.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病情检查,守护在病人身边,做好进行紧急抢救的各项措施2.若病情允许时,妥善安置病人3.通知科室有关负责人和病人家属4.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详细记录坠床经过,找出病人坠床的内-外在因素6.评估病人坠床危险状况7.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预防措施1.认真评估病人,对所有入院或转入病人,均应进行坠床相应危险因素排除和评估,可将病人分为坠床低危人群和坠床高危人群2.坠床低危人群护理措施:主要避免外在因素所带来的伤害(1)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医院环境介绍(2)固定好病床,必要时升起床栏(3)转运病人时应有专人陪护,升起护栏(4)将必需物品安置在病人可及之处,呼叫器放在病人方便拿取的地方,并保证呼叫系统正常(5)地面保持清洁干燥(6)确保病房照明良好3.坠床高危人群护理措施:(1)做好坠床低危人群护理措施(2)做好防坠床高危防跌倒标示1.评估病人到位,能正确评估坠床高危人群与低危人群,护理记录完善2.各种预防标示到位,正确醒目3.病人与家属能认识坠床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4.各种防坠床设施齐全、到位5.病人发生坠床后各种紧急处理到位,不良后果降到最低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3)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制订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4)与医生沟通,开出陪护医嘱,加强对病人的监护和陪伴(5)对有意识障碍的病人,护士应重点进行观察(6)昏迷或躁动病人必要时加以约束,注意约束给病人带来的损伤(7)对服用特殊药物的病人,应观察用药后反应(8)随时评估病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9)认真做记录和交接班4.做好健康教育:(1)对有坠床危险的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防坠床的教育(2)病人家属及照顾者参与防坠床的计划(3)对即将出院、且存在有坠床危险的病人进行防坠床的健康宣教发生原因预期效果烫伤1.热水袋使用不当引起烫伤2.热水瓶绊倒、爆炸、底座脱落等引起烫伤3.儿童好玩接触开水锅炉引起烫伤4.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烫伤,多见于TDP灯、微波、红外线照射等理疗过程5.瘫痪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感觉减退,在使用保温措施、日常的清洁、中药浴足过程中,易发生烫伤6.患儿烫伤多是由于家长看护不周、疏忽大意、缺乏预防烫伤知识引起1.发生烫伤,护理人员必须亲自查看伤情并及时处理2,现场急救原则总结为冲、脱、泡。冲即烫伤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1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脱,即充分浸湿、凉透后,小心除去衣服,不可强行脱衣,再将烫伤部位浸泡于洁净的冷水中即应用冷疗法。烫伤后越早用冷水浸泡效果越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用冷水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3.通知医生迅速查看伤情,报告护士长,必要时联系烧伤科医生会诊4.安慰病人,根据医嘱做进一步处理5.填表上报护理部1.严格掌握热水袋使用指征、正确的操作方法,禁止使用盐水瓶代替热水袋保温2.指导护士和病人及家属将热水瓶置于指定位置,如放于床头与床头柜的空隙内等,发现未按要求摆放而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安全宣教3.使用热水袋或瓶时,要检查封口、时处理更换1.护士严格掌握热水袋使用指征、正确的操作方法2.热水瓶等设施完好3.护士对病人进行烫伤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发生原因预期效果4.指导家长和儿童禁止进入开水房或接触开水盛放器具。同时,对儿童应加强看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平时盛有热汤、沸水的容器不要放在桌子边缘;小儿奶瓶吸吮前要先检查温度,并将瓶盖旋紧;热水壶、热锅不要放在地上,应远离小儿且放在小儿不宜触及的地方;为儿童沐浴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慎用热水袋,必须用时水温不宜太高,5.加强护理责任意识医护人员应时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克服侥幸心理,防范胜于治疗,责任重于泰山,医疗质量就是生命”的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6.瘫痪病人使用热水袋时温度应不超过50℃,放在双层被子之间,并每隔半小时更换一下部位,5~10分钟检查局部皮肤,发现皮肤潮红,立即停用。浴足时先泡健侧,后泡患侧,若需添加热水,应先将肢体移出盆外,以减少和预防烫伤的发生7.病人入院时常规由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烫伤防治知识的宣教,加强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要教育患儿及家长、亲属、保育人员等注意小儿烫伤的防范,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以预防烫伤,并向其广泛宣传烫伤的相关知识。护士巡视病房或做任何工作时,发现有安全隐患,都应对监护人、病人及时指出并劝告其改正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冻伤1.长时间的暴露2.病人肢端血液循环不良、运动缺乏、营养不良、贫血、缺氧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伤的发病诱因3.病人降温时防护不到位,护理人员观察病情不仔细4.护士对病人及病人家属沟通和宣教不到位5.护士防范意识不强,对冻伤的危害性认识不够1.立即通知医生,冻伤病人应尽快撤离寒冷环境、快速复温,给予热饮、利用热水袋局部加温、温水浸泡、红外线加温,及时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药,注意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恢复情况,皮肤颜色和感觉的改变2.确定冻伤严重程度:按损伤深度分损伤限于表皮;皮肤呈点状白斑,周围发红,常有明显的痒感和烧灼感。二度冻伤(充血和水疱形成):损伤达真皮层;皮肤呈深红与带斑纹的发绀并存;触觉迟钝,定位感觉消失;水疱在第1个24小时充满清亮或乳状液体。三度冻伤(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损伤累及皮肤全层并扩展到皮下组织;皮肤呈青紫色或青灰色;以出血性水疱为特征,伤后2周变为黑色焦痂。四度冻伤:导致组织完全坏死与缺失。针对不同的程度给予处理,如白色或清亮的水疱表示冻伤表浅,应及时引流;血水疱表示冻伤较重,应保持水疱皮的完整,促进结痂并防止感染,三度、四度冻伤多用暴露疗法,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植皮1.病人自己能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2.病人降温时防护到位3.护士能准确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4.健康宣教到位5.护士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观察24小时尿量,有无呼吸窘迫,必要时行气管切开4.对肢体冻伤的病人,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以减轻疼痛5.遵医嘱给予抗炎、抗血栓素药物1.加强健康宣教,做好防冻知识宣传,采取防冻措施2.合理着装和对易冻部位施加保暖防护。注意保持干燥,如有潮湿及时更换,对于手、耳部皮肤暴露部分要保护,如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等;另外,皮肤涂敷少许油脂,也有减少散热的作用。饮食补充足够的热量3.在寒冷环境应适当运动;不要在太冷或者潮湿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久,应避免长期静止不动。特别在户外,要适当活动,如搓脸、搓耳、搓手、跺脚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条件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吸烟和酗酒5.病人在降温时,应加强防护,使用冰袋时,应将小毛巾包裹,避免冰袋与皮肤直接接触,每间隔1~2小时观察降温的效果,皮肤的颜色等情况,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并给予正确的健康宣教6.加强护士业务学习,认识冻伤的危害性,增强护士防范意识发生原因预期效果压疮1.昏迷瘫痪和自主活动丧失病人,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2.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受压处缺乏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3.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引流液等物质的刺激变得潮湿,未及时清洁4.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5.宣教和沟通不到位1.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2.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3.避免摩擦、潮湿及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保持皮肤干洁4.增加翻身次数,必要时30分钟翻身5.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6.通知医生,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1.避免组织长期受压:(1)对活动能力受限者,定时被动变换体位,每小时1次,必要时缩短翻身时间(2)长期卧床病人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3)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4)躁动者有局部皮肤受压危险,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1)平卧时,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半卧时应在胭窝处垫软枕,足底部放一坚实木垫,防止身体下滑移动(2)为病人翻身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3)使用便盆时应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防止皮肤擦伤1.病人皮肤清洁、完整、干燥2.病人皮肤无发红情况,无压疮发生3.对已形成的压疮经过正确处理,得到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4.病人对预防压疮有一定认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3.保护病人皮肤:(1)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2)温水擦洗皮肤,使皮肤清洁无汗液(3)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4)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理,保持局部清洁(5)对皮肤局部出汗的部位(胭窝、腋窝、股沟等处)可使用爽身粉4.改善病人临床状况,在原发病允许的条件下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增加自身抵抗力,以防压疮或促进创面愈合5.感觉障碍者慎用热用袋或冰袋,防止烫伤或冻伤6.正确处理压疮:(1)淤血红润期:防止局部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2)炎性浸润期:水胶体敷贴覆盖。有水疱者,用透明贴覆盖,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避免局部继续受压,促进上皮组织修复(3)溃疡期: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及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增加营养的摄入,促进创面愈合7.加强健康宣教,鼓励病人适当活动8.做好心理护理,避免不良情绪反应发生原因预期效果清理呼吸道无效1.身体虚弱、疲乏无力、咳嗽无力及无效咳嗽2.手术,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后3.呼吸系统感染致分泌物增多、黏稠4.外伤:呼吸道损伤、喉外伤等5,感知/认知障碍6.与害怕咳嗽有关7.与支气管痉挛有关:如支气管哮喘等8.与气管、支气管感染及分泌物过多有关:如支气管扩张、脓肺等1.痰液黏稠不能自行咳出时立即给予吸痰:正确掌握吸痰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的病人,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消毒吸痰管使用一次性的,一用一更换。引流瓶内液体有效氯含量1000mg/L,每日更换。使用中的管道,每周浸泡消毒2次。地面每日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3.呼吸道持续湿化:用生理盐水100mL加入糜蛋白酶4000U持续湿化,每日约200mL(适用于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的病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应鼓励病人多喝水,以稀释痰液,每日约2500mL4.口腔护理:根据病人情况选用口腔护理溶液,每日口腔护理2~3次,人工气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性增加4~6倍。加强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痰液和痰痂、防止肺部感染1.发生痰液黏稠不能咳出时,立即予以吸痰,及时解除病人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2.实施护理措施2~3日内能有效地咳出痰液,痰液逐渐稀释并排痰次数减少3.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音清晰,呼吸频率、节律正常,皮肤颜色正常4.病人能自主呼吸,自我感觉呼吸正常,咳痰排痰自如发生原因预期效果5.无合并症的1.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温度保持在发生:如肺18℃~22℃,湿度在50%~60%,部感染、口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腔感染流通2.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必要时吸痰。使用一次性痰杯,随时将痰液倾倒3.必要时遵医使用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4.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咳嗽的频率、程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排痰前、后进行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5.体位引流,促进排痰,如协助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6.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自行咳嗽和排痰。术后病人加强术后指导,告知正确的保护伤口的方法,鼓励自行咳嗽咳痰,适当下床活动。告知病人戒烟戒酒,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坠积性肺炎1.长期卧床,尤其是老年病人,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易淤积于中小气管2.神志不清病人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服镇静药后,因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的误吸3.食管病变如食管失弛缓症、食管上段癌肿、Zenk-er食管憩室,食管下咽不能全部入胃,反流入气管4.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时影响喉正常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吐物吸入呼吸道5.气囊放气导致的分泌物流入肺部6.机体抵抗力低下1.立即通知医生,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改善呼吸功能2.立即给予吸痰护理,将未吸入的分泌物经口鼻及呼吸道吸出3.协助医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或气管插管将异物吸出4.有效控制感染:在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未出来前,应联合适量使用抗生素,结果出来后,应用敏感抗生素5.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通知麻醉科医生急会诊;使用白蛋白或右旋糖酐40纠正血容量不足;使用利尿药避免左心室负担过重和胶体液渗漏入肺间质6.必要时使用呼吸机,选择呼气末呼吸道正压模式,纠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监测: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面色,以及分泌物颜色、量和形状,呼吸音,胸廓运动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翻身拍背。由于病人长期卧床,久病体弱,咳嗽无力,护士应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后拍背,每小时拍背3~4次。1.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和清洁2.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相对正常3.病人口咽清洁4.病人及家属相关知识得到提高和改善5.病人呼吸音清晰,无坠积性肺炎发生续表所示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7.沟通和健康教育不到位必要时在骨隆突处垫气圈或棉圈;拍背的方法: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时,护士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有节奏地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以病人能忍受为度,3~5min/次。指导病人有效咳嗽排痰。②吸痰。病人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吸痰是关键。吸痰的顺序为先吸气管内的痰,然后再吸口腔或鼻腔内的分泌物,顺序不可颠倒。吸痰时一律用无菌镊夹取吸痰管吸痰。吸痰管尽可能插深,便于吸出深部痰液,螺旋向外抽出黏附在气管内侧的痰液。每次吸痰不超过10秒,最多连续不超过2次。吸痰管1次1换。③湿化呼吸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病人,采用生理盐水中加入适量抗生素、化痰及抗支气管痉挛药,以起到抗菌、消炎、解痉、湿化呼吸道黏膜、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化痰液,促进排痰的作用2.口咽部护理:口咽部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通处,口咽部的细菌极易移行致呼吸道而导致肺部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并注意漱口液的选择,同时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应及时指导病人做吞咽功能训练,防止误吸误咽,如有食物滞留续表所示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口内,鼓励病人用舌头的运动将食物后送以利吞咽3.手术麻醉前应充分让胃排空,对昏迷病人取平卧或侧卧位,头偏一侧,随时清除及抽吸呼吸道,口腔内分泌物,尽早安置胃管,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准备气囊:放气前清理口腔、气管中气囊上的分泌物,以减少由于气囊放气导致分泌物流入肺内,在进行气囊放气的同时进行吸引5.清洁空气:病人长期卧床及大、小便失禁是病房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一般自然通风20~30min/次,2~3次/d6.保暖:给卧床病人更换尿布、翻身、拍背,治疗时尽量少暴露病人。因为寒冷可使病人气管血管收缩,黏膜上皮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呼吸器官。因此,应注意保暖,病室温度保持在20℃~24℃7.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病人经常做主动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尽可能预防呼吸道感染8.健康教育:给病人家属讲解必要的知识、长期卧床病人护理的要点、康复指导,以取得配合。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或腹式呼吸)八、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输液反应1.药物原因:①大输液污染;②热原叠加;③微粒叠加;④稀释剂选择不当引起输液反应2.输液操作原因:①进气针过滤装置不良,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随之带进药液,而造成污染;②无菌操作观念不强;③配药间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④消毒剂不合格;⑤留置针输液,肝素封管液污染细菌等;⑥输液的速度不当诱发输液反应3.输液器材的质量: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被微生物污染1.发热反应:①减慢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②报告医生、护士长;③遵医嘱给药,对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药降温,及时对症处理;④遵医嘱抽血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⑤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备查,必要时封存药液、并送检;⑦及时报告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等部门2.急性肺水肿:①立即停止输液;②协助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③高浓度吸入经过30%~50%乙醇湿化处理的氧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轻缺氧症状;④正确执行医嘱;⑤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病人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1.严格检查药物及输液器具的质量2.尽量避免一瓶液体中加多种药物,特殊用药,两瓶之间连续静脉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物相互配伍或避免其他原因造成的药物沉淀或结晶1.配药时严格查对制度,及时清除不合格药品2.配药时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一次性输液器材安全有效4.正确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用药反应5.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出现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全面控制输液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发生原因预期效果4.个体差异:感染3.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抽吸药物,性疾病病人、幼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胶塞,减少药儿及老年病人,液中微粒的产生,现配现用体质较差、免疫4.配药应在治疗室进行,减少人员力较低,易发生流动输液反应5.输液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5.气候因素:天气则及输液操作规程多变,冷暖交替,6.留置针输液病人,应每日更换输人体难以适应,液器人的耐受能力也7.根据病人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下降,易发生输速度,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液反应发生原因预期效果输液速度调节不当1.护士责任心不强;输液时穿刺完成及更换液体后未调节滴速2.护士对病人的评估不到位,(如对病人的年龄、疾病、体表面积和耐受力未做出正确的评估,使调节滴速不当)3.对输液药物评估不到位,对药物的性质、浓度、效价不熟悉,不了解需输注的速度,使滴速调节不当4.输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输液瓶通气孔的堵塞,液体外渗,滤过器故障。针头斜面的角度、方向、位置等导致滴速不当,影响治疗效果5.健康宣教不到位,病人或家属自行调节滴速急性肺水肿1.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以减轻恐惧和焦虑情绪2.体位;将病人置于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3.加压给氧,使肺泡压力增高,减轻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给予20%~30%乙醇吸氧,因乙醇能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所示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4.按医嘱给镇静药、扩血管药、强心药、利尿药,如洋地黄、呋塞米、吗啡等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即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肢体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流仍通畅。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解除止血带6.对无贫血的病人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1.加强护士责任心,穿刺完成及更换液体后必须根据病人年龄,病情性1.护士责任心强,输液病人穿刺后及更换液体后均按要求调节滴速2.未出现因调速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3.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各种故障。保持输液通畅,调速正确4.健康宣教到位,无病人或家属自行调节滴速的现象发生原因预期效果质,所输药物性质按要求严格调节滴速2.正确评估病人,根据病人年龄,疾病,体表面积及耐受力调节滴速(1)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年病人20~(2)新生儿4~6滴/min,婴幼儿可按3.输液前,了解不同性质药物对输液速度的不同要求:如高渗溶液、分解液、刺激性强的药物、升压药、降压药要求严格调速(1)含钾的药液要根据钾的浓度调节滴速,输注浓度不超过0.3%(2)抗生素按规定时间调节滴速(3)甘露醇250mL在30分钟内滴完(4)滴注硝普钠等降压药时,先调节好滴速后,再将药物加入液体中4.正确评估病人情况,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头,可有效调控滴速,如新生儿可选用4.5号尼龙针头,输注甘露醇可选用大号针头等。对需要严格控制滴速的病人可使用输液泵5.加强输液的监护;每15~30分钟巡视观察一次,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对新生儿、年幼儿童、接受化疗的病人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因脱水格掌握输液速度。对危重病人输液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平衡和心电图的监测6.健康宣教:护士还应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输液方面的健康教育,及时防止和纠正病人和家属自己动手调节输液速度的现象发生原因预期效果输血反应1.发热反应:①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②受血者多次受血后产生同种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③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2.过敏反应:①所输血液或血制品含过敏原;②受血者本身为高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与病人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而使机体致敏;③多次受血,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体互相作用而发生输血反应;④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性抗体随血液传给1.发热反应的紧急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速;反应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异丙嗪或地塞米松;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储血袋一并送检2.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中、重度过敏者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或(和)注射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等;呼吸困难者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3.溶血反应的紧急处理: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或其他药物治疗;将病人的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如发现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1.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无热源,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输血适应证,病人无发热反应2.严格筛选献血员,保证所输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含过敏原,病人体温正常,皮肤正常,无头痛,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3.认真按要求做好输血前的准备;操作时的查对工作和输血过程中的巡视,杜绝因差错而发生溶血反应4.在采血、保存、输血的续表所示发生原因预期效果相应的抗原接触,4.细菌污染的紧急处理:除立即停止每一个环节即发生过敏反应输血和通知医生外,应将剩余的血中均严格遵3.溶血反应:①输液和病人血标本送化验,做血培养守无菌操作入异型血;②输和药敏试验。高热者,给予物理降原则,避免入变质的血液,温,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准确记录细菌的污染如血液储存过久、出入水量,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和疾病的保存温度过高、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感染传播血液被剧烈震荡治疗5.注意输血的或被细菌污染、5.大量输血后反应的紧急处理:立即速度和每次血液内加入高渗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高压吸输血的量,或低渗溶液或影氧(氧气通过30%~50%乙醇更防止因此引响pH的药物等,佳);根据医嘱用速效利尿药、强心起的循环负导致红细胞破裂药(如毛花苷C);镇静药(可用吗荷过重反溶解啡)、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或酚妥应。总之,4.细菌污染反应:拉明慢速静脉滴注)、氨茶碱、肾上严格把握采在采血、保存、腺皮质激素,双下肢下垂,结扎止血、储血和输注等任何一个血带,减少静脉回流。5~10分钟轮输血操作的环节无菌操作不流放松止血带各环节,预严均可造成血液防输血反应被污染1.发热反应的预防措施:的发生5.疾病感染:由供(1)输血前过滤去除血液中所含致热血者传给受血者原、白细胞及其碎片或输血器未保持(2)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无菌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6.大量输血后反应:操作常因长期反复大2.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量输血或输入大(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量库存血引起(2)不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能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清淡饮食或饮糖水,以免血中含有过敏物质续表所示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3)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3.溶血反应的预防措施:(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2)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3)严格执行血液保存制度,不可使用变质血液4.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控制献血员资质及血液采集、储存、运送、质检、输注等环节的无菌化5.疾病感染的预防措施;对供血者严格体检,优选献血者,凡有黄疸史、肝病、肝功能异常或3~5年内患过疟疾,查血抗体阳性者等,均不能作献血者,严格各类器械的消毒灭菌,认真执行无菌操作6.大量输血后反应的预防措施:在连续输入几个单位的库存血时,应间隔输入新鲜血,大量输血在1000mL以上,按医嘱静脉输入10%的葡萄糖酸钙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空气栓塞1.输液器漏气2.输液器内空气未排尽3.莫菲滴管内液面过低:排气时,莫菲滴管液体占1/2~2/3,低于1/3时,容易在输液过程中滴管内液面逐渐下降至滴管下而进入空气4.换输液瓶时莫菲滴管内液面虽符合标准,但滴管上段输液管内无液体,随着药液的不断输入,莫菲液面逐渐下降至滴管口下而输入空气,空气量大时可导致空气栓塞5.莫菲滴管倒转:使滴管下段超过了液平面而进入空气,严重者也可导致空气栓塞1.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输液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体内2.让病人处于头低足高位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3.立刻给病人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4.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地西泮,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右旋糖酐40改善循环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处理过程6.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病人完全脱离危险为止1.输液前要检查输液器包装密封性及生产日期,合格后启封,并排尽空气后注射2.排气时莫菲滴管内液面不低于1/23.静脉输液时仔细对光检查空气是否排尽,穿刺前再次检查4.更换输液瓶时用手轻轻挤压莫菲滴管,使滴管内液面占1/2~2/3,杜绝空气栓塞1.输液前输液器包装严密,生产日期合格,在安全有效期内2.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3.加压输液、输血时有专人守护4.达到输液时空气栓塞零发生率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6.连续输液添加液体不及时,尤其是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守护5.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协助病人上卫生间、吃饭等,防止莫菲滴管倒转,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6.做好输液宣教,防范空气栓塞7.加压输液、输血时护士应在旁守护8.掌握空气栓塞的急救措施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检验标本采集不合格1.采集标本前没按医嘱执行2.检查项目、目的不明确,导致标本量少、抗凝不全、容器错误3.细菌培养未使用无菌容器或未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造成标本污染4.操作不规范以及技术不熟练而导致标本溶血,血液稀释,血液凝固,动脉血抽为静脉血等5.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没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导致抽错血6.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未及时送检1.立即查明标本不合格原因:如收集标本方法不正确、运送方式不当等,给予纠正2.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取得病人的同意,重新留取检验标本3.确保标本安全送达检验部门并签收1.采集标本前仔细查对医嘱,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好容器,按要求贴好标签;检验申请单字迹要清楚,并要签全名;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应核实清楚后方可执行2.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向病人解释检验目的及要求;根据检验目的备齐用物,在标本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床号、姓名、科别、住院号、检查目的和送检日期与时间3.严格查对:采集标本前、后及送检前应认真查对病人床号、姓名、科别、住院号、检验项目等,以保证标本采集准确无误4.正确采集: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要正确。凡培养标本,需放入无菌容器内,不可混入防腐剂、消毒剂及其他药物,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如已使用,应在检验单上注明5.及时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不应放置过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需注明采集时间6.使用真空采血管,减少标本不合格率7.制定标本采集手册,医护人员人手一册8.加强医护人员标本采集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1.病人明确采集检验标本的目的和要求,积极配合2.根据检验项目,采集各种标本的方法正确,操作熟练3.标本及时正确送检4.掌握标本采集知识,杜绝不合格标本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检验标本丢失1.知识缺乏;年轻护士或实习生工作经验不足,对采集标本管理不善,未经同意,擅自将标本丢掉2.责任心不强,保存不当,影响检验结果3.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标本交接不清:标本留取后,未按有关要求进行标本登记,造成检验科、病理科在接收标本时,误将未登记的标本清理掉4.外送标本人员,培训不合格,业务不熟练,加之工作责任心不强, 没有将检验标本送到指定的部门,导致标本丢失紧急处理1.立即追查问题环节,及时找回标本2.如标本不能找回,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并采取补救措施3.对不能采取补救措施的,应上报有关部门1.加强对年轻护士、送检人员的培训、教育及监督2.做好标本交接手续,减少标本丢失、损坏或人为复制或补充标本,以虚假的标本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3.确保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及标本安全性4.对采血者的要求:采血者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质量意识,最大限度确保血液标本质量5.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标明床号、姓名等标记后还应注明采集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检以确保检验标本的准确性6.接收标本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标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目的相符。不符合要求者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末医生所填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应予退回,及时纠正以后,再予接受7.所有退回或拒收的标本均应在登记本上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送检医生、送检项目、拒收(退回)原因、拒收时间、经手人等1.护士及外送标本的有关人员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对采集标本管理妥善2.检验标本交接班制度严谨,送检标本能及时送检,且检验结果能及时反馈到有关临床科室3.采集标本的容器或试管应注明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门诊/住院号、病床。所送标本与化验单的检验目的相符十四、病人住院期间擅自外出时发生意外(病情恶化、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病人住院期间擅自外出时发(生意外(病情恶化交(通事故)1.擅自外出2.门卫管理不严,如无特殊原因,病人一律不准外出3.健康宣教不到位,未交待好病人外出注意事项4.病人或家属自身素质较低。因大部分病人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入院宣教接受能力差5.病人违反医院管理规定,不愿遵守医院规定,不愿服从医护人员管理6.病人工作积极性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病人在住院的同时并没有停止或延缓工作的进展,甚至有很1.如在院内陪检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则就地抢救2.如在院外发生交通事故,则派救护车急救人员救护3.逐级报告护士长、科室负责人、护理部及相关部门4.涉及纠纷时上报医疗安全办公室,必要时报告保卫科控制事态发展1.加强医务人员抢救知识及应急能力的培训,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抢救病人2.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应对其家属进行宣教24小时陪人陪护,与医院签订外出责任状3.危重症病人必须外出检查的,应由其主管医生及护士专人陪送,并按病情需要备好抢救药物和抢救器材,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4.门卫严格管理病人的出入5.加强沟通和健康宣教,尤其注重入院宣教,及时了解病人及其家庭状况及心理因素,讲解外出注意事项及发生事故的后果不准擅自外出,如有特殊原因外出时,应向医务人员请假,并告知准确归病房时间1.病人抢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加强医务人员抢救知识及应急能力的培训2.病人配合医务人员,无特殊情况严禁外出3.危重症、精神异常病人24小时有专人看护4.行动不方便者有专人陪检5.守门人员坚守探陪制度及病人出入管理制度,保证病房安全发生原因预期效果大一部分病人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只是抽空或下班以后才来医院做治疗。这类病人往往身负重任,日程安排得很满,因此会不断外出7.医院环境复杂,流动人口较多;老年病人自理能力较差7.给病人统一佩戴手腕带等多种识别标识8.陪检科室标志醒目,有提示标识和导向指引9.严格床头交接班,对有走失危险的高危病人(如精神、智力障碍者,无陪伴幼儿、老年病人等),及时与及时追问去向,并及时嘱其尽快归返病房10.对于老年人的外出发生意外要评估到病人的年龄、疾病、精神状态、家人陪护情况、自理能力、既往病例、药物评估等方面。护士应特别提高警惕,对于活动不便或者缺少家人陪伴的病人要多加注意,建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尽量不要让病人身边无第二人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病人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时发生意外1.护士对病人外出检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预见性不强,无防范措施(1)用平车或轮椅外出检查的病人,途中或检查搬移时发生摔倒、坠床、跌落事件(2)带有静脉输液管道、引流管的病人外出检查时输液管道进入空气或管道移位、脱出(3)病人静脉、口服等用药后马上外出检查,检查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等(4)做无痛检查的病人使用麻醉药后,返回病房途中出现呕吐、晕厥、低血压等2.护士对病人病情、既往史掌握不够,紧急处理1.病人外出发生意外时,首先呼叫医生或家属、其他人员帮忙,能就地处理时立即处理,同时判断病人意识、伤情、病情变化,如发生休克、心搏骤停时,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2.协助医生进行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返回病房后做进一步处理3.详细记录事件经过4.立即上报预防措施1.加强护士对外出检查病人的安全可预见性,对安全隐患能及时评估,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1)首先对外出检查的病人及陪检人员交代检查目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争取病人及陪检者的积极配合(2)对刚用药的病人不能立即外出检查,用药后观察半小时以上无药物不良反应再外出,高敏病人必须陪检,必要时带急救药品(3)病人外出检查需使用的平车、轮椅等工具定期检查、维护,平车护栏完好,必要时配约束带,轮椅上安全带、刹车能正常使用,轮胎气量足,无漏气1.医护人员、病人、陪护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或没有2.管理者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加强3.提高护理人员辨别高危因素的能力及预见性能力,掌握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掌握安全知识及评估预见的各种技能,并能熟练运用护理干预技能4.加强和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续表所示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安全评估不到位(1)病人检查过程中因为紧张或病情变化突发心搏骤停(2)糖尿病病人或需要空腹检查的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3)有精神或认知障碍的病人外出检查后走失,不能自行返回病房3.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4.医护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4)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有神经系统的既往病史,使用精神镇静药,有摔倒和跌落病史,痴呆或行动不稳病人,带有静脉输液、吸氧、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病人,存在脑血管损伤、低氧血症等病人外出检查一律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陪检,根据病情需要配带好氧气袋、必要的急救药品,糖尿病病人或空腹检查病人带食品或糖等食物,遇到意外情况能及时有效地处理(5)有认知障碍、平衡失调、感觉障碍、高敏等病人一定要有人陪检,病人身上有醒目的警示标志,使检查科室医技人员对病人的高危险性2.实施意外防范及安全管理监控,对病人实施安全保护:(1)责任护士对管床内病人的检查项目、时间、地点掌握清楚,提前与检查科室预约好,避免让病人长时间候检,如未在预计时间返回病房,应及时打电话询问,了解病人情况,直至病人安全返回病房(2)特殊病人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病人出病房及返回病房时间,检查过程中有无病情变化等3.加强管理者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护理工作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续表所示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1)管理者针对科室每一次意外分析原因,查缺补漏,及时有效地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同样事件再次发生,使不良后果减到最低(2)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促使护理人员对科室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加强4.创建医院安全文化:(1)全院范围内创建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清除病人检查通道上的各种障碍物,通道通畅,地面清洁干燥,有醒目的标识(2)各检查科室有针对病人的检查须知,特殊情况说明,有创检查或让病人有不适感觉的检查医护人员要事先告知,让病人有心理准备,特别是老年及儿童病人,避免因紧张或情绪问题引发的病情变化(3)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对突发意外的急救预案都能掌握,有徒手抢救病人的急救知识及技能,遇到突发情况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对外出检查突发意外的病人一旦有生命危险时都能及时施救,为进一步抢救病人赢得有效时间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交接班不严格;出现错交漏交1.工作责任心不强2.岗位职责、规章 制度落实不到位3.护士对病室动态 和病人的病情、治疗、检查等不了解4.护士专业业务不熟悉5.病人外出或检查6.规培人员单独交班,带教老师把关不严或无人把关7.病室频繁加床,病人较多,护士人力资源不足1.接班者发现有未交班、漏交、错交时,首先电话核实,再根据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如病人外出检查或其他原因未能按时服药、注射或输液时,应及时补上,某些特殊用药需严格按时间(每6~8小时1次)重新安排给药时间2.发现病人外出未归(未请假)时,应向上一班或病人和家属打电话,询问其原因,并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3.若静脉输液部位液体外渗或出现静脉炎,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并根据①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非缩血管药可采用冷敷或氢化可的松可热敷;③血管通透性高的药物可用50%硫酸镁湿敷;④静脉炎,抬高患肢和局部湿敷4.如为特殊检查未交班,应按检查要求准备,并与相关检查科室联系1.加强工作责任心2.严格落实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严 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交接班制度3.值班者应掌握病室动态,病人的一 般情况,医嘱执行情况,重症病人 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项处置完成情况以及尚待继续完成的各项工作1.工作责任心强2.岗位职责、规章制度落实到位3.护士了解病室动态及病人的病情、治疗、检查等情况4.护士专业业务熟悉5.病人外出或检查心中有数6.规培人员不单独交班,带教老师严格把关7.病室不盲目加床8.无未交班、漏交、错交班现象发生原因预期效果4.每班必须进行床头交接班,询问和查看病人情况,重点是新入院病人、特殊检查治疗病人、病情有变化的病人及危重病人5.对于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时,应仔细查看病人的意识、皮肤、各种管道及实施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护士长应对交接班内容、工作情况进行督察和综合评论,并准确、清晰地提出当日护理工作重点及应注意的事项;针对交接班中发现的问题,护理问题采取措施后的效果,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6.各班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接病人病情、用药治疗情况、皮肤、输液、各种管路情况、出入量情况、特殊检查治疗情况等7.必须掌握病室各种仪器(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除颤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做好仪器交接8.认真书写交接班报告,不遗漏、不拖延一项护理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9.病室加床应根据人力资源情况,加以适当限制。不要盲目乱加床发生原因预期效果用药疏失1.病房药品管理不当2.护士违反三查七对、核心制度3.护士责任心不强4.处方医嘱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清,工作人员之间难以合作,缺乏沟通以致用药信息传递错误5.药品的外包装易混淆6.长期输液,护士已准备好药,在药瓶上写名字,医嘱停用,护士未及时撤除7.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8.环境因素:工作环境不好;工作量过大,忙中出错,工作量过小导致疏忽出错;人员编制、工作量的分配、待遇的分配不合理1.发现用药错误时,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当班医生,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评估用药错误对病人的危害程度,并遵医嘱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如遗漏给药,应及时补上。药物给错病人应及时纠正。如为静脉给药应立即停输错误的药液,马上换上正确的药液。情况严重应立即抢救3.根据用药错误的情形,继续观察病人用药错误的不良后果及对症处理的疗效4.护士和医生应及时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安慰5.发生给药错误后,及时按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进行上报6.发生药物丢失,要第一时间落实责任到人,找到漏洞环节1.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加强岗位责任制、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法律法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每个医务人员自觉遵守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医嘱制度,护士在给药时必须遵医嘱执行。在首次用药前应仔细核查原始的医嘱。检查所配制的药物是否与医嘱一致。抄写医嘱是1.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操作规程2.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3.护士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执行正确的医嘱,在准确的时间内,将准确的药物,给予准确的病人。未出现用药错误4.医嘱字迹清楚,工作人员之间合作好5.病房药品安全管理,药物未出现丢失现象6.医院管理有效,人员编制、工作量续表所示发生原因预期效果影响情绪9.医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工作程序,如实习学生发药或临时工作人员发药等发生各类差错的主要机会,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抄写。在确认医嘱是清晰、明确、没有疑问的情况下,才能给药。在给药前,护士应检查所调配的药品是否正确、包装是否房联系解决3.病房药品按要求统一分类放置,药物存放于原装盒内,专人管理4.常用药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如 出现沉淀、变质、过期等严禁使用5.外包装易混淆的药品,及时向药剂科提出,尽量更换不同外包装的药品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原则,药物现配现用,掌握配伍禁忌7.毒麻剧限药品要专柜加锁,每日清点,严格交接班,用后登记备查8.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液卡、输液用药须经两人核对9.遇到大剂量用药时,除应核实医嘱外,并应与医生当面核实10.护士应该知道所有给药装置(如输液泵)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这些装置操作不当可能带来的差错11.长期输液,医嘱停药,护士应立即撤除该药12.在给药前护士应该为病人或其家属进行用药宣教的分配、待遇的分配合理,没有实习学生发药或临时工作人员发药现象续表所示发生原因预期效果13.一旦病人拒绝或对药物治疗有疑问,护士应该聆听、答疑,复查医嘱,以确保没有问题(如错误的病人、错误的给药途径、重复给药等)。如果病人拒绝接受药物治疗,应该将结果记录在医疗文书中,要求病人或家属签字。发药时遇病人外出检查应将药带回并交班14.用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加强巡视病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15.加强管理,尽量做到人员编制、工作量的分配、待遇的分配合理,杜绝由实习学生发药或临时工作人员发药等发生原因预期效果静脉留置针脱出1.护士宣教不到位,病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手部动作太大,将引留置针扯出2.病人出汗过多,致使输液贴黏性降低,导致留置针从静脉中滑出3.固定方法不当,不够牢固,引起的脱出4.病人神志不清或性情暴躁,消极面对疾病,不合作,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反感5.病人在更换衣服或睡眠中翻身扯出1.一旦发现留置针脱出血管,立即拔除2.按压穿刺部位以防出血。若为动脉置管脱出宜加压包扎穿刺部位15~30分钟,并观察局部无渗血及血肿后方可松开3.必要时重新置管4.整理好床单位,安慰病人。再次对病人进行留置针护理常识的宣教1.做好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留置针的注意事项2.对消极、悲观、有厌烦情绪的病人,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穿刺前评估穿刺及置管的部位,尽量避免在关节处穿刺,必要时使用夹板或约束带4.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标记穿刺日期、时间,对于黏胶松动、黏性降低者应及时更换5.需接三通者,务必旋紧接头,加强巡视防止脱出6.指导病人正确摆放体位,翻身、过床时动作轻柔,防止牵拉7.对小儿、有精神症状、意识障碍的病人使用约束带约束四肢,以防自行拔管,并与家属沟通,指导其对留置针的看护8.各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留置针脱出1.避免每日必须进行静脉穿刺,减轻了病人痛苦,有效保护血管,具有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2.留置针固定恰当,不随体位改变有脱出倾向3.留置后病人无不适感觉,留置针输液通畅,达到给药的4.躁动病人四肢约束到位5.一定程度上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发生原因预期效果静脉用药配制错误1.配药者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治疗室环境杂乱,护理人员人力紧张,难以集中精力配药、核对3.执行错误的医嘱4.配药者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未按正确的配药方法配制5.溶媒选择不正确6.药物有配伍禁忌7.药物剂量换算错误8.药物配制前包装、标签已去掉或模糊,配药者凭主观臆测配药1.一旦发现用药错误立即停止用药,更换药液,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上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同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予以心理护理,并做好记录2.错误配制的药液做好封存,做进一 步分析处理,查找错误配制的原因3.如用药前发现配制错误,立即查找 原因,重新按正确方法配制,严禁隐瞒或将错就错,导致对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4.管理者立即就配制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查漏补缺,并将事件经过书写上报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强责任心2.加强业务学习及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用药的安全意识,积极建立健全的各种有关用药安全性的常规和制度,并落实监控措施3.管理者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避免因人员不足、经验不足、各班新老搭配不合理导致操作失误4.严格准确执行医嘱,发现医嘱错误时要立即指出、更正,杜绝错误医嘱的执行5.规范护士行为,制定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药品科学分类,明确管理责任,合理布局治疗室环境,药品分类存放,特殊药物有醒目标识1.提高药物配制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病人的用药安全性2.减少和杜绝配制药物的各环节错误,减少药品损耗3.使药物配制流程更科学化、规范化安全隐患发生原因预期效果6.加强护士用药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正确的药物配制操作规程(1)加强护士素质和能力,护士对药物、溶媒剂量、浓度、用法及相关配伍禁忌等知识需完全掌握(2)查对药品质量,检查药物外包装和药品标签,注意有效期和批号,对质量有疑问的药物一律不用(3)一种药物用一副注射器及专用溶媒,以免发生配伍禁忌或pH值不同而影响药效(4)药物配制时先加非整支用量的药品,再加整支用量的药品,多种药物同时加入同一输液中时,需要严格按规定的加药顺序进行配制(5)非整支取量时应将取样量用红笔标注在输液卡上,以示提醒,便于核对(6)两种或多种难溶性药物用振荡器时须规范操作,并作标识以示区别,振完后及时归位(7)每加一种药品后都须混合均匀并检查澄明度,有色药品最后加入,以免影响澄明度的检查;两种不同浓度的药物配伍时要先加入浓度高的药物,后加入浓度低的药物,以降低发生反应的速度(8)药物要新鲜配制,禁止长时间提前配制,以免发生混淆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干预措施预期效果药物过敏1.病人为过敏体质2.遗传因素3.药物的致敏性高4.环境情绪因素5.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 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2.将病人立即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其领口、裤带,清除口、鼻、 咽、气管分泌物,抬起下颌,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管,取出义齿,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3.遵医嘱使用肌内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根据病人病情,可每5~10分钟1次,若病情严重,可用肌内注射量的1/2~2/3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内静脉注射。如病人心跳停止,可用0.1%肾上腺素1mL直接心内注射。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以适当速度输入平衡液、右旋糖酐40或血浆500~1000mL后,根据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视病情调整滴速。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脉注射,异丙嗪25~50mL肌内注射;对因支气管痉挛引起呼吸困难者,可用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4.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意识、瞳孔病人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1.病人能熟知自己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2.护士能正确判断过敏试验的结果3.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能正确实施药物过敏实验4.护士能掌握用药的注意事项发生原因预期效果5.发生呼吸、心搏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7.6小时内完善抢救工作1.用药前详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病人,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行脱敏注射除外)2.避免在空腹时使用药物,正确实施药物过敏实验。在更换药物批号、剂量,间隔3日未用必须重新做皮试3.护士能正确判断过敏试验的结果,过敏试验阳性者,报告医生,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历夹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病人和家属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5.规范抢救药品和无菌注射器的管理:抢救药品做到专柜放置,药物针剂盒内外要一致,药品标签要保持清晰,并实行专人管理,每月质控,使抢救药品在有效期内,以备过敏反应发生时有效使用发生原因预期效果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危险1.年轻护士,工作压力大,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成熟,缺乏沉稳,特别是实习护士2.思想上没有重视,做事的时候比较急躁3.光线不足,也是针刺伤的一个原因4.针刺伤发生较高的环节有:整理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分离针头及注射器,拔针,将拔下的针头重新插到输液袋,给抽好的动脉血气针头封上胶塞等5.护士在校教育中缺乏职业防护教育及临床实习护士的防护教育未受到重视6.医务人员本身、医院管理者及护1.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2.用碘酊、乙醇或络合碘消毒受伤部位3.对于受到HCV污染的针刺伤,目前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只能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染4.对于受到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或乙型肝炎疫苗注射5.对于受到HIV污染的针刺伤,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体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6.及时填写针刺伤登记1.加强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医院管理部门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让护士充分认识到防护不当会造成自身伤害,特别是对新进工作人员2.临床护士应主动增强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尽量减少因粗心发生的针刺伤3.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学习操作中如何避免针刺伤的技术,保持操作规范,尽量纠正和减少一些不安全行为1.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防护意识加强2.护士增强了针刺伤的防护意识3.操作规范,正确处理废弃锐器,预防和控制由锐器刺伤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4.护理管理者制定、完善职业防护教育制度、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制度、锐器损伤登记上报制度,建立刺伤后处理流程常规发生原因预期效果理教育者对针刺伤防护认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4.正确处理废弃物,加强锐器丢弃过程的管理5.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6.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针刺伤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发生原因预期效果病房和门诊用药(的安全性1.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发错药、打错针现象发生2.医护人员未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有些新药或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未执行3.临床医生使用抗生素未从低级到高级,或未做药物细菌敏感试验滥用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4.一些药商推销新药,医生为了一些商业利益,盲目使用新药(不良反应不明的)5.年老体弱者、孕妇、儿童用药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剂量及禁忌证6.未查看药物的配伍禁忌,酸碱性药物混合在一起,以至药物失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应用合同2篇
- 承租方装修的租赁合同协议标准版3篇
- 大货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合同with设施内容和环保标准详细描述
- 二零二四年度电影《某某》演员特技替身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合作协议
- 2024年度窗帘原材料采购合同
- 2024版房地产居间合同范例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大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合同2篇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担保支付条款
- GB/T 44713-2024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湖南土建中级职称-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国开(浙江)2024年《个人理财》形考作业1-4答案
- 个人简历模板(5套完整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 拒绝校园欺凌教育主题课件
- 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