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工程材料与民用建筑构造工程材料:是人类建造活动所用一切材料的总称。
如常见的粘土砖、石材、石灰、木材、水泥、混凝土、钢材、陶瓷砖、沥青卷材、玻璃、各种油漆、涂料、PVC管等等。建筑构造: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
7/20/202311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材料:无机材料不能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比如钢筋、水泥、黏土砖等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材料统称为有机材料。比如木材、塑料、橡胶、油漆等等,简单的说,有机材料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燃烧。天然合成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无机与有机合成的材料。比如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2按使用功能分类承重材料:承受外力或荷载的结构构件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粘土砖。非承重材料:起维护、分割作用的材料。比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功能材料:具有某种特有性能的材料。比如防水、防腐、以及装饰的材料。7/20/20232一、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一)材料的物理性质1、材料的密度①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
绝对密实的建筑的材料是很少见的,除了钢材和玻璃外,一般的材料都存在孔隙。测量绝对密度,通常是将材料磨成细粉后测定其体积。第一节工程材料式中:ρ-实际密度(g/cm3)
m-材料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7/20/20233②表观密度(平时称的容重)在土建工程计算与设计当中,常用的是表观密度。其定义: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因为自然状态材料往往含有水分,所以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含水量。③堆积密度:粒状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包括颗粒之间的空隙)。式中ρo-表观密度(g/cm3)
m-材料的质量(g)
V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式中ρ`0-堆积密度(g/cm3)
m-材料的质量(g)
V`o
-材料的堆积体积(cm3)7/20/202342、密实度与空隙率密实度:是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说明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程度,即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D=V/V0×100%=(ρ0/ρ)×100%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粒状材料内部的疏密程度。公式:P=V孔/Vo*100%=[(V0-V)/V0]*100%
式中:P—空隙率
V孔—材料中全部孔隙的体积
Vo—材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孔隙率和密实度的关系D+P=17/20/20235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及空隙率开口孔隙率:指材料中能被水所饱和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
PK=(m1-m2)/V0ρw×100%
式中:m2—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gm1—水饱和状态下材料的质量,gρw—水的密度,常温下可取1g/cm3闭口孔隙率:pb为总空隙率与开口孔隙率之差:
即pb
=P-PK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空隙率公式:P’=(1-ρ/o/ρo)*100%P’—散粒材料的空隙率
ρ/o—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
ρo--材料的体积密度×7/20/202363、材料的水性质亲水性和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后能被水湿润并吸入内部的性质称亲水性;材料与水接触后能将水排斥在外的性质称憎水性。常用润湿角θ表示。亲水性材料θ≤90°
憎水性材料θ>90°吸湿性和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其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湿性,其大小用含水率表示:(2)体积吸水率公式:W0=(m2-m1)/V0*ρw
*100%式中:W0--体积吸水率
m2—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m1—水的密度,常温下取1=g/cm3(1)质量吸水率:
W=(m1-m2)/m1*100%
式中:W—质量吸水率,%m2—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m1—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体积吸水率与质量吸水率的关系为:W0=W*ρo.7/20/20237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而不受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用特征强度降低的软化系数K来表示。公式:KP=fW/f
式中:KP
-材料的软化系数
f-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W-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1)软化系数越小,说明材料吸水饱和后的强度降低越多,其耐水性越差。
2)对经常处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如地下构筑物、基础、水工结构)的材料,其K软≥0.85;
3)受潮较轻的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其K软≥0.85;
4)K软≥0.80的材料,一般称为耐水的材料。7/20/20238抗渗性:指材料抵抗有压介质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K或抗渗等级P表示。依达西定律:Q=KHFt/d
式中:K-材料的渗透系(cm/h)Q-渗透量(cm3
)
t-透水时间(h)F-渗水面积(cm2
)
H-水头差(cm)d-试件的厚度(cm)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或渗透系数来表示。我国标准采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
抗冻性:是指材料抵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且强度不严重降低的性质。即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抗冻性。用抗冻标号D表示。
7/20/20239(二)材料的力学性质
1材料的强度与比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以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来表示。由于材料受外力种类和方式不同,具体又分为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四种基本强度值。比强度是单位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2弹性与塑性弹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弹性模量E=σ/ε
塑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出现裂缝,并且外力停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遗留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实际的材料并不存在理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相应的变成称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7/20/2023103脆性与韧性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没有明显的变形特征而突然破坏的性质。韧性:材料在动力荷载作用下,能承受很大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4硬度和耐磨性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或刻画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硬度大耐磨性好
。5耐久性耐久性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即保证其经久耐用的能力。耐久性越好,材料的使用寿命越长。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为混凝土耐久性。7/20/202311二、常用工程材料(一)砖和瓦凡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原料,经成型和高温焙烧而制得的用于砌筑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的砖统称为烧结砖。1.普通烧结砖: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矩形,长、宽、厚为240、115、53。普通烧结砖强度级别按抗压强度分M30、M25、M20、M15、M10共5级。烧结砖按材料分有黏土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粉煤灰砖,烧结砖中绝大多数是黏土砖,但黏土砖破坏农田环境、自重大、能耗也大,现在我国逐步取缔了粘土实心砖的使用,而由多孔砖替代。
7/20/2023122.烧结多孔砖:是以黏土、页岩或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承重砖。多孔砖的规格有190*190*90(M型)和240*115*90(P型)两种,M型比P型节省材料,但是施工不便。P型砖可与普通的烧结砖配套使用。多孔砖砌体结构房屋层数、P型砖宜控制在8层及一下,M型砖宜控制在7层及以下。另外,多孔砖不宜用在冻胀地区的地面以下和防潮层以下的墙体和基础等部位。3.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一般指粘土瓦。7/20/202313(二)胶凝材料1.定义:胶凝材料是指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由可塑性浆体变为坚硬石状体的过程中,能将散粒活块状材料粘结成为整体的材料,称为胶结材料。
2.胶凝材料分类
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胶凝材料可分为无机(石灰、石膏、水泥等)与有机(沥青、天然或合成树脂等)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类。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水成浆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称水硬性胶凝材料。这类材料通称为水泥,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气凝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称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和水玻璃等;气硬性胶凝材料一般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中,而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7/20/202314水泥水泥是一种粉末状水硬性胶凝建筑材料。加水拌合成塑性浆状物后能胶结砂、砖、石料等建材。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增长强度,而且能在水中硬化,增长强度。它的生产过程一般为“两磨一烧”。把几种原料及燃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磨机中磨成被称作生料的原料,然后入窑煅烧,烧成的料被称作熟料。再把熟料配以适量石膏和混合材在磨机中磨成水泥。按生料制造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半干法),湿法是把原料加水后在磨机中磨成生料浆;干法是将原料烘干后进入磨机磨成生料粉。按煅烧窑的形式可分为立窑和逥转窑。7/20/202315按其用途和性能分:(1)通用水泥:用于一般建筑工程的水泥叫通用水泥。它是以所含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加上混合材名称命名。使用广,产量最大。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合硅酸盐水泥等。
(2)专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它的专门用途命名。在特定范围内使用,充分发挥其特性,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如:专门用于油井的油井水泥,专门用于修筑道路的道路水泥等。
(3)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加上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它不是专用的,在适用的特性范围内需要时均可使用。其矿物成分多种多样,有硅酸盐、铝酸盐、硫铝酸盐、无熟料等,当然其性能也就各异了。如:快凝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等等。7/20/202316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水泥的硬化: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的流动浆体后同时产生水化反映形成水化物并放出热量逐步“初凝”、“终凝”而变成一定强度的坚硬水泥石头,这一过程就称为硬化过程。硬化后的水泥石由胶凝晶体、毛细孔和未水化的水泥颗粒组成。①凝结时间凝结分初凝和终凝。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指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固结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初凝不宜过早,以保证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拌和、运输、浇注等工作,也不宜过迟,以便施工完成后尽快硬化产生强度。国家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小时。7/20/202317②强度等级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也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强度以MPa
计。各类水泥的强度龄期统一为3d、28d。强度的检验方法按(GB175-1999)。常用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32.5、32.5R、42.5、42.5R、52.5、52.5R、62.5和62.5R八个等级。不带R是普通型,带R是早强型。
7/20/202318水玻璃硅酸钠水玻璃、硅酸钾水玻璃基本性能粘结力强、强度较高,耐酸性、耐热性好,耐碱性和耐水性差。水玻璃用途:1.提高抗风化能力。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
2.加固土壤。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常用于粉土、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称为双液注浆。
3.配制速凝防水剂。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
4.配制耐酸胶凝
5.配制耐热砂浆
6.防腐工程应用7/20/202319(三)混凝土和砂浆1.混凝土: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水泥和一定比例的粗细骨料与水拌和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强度的人工石材。(1)组成与材料要求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是水泥、水、砂子、石子四种材料。细骨料(砂):一般指0.6—5mm的岩石颗粒,分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有河砂、海砂、山砂;人工砂由岩石破碎筛选而成,起成本较高。工程中一般采用河砂配料拌制混凝土。粗骨料:粗骨料有天然形成的乱石和人工碎石二种,粒径应不小于5mm。水:拌制混凝土的所用的拌和水和养护水一般可使用生活饮用水,不允许使用污水、海水、酸性水等。7/20/202320外加剂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按主要功能分为:减水剂:指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外加剂,在保持混凝土流动性和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能提高混凝土15%的强度,同时能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早强剂:指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缓凝剂: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又不显著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外加剂,主要用于夏季施工和大体积混凝土。另外还有引气剂、防冻剂、速凝剂、膨胀剂等。7/20/202321(2)混凝土分类按表观密度分类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大小不同可分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2000~2600kg/m3)、轻混凝土按用途分类:分为结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洋混凝土、道路混凝上、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按强度等级分类:普通强度混凝土、高强混凝土。
7/20/202322
(3)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技术性质、有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多种强度指标,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抗拉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7—1/17。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即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龄期,用规定的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Mpa(N/mm2)。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分为14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一般混凝土垫层可采用C10;梁、板、柱与一般框架结构采用C20-C30;预应力混凝土和大跨、高层结构采用C30以上。7/20/202323
(3)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是指新拌水泥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它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通常,包括有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三方面的含义。耐久性:是指混凝土长期在使用环境下经久耐用的性能。通常包含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抗碳化等。7/20/2023242、建筑砂浆(1)定义:建筑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组成上与混凝土不同的是不含粗骨料。(2)分类:按用途分主要有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砌筑砂浆用于砌筑砖石块体,起到传递力的作用;抹面砂浆主要用于建筑物面层的抹涂,起到保护基层、装饰美观的作用。按胶凝材料材料分,常用有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非水泥成分砂浆。(3)组成:砂浆包含水、水泥、砂、外加剂;(此外多了一项石灰)。7/20/202325(4)砂浆的技术性质①砂浆的和易性:是指砂浆施工时能否在粗糙的砖石面上方便地铺设成均匀的薄层,并且与底层良好粘结,保证足够的强度。通常用流动性和保水性来衡量和易性的好坏。流动性和保水性分别为流动的性能和保存水分的能力。②砂浆的强度:砂浆强度等级共分为M2.5、M5、M7.5、M10、M15五个等级。抗压强度是用边长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天龄期测定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5)抹面砂浆材料组成基本同砌筑砂浆,防止砂浆层开裂,常掺加一些纤维材料。在性能上,抹面砂浆比砌筑砂浆更好,同时为了增强与基层的粘结力,其胶凝材料用量多余砌筑砂浆。7/20/2023262.建筑钢材3木材4塑料5保温材料1、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目前经常使用的是沥青及其制品。另外,高聚物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也广泛得到应用。
(1)聚合物改性沥青:为了改善沥青材料在低温下硬脆冻裂(两类:橡胶改性沥青和树脂改性沥青)
(2)防水卷材:建筑工程中的防水卷材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新型的防水卷材(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四)其他材料防水材料其实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防水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加快的防水材料的多样化,总体来说防止雨水、地下水、工业和民用的给排水、腐蚀性液体以及空气中的湿气、蒸气等侵入建筑物的材料基本上都统称为防水材料。7/20/202327三、建筑材料图例详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及教材P266表三7/20/202328第二节基础与地基一、地基与基础
7/20/2023297/20/202330基础埋置深度是指从基础底面至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简称埋深。确定合理埋深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合理的持力层。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如下方面: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二、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基底两侧的超载大,地基承载力高,稳定性好;相反,基础埋置浅,工程造价低,施工期短。确定基础埋深,就是选择较理想的土层作为持力层,需要认真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处理好安全与经济这一矛盾。在满足承载力的条件下尽量浅埋。省工省时省料,但是有如下基本要求:D大于500,表土扰动,植物,冻融,冲蚀;基础顶距离表土大于10cm;桥要求在冲刷深度以下7/20/2023311、地下室,地下管道(上下水,煤气电缆)应在基底以上,便于维修2、新旧相邻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否则要求支护并且要严格限制支护的水平位移L/H=1~2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LH7/20/2023323、基础埋深不同时(1)
主楼与裙房高度不同,分期施工设置后浇带(2)台阶式相连,如山坡上的房屋或者验算边坡稳定性7/20/202333
当建筑物各部分使用要求不同,或地基持力层顶面倾斜较大,可将墙下刚性条基按台阶变化基础埋深,台阶的高宽比为1∶2,每级台阶高度不超过0.5mL/H=1~27/20/202334
位于稳定边坡之上的拟建工程,要保证地基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坡高H≤8m,坡角β≤45°且b≤3m,a≥2.5m时,基础埋深d应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以认为已满足稳定要求:条形基础d≥(3.5b-a)tanβ
矩形基础d≥(2.5b-a)tanβ7/20/202335
工程地质条件是影响基础埋深的最基本条件之一,设计者希望地基各土层的厚度均匀,层面水平,压缩性小,承载力高,但在实际工程中,却常遇到上下各层土软硬不相同,厚度不均匀,层面倾斜等情况。考虑到地表一定深度内,由于气温变化、雨水侵蚀、动植物生长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5m;为保护基础不外露,基础大放脚顶面应低于室外地面至少0.1m;基础也应埋置于持力层面下不少于0.1m
工程地质条件7/20/202336在满足其他要求下尽量浅埋只有低层房屋可用,否则处理尽量浅埋但是如h1太小就为IIh1<2m基底在好土h1=2m~4m高楼好土,低楼软土h1>4m桩基或处理好土软土(很深)好土软土软土好土III IIIIVh1h17/20/202337选择基础埋深时应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当基础置于潜水面以上时,无需基坑排水,可避免涌土、流砂现象,方便施工,设计上一般不必考虑地下水的腐蚀作用和地下室的防渗漏问题等,因此,在地基稳定许可的条件下,基础应尽量置于地下水位之上。当承压含水层埋藏较浅时,为防止基底因挖土减压而隆起开裂,破坏地基,必须控制基底设计标高。水文地质条件7/20/202338季节性冻土是指一年内冻结与解冻交替出现的土层。在全国分布很广,季节性冻土层厚度在0.5m以上,最厚达3m。如果基础埋于冻胀土内,当冻胀力和冻切力足够大时就会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均匀的上抬,门窗不能开启,严重时墙体开裂;当温度升高解冻时,冰晶体融化,含水量增大,土的强度降低,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陷。在气温低,冻结深度大的地区,由于冻害使墙体开裂的情况较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地基冻融条件的影响7/20/202339天然地基:如果地基土的良好土层,应尽量选该土层作为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持力层,即天然地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一般将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基础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人工地基:当天然地基土层较软弱或具有特殊工程性质,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不适于做天然地基时,可对上部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从而形成人工地基。1、浅基础的定义通常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基础最小宽度,且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就可建造的基础称作浅基础。
三、基础的类型与构造7/20/202340
2、浅基础的类型根据基础材料分为: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浅基础按结构型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型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等。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统称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是: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无需配筋的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时需加大基础的高度。7/20/202341(1)无筋扩展基础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却不高,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通常通过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称为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小于基础的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7/20/202342无筋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7/20/202343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三合土基础7/20/202344(2)扩展基础扩展基础一般指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具有较强的抗弯、抗剪能力,适合于荷载大,且有力矩荷载的情况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常做成扩展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等形式。由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有很好的抗弯能力,因此也称为柔性基础。7/20/202345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不仅能承受压应力,还能承受较大的拉应力。不受材料的刚性角限制,故叫做柔性基础(下图)。7/20/202346柱下独立基础7/20/202347矩形截面梯形截面联梁式联合基础7/20/202348(3)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如果柱子的荷载较大而土层的承载力较低,若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底面积必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柱下单向条形基础。7/20/202349墙下筏形基础柱下筏形基础7/20/202350(5)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纵横隔墙构成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整体性盒式结构。箱形基础
7/20/202351箱形基础:有筏、墙和顶板形成箱,整体性更好底板外墙内墙7/20/202352四、地下室1.地下室防潮7/20/2023532.地下室防水7/20/202354五、管道穿过墙体或
基础时的构造处理1.直接埋设(图3-10)图3-10管道直接埋设在墙体7/20/2023552.设穿墙套管(刚性、柔性;图3-11、3-12)3.穿过地下室4.电缆穿墙5.管道通过基础的处理7/20/202356第三节墙体组成与构造一、墙体的组成分类及设计分类内墙外墙内横墙内纵墙外纵墙外横墙(山墙)承重墙非承重墙隔墙填充墙幕墙2、按受力情况分1、按墙体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分(一)墙体的类型7/20/2023573、按墙体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组合墙实心砖墙空心砖墙4、按构造和施工方式分叠砌式墙版筑式墙装配式墙实砌砖墙空斗墙砌块墙7/20/202358(二)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混合结构房屋有如下四种承重体系:
1.横墙承重体系
横墙直接承受屋面、楼面荷载的结构承重体系。其传力过程:荷载→板→横墙→地基。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是:
(1)房屋横向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2)楼盖结构较简单,便于施工,楼盖的材料用量较少,但墙体的用料较多。(3)外纵墙不承重,便于设置较大的门窗。
7/20/2023592.纵墙承重体系
纵墙承重体系是由纵墙直接承受屋(楼)面荷载的结构承重体系。
其传力过程:荷载→板→梁(屋架)→纵墙→地基。
纵墙承重体系的特点是:
(1)横墙较少,建筑平面布置较灵活,但纵墙承受的荷载较大,往往要设扶壁柱,且门窗尺寸和布置受到一定的限制。
(2)房屋的横向刚度较横墙承重体系差。
(3)楼盖跨度较大、用料较多,但墙体用料较少,且房屋的有效空间也较少。
7/20/202360纵墙承重体系7/20/2023613.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
纵横墙承重体系是由纵墙和横墙混合承受屋(楼)面荷载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兼有前述两种承重体系的特点,能适应房屋平面布置的多种变化,更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如点式住宅楼通常采用这种承重体系。7/20/2023624.内框架承重体系它是由房屋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外部砖墙、砖柱构成的承重体系。其特点是:(1)房屋开间大,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但横墙较少,房屋空间刚度较差。(2)与全框架房屋相比,可利用外墙承重,节约钢材和水泥。(3)房屋由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组成,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不的压缩变形,从而引起较大的附加内力。
注:从结构出发,设计时应选用横墙承重体系和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7/20/202363(三)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安全;2.具有必要的功能要求,以满足正常使用,提高耐久年限;3.合理的材料及构造方式;4.适应工业化生产。7/20/202364(一)材料(二)组砌方式砌筑原则:横平竖直、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和灰浆饱满砌筑方式:上下一顺一丁、同层一顺一丁、
上下三顺一丁、
两平一侧、
全顺式、全丁式(三)墙厚确定砖墙厚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墙厚应符合砖的规格
2、墙厚应满足砖墙的承载能力
3、砖墙厚度须满足一定的保温与隔热、隔声、防火等要求二、砖墙构造7/20/2023651.墙脚构造(1)防潮层:作用:隔绝室外及地潮等对墙身的影响。有水平防潮和垂直防潮两种。水平防潮:
油毡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
钢筋砼防潮层(同时起圈梁作用);垂直防潮。(图3-18)(四)砖墙体的细部构造7/20/202366(2)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作用: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
通常做法:A:水泥砂浆
B: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
C:毛石(图3-20)
高度:室内外地面高差部分,也可做到底层窗台(四)砖墙体的细部构造7/20/2023672.窗台作用:将窗面上流下的雨水排除,防止污染墙面.窗台形式:悬挑窗台不悬挑窗台平砌一皮砖悬挑60侧砌一皮砖悬挑60预制钢筋砼悬挑窗台7/20/2023683.门窗过梁作用:承担门窗洞口上部荷载,并把它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上。
(1)砖拱过梁(平拱、弧拱和半圆拱),跨度≤1.2M,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2)钢筋砖过梁跨度≤2M(3)钢筋砼过梁跨度不受限制
A、断面形式:矩形、L形
B、尺寸:宽同墙厚;高度常用60、120、180、240
C、可与圈梁等构件合用7/20/2023694.墙身加固及抗震措施(1)增设壁柱和门垛(2)设置圈梁作用: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种类:钢筋砼圈梁:砼宜采用C20,宽度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钢筋4φ8以上,箍筋间距不大于300。钢筋砖圈梁:用M5砂浆砌筑4~6皮砖,上下各配2φ6钢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20。(3)构造柱:
A:不能提高墙体的初裂荷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倍数与因数-找因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第2课 感知媒体编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三年级下册
- 速写人物站姿课件
- 202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4节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 欣赏 青蛙音乐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 9《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s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GB/T 27548-2011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
- 初一下册地理试卷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连加连减练习题1200道
- 乳腺超声分类解读
- 总放射性检测原始记录
-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郑州大学-格兰杰-答辩通用PPT模板
- 投诉案件奖罚制度
-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学校竞赛论文)
- 海马CVT-VT2变速箱培训
-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指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