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苏轼授课人:人教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学习乐观主义精神。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后赤壁赋》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唐子西文录》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的词语。整体感知乐甚愀然托悲风喜而笑

乐悲喜第一段夜游赤壁

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乐事:泛舟赤壁,举酒诵诗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赏心: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夜游之乐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主客各有什么表现?本段在全文的作用什么?第二段:客之悲英雄安在之悲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个体渺小,人生短暂之悲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理想幻灭之悲理想: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第三段:第四段1.作者是如何劝慰客人的?(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水日夜奔流不曾逝月月圆月缺不曾减人生老病死代代相传人生短暂精神永存

物各有主非吾莫取清风明月尽情享用(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2、苏轼向我们传达怎样的人生哲理?

他告诉我们应有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应辩证地去看问题,不应把问题绝对化。要随缘自适,旷达乐观地面对人生遭遇。3、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该怎样去面对呢?第五段

客听了苏子的话由悲转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这里的喜与开头的乐原因相同吗?

开头是主客欣赏美景而乐,这里是主客已从现实的苦闷中走出来,精神获得超脱,忘怀得失而喜。

黄州让苏轼变得旷达乐观,让苏轼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作业: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山水之美需要你审美化的眼光才能彰显,细心观察你周边的风景之美,试着写一篇情、景、理交融的散文。

2、自主阅读:(1)有关苏轼的诗文(2)有关的赤壁诗文

(3)林语堂《苏东坡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