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武功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所有题目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选聘(pìn)澎湃(bài)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ān)

B.浊流(zhuó)呜咽(yàn)田垄(lǒng)目不窥园(kuī)

C.震悚(sǒng)粗拙(zhuō)愧怍(zuò)深恶痛绝(wù)

D.诘问(jié)屏障(píng)巅峰(diān)锋芒毕露(l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坚韧高粱鞠躬尽瘁家愉户晓

B.滞笨镶嵌酣然人梦妇孺皆知

C.哀悼丰饶不可捉摸言外之义

D.烦躁头颅大廷广众微不足道

3.经典诗文默写。(6分)

(1)___,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__。(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韩愈《晚春》)

(3)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人京使》)

(4)唧唧复唧唧,___。___,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4.名著阅读。(3分)

虎姑娘把家伙撤下去,刘四爷仰着头似乎是想起点来什么。忽然一笑,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还是绕西山回来的,怕走大道教人追上,万一村子里的人想过味儿来,还拿我当逃兵呢!”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选段中的祥子“逃出命来”后做了以下四件事,下面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请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吃包子②到曹家拉包月

③到杨家拉包月④被孙侦探敲诈一空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2)《骆驼祥子》在塑造主要人物祥子的同时,也塑造了与之相似的老马,原著中老马的结局是____________。(1分)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青春芳华,稍纵即逝。②若终日悠闲地享受,不思进取、那么只会白白浪费生命。③李大钊劝解青年: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④青春之美不在于闲散快活,而在于满腔热血和一股冲劲。⑤我们为人生奋斗、为境遇奋斗、为时代奋斗,___不负韶华、青春无悔。

(1)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2)第④句中的加点词“和"按照词性划分是词,用来表示关系。(2分)

(3)请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填写-组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班里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

活动项目一:___活动项目二:

(2)在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活动时,有同学准备了以下三幅图片作为活动的备选背景图,请你帮他选择一张图片来烘托活动主题,并说明理由。(2分)

(3)小林同学对这次活动不以为然。他认为,活动影响他的学习时间,并且爱国那是长大以后才可能付诸实践的事,现在谈爱国为时尚早。作为同学的你,会如何劝解他(2分)

(4)请你将“国”字按照笔画顺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三、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

[材料一]

华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随着历史的发展,华服的款式、面料、版型等不断变化,华服逐渐走进了青少年群体中。

调查显示,89%的受访同学称自己是通过手机新媒体了解华服的,11%的受访同学是通过古典舞蹈、好友介绍等渠道了解华服的。

谈及喜欢华服的理由,同学们表示“华服种类样式繁多,华丽美观,穿着也很方便”;“很喜欢中国风的东西,华服是最具代表性的,符合我们青少年的审美”;“穿上华服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喜欢这种古典的感觉,让现代人感受过去服饰的魅力”;“如今市场上卖的华服是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完美展现,且融入了新的现代服饰元素,更富有美感。”

调查显示,唐代、宋代、明代的华服款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认为,唐代的繁荣有目共睹,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开放自由,唐代的华服与以往有较大不同,单论女服而言,齐胸襦裙就是典型代表,十分符合当时人们喜欢微胖的审美标准,给人们飘飘欲仙的感觉。

宋代女性流行褙子,清新淡雅,版型修身,穿.上有一种清冷矜持之感,且轻便利于活动。明服颜色多以深色、暗色为主,看起来更朴素,更板正,有质感;长袍马面裙显得端庄大气,短袄搭百褶裙显得活泼可爱。

[材料二]

如今很多人追捧华服,首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强势恢复。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再哈日哈韩、崇洋媚外,而是喜爱国风音乐、舞蹈,还喜欢华服、国风饰品玩具等文创产品。

其次,明星的示范效应让华服热度不减。这些年,古装类的影视剧以及《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文创节目的出圈,唯美的华服、精湛的表演一次次冲上热搜话题,一批批华服成为爆款,这些都催生了华服热。

景区开展的特色华服活动也在推动华服热潮滚滚向前。近年来,景区举行各种华服活动成为时尚:华服节、华服音乐节、花朝节、华服走秀、华服免费入园等层出不穷。

另外,华服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且规模不断扩大,华服厂家借助新媒体举行的各种营销活动,比如博主推荐、网红华服直播等,都有助于华服热持续升温。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随着历史的发展,华服的款式、面料、版型等都在不断变化。

B.大多数同学都是通过手机新媒体了解华服的,少部分是通过古典舞蹈、好友介绍等渠道了解华服的。

C.唐代的襦裙符合当时人们喜欢微胖的审美标准,给人们飘飘欲仙的感觉。

D.明服多以深色、暗色为主,穿上有一种清冷矜持之感,且轻便利于活动。

8.青少年为什么喜欢华服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9.结合[材料二]谈谈“华服热”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

聆听冬天的故乡

①你能用声音串起冬天的故乡吗文友在电话里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在声音的世界里,冬天的故乡是什么模样呢我的思绪随着窗外的月光飘到了那个江南水乡小村。

②记忆里,冬天的故乡是银白的、安静的。我们睡在舒适的稻草床,上,喜欢一睡到天亮,但是总会被公鸡唤醒。那黄公鸡似乎不知道疲倦,天还没有亮,它就急不可耐地破空长啼,扰了我多少清梦啊。鸡叫了,母亲拨门闩的声音也响了起来。随着木门吱呀呀地被推开,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

③母亲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猪食水喂猪。那时,没有什么粮食,烧的一般是猪草或者是山芋藤。也许是这样的食料味道不错吧,随着母亲“哕哕哕”的召唤,接着就传来猪们大快朵颐的吞食声。父亲一般这个时候都是清缸挑水。水井在田地中间,有一段坑洼的土路。一担水挑起来,扁担颤颤悠悠的,发出有节奏的快乐颤音。

④水缸灌满了,父亲就会打扫庭院,刺啦啦,刺啦啦,扫帚与落叶亲吻的声音是那么悦耳。不想却惊扰了树上的麻雀,它们在院子里起起落落,唧唧喳喳地叫着闹着,与扫地的声音应和着。

⑤这时,母亲开始忙着烧早饭。火苗快乐地舔着锅底,偶尔还有竹子爆裂的声音。等到母亲的粥开始飘香的时候,她就会把我们从被窝里拉起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母亲的教导,我们怎么能忘记我们胡乱洗把脸,就捧着书在院子里读起来——拉长的音调就像在唱山歌。对于母亲这样的说法,我们是得意的,因为她不识字,只要知道我们读书就满足了。而一旦父亲进门,我们就得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地朗读——父亲是老师范生。即便不是,他的那张脸冷下来,我们也是不敢造次的。

⑥早饭过后,母亲到塘堰洗衣服。这时,村子里就会响起有节奏的棒槌声。那声音响亮饱满,似乎连那枝头上的霜也被敲暖了——不然怎么一转眼,香樟上就只有亮亮的水痕了呢父亲赶着耕牛下田去翻墒。牛儿也许是觉得寂寞,东摇西摆,看着我们哞哞地唱个不停,挑逗得我们坐不住了,跟在后面去拣泥鳅、黄鳝。犁沟里泥鳅现身了,我们就叫着嚷着扑上去。这泥鳅却也不笨,一露头就溜,急得我们手忙脚乱,头都撞到了一块儿。

⑦白天,母亲除了去菜园,一般是不出门的。母亲做得一双好鞋,织得一手好毛衣,每天都有那大姑娘小媳妇.上门来。家里的几个火桶被她们霸占着,还你侬我侬地喋喋不休。她们说着笑着,我们便到稻场斗鸡,到野地逮兔……村子里,到处都是我们奔跑的身影,到处都是我们欢乐的笑声。

⑧这时,乡村的小贩们次第登场了。“鸡内金换钢针,一个换三根。”货郎挑着货郎担子来了。那浑厚、悠长的吆喝声立即引来一群女人。他们围在货郎的身边,挑选着中意的小物件,唠着家长里短,那明净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村子里。这边货郎才走,那边“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又响了起来;这边卖麦芽糖才到,那边锅匠又来了……

⑨冬天故乡的声音可以说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虽然简单,但并不单调;虽然琐碎,但并不沉闷。当我回忆起那时那地的声音时,才发现那单纯而素净的声音是多么的美妙动听,令人留恋,使我时时想要回到故乡一因为那里有充实的生活,有生命的律动,更有我快乐的童年。

(选自《读者》,有删改)

10.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11.阅读文章第③④⑤段,说说作者听到了故乡的哪些声音。(5分)

12.请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牛儿也许是觉得寂寞,东摇西摆,看着我们哞哞地唱个不停,挑逗得我们坐不住了,跟在后面去拣泥鳅、黄鳝。

1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声音里“听”出来的(4分)

14.下面这段文字选自《土地的誓言》,请说说它与文章最后一段“使我时时想要回到故乡”的意蕴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和情感谈谈你的理解。(5分)

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选自《木兰诗》)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万里赴戎机()(2)关山度若飞()

(3)出郭相扶将()(4)著我旧时裳()

1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分)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分)

17.下面对《木兰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木兰驰骋奔赴战场征战的矫健雄姿。

C.诗歌用比喻作结,是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D.“不用尚书郎”“送儿还故乡”表达了木兰对家园生活的眷恋,也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

18.《木兰诗》中只是简略地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请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安排。(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9.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中“满”字的表达效果。(2分)

20.花草树木是古诗词的常见意象。历代诗人常以“柳”入诗,借此传达不同的情感。请从下面诗句中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简要说明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在你成长的路上,一定有给予你帮助,指引你成长的人……

请以“感谢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600字左右。

武功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2分)C

2.(2分)B

3.(6分)(1)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

(2)百般红紫斗芳菲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4.(3分)(1)(2分)D

(2)(1分)示例:老马眼睁睁看着小马病死在自己怀里后,靠在路边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孤独而凄凉地度过了余生。

5.(4分)(1)(1分)将“、”改为“,”。

(2)(2分)连并列

(3)(1分)示例:只有……才……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7分)(1)(2分)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人物故事会

(2)(2分)示例一:图A。长城代表祖国的山河,我们为之描画为之歌咏,正是爱国的体现。

示例二:图B。甲骨文,代表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我们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示例三:图C。“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努力学习。

(3)(2分)示例:小林同学,爱国与学习并不矛盾,我们的活动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啊,这不正是爱国的体现吗而且,爱国不分年龄,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来爱国。所以,请你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吧。

(4)(1分)

三、阅读(46分)

(一)(9分)

7.(2分)D

8.(4分)①华服种类样式繁多,华丽美观,穿着方便;②华服符合青少年的审美;③穿上华服有种古典的感觉,能让现代人感受过去服饰的魅力;④如今市场上卖的华服是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完美展现,且融入了新的现代服饰元素,更富有美感。

9.(3分)①首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强势恢复;②明星的示范效应让华服热度不减;③景区开展的特色华服活动推动华服热潮滚滚向前;④华服已成为-一个产业,且规模不断扩大。(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二)(21分)

10.(4分)①和文题相呼应,和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中心。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1.(5分)①母亲烧猪食水喂猪,猪的吞食声。②父亲清缸挑水,扁担的颤音。③父亲打扫庭院时扫帚扫落叶的声音。④母亲烧早饭时竹子燃烧的声音。⑤我们早起读书的声音。

12.(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牛去耕田时的兴奋,以及故乡冬天的活力,表达了“我”对故乡冬天的留恋。

13.(4分)母亲勤劳对孩子严格要求、心灵手巧、人缘很好。(1分)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