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含解析)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高考)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一旦有了个人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一个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这时用感觉的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的还原。这里的诗句说的是爱情是绝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在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爱情甚至是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的。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用逻辑还原的方法,明显不符合理性逻辑。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彩的,对任何事物都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的逻辑的高级形态,亦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在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是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为什么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但,因为情感的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无理了才有情,不绝对化不过瘾,不妙。所以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
自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至少还有这么几点,它可以违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人真动了感情就常常不知是爱还是恨了,明明相爱的人偏偏叫冤家,明明爱得不要命,可见了面又像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互相折磨。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可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却不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断逻辑的脖子”的口号。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是充足了,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
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显。种种荒谬的情节,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这样的哲学深邃性,就是无理中的有理,这样的无理,比之一般的道理要深邃得多。
(摘编自孙绍振《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
材料二:
所谓“无理而妙”,所表现的往往是一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那种不受控于“理”的主观的情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感情乃是源于一种心理变态,一种超理智的状态,——当人的情感达到相当的强度时,便自然进入物我一体、真假不辨、幻想与现实混淆一类虚幻迷妄的心理变态。所以诗人表现这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就可以“曲写心灵”(王夫之语)。比如说,边远地区得不到春风的吹拂,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咄咄怪事。但欧阳修竟然怀疑起来了:“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这固然写出了山城的僻远和寒冷,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一种惆怅之情,而这种感情又是同他贬居生涯心境的寂寞相联系的。
一般地说,这类抒情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生命力,是普遍写常情与写心理常态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正如袁枚所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这里的“必不可解”,大致相当于“无理”。“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不仅概括了诗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点精微之处,体现了艺术辩证法,而且抓住了诗的审美特质,显示了“情”与“理”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或许可以称得上古人论诗运用双向思维的一个范例。
(摘编自王文龙《“无理而妙”的现代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感觉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们经过了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变异。
B.那些用绝对化表达的文学作品,往往因为无理才有情,解读时应该使用情感逻辑。
C.用理性逻辑说不通的艺术感觉,因为情感逻辑的作用反而可能具有哲学的深邃性。
D.“无理而妙”是一种心理变态,指人的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进入虚幻迷妄的状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艺术感觉”与材料二中的“不受控于‘理’的主观情愫”一致。
B.理性逻辑中爱情无法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因此读爱情诗时不能用理性逻辑。
C.有的诗歌一旦符合理性的逻辑,可能就不是诗了,诗人需对此情况审慎考虑。
D.边远地区也有春风拂过,欧阳修的“春风疑不到天涯”其实是借此曲写心灵。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中“无理而妙”这一特征的一项是(3分)
A.李煜于亡国后创作《虞美人》,怅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咏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杜甫思念兄弟时写下《月夜忆舍弟》,吟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李清照天涯沦落时写《声声慢》,感慨:“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5.诗歌的“情”与“理”有何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门缝里看戏卞毓方
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开朗,我没有跟他“舍船,从口入”,而是折回头,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
那年头,我五岁半。
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总装腔作势,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
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齐楚,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天国,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正因此,要看就得付费;正因此,票再贵也有人争着买。平日瞅那些看过戏的,逢人就得意扬扬地炫耀,似乎打剧场坐一坐,自己也成了舞台人物。
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
戏票分三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
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不清楚。
我也不觉得我们家特别穷,左邻右舍,看上去都差不多。
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
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
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
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
母亲是疼我的,每当我和大姐、二姐闹别扭,母亲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我这一边。
这天,母亲洗完衣服,却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
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大人可以免票带一个小孩,所以已经有一帮小孩在门口混,诀窍是见人就堵,一个劲地喊“爷爷”“伯伯”,然后扯着人家的胳膊,大摇大摆闯进去。
瞅着眼热,但学不来。
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
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拃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身后是处土院,堆着柴禾,码得整整齐齐,再过去是人家的东门,半敞着,也许有人正从门后监视,我不敢随便搬动柴禾。
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
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
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
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
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摆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
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
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
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
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
这回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
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干扰也有,中途有一位观众,大概是后排的,蹭到了门前,正好遮住我的视线。我比前番来得机灵,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求人家:“大叔,让开一点好吗?”那人立马移开了。
《秦香莲》的戏,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打从抱在母亲怀里起,到蹒跚学步听邻家妇女拉呱,到夏夜乘凉听大人讲故事。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招为驸马。秦香莲扶老携幼,到京城寻夫。陈世美忘恩负义,不认贤妻,并派人谋杀。开封府包拯包大人主持正义,判陈世美死罪。公主与太后出面求情,包拯铁面无私,最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
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
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我”在南门被当头棒喝到“门眼”又被挡住,体现出“我”看戏的过程曲折与执着。
B.“我没看过,但剧情听过若干遍”,表明“我”从小就受到了戏曲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C.具体介绍《秦香莲》剧情,说明“我”对此记忆犹新。也体现了“我”爱憎分明的性格。
D.看戏后“我”尽兴而归、心花怒放,是因为看到陈世美受到了惩罚,正义得到了伸张。
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由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起,既是为了借此“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自然引出下文,也为后文抒发情感张本。
B.文中对祖父着墨不多,但这一人物不可或缺,是他把“我”带进了戏曲文化的天地,使“我”后来陶醉其中甚至影响了学业。
C.看《秦香莲》,文中提到“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这一细节既照应了前文,又使下文顺利看戏的情节合乎情理。
D.在整个看戏的过程中,有多处主人公“我”通过独白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增强了文章表现力。
8.本文题目为“门缝里看戏”,文中对幼年时门缝里看戏的经历已记叙完整,为什么还要增加最后一段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9.散文与小说本是两种文体,但二者有许多共性。小说可以散文化,散文也可以小说化。这篇散文运用了哪些小说的笔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文本二: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周蔡王引为记室。迁卫州治中。高祖①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时卫王爽②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开皇初,诏征入朝,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开皇十六年,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致事,上优诏听之。大业初卒官。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
敬肃字弘俭,河东蒲坂人也。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炀帝嗣位,迁颍川郡丞。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川,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治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
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
(节选自《隋书·循吏传》)
【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卫王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杨爽。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及A去B官C吏D人E无F少G长H号I泣J于K路L将M送N数O百P里Q不R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法循理之吏”的“循”是遵循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奉事循公姥”的“循”字含义不同。
B.别驾,官名。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C.“上优诏听之”的“听”是听从的意思,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字含义相同。
D.“每以诚恕应物”的“物”是别人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的“物”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王杨爽在夜间行走,其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踩坏了庄稼。于是,赵轨停下来等到天明,在赔偿百姓的损失之后才离开。
B.公孙景茂先后在多地任职。等到其去世时,前来奔丧的官吏和百姓有数千人,一些没有赶上葬礼的就望坟哭泣,随地祭祀后离开。
C.敬肃在担任颍川郡丞时得罪了宇文述,所以宇文述对其怀恨在心。后隋炀帝多次准备提拔敬肃担任太守,宇文述总是诋毁敬肃。
D.监狱都长满了杂草,官署厅堂可用来张设罗网捕捉鸟兽,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在刘旷的治理下,平乡的社会风气发生了良好的变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2)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
14.较之司马迁,《隋书·循吏传》的作者为循吏增加了哪些内涵?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甲)初月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乙)初月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诗都写了“白露”与“花”,甲诗用来衬托月光的莹润,乙诗则用来表现月光的微弱。
B.甲诗颔联用“爪”与“眉”描绘初月的不同形态,乙诗颔联则写月亮由升到隐的短暂过程。
C.甲诗颈联“乐”“愁”直接点出初月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乙诗颈联则侧面描写月光暗淡,意境凄清。
D.甲诗诗人在“弦管”声听出了哀愁,起了思乡之情;乙诗以“初月”为基点,借景物暗寓愁思。
16.甲、乙两诗哪首是李白所作,哪首是杜甫所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依据语言风格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叙琐屑之事寄情,细腻动人。如用“”这样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饱含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期许之情;又如写庭院中的树今日之模样,“”,寓睹物思人、悼亡念存之情。
(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我们在校园里听雨赏花时,会联想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怪石嶙峋的海边岩洞里,丛林枝条的细密掩遮下,鲣鸟母亲正在精心呵护着(A)的幼鸟,渴盼着外出觅食的鲣鸟父亲满载而归。
此时,鲣鸟父亲正奋力捕食。只见它从高空俯冲进大海捕获肥美的鱼虾,正衔着赶回。谁知,却被半路杀出的“强盗”劫去了食物,①,它只好再次返回大海。
这个“不知廉耻”的“强盗”,就是军舰鸟。它不仅外形巨大、凶猛,“战斗”起来也不逊于一艘火力十足的“攻击舰”。一旦看到鲣鸟们抓到了鱼,它们便张开双翅一路骚扰堵截,而鲣鸟们惊慌失措,便会丢下口中的鱼虾(B),这时军舰鸟则疾速俯冲,凌空攫取下坠的鱼虾,占为己有。②,还有住在海岸边的其他“居民”,如燕鸥、红嘴鸟等,它们也都常常难逃被劫的遭遇。
③?原来大自然在造军舰鸟时,一不留神,忘记给它设置一样东西——防水油层。没了防水油层,军舰鸟的羽毛一旦浸水,就会湿透,从而面临被淹死的风险。此外,军舰鸟的双腿又短又细,细弱的双腿让它很难从水面上直接起飞,因此军舰鸟自己捕食时,只能吃些漂到岸边或浅水的软体动物和一些小鱼、死鱼,很难吃到水下的大鱼,因此其大部分的日常食物必须靠对同类的“掠劫”获得。
看到辛勤的燕鸥、鲣鸟捕获的鱼虾被军舰鸟拦路抢劫,人类总会为它们(C)。然而,在了解了大自然对于军舰鸟的“粗心疏忽”后,你是否能接纳并开始理解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条了呢?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科普话语的亲和力往往更有效地引领人们走进科普专业知识的殿堂,以上关于军舰鸟的科普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组成。海洋碳汇具有一般商品的二重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使用价值体现在:通过海洋生物的碳汇功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改善人类生存、生活环境质量。其价值体现为:在整个过程中投入了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进行研究、保护和利用,其中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以往,“碳汇的增加”主要靠陆地的植树造林。其实,海洋才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这个庞大的碳库储碳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每年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的海洋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海洋及滨海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定作用,不仅能够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创造的碳汇还能够用于“蓝碳交易”(海洋碳汇可以在取得相关认证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化交易)。了解海洋碳汇、发展海洋碳汇将提升中国生态系统的固碳储碳潜能,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花板”是2022年年度十大热词之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这个词语,如“社交天花板”“学习天花板”“篮球天花板”……天花板代表着“最高”“最不可替代”,同时也意味着“瓶颈”“限制”。
以上材料能引发深入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高考)
语文参考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D.“是一种心理变态”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所谓‘无理而妙’,所表现的往往是一种特定的微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那种不受控于‘理’的主观的情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感情乃是源于一种心理变态,一种超理智的状态”,其本身是一种文学理念,而非一种心理变态。故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此读爱情诗时不能用理性逻辑”说法过于绝对,结合材料一“有些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这里的诗句说的是爱情是绝对的,在任何空间、时间,在任何生存状态,都是不变的,永恒的。爱情甚至是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的。这是诗的浪漫,其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用逻辑还原的方法,明显不符合理性逻辑”等内容可知。
3.B【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两句写驿道、客舍周围的景象,并无不合常理之处,不符合“无理而妙”这一特征。故选B。
4.①对比论证,如对比艺术家的感觉和科学家的感觉,论证艺术感觉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
②引用论证,如引用严羽诗论内容,论证诗歌“无理而妙”的特点;
③举例论证,如举《长恨歌》、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为例佐证其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运用了对比论证,对比艺术家的感觉和科学家的感觉,论证艺术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
材料一第四段“所以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是引用论证,引用严羽诗论内容,论证诗歌“无理而妙”的特点。
材料一第二段“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第五段“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运用了举例论证,举《长恨歌》、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为例佐证其观点。
5.①诗歌的“情”与“理”存在差异性和矛盾性。
②“情”与“理”分别从情感和理性两者进行考虑,二者分属不同角度,具有差异性。
③诗歌中的“有情”和“无理”构成了二者的对立。
④诗歌的“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体现了“情”与“理”的对立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显示了‘情’与‘理’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或许可以称得上古人论诗运用双向思维的一个范例”可知诗歌的“情”与“理”存在差异性和矛盾性。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彩的,对任何事物都取分析的态度……但是,这种不合理性之理,恰恰又是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可知“情”与“理”分别从情感和理性两者进行考虑,二者分属不同角度,具有差异性。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但,因为情感的特点恰恰是绝对化,无理了才有情,不绝对化不过瘾,不妙”可知诗歌中的“有情”和“无理”构成了二者的对立。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不仅概括了诗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点精微之处,体现了艺术辩证法,而且抓住了诗的审美特质”可知诗歌的“无理而妙”,或无理而情至体现了“情”与“理”的对立统一。
6.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D.“‘我’尽兴而归、心花怒放,是因为看到陈世美受到了惩罚”错误,“我”尽兴而归、心花怒放是因为终于可以完整地看完一场戏。故选D。
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甚至影响了学业”错误。从“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可知,并没有影响学业。故选B。
8.①照应开头重温《桃花源记》的内容,使文章结构圆满,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尾段记叙半个世纪后重看淮戏,强调了儿时门缝看戏对我的影响和我对戏曲的挚爱之情;③将对戏曲的热爱上升到对盐阜大地文化的热爱,体现了作者浓郁的乡愁,升华了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根据结尾“半个世纪后……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开头“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知,照应开头重温《桃花源记》的内容,使文章结构圆满,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根据“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可知,尾段记叙半个世纪后重看淮戏,强调了儿时门缝看戏对我的影响和我对戏曲的挚爱之情;
根据“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可知,将对戏曲的热爱上升到对盐阜大地文化的热爱,体现了作者浓郁的乡愁,升华了文章主旨。
9.①重视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本文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我”幼年看戏的曲折经历。②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文章将“我”热爱戏曲、执着追求的个性特点刻画得十分生动。③大量运用描写手法。如母亲摸口袋的动作描写,第一次从门眼看戏的细节描写,尽兴看戏后的心理描写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根据“那年头,我五岁半。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可知,重视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本文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我”幼年看戏的曲折经历。
根据“很想再看一次”“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可知,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文章将“我”热爱戏曲、执着追求的个性特点刻画得十分生动。
根据“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可知,大量运用描写手法。如母亲摸口袋的动作描写,第一次从门眼看戏的细节描写,尽兴看戏后的心理描写等。
10.CHL【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刘旷离职,官吏百姓不论老少,在道路旁号啕大哭,送行的队伍绵延几百里。“及去官”为句首状语,应在其后断开;“号泣于路”与“将送数百里不绝”说的是两个方面,中间应该断开;“吏人无少长”作“号泣于路”的主语,且为定语后置,可断开。故选CHL。
1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循’字含义不同”错误。两句中的“循”字含义相同,都是依照,遵循的意思。句意:奉行法律遵循事理的官吏。/一切行事都顺着婆婆的意思。B.正确。C.正确。都是听从、接受的意思。句意:皇上特下诏书批准。/应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D.正确。前一个“物”指人,意为别人;后一个“物”指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物体。句意:总是以诚实仁爱待人。/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故选A。
12.A【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卫王杨爽在夜间行走,其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错误。在夜间行走的是赵轨,是赵轨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故选A。
13.(1)(公孙景茂)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来买牛犊、鸡、猪等,分给孤儿和病弱无法生活的人。(2)对宇文述的放任不受约束的宾客,敬肃用法律制裁他们,没有宽恕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悉”,全部;“秩俸”,俸禄,俸薪;“存”,生存,生活;“……者”,……的人。(2)“绳”,制裁;“无所”,没有;“宽贷”,宽恕;“述宾客有放纵者”,定语后置。
14.①为官重在教化疏导;
②为官心系百姓疾苦;
③为官深受百姓爱戴。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文本一可知,司马迁指出循吏的内涵有三,分别为:“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回答本题,需要在此基础上审视文本二中循吏还有其他什么内涵特点。
由“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时卫王爽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可知:为官重在教化疏导;
由“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可知:为官心系百姓疾苦;
由“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可知:为官深受百姓爱戴。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奉行法律遵循事理的官吏,不自夸功劳自称贤能,百姓对他们没有什么称誉,他们也没有什么错误行为。写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文本二:
赵轨,是河南洛阳人。父亲赵肃,担任魏国的廷尉卿。周蔡王请他做记室。升任卫州治中。高祖登基,赵轨改任齐州别驾,有能干的名声。赵轨在齐州四年,政绩连年第一。朝廷征赵轨入朝。当时卫王杨爽担任原州总管,皇上嫌他年轻,因为赵轨的政声很好,就授其为原州总管司马。半夜走在路上,赵轨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稻田中,踩坏了农民的禾苗。赵轨停下马等到天亮,寻找禾苗的主人按其价值赔偿而去。原州的官吏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改变节操的。
公孙景茂字元蔚,是河间阜城人。开皇初年,下诏征召公孙景茂入朝,授汝南太守。汝南郡被废弃,公孙景茂改任曹州司马。不久升任息州刺史,法令稳妥,德教广为推行。开皇十六年,改任道州刺史。(公孙景茂)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来买牛犊、鸡、猪等,分给孤儿和病弱无法生活的人。公孙景茂喜欢一个人骑着马巡察民情,到了百姓门口就进入家中,看看百姓的家产。有持家很好的,在集会时就表扬称赞。如有过错,就当即教诲,但不宣扬。因此人人谦让,互通有无,男子相互帮忙耕种,妇女一起纺丝绩麻。大村几百户,像是一家人。随后公孙景茂请求辞官,皇上特下诏书批准。大业初年死于官任。去世的那天,各个州郡赶来奔丧的官吏百姓有数千人,有的没赶上葬礼,都望坟痛哭,随地祭祀而去。
敬肃字弘俭,是河东蒲坂人。从小因为方正耿介闻名,初仕州主簿。隋炀帝继位,升任颍川郡丞。当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执政当权,他的封邑在颍川,经常有书信嘱咐敬肃。敬肃不曾开封,就命令使者拿回去。对宇文述的放任不受约束的宾客,敬肃用法律制裁他们,没有宽恕的。因此宇文述怀恨在心。八年,在涿郡朝见皇帝,皇帝因为他年事已高,而且为政有好名声,多次准备提升为太守,总是受宇文述诽谤,没有成功。
刘旷,不知是什么地方人。生性谨慎笃厚,总是以诚实仁爱待人。开皇初年,任平乡令,一个人骑着马上任。百姓中有诉讼的,就再三晓以大义,不施行惩罚,这些人各自悔过而去。刘旷所领取的俸禄,都救济布施给穷困的人。百姓被他的德化感动,互相劝勉说:“有这样的县令,哪能胡作非为呢?”在任七年,风气大变,牢狱中没有囚犯,诉讼争斗绝迹,监狱都长满了草,官署厅堂可用来张设罗网捕捉鸟兽。等到刘旷离职,官吏百姓不论老少,在道路旁号啕大哭,送行的队伍绵延几百里。
15.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起了思乡之情”错误。甲诗写的是诗人听到了客船上的乐曲声,于是想到了这里的边关战士,如果他们听到乐曲该引起思乡之情了。这里并不是诗人本身引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故选D。
16.示例一:甲诗作者是李白。甲诗风格清新飘逸,符合李白诗歌特质。①初月弯而尖,像云生脚爪、水浸眉弯,想象新颖奇特,比喻不落窠臼。②“离”“湿”“生”“浸”等用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却将初月跳脱灵动之美表现得十分自然真切。
示例二:乙诗作者是杜甫。乙诗风格沉郁顿挫,符合杜甫诗歌特质。①“古塞”“暮云”“河汉”“关山”,描绘了微弱的月光下荒凉清冷的边塞景象,寓时世感慨,情感沉郁不抒。②“寒”极写关山清冷、心中凄清,“暗”“团”写月色昏暗,菊花朦胧难辨,以人情写物情,体物入微。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示例一:甲诗作者是李白。甲诗风格清新飘逸,符合李白诗歌特质。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意思是:风吹得云朵散乱,像云朵生出了爪子,沙洲水冷致使寒气沁湿眉毛。这两句的景色描写极为精彩,初月弯而尖,像云生脚爪、水浸眉弯,想象新颖奇特,比喻不落窠臼,将看似静态的事物写得灵动活泼。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离”“湿”“生”“浸”等用语信手拈来,语言清新,意境清幽,将初月跳脱灵动之美表现得十分自然真切。
示例二:乙诗作者是杜甫。乙诗风格沉郁顿挫,符合杜甫诗歌特质。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选用“古塞”“暮云”“河汉”“关山”等独特的边塞景象,描绘了微弱的月光下荒凉清冷的边塞景象。
颈联“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河汉虽然还是原来的颜色,但是关山凄寒,“寒”极写关山清冷、心中凄清;“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暗”“团”写月色昏暗,菊花朦胧难辨,以人情写物情,体物入微。本诗的语言风格是沉郁顿挫、内容深远的,不只写月亮,还表达出了对江山社稷的关心,这是杜诗的风格。
17.(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以手阖门今已亭亭如盖矣(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阖”“盖”“巷”等。
18.(A)嗷嗷待哺(羽毛未丰)(B)落荒而逃(C)愤愤不平(打抱不平)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修饰的是“幼鸟”,形容其幼小,渴盼父亲满载而归,可用“嗷嗷待哺”或“羽毛未丰”。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羽毛未丰:比喻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成长壮大。第二空,语境强调的是鲣鸟们惊慌失措,丢下口中的鱼虾仓皇逃跑,可用“落荒而逃”。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也指离开大路或战场,向荒野逃去。第三空,语境强调的是人们为燕鸥、鲣鸟等鸟感到气愤、不平,可用“愤愤不平”或“打抱不平”。愤愤不平:意思是心中不服,感到气愤。打抱不平:指帮助受欺压的人说话或采取某种行动。
19.①为了不让幼鸟挨饿②被它攻击的不仅有鲣鸟③为何军舰鸟要掠劫同类的食物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语境“渴盼着外出觅食的鲣鸟父亲满载而归”及“它只好再次返回大海”,可知,鲣鸟父亲再次返回大海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幼鸟挨饿。可填:为了不让幼鸟挨饿。
第②处,根据语境“还有住在海岸边的其他‘居民’”“它们也都常常难逃被劫的遭遇”可知,除了鲣鸟,其他一些鸟类也会被军舰鸟攻击,再结合后一句“还有……”的句式,可知前一句应该采用“不仅……”的句式,据此可填入“被它攻击的不仅有鲣鸟”。
第③处,根据后文“因此其大部分的日常食物必须靠对同类的‘掠劫’获得”可知,前文主要是解释了军舰鸟掠劫同类食物的原因,所以开头的问句可填“为何军舰鸟要掠劫同类的食物呢”。
20.①创设情境,引发读者的兴趣,如开篇对鸟妈妈等待鸟爸爸捕食而归的画面描写,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其中。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如“这个‘不知廉耻’的‘强盗’”“海岸边的其他‘居民’”等,表达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③运用人称代词“你”,注重与读者互动,如“你是否能接纳并开始理解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条了呢?”引发读者思考。④语言通俗又不乏科学,如对于军舰鸟俯冲捕食的动作描写,以及对军舰鸟“劫掠”同类食物的原因介绍,通俗易懂。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
由“怪石嶙峋的海边岩洞里,丛林枝条的细密掩遮下……渴盼着外出觅食的鲣鸟父亲满载而归”可知,开篇创设情境,由鸟妈妈等待鸟爸爸捕食而归的画面描写引发读者的兴趣。
由“却被半路杀出的‘强盗’劫去了食物”“这个‘不知廉耻’的‘强盗’,就是军舰鸟”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军舰鸟比喻成强盗,“不知廉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军舰鸟掠劫同类食物的特点。“还有住在海岸边的其他‘居民’,如燕鸥、红嘴鸟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燕鸥、红嘴鸟等鸟类比喻成其他居民,使表达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由“你是否能接纳并开始理解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条了呢”可知,这里运用人称代词“你”,注重与读者互动,引发读者思考。
由“这时军舰鸟则疾速俯冲,凌空攫取下坠的鱼虾,占为己有”“军舰鸟的双腿又短又细,细弱的双腿让它很难从水面上直接起飞,因此军舰鸟自己捕食时,只能吃些漂到岸边或浅水的软体动物和一些小鱼、死鱼”可知,这些语句通俗又不乏科学,让读者容易理解。
21.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是成分残缺,需在“一定时间周期”后加“内”;
二是结构混乱,“包括……组成”句式杂糅,应去掉“组成”。
22.海洋每年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海洋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改写语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轻工纺织食品专业大学物理下册开学考试试题C卷-附解析
- 石河子大学《云计算概论》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大学生举办母亲节策划书集合10篇
- 学校配套设施施工组织设计
- 石河子大学《体操》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农村社会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收费站收费班安全培训
- 医药代表拜访中的客户需求分析技巧
- 大沥废旧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 GB/T 27917.3-2023快递服务第3部分:服务环节
- 临床医学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培训课件
- 火灾逃生与自救技能培训
- 2022年6月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二级【答案版】
- 新高中历史课标思路15.5课件
- 煤气发生炉拆除方案
- 债权人自愿放弃债权承诺书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xxxx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