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1.gif)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2.gif)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3.gif)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4.gif)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22f46593f89a879f4248285e2d7c5a6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体、32号、66%缩放)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龙强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TOC\o"1-5"\h\z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5\o"CurrentDocument"1.2、 位置、交通 51.3、 自然地理 6\o"CurrentDocument"1.4、 井田内及邻近小煤矿 71.5、 地震 81.6、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9二、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9三、 地质概况 113.1、 井田地层 113.2、 井田构造 14\o"CurrentDocument"3.3、 井田岩浆岩 14\o"CurrentDocument"四、 区域水文地质 14五、 矿井水文地质 155.1、 含水层 15\o"CurrentDocument"5.2、 主要隔水层 17\o"CurrentDocument"5.3、 矿井充水水源 20\o"CurrentDocument"5.4、 矿井充水通道 21\o"CurrentDocument"5.5、 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2\o"CurrentDocument"5.6、 矿井充水状况 22六、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6.1、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o"CurrentDocument"6.2、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七、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37.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o"CurrentDocument"7.2、 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4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1、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果园煤业公司原为安阳县地方国有煤矿,老井1976年建井,1978年投产;新井1990年建井,1992年投产。2004年底经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后,成立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果园煤业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wt/a,为了更合理的开发资源整合后的煤炭资源,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使技术经济更加合理,提出了对原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15wt/a改造为30wt/a。2007年11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为二斜一立开拓方式、生产水平标高-150〜-725、主要开采山西组二]煤层,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豫煤规【2008】625号文批复,目前技改工程正在实施。1.2、 位置、交通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阳市水冶镇北关果园村,东南距安阳市25km,行政区划属安阳市水冶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5'19〃〜114°06,44〃,北纬36°08'20〃〜36°09,18〃,矿区走向宽约1.32km,倾向长约1.54km,矿区面积2.0494km2。矿区位于安阳市水冶镇西北2.5km处,水冶至岗子窑的铁路支线在矿区西北部通过,并于京广铁路干线相通。水冶至林州市、至安阳、至鹤壁
均有沥青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1)。M奶奶山脚|膜镇%东风乡均有沥青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1)。M奶奶山脚|膜镇%东风乡图1.1-1 交通位置示意图1.3、自然地理1.3.1、 地形地貌本区属丘陵区,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矿区内地面标高在+134.0~+183.4m之间,相对高差49.4m。矿区范围内沟谷纵横,季节性冲沟发育,泄水条件较好。1.3.2、 水系该区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地表水流方向由西南向东北,汇集于矿西果园村之东的深沟内,形成区内唯一的季节性河流,东南约2km处有奥陶系的上升泉——珍珠泉,是奥陶系灰岩水受山前NNE向断裂及火成岩体的阻滞上溢而形成的泉水,泉水流向东北,经阜城村东汇入北支安阳河。1.3.3、 气象核实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风和日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据安阳气象站历年观测资料:最高气温47°C,最低气温-21.7°C,年平均气温14°C;最高年降水量为1182.2mm(1956年),最低年降水量为271.9mm(1965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06.1mm,七、八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55%左右;最大年蒸发量为2550.62mm(1965年),最小年蒸发量为1850.40mm;平均2328.3mm。春、冬两季以西风、西北风为主,夏、秋两季以东南风为主,最大风速21.7m/s(1955年);最大冻土深度为30cm。1.4、 井田内及邻近小煤矿果园煤业公司原为安阳县地方国有煤矿,老井1976年建井,1978年投产;新井1990年建井,1992年投产。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浅部存在小煤矿或老窑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其大致范围清楚;北边以F44断层为自然边界相邻的水冶煤矿,开采二1煤层,刚被永煤公司整合,隶属永安公司,现无采掘活动,矿井涌水量小于果园煤矿。目前,我矿在其附近进行采掘活动时,均已留设了足够的保护煤柱,以防发生灾害性老空透水事故。1.5、 地震据河南省地震局和安阳市地震办公室资料,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大的
破坏性地震,1900年,河南安阳林县发生过4.75〜5级地震,烈度巧。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矿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本区对应的基本烈度为伽度,其地震设防应为伽,如图1.5-2所示,表1.5-2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图1.5-2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表1.5-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0.05g0.05g0.1g0.15g0.2g0.3gN0.4g地震基本烈度值5WWW例例NIX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目前,主排水泵房设在-150水平副斜井底,其内外环水仓总容积约为720m3,排水设备为D85-45X9型水泵4台(两用一备一检修),排水管路为两趟5寸钢管(①127mm),根据当前井下的实测情况,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66m3/h,最大涌水量为87m3/h。正常涌水量时两泵同时工作,每天排水时间约6h,最大涌水量时两泵两管工作,每天排水时间10h。4台泵同时工作最大排水能力约为255m3/h,具有抗灾能力,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所以,-150m水平副斜井底的当前排水设施可以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八条的要求。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1、 1954年,华北地质局所属地质队在本区进行了1:50000的地质填图;2、 1956年12月,峰峰地质队在本区进行过普查勘探,并提交了普查勘探报告。此后,煤炭部139队在本区又一次进行勘探,1958年7月,139队将全部地质成果移交河南省煤田地质局127队;1958年,127勘探队提交了果园、子针、铜冶精查地质报告,但该报告经复审后认为:果园井田只打过两个深孔,两个浅部露头孔,对煤层厚度、产状未能查明,对构造了解很差,因而将该报告降为找矿。3、 1981年12月至1983年4月,焦作矿务局水文地质队在果园井田进行补充勘探工作,共计完成17个孔,工程量8077.10m,其中水文地质工程量888.81m。通过这次补充勘探,确定了井田范围,对井田区内的构造、煤层、煤质、瓦斯及水文地质条件均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矿井扩建、改造提供了较可靠的地质资料依据,基本上可以满足设计部门的要求。1983年4月,编制了《河南省安阳地区果园井田地质勘探总结》,1983年10月经河南省煤炭工业局评审(83予煤基字第677号),批准二1煤储量A+B+C+D级1700万吨,其中A+B级995万吨,A+B+C级1411万吨。4、 2006年7月,为做好整合后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工作,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受果园煤矿委托,对井田范围的资源储量进行核查,编制了《河南省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2006年7月15日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对其评审,并于8月14日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6〕160号文给予备案。批准二1煤层资源储量1764.12万吨,其中动用储量为516.6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47.5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中,(121b)888.85万吨,(333)358.66万吨。5、 2008年12月,果园煤矿委托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提交了《河南省安阳县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2008年,果园煤矿处于技改阶段,没有进行整个工作面的采掘活动。截止2008年年底,果园煤矿累计查明二1煤层(111b)+(121b)+(333)类资源储量1764.12X104t,其中动用(111b)类基础储量516.61X104t,保有(121b)+(333)类资源储量1247.51X104t,在保有储量中(121b)类888.85X104t,(333)类358.66X10*。上述报告成果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确定了井田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了含煤地层,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查明了井田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了解了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含水层的空间发育和分布情况,为矿井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较可靠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三、地质概况3.1、 井田地层本井田位于安鹤煤田的中北部,属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矿区大部被第四系掩盖。根据钻孔、井筒揭露和区域地层资料,以及地表出露,本区赋存地层从老到新主要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及上统太原组(C3Q,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及石千峰组(P2sh),第四系(Q),现根据井田钻孔资料和临近矿井或勘查区资料将各时代地层分述如下:3.1.1、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其间偶夹泥岩,局部顶部夹有薄层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厚约500〜800m。本区缺失下统和上统地层。3.1.2、 石炭系(C)包括中统本溪组(C2b)和上统太原组(CJ)。1)中统本溪组(Cb)顶部与太原组一1煤相接,上部岩石为灰色铝土质泥岩,中夹薄层砂岩及一薄层煤;底部为铁铝质泥岩,比重大,具有具鲕状及豆状结构。本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厚2.22〜18.57m、一般为8〜13m,平均8.40m。2)上统太原组(C3Q与本溪组连续沉积,系海陆交替相,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泥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依其岩性组合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灰岩段:下起L1灰岩底,止于L4灰岩顶,厚14.0〜37.0m、平均30m。由四层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L]〜L4)及薄煤(一]、一2)组成,有时夹2〜4层透镜状燧石结核。灰岩富含海生动物化石,多为蜓类化石及腕足类化石。其中L2灰岩层位稳定,一般厚6〜11m,上距二]煤约120m。中部砂泥岩段:下起L4灰岩顶,顶界止于L5灰岩底,厚19.0〜47.0m,平均35.0m。由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和薄煤组成。上部灰岩段:下起L5灰岩底,上止L8灰岩顶,厚5.0〜55.0m,平均32.0m。主要由四层深灰色石灰岩(L5〜L8)夹薄层砂质泥岩及薄煤层组成,局部含燧石层,其中L8灰岩分布较稳定,富含蜓类化石,一般厚1.3〜7.3m,上距二1煤层约50m,下距L2灰岩约100m。本组层厚110.44〜115.93m、平均113.19m,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3.1.3、二叠系(P)由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组成,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其中山西组为二煤段,下石盒子组划分为三〜六煤段,上石盒子组划分为七〜九煤段。1)山西组(P]S脂: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煤2〜3组,其中只有二1煤层可采。该区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层位于该组下段,直接顶板多为砂岩,局部为泥岩伪顶,层面含较多炭质和大片白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及细粒砂岩。该段含较多的植物化石,该组厚64.0〜102.0m,平均83.0m,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2) 下石盒子组(P产)下起砂锅窑砂岩底界面,上止于田家沟砂岩底界面,厚 245.0〜326.0m,平均288.0m。共有三、四、五、六4个煤段组成,所含煤层均不可采,岩性由灰色中、细粒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局部砂岩泥岩互层,该组与下伏山西组地层整合接触。3) 上石盒子组(P2s)下起田家沟砂岩底界面,上止于平顶山砂岩底界面,厚 223.0〜327.0m,平均270.0m,共有七、八、九3个煤段组成,大部为不可采煤层,该组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地层整合接触。3.1.4、 石千峰组(P2sh)主要由紫色、暗紫色细粒砂岩、泥岩组,其次为粉沙岩组成,局部含灰、黄、绿色中粒砂岩及杂色泥岩中含有钙质结核。该组底部含有0.5m的一层底砾岩与上石盒子组分界。该组在区内保存不完整,厚度不详。3.1.5、 第四系(Q)主要为砂土、黄土组成,多分布于沟谷两侧,厚度一般为 0.50〜10.08m。3.2、井田构造核实区整体构造形态为一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22。〜30°,构造以断层为主,小型褶曲构造均为断层影响所致。区内北东〜南西向断层较发育,北西〜南东走向的仅发育一条F43断层,均高角度正断层。矿区内一系列倾向正断层把矿区切割成几个地堑、地垒块段。现将矿区范围内断层分述如下:1、 F43断层:为矿区东北部边界。走向大致呈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75°,落差50〜70m。该断层末见到地表露头,根据127队在57年所提的精查报告,在138号探槽见有断层破碎现象。2、 F44断层:为矿区北部边界,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75°。据果17孔根据岩性对比,该断层落差110m左右。3、 F45断层:位于矿区北部,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75°。据矿井井下揭露落差2〜5m,落差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增大到0〜30m左右。4、 F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偏北,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4675°。据矿井井下揭露落差在浅部为3〜8m,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增大至0〜50m。5、 F47支断层:位于矿区西部,与F47断层相交于矿区西部边界,尖灭于矿区中部,该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75°,果5孔和3503孔对其控制,断层落差0〜15m。6、 F47断层:横穿矿区中部,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75°,果13孔、果12孔、果14孔和果15孔对其控制,经岩性对比,断层落差0〜40m。7、 F断层:位于矿区南部边界,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48角75°,3619孔、果14孔、果16孔对其控制,落差为130〜200m左右。8、 F49断层:位于矿区的西北部,F45断层的尖灭部位,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70°,井下揭露落差3〜5m,最大落差10m左右。3・3、井田岩浆岩据野外填图未见岩浆岩分布,据钻孔资料,二1煤层的顶、底板均未见岩浆岩,仅在果16孔、孔深426m处闪长岩。综上,根据以往勘探及矿井开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发育情况,井田构造以断层为主,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四、区域水文地质本井田位于安阳〜鹤壁煤田的北部。安阳〜鹤壁煤田的岩溶裂隙水系统自北向南可分为黑龙洞泉溶水系统、珍珠泉岩溶水系统、小南海泉岩溶水系统、许家沟岩溶水系统、石门泉岩溶水系统。珍珠泉岩溶水系统的边界。北界:通过前庄〜古城〜王墓〜槐丰一线;西边界:以林县西断层,为隔水边界;南部边界:以下湾〜石河〜河顺〜彰武水库,为地下分水岭;东边界:铜冶〜庙口断层,为隔水边界。在珍珠泉岩溶水系统内,岩溶裂隙地下水在西部山区碳酸盐岩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向东径流,强径流带位于铜治〜水治一带,东西宽2〜4km,南北长约12km。碳酸盐岩裸露面积289km2,出露标高317〜1087.6m,自西向东,岩溶裂隙地下水440~420m,珍珠泉的泉口标高135m,在果园煤矿附近岩溶裂隙水的标高应高于这个值。安阳矿区的铜冶煤矿、果园煤矿位于岩溶裂隙水的埋藏区,碳酸盐岩埋深500〜1000m,以单斜向深部延伸。在珍珠泉岩溶水系统的天然补给资源量为1.87m3/s,地下水径流模数为3.96L/s・km2。在自然条件下岩溶裂隙水主要以泉群的形式集中排泄,珍珠泉的流量年平均1.90m3/s。由于在珍珠泉岩溶水系统内主要有铜冶煤矿和果园煤矿,其煤矿排水为该系统内岩溶裂隙水的一部分。五、矿井水文地质5.1、含水层1)中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在矿区的南部和西部山区广泛出露。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厚390〜420m。根据岩性和富水性强弱、碳酸盐岩的化学成份和结构不同分为三组七段:下马家沟级O:、O;、O;(即O2x)、上马家沟组O4、O5(即Os)和峰峰组O6、O7(即Of)。中奥陶统22 2 22 2含水层在本区分布稳定,厚度大。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尤其O25、O27两个强含水段对矿井安全影响最大。O27强含水段厚78〜80m,溶洞裂隙发育,不宁唯是水性强。在小南泉群中段下部沿断层破碎出露的泉水流量可达200L/s,单井出水量1200〜1700m3/d。O25段强含水层段厚100m,岩溶裂隙发育,单井出不量1200〜1900m3/d,最大可达450m3/d。地下水循环条件好。但由于岩性、化学成份及构造条件的差异,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一,导致其富水性也极不均一,总体上中奥陶统的富水性强。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上距二1煤层约150m,一般情况下对开采二]煤层影响不大,但在断层附近或煤层埋藏深的地方,该含水层对开采二]煤层影响较大。如在安鹤煤田内该含水层中岩溶裂隙水的突水量2584〜13507m3/h。因此要在断层附近留足防水煤柱,在断层附近进行采掘活动时,应加强防水工作。2) 太原组下段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安鹤煤田内,太原组下段石灰岩一般合并为一层,即L2石灰岩,一般厚8m,该含水层的富水性中等。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上距二1煤底板约120m,一般情况下对开采二1煤层影响不大,但在断层附近有较大影响。3) 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安鹤煤田内,太原组上段石灰岩一般合并为一层,即L8石灰岩,厚1.3〜7.3m,单位涌水量0.103〜5.2L/s•m,由于岩溶裂隙发育的不均一性,致使其富水性极不均一,总体上该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偏强。该含水层为二]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上距二1煤底板约40m,对开采二]煤层影响,当采空区形成一定规模后,太原组岩溶裂隙水会出入矿井。矿井突水量150〜1210m3/h。但其富水性不太强,加上众多矿井的排水,在浅部该含水层处于疏干半疏干状态,但在相对的深部地段,该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断层附近,对矿井充水影响更大。4) 二1煤层碎屑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含水层指二1煤顶板至下石盒子组中粒和粗粒砂岩,一般4〜5层,以大占砂岩、香炭砂岩为主,厚30〜40m,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充填,其富水性一般弱。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对开采二1煤层有一定影响,由于其富水性弱,顶板裂隙水以淋水、滴水的形式进入矿井,虽对开采二1煤层有一定影响,但一般不会对矿井的安全构成威胁。5)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区内覆盖物为冲积坡积物,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砾石,厚度为0.5〜10.08m,其富水性中等,仅对开采浅部二1煤层有一定影响。5.么主要隔水层1) 本溪组隔水层该隔水层位于太原组下部灰岩段和奥陶系灰岩之间,层位稳定,分布广,隔水性强。在正常情况下能起到阻隔奥陶系灰岩与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但在断层附近失去隔水作用。2) 太原组中部砂质泥岩隔水层该隔水层位于L4〜L6灰岩之间,岩性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厚度变化大,一般情况下可起到阻隔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但在断层附近失去隔水作用。3) 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在太原组顶部第一层灰岩顶与二1煤层底之间部分,岩性为粉砂岩及砂泥互岩,沉积稳定,岩性和厚度变不,厚度40m,正常情况下能阻隔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进入矿井,但在采矿活动影响下、薄弱地带和断层破坏区域不能起到隔水作用或隔水作用降低。4)二叠系泥岩隔水层是指二1煤层采动裂隙带之上的泥岩、砂质泥岩层,分布于各砂岩含水层之间,厚度一般为5.0〜25.0m,其透水性差,可塑性强,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正常情况下可阻隔各砂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5.M矿井充水水源目前充水来源主要有:1) 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对矿井的充水主要表现在,开采浅部的煤层后形成的地裂缝,大气降水沿地裂缝进入矿井,使矿井的涌水量在降雨后增大明显。而对矿井的深部影响不大据生产矿井调查资料,雨季矿井涌水量通常比平时增大,最大涌水量均出现在雨季,因此雨季应特别加强防水与疏排工作。2) 地下水能直接进入矿井的地下水主要为二1煤层顶、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水,即二1煤层顶板碎屑岩裂隙水和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水。顶板碎屑岩裂隙承压水以孔隙淋水、渗水进入矿井;而底板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水一般以股状进入矿井,水量相对较大。在特定条件下,太原组下段、奥陶系岩溶裂隙水亦可进入矿井,如在断层附近或煤层埋藏深度大的地段,当二1煤层底板不能承受其下的水压时,太原组下段、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将突破二1煤层底板进入矿井。3)采空区积水矿井浅部存在老窑采空区,其开采范围和积水情况大致清楚,对接近老窑采煤有一定的威胁。我矿开采时间较长,其采空区内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积水,但其水量不大。据我矿开采资料记载,自建井以来未发生过矿井突水事故。5.4矿井充水通道充水通道主要为依据通道性质、充水量及充水速度归纳为渗入性和溃入性两种通道。1、 渗入性通道指充水水源沿地层裂隙、孔隙下渗,以淋水方式进入矿井的通道。如二1煤层顶板含水层就沿此通道进入矿井,该通道渗入的地下水水量有限,流速较缓,一般不会酿成淹井事故。2、 溃入性通道指水体以较大流量迅速进入矿井的通道。主要为断层破碎带及宽大的裂隙等。因矿井范围发育断层9条,这些断层对地下水的贮存、运移起着控制作用,由于断层性质及断层两盘岩性的不同,对煤层的开采有不同的影响。断层破坏了岩石的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又为两盘不同的含水层沟通提供了条件,使两盘含水层重新组合。断层带的导水性,关键在于断层两盘岩性组合情况,如果断层两盘都是隔水层,断层就起阻水作用,否则就是良好的导水通道。另外断层带及其附近岩石破碎,强度低,在地下水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地下水也能通过断层破碎带进入矿井。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显示,在多年的采掘生产活动中,浅部存在小煤矿或老窑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存在少量老空区积水,但其大致范围和积水量清楚;北边以F44断层为自然边界相邻的水冶煤矿为生产矿井,开采二1煤层,矿井涌水量小于果园煤矿,目前已停止生产,其老窑水分布情况大致清楚。5・6、矿井充水状况对井下涌水点进行调查得知:专用回风上山有3个较为集中的涌水点,水源为顶板砂岩水和老空水的混合水源,其巷道总涌水量为15m3/h;上顺槽有2个较为集中的涌水点,水源为老空水,其巷道总涌水量为10m3/h;12采区回风下山有2个较为集中的涌水点,水源为老空水,其巷道的总涌水量为5m3/h;12采区运输下山有少量的顶板砂岩出水,其巷道的总涌水量约为1m3/h;据井下实测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7m3/h。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6.1、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镇单位解聘合同范本
- 农民在工地打工合同范本
- 公厕施工范围合同范本
- 京西印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个人劳务分包合同
- 公司渔业船舶买卖合同范例
- 会议家具采购合同范本
- 临时住宿合同范本
- 借住公租房合同范例
- 修补围网合同范本
- htcc制备工艺书籍
- 建立高效的员工沟通与反馈机制
- 中国电信互联网+酒店解决方案
- 《信息科技》学科新课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 《语用学之指示语》课件
- 《对折剪纸》课件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
- 培训学校 组织架构及部门岗位职责
- 调车作业-调车概述(铁路行车组织)
- 【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预防护理措施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 2023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