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提高护士使用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PDCA案例_第1页
儿科提高护士使用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PDCA案例_第2页
儿科提高护士使用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PDCA案例_第3页
儿科提高护士使用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PDCA案例_第4页
儿科提高护士使用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PDCA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4.5-提高护士使用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儿2病区)一、背景众多护理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包括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等。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病人身份识别要求更高。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PDA作为掌上型移动终端,应用在临床静脉输液中执行扫描病人液体及腕带信息匹配后再为病人输入,减少了人为查对时的惯性思维以及查对不严格导致的差错,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在2015年1月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护理人员对PDA扫描落实不高。科室作为一级护理质控单位,由病区护士长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依照检查标准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并对薄弱环节进行追踪分析,参照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0年版)》中的5.1.4.5条款,将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落实情况检查并总结。二、P-plan1.现状把握表12015年1月份护士规范落实患者身份识别的情况检查项目检查人次完全符合数部分符合数不符合数完全符合率%部分符合率%不符合率%1护士对交接班制度知晓率605010083.017.002.护士对病人分级护理级别知晓率60555091.88.203.病人腕带佩戴率604019166.631.61.84.护士对病区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知晓率60555049.242.68.25.查对(PDA扫描率)6030030500506.危重病人风险评估率60451327521.63.42.目标设定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PDA扫描符合率50%,这项指标符合率最低,应作为此次改善的重点。改进目标设定为95%。3.原因分析设备人员缺乏使用PDA的意识PDA的意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耗电量大设备人员缺乏使用PDA的意识PDA的意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耗电量大电池故障PDA的意识社会文化层次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文化层次不同层次不同护士宣教不到位PDA的意识网络故障护士宣教不到位中午、周末护士少护士宣教不到位PDA的意识网络故障护士宣教不到位中午、周末护士少护士态度不端正PDA数量少PDA的意识有抢救病人时未及时对其他病人进行扫描护士态度不端正PDA数量少PDA的意识有抢救病人时未及时对其他病人进行扫描无PDA使用流程呼叫过多病人咨询中途打断扫描距离掌握不准确无PDA使用流程呼叫过多病人咨询中途打断扫描距离掌握不准确病人催促输液结束未扫描查询输液瓶贴不平整干扰过多:电话、问事病人催促输液结束未扫描查询输液瓶贴不平整干扰过多:电话、问事环境方法环境方法表2未使用PDA对静脉输液进行扫描的原因分析主要原因频次累计百分比护士责任心不强1136.7PDA数量不足863.3网络故障580腕带配带不规范390瓶贴不清晰296.7护士配备不足1100图1未使用PDA对静脉输液进行扫描的原因分析拟定对策表3对策表原因对策责任人完成时间护士责任心不强科室内集中学习PDA的使用及维护,强化责任心景卫利2015.2PDA数量不足与信息资源部联系配备充足PDA孙慧2015.2网络故障与信息资源部联系进行网络维护,解决网络故障任丹2015.2腕带佩戴不规范联系后勤采购,落实佩戴李婷,孙慧2015.3三.D-do1.护士责任心不强(1)科室会议上利用用药错误不良事件警示教育,强调PDA扫描的重要性;引起护士重视;(2)护士长每天统计扫描率,在晨会上公示,对扫描率低的护士提出批评教育;(3)输液过程中护士长不定期巡查;(4)二级质控现场督查扫描情况;图2护士进行床边扫描2.PDA数量不能满足使用的措施:(1)PDA固定编号,六组责任护士配备六台PDA;(2)治疗班配备机动PDA1台;(3)PDA损坏后及时维修并汇报给护士长及时补充备用PDA;(4)每天上午11:30治疗班将机动PDA充电备用;下午17:30由P班将责任组PDA充电备用。图3配备充足的PDA正在充电3.网络信号不良的措施:(1)定期请信息资源部技术人员进行PDA的保养及维护;(2)出现无线网络不畅通时,护士及时与工程师联系;(3)信息资源部固定技术人员无线网络维护,方便护士沟通联系;(4)科护士长对PDA网络信号问题进行专项检查。4.更换为人性化小儿腕带,规范佩戴。儿科患者腕带长度过大,过宽,不够柔软,同时患儿以哭闹的方式拒绝佩戴,因此家属不能完全配合。科室经过集中讨论,研究,上报,对腕带进行改良,使其适应儿科病人的特点,方便佩戴,从而提高扫描率。图4人性化的小儿腕带利于佩戴四、C-check表42015年4月至9月PDA在静脉输液中的扫描率检查项目月份检查人次完全符合数不符合数完全符合率(%)不符合率(%)查对(PDA扫描率)4月60332755455月60421870.030.06月6051985.015.07月6054690.010.08月6056493.36.79月6058296.73.3图52015年4~9月PDA扫描率从图5可以看到,各项改进措施有效。五、A-action(1)按照质控标准落实质控检查,不定期考核护士对PDA扫描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对新职工、进修、规培护士进行相关制度的培训,由科室带教总辅导李婷负责培训。(3)制定使用PDA进行身份核查的规定、流程和故障排除说明书,见附件。附件一:使用PDA进行身份核查的规定1、医生开出电子医嘱后,护士核对、确认医嘱2、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打印带有二维码的执行单、瓶贴3、执行医嘱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打开PDA,登录移动护士工作站4、执行医嘱护士依次扫描个人二维码、病人手腕带二维码、执行单/瓶贴二维码5、扫描成功,执行医嘱6、若扫描失败,立即查找原因,待核实无误后,再执行医嘱7、两名护士共同核对时,由最终执行护士进行PDA扫描。且一位患者医嘱执行完毕,方可对下一位患者实施扫描后执行。8、责任护士下班前,通过PDA检查分管病人当日医嘱是否全部执行9、护士长定期监管,查看医嘱执行情况,检查PDA扫描的规范性附二:PDA用于身份核查的使用流程医生开出医嘱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查对、确认医嘱护士查对、确认医嘱护士打印带有二维码的执行单或瓶贴护士打印带有二维码的执行单或瓶贴执行医嘱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打开PDA,登录移动护士工作站执行医嘱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打开PDA,登录移动护士工作站依次扫描执行护士个人二维码、病人手腕带二维码、执行单/瓶贴二维码依次扫描执行护士个人二维码、病人手腕带二维码、执行单/瓶贴二维码扫描成功,执行医嘱扫描成功,执行医嘱两名护士共同核对时,由最终执行护士进行PDA扫描。且一位患者医嘱执行完毕,方可对下一位患者实施扫描后执行。两名护士共同核对时,由最终执行护士进行PDA扫描。且一位患者医嘱执行完毕,方可对下一位患者实施扫描后执行。若扫描失败,查找原因,待核实无误后,再执行医嘱若扫描失败,查找原因,待核实无误后,再执行医嘱责任护士下班前,通过PDA检查分管病人当日医嘱是否全部执行责任护士下班前,通过PDA检查分管病人当日医嘱是否全部执行护士长定期监管,查看医嘱执行情况,检查PDA扫描的规范性护士长定期监管,查看医嘱执行情况,检查PDA扫描的规范性附件三:PDA扫描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相关因素可能的原因解决办法PDA信号不好或周围有干扰排除干扰,打开病房门后扫描,若再次失败,电话通知信息资源部处理确定扫描失败的具体位置、时间段,电话通知信息资源部处理PDA出现死机、乱码等情况注销登录、重新登录或重启电量不足或未能充电成功及时充电,为保证PDA电池寿命,最好一天一充电(白天使用,夜间充电,充电时保持开机状态)PDA未联网PDA设置中将WiFi置于开启状态,如过不能成功联网,请尝试关闭Wifi后重新打开扫描区不干净,表面有污物用棉球蘸少许75%酒精或清水擦拭干净网速慢导致扫描键按压时间过长,PDA显示此项医嘱已执行扫描键按压时间不宜过长PDA损坏PDA要防摔、防油、防水,屏幕防利器划伤。(工作中置于兜中,不能和剪刀等放一起。)平常要注意PDA的保养,用清水纱布擦净机身条码腕带原因:磨损致条码不清晰、腕带丢失或未佩戴,腕带信息错误告知患者腕带佩戴的目的到住院处重新打印腕带,予以更换瓶贴二维码磨损不清、打皱、破损断裂重新打印瓶贴瓶贴二维码打印太浓或太淡请信息资源部调整打印机设置打印机故障使二维码出现异常过小过密请信息资源部调整打印机设置瓶贴粘贴不平整,或位置异常无法识别瓶贴粘贴平整,充分暴露二维码医嘱电脑上医嘱未生成执行生成当日执行后再扫描录入明日出院后所有医嘱自动注销调整明日出院医嘱时间,或采用其他核对方式前一天医生开出的Q8h医嘱,次日1AM扫不上(8:00以前的医嘱扫不上)扫描时,将日期调到前一天,即可扫描成功转科病人,病人列表中无此病人信息更新数据或关机重启后,即可扫描成功操作者护士对PDA操作程序不熟练,如扫码方法错误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人人操作过关尽量垂直对准二维码,一般距二维码10cm,按扫描健。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