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第七章_第1页
心理学概论第七章_第2页
心理学概论第七章_第3页
心理学概论第七章_第4页
心理学概论第七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概论第七章第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各种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大众传媒等。第2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社会认知和印象一、社会认知的三要素认知者、被认知者、认知情境二、印象印象是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第3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社会认知的偏差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具有更重要的作用。SOLER技术S坐要面对别人O姿势要自然开放L身体微微前倾E目光接触R放松2、近因效应(最近效应)第4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根据某人的一个品质而推断其其他品质的倾向。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第5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台湾大学生对不同人种的刻板印象(1969)

美国人日本人印度人黑人民主善模仿迷信耐劳天真爱国懒惰落后乐观尚武落后肮脏友善进取折衷懒惰热情有野心肮脏好音乐第6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社会认知的归因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叫做归因。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第7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三节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直接结果。第8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交往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发现:55%非语言表情+38%言语表情+7%语言伯德惠斯戴尔提出:沟通信息=35%有声+65%无声第9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视觉行为(VisualBehavior)

a、瞳孔变化b、凝视时间c、视线角度第10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用的身体语言。“好”、“再见”、“胜利”、“是的”、“不是的”、“自杀”、“别出声”、“吃饭”、“喝水”、“睡觉”、“我警告你”、“真丢脸”、“冷”、“安静”、“飞吻”、“天真热”、“我累了”、“味道好极了”等。

第11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

四种交往距离:

a、亲密区(intimate):30厘米以内

b、个人区(personal):30—120厘米

c、社交区(social):120—370厘米

d、公共区(public):370—760厘米第12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际吸引的因素1、熟悉性和邻近性2、相似性和互补性3、对等性或互惠性4、优势性(如外貌、能力等)第13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a、谁喜欢我我喜欢谁、

b、是否表示对他人的喜爱取决于他的安全感

c、交往中应主动表示好感,以赢得对方的喜爱古希腊哲学家海卡托曾说:“我来给你看一服产生爱的药,不用药材,不用仙草,也不用巫婆咒语,若要人爱你,请你先爱人。”第14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人际关系的类型1、根据形成基础不同:血缘人际关系地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2、根据性质和心理距离不同:竞争:共同性的目标难得性对抗性第15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合作:为达到目标而彼此配合顺应:交往双方或一方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和合作冲突:为了某种目标相互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交往形式第16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人际关系的测量与评价1、社会测量法被调查者依次说出团体中最愿接触和最不愿接触的人;2、参照测量法每位成员都给其它成员评分,部分呈现。黄希庭的研究表明,学生中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人缘型、首领型、嫌弃型、孤独型第17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人际交往的技巧真诚、坦率、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宽容第18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赞扬和善意的行为

戴尔、卡内基(DaleCarnegie)曾说:“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那么你就慷慨大方地赞扬他吧。”心理学研究表明,赞扬他人能够提高自己的价值和吸引力。第19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赞扬须注意原则

1、避免在他人认为你“有求于他”的时候去赞扬他

2、不要在例行公事的场合过分地称赞他人

3、如果赞扬太慷慨,毫无根据,那么赞扬将不起作用

4、在赞扬的同时,不妨指出他人无伤尊严且已非常明显的缺点

第20页,课件共2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赞扬须注意原则

5、如果赞扬是通过第三者无意中传给对方,那么效果更好

6、在他人志得意满春风得意时少称赞,而在他人受挫折失意时多称赞,这会使他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欣慰

7、如果甲乙两人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