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课件_第1页
家长学校课件_第2页
家长学校课件_第3页
家长学校课件_第4页
家长学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ny

LogoCopyright©byARTCOMPTAllrightsreserved.第一章伴随孩子一起成长2人生的起跑线在每个孩子的吹响起跑号角并为之领跑、助跑、呐喊、助威的是孩子的父母。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逐渐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承担起孩子成长而带来的各种责任和挑战。今天社会的竞争,更多的是意志和做人的比拼,家长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注重行为习惯培养,鼓励创新,使孩子逐渐成长为独立生存,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核心提示

3第一节以分离为目的的爱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英国心理学家4是我们曾经的这些教练变了!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是曾经的教育家,好教练。如:我们都曾经耐心的教孩子说话,不厌其烦的鼓励孩子走路等等。我们都曾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欣喜若狂,到处炫耀。谁也不会因为孩子第一句爸爸、妈妈叫的不清楚而失望,也不会因为孩子迈出第一步而勃然大怒。想想看什么时候起我们不再耐心,学业负担,家庭压力使年轻的父母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中华民族有教育多子女的经验,但是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有教育穷孩子的经验,没有教育富孩子的经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使不少人心理发生了变化。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法使大家给孩子报了很多班,使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孩子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人把孩子当做“宠物”养,使不少孩子高分低能,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5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父母都不能回避的两个问题:1.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2.孩子成长最需要什么?答案:一个幸福的、和谐的家庭,高品质的家长,负责人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学习型的父母,给孩子做一个良师益友的父母!6什么是真正的育人之道?1、三流父母拼命地让孩子学习知识。2、二流父母到处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3、一流的父母则注重自己心灵的成长和心智模式的提高,这才是真正的育人之道。教育首先是教育者自身的教育。7三岁看大---老祖宗名言英国一个机构将1000多例人群从0岁开始一直跟踪到30岁,得出结论:70%的人16岁以后会犯大错甚至会犯罪,三岁以前就已经决定了。也就是说孩子三岁以前年轻的父母忙活一阵子,孩子长大了你就轻松一辈子!充满爱的家庭:爱心、公德心、同情心、分享心、尊重人、自信心强、竞争性强、兴趣激发放任自流、斥责打骂、你教育孩子其实也是教育自己,检验自己的人格8第二节你是什么类型的家长A、依附型父母—和孩子绑在一起B、拒绝型父母—把他当包袱C、成长型父母—身兼数职和孩子一起成长思想、情绪受孩子制约,将自己的生活依附在孩子的世界里将孩子转移到祖辈那里,拒绝成为实质内容的父母拒绝成长带来的责人与挑战扮演好母亲或父亲妻子或丈夫女儿或儿子媳妇或女婿接受怎人与挑战9不同类型父母的亲子关系依附型:重叠在一起的两个圈,孩子生活在包裹里,父母围着孩子转,一旦没有父母孩子将无法独立生活,同时一旦没有孩子在身边父母也无法生活。逆反心理形成、外表大人内心婴儿拒绝型:永远不会相交的圆。“小的时候都没有什么讲的,现在更没有了---”10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看看现在你为人父母的类型1、每次带孩子出门都会把孩子抓的很牢,从不让别人抱他,包括家里其他人2、经常因惦念孩子而工作出错3、总是因为孩子的事情而改变对自己发展的设计4、为了孩子入托或者入园方便,宁可搬家或者换工作。5、有了孩子以后,几乎不再单独与朋友外出聚会。6、与丈夫(妻子)之间的谈话主题基本上是围绕孩子的。7、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孩子在干什么。8、一听到孩子哭,就会非常紧张。9、如果听到别人说我孩子“哪儿不行”,我会非常难受。10、如果孩子不在家,会做什么都没有心思。1111、孩子对我原来的生活几乎没有太大影响。12、很少因为要照看孩子而拒绝朋友的邀请。13、很少因为惦念孩子而影响工作。14、不会牺牲自己的事业而全心照顾孩子。15、与丈夫(妻子)有和谐的夫妻生活。16、在家里也需要独立的空间。17、不习惯与孩子一起睡觉。18、很害怕孩子缠着我玩。19、经常想:如果没有孩子该多好。20、如果有人帮我带孩子,我会很高兴。12评分方法“是”计1分,“否”计0分;前10题与后10题的得分分别计算。下表是三种类型父母的得分参考:A依附型父母B拒绝型父母C成长型父母前10题8——10分1——3分5——7分后10题1——3分8——10分5——7分13

如果选择做“成长型父母”,那么下面有

几条基本建议供你参考:1、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2、调整好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有意识地让自己保持与他人的关系;3、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家里其他人建立联系,同时保持自己与孩子的亲密感;4、记得与丈夫(或者妻子)的“两人世界”,时不时重温;5、为自己设计一个兼顾孩子与自我的未来发展;6、尝试独立带孩子一段时间7、尝试给孩子独处的空间与时间。14第三节中国家长向西方家长学习什么1、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2、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就,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3、西方人期望孩子成名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社会人。15

4、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5、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6、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了到处弥漫。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7、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他们16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8、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9、西发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10、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17Company

LogoCopyright©byARTCOMPTAllrightsreserved.第二章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18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