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与阅读教学_第1页
对话理论与阅读教学_第2页
对话理论与阅读教学_第3页
对话理论与阅读教学_第4页
对话理论与阅读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话理论与阅读教学第1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第2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话是思维方式,也是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主要方式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话”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大多数人认为,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对话是同意和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第4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巴西的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一个人际交往系统。第5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田汉族认为:“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文本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第6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教学对话是教学方法“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话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之一。”

――张华第7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后现代意义上的对话

首先,对话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开放性和启发性。其次,理解和反思是后现代对话的重要特征。

第8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弗莱雷的对话前提弗莱雷指出:缺乏对世界、对人的挚爱,对话就不能存在;没有谦虚的态度也不可能进行对话;对话还需要对人类深信不疑,对他们的制造与再制造、创造和再创造的力量深信不疑;离开了希望,对话也同样不能存在;最后,除非对话双方进行批判性思维,否则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

第9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于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文本作者是创作主体、教材编者是编辑主体(这两种是隐性的)学校教师是施教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两种是显性的)第10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对话

读者与文本本身的对话,人与文本的对话具有多元阐释性。读者与文本相关者的对话,人与文本相关者的对话可能是多元也可能是一元的。第11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读者与文本相关者的对话

一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二是读者通过文本与文本所反映时代背景的对话。第12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切入口一是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一是寻找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第13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

1预设预设是一种先于表达和接受而存在的经验信息,因此,在逻辑学上叫做预设。“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也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

第14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2角色角色指的是诗歌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和叙述人等。3省略文本中有形或无形的省略,都是读者介入文本的艺术空间。第15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4隐蔽文学文本往往只给读者提供一个艺术空框。5中断连续叙述的中断,戛然而止的结尾,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第16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6冗余文本的意义一般都来自于必要信息。但有时冗余信息也可以打开读者的想象世界。7陌生化文学文本要求创新。语言的陌生化成为文学创作的追求。

第17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8隐喻化隐喻不是指向事物本身,而是指向非本体(喻体)来完成文本意义建构。隐喻提供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新角度和新途径,它在建构话语和文本意义的同时,也建构了人所置身的世界,扩大了人们的认知范围和认知方式。第18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寻求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

1形成期待“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接受主体在阅读一个新的文本之前,已经具有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1)通过读者已经熟悉了的文学作品的知识和规律;(2)建立与熟悉作品之间的隐在联系;(3)把作品的虚拟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第19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寻求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2还原语境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言语表达恢复言语与语境的关系。3补足填充补足,指的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充,指的是填充文学作品的艺术空框,以生成“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第20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寻求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4联想触发联想触发,指的是在阅读中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库存,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5颠覆重建颠覆重建就是读者以颠覆表达意义的方式,重建自己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第21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寻求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6追本溯源:探讨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原初用意和基本母题。7汇聚比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与文本对话,生成和创新意义的一个重要通道。8动态积储: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生成和创新文本的意义,是一种静态的接受方法。

第22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文本作者有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感情的权利,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是有主体性的。学习文本,要通过对别人的思想感情的感受和理解,扩大自己的思想视野和情感体验的范围和深度。第23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尊重文本作者创作主体性对学生来说,就是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地位,而不是“评判者”的位置上,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进而发现作品的美。第24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编者对教材作品的选择和编辑有自己理解和表达的权利,他们对于编辑教材是有主体性的。编者对教材的加工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为读者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服务的。第25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材编者的编辑主体性编者的主体性是有限度的,它必须接受作者的主体性为它设定的这个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离开文本许可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脱离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第26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师的施教主体性语文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在于语文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读文本和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第27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师的施教主体性语文教师不能无视文本作者在自己的语境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权利,不能脱离开文本的具体内容对作者的写作进行刻意的挑剔和不切实际的批判.第28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师的施教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只有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起到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的作用。第29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尊重教师教学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分析和讲解文本的权利。要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第30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尊重教师教学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还表现在组织教学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上。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特长,教学经验各不相同,他们又面对不同的学生。不能要求教师按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施教,而要他们发挥不同的特长。第31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全部的语文教学活动,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语文教材的编订;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到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都是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素质的。第32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教学的所有工作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是任何一个其他人都无法完全代替的。第33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感受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并通过感受和理解教师而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和文本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第34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只要有了主动参与的精神,个性就会逐步地鲜明化,这是参与的结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不论是文本还是教师的讲解,都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文本的语言和教师的语言都不会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第35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课堂教学对话

课堂教学对话是师生或生生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所进行的多重互动活动。(1)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2)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3)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4)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5)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第36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话教学的环境

(1)信任与互爱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创设信任与互爱的教学环境。信任与互爱渗透在对话的整个过程与方方面面。(2)对话情境与氛围要开展理想的教学对话,就应善于创设对话情境,形成支持性氛围第37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话的隐喻意义

对话的实际意义隐喻意义上的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精神与品质实际意义上的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行为方式与效果等隐意义上的对话促进实际意义上的对话实际意义上的对话以隐喻意义上的对话为指引。第38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话的隐喻意义

对话的实际意义单纯把对话理解为实际意义上的对话是狭隘的,容易导致把教学中你来我往、有问有答的形式看作对话,而实质并不具有对话性质。只要具有对话性质,即使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也会是一种对话而不是一种独白。所以,对话不能单纯以形式来判断,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对话品质。第39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话的品质:

交流和相互理解对话也不一定完全是通过言语来进行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举手投足之间都可能在进行对话。第40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从对话主体间平等的程度看独白式对话主客式对话平等式对话第41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从对话有效性看有效对话无效对话第42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3.从对话的真假程度看真对话假对话

第43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从对话的言语活动方式显性对话隐性对话

第44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5.从对话的适用场合看日常对话教学对话

第45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6.从对话程度的深浅看深度对话浅层对话

第46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7.根据对话声音不同的质单调对话复调对话第47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8.从对话是否具有反思性看反思性对话非反思性对话

第48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9.从对话的表现形式看隐喻的对话实然的对话

第49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0.从对话者态度与情绪看对抗性对话合作性对话第50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1.从哲学的层面看本体论的对话认识论的对话方法论的对话

第51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从对话的规模看微型对话中型对话大型对话第52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语文教学中的假对话

(1)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2)游离主题的对话(3)不具实质的对话(4)独白式对话(5)自说自话、互不碰撞的对话第53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

这是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上课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执教的课文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因为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便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圣聂卫平……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反问:“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同声,说:“老师崇拜董存瑞。”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第54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游离主题的对话

某教师教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上课后问学生要求讲什么,学生说,“鲁迅花那么多笔墨讲吃螃蟹的事情,有这个必要吗?”老师接过话来说:“好,这堂课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争来争去,一堂课倏忽过去了。

第55页,课件共6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具实质的对话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刘胡兰》一文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问答。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生答:是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怎么知道的?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1947年1月4日。师问:你怎么知道?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师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课文中有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这么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元钱。”师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有学生答是发银圆,有学生答是发铜板,而另一个学生则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教师最后作总结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