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沪科版优质教学特色课件_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沪科版优质教学特色课件_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沪科版优质教学特色课件_第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沪科版优质教学特色课件_第4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沪科版优质教学特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物理中考二轮复习强化记忆知识点梳理

常见估值(感受并记住它们)2.时间(1)正常人百米短跑时间约为14s.(2)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s.(3)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0.5s.(4)正常成年人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s.(5)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min.(6)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

常见估值(感受并记住它们)3.速度(1)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2)自行车的速度约5m/s.(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记住).(4)真空中光和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记住).

常见估值(感受并记住它们)

常见估值(感受并记住它们)7.温度(1)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2)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3)洗澡时的适宜水温约为40℃.(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5)沸水的温度为100℃(标准大气压下).(6)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8.电压(1)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记住).(2)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记住).(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4)一节蓄电池的电压约为2V.

常见估值(感受并记住它们)9.电功率(1)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为100W.(2)电热水壶的电功率约1200W.(3)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1000W.(4)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100W.(5)电饭锅加热挡的功率约1000W.(1)最小最亮的光斑→焦点(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2)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相机),光线相交,实线.(3)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4)近视眼→凹透镜.(5)远视眼→凸透镜.(6)入射角为30°→反射角也为30°.(7)物距大于像距→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光学(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或不受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质量不变).(2)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3)光滑斜面→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4)漂浮→浮力等于重力,ρ物<ρ液.(5)悬浮→浮力等于重力,ρ物=ρ液.(6)下沉→浮力小于重力,ρ液<ρ物.(7)上浮→浮力大于重力,ρ液>ρ物.力学(8)浸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9)排水量→物体排开水的质量.(10)减速上升→速度减小,高度增大.(11)加速下降→速度增大,高度减小.(12)机械能不变→机械能守恒,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13)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4)滑轮组忽略绳重及摩擦→计算机械效率时只考虑动滑轮重力.(15)杠杆保持平衡→F1·L1=F2·L2.(16)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所用动力最小或动力臂最长.(17)忽略绳重及摩擦→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受到的摩擦力;不考虑克服绳子重力和摩擦做的功.声音的强弱物理学中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人耳刚能听到声音50dB---保证睡眠、休息70dB---保证工作、学习90dB以上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1)并联→电压相等.(2)串联→电流相等.(3)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小灯泡正常工作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学(4)家庭电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220V.(5)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灯泡电阻的阻值恒定.(6)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7)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1)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沸腾→水的沸点为100℃.(2)白气→液化现象.(3)升高到、加热到→物体的末温.(4)温度升高了t℃→t表示水温的变化量.(5)完全燃烧→不考虑能量损耗,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内能.(6)高温蒸汽→小水珠.热学归纳记忆(规律、公式)1、光的三大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2、阿基米德原理3、欧姆定律

4、焦耳定律

5、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6、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阿基米德首先发现)7、

热机工作规律: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转动2转,做功1次。对比记忆1、平衡力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异体、等大、反向、共线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电热器:主要部件是发热体,是由电阻较大、熔点较高的材料制成的。其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2、保险丝:由电阻率比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测电笔使用时人体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对比记忆1、第一个提出磁偏角的是沈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