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好资料劳动社会学 重点整理2015年6月第一章 结论1、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 19世纪20—30年代P12、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P13、广义的劳动者是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 P24、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意义上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 ②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 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P25、劳动者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P26、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其研究内容: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 ②劳动者 ③劳动的社会关系 ④劳动的社会结构 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 ⑥劳动与社会变迁 P3~P4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 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② 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 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 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P68、①泰勒,经济人 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 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P8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1945-1975 年前后;二是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P8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13、冲突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P11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 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P17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文献、访问 /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组成部分。②社会统计法是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劳动社会学不只是纯理论的定性研究,而需要在占有大量实证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③比较分析法。④参与调查法。也称实地观察法,是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第二章 劳动1、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服务活动。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 ①在法律允许内的劳动; ②经过交换的劳动; ③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2、劳动的社会职能: 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 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 ③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3、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 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 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P234、劳动社会化的内容: ①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②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 ③劳动成果的社会化5、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 ②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③机器和大工业阶段 ④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6、三方性结构指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P277、劳动的产业结构:①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②第二产业指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业、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③第三产业8、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 P399、职业分类方法:①职业标准编码法 ②社会地位分类法 ③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 ④心理差异分类法10、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11、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①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③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④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12、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P47-48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③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④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供养系数上升,意味着社会和企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13、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P4914、劳动保护的内容 :㈠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 ①劳动时间的限制 ②劳动速度的限制 ③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④特殊劳动者的保护 ㈡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 ㈢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15、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交往的过程中,由思想、感情、行为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及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16、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①证明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工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 ,而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社会人” 。②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不仅仅是生产条件、劳动环境和待遇的改进,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③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有其特殊的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成员的行为,还可影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④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17、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有五种类型: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①直线制结构; ②职能式结构; ③直线—职能式结构; ④水平结构; ⑤矩阵结构。18、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 ①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②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① 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时,如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② 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③ 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④ 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19、劳动士气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积极性。第三章 劳动者1、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2、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者有以下特征: P73①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②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③处于劳动岗位的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 ④参与实际劳动过程。3、劳动者的素质(一自然素质: 1、体力,构成体力的要素有五个: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 2、智力,构成智力的基本要素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3、心理因素,人的心理素质体现为气质(二社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化4、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它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P865、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六个方面: P86①价值观念; ②企业意识; ③管理方式; ④企业规范; ⑤企业英雄人物 ;⑥企业形象。6、企业文化的特征: P87①独特性;②功能整合性; ③实践性;④渗透性;⑤社区性;⑥行业性; ⑦群体性。7、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P87-88①导向功能; ②约束功能; ③凝聚功能; ④激励功能; ⑤效率功能; ⑥协调功能。8、劳动者行为,劳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行为,劳动者在有意地构建其劳动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9、效用是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劳动效用就是以劳动行为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10、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 ①家庭教化 ②学校教化 ③社会教化 ④网络互动 ⑤劳动组织教化11、劳动者社会化的进程: P99①预期社会化 ②劳动者的初始社会化 ③劳动者基础社会化 ④劳动者的继续社会化12、劳动者社会化指的是社会将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转变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的劳动规范,遵守劳动纪律,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的过程。P9513、劳动者社会化三方面的内容: P95-96①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③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13、劳动时间指人们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那部分时间。第四章 职业生涯1、职业,是指人为维持自己的生计,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实现自我而进行的持续活动方式。 P1092、现代意义的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社会性;②差异性;③层次性;④时代性。3、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4、影响职业生涯的八大要素: P111① 健康情况; ②社会阶层; ③教育; ④性别; ⑤年龄; ⑥负担; ⑦自我观; ⑧地理因素。5、职业概率是择业者获取某项职业的可能性。职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①某项职业的需求量 ②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的工作能力与求职能力③竞争系数即谋求同一职业的劳动者的多少 ④其他随机因素6、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个人根据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计划、发展和评估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的管理,也包括组织的管理。P1227、“职业锚”的五种类型:①技术/职能型;②管理能力型;③安全/稳定型;④创造型;⑤自主、独立型。8、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道路:P130-132①立足本职的道路; ②自学成长的道路; ③转换职业的道路; ④自我创业的道路;10、职业生涯设计也叫职业规划或职业计划,指的是一个人制订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它是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第五章 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1、职业声望是与财富、权力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 P1412、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 ①职业的社会功能; ②职业要求;③职业报酬;④职业环境。3、职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职业地位和声望不同的等级序列。4、职业社会分层的意义: P153-155①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 A.有利于理解社会; B.反映了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内容。②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 ③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④对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提出政策建议。5、职业流动是劳动者为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换职业的行为。6、职业流动的决策: P159-160①明确职业流动的目标; ②选取适宜的用人单位; ③分析接收单位的状况;④分析由原单位流出的可能性; ⑤“流动”与“维持现状”的比较; ⑥完成流动。7、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趋势:① 从产业的角度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于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② 从地域的角度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国外发达国家。③ 从企业的性质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外资企业、私营企业。8、对青年人才职业流动的引导:A为青年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 ①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渠道 ②建立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③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从青年人才的客观条件出发,给他们以正确有利的引导。引导青年人才从根本上认清自我②要给自己的职业作出定位,也就是说要具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观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第六章 劳动组织1、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2、组织的构成要素: ①组织环境 ②管理体系: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 ③组织文化3、广义的劳动组织指人们的社会生产组织,劳动的分配和组合,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以及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生产力的概念。4、组织机构设置: ①按产品设置; ②按客户设置; ③按地区设置; ④按职能设置; ⑤按计划项目设置。5、正式组织的特点: ①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 P178② 有正式的阶层结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分工职责,以协调人员的行动③ 成员的互动方式是正式而又片面的,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及活动程序也是正式的。6、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①有较强的凝聚力 ②规模小,结构松散 ③自发形成核心人物 ④满足成员心理的需要7、非正式组织的作用:A积极作用:①化解矛盾,提高凝聚力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信息通道:收集信息、传播信息④维护个人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以维持个人人格的感情消极作用:①非正式组织过于活跃,会干扰和影响正式组织的作用②如果引导不当,非正式组织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 管理目标的实现③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快,有可能使“小道消息” “小报告”泛滥,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8、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①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②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③法定权力: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P1839、实行劳动组合的原因: ①经济原因 ②工作中的距离、位置 ③社会心理因素劳动组合的类型: ①指令组合 ②任务组合 ③利益组合 ④友谊组合 ⑤委员会第七章 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P200①在法律依据方面:劳动关系是由《劳动法》规范和调整的,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务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②在主体及主体之间地位的区别:劳动关系主体的一方是符合法律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③当事人之间在隶属关系方面: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的义务。④当事人之间在承担义务方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等为职工承担社会保险义务;而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义务。⑤用人单位对当事人在管理方面的的区别:用人单位具有对劳动者违章违纪进行处理的管理权。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处理虽然也有不再使用的权利,或者要求当事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但不包括对其解除劳动合同或给予其他纪律处分形式。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⑥支付报酬方面: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行使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分配权利。在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完全由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得到的是根据权利义务平等、公平等原则事先约定的报酬。3、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①集体谈判制度 ②民主协商制度 ③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资双方自愿调解、政府参与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 ④三方协调机制 P2134、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内容: P214①全面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劳动用人制度②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企业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③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效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④制定和完善劳动标准,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提供劳动政策基准第八章劳动报酬与社会收入分配1、劳动报酬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其全面的满足。社会学上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还包括劳动者通过劳动得到其他方面的收益,特别是心理上与精神上的满足。 P2222、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 P225A确定薪酬管理的目标 : ①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和留住企业或组织核心员工 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更高的工作绩效 ③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 ④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协调选择薪酬政策:企业成本投入政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确定企业工资结构及工资水平。C制定薪酬计划: 要遵守两个原则 : ①与企业的管理目标相协调的原则 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原则。D调整薪酬结构:确定薪酬的五大指标,即工作的价值、员工的价值、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生活成本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3、收入分配是对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进行的分配。收入分配的类型分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种类型。4、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 P227-228①制约收入分配的体制因素:A.分配受所有制形式的制约: a.所有制性质制约分配体制的特征 b.所有制结构制约分配关系的结构。B.分配方式受企业经营方式的制约。C.分配受宏观调控体系的制约。②制约收入分配的经济因素:A.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B.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分配的不公平。C.技术结构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5、分配不公的表现( P231):①基尼系数 ②城乡收入差距 ③地区差距 ④行业差距⑤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状况 ⑥两极分化初现第九章 政府政策和劳动争议1、具体来看,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主要有五点:P236-237①转换管理机制;②培育劳动力市场;③进行社会服务;④加强宏观调控;⑤建立保障体制。2、我国具体劳动模式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标准或原则:P238①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②要反映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价值模式③有可依托的物质技术条件④要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3、劳动争议就是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而发生的争议。4、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 P241-242①劳动报酬和保险待遇的保障问题。②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因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较多。③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引发的争议。④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争议。5、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①劳动争议协商 ②劳动争议调解 ③劳动争议仲裁 ④劳动争议诉讼 P245第十章 劳动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内容: P250-251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②社会福利: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囊括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保障内容。③社会救助:是公民享受的一种基本权利,一般包括失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 、自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困难户救助等项目。④社会优抚:其对象主要是对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社会群体。2、社会保障的功能: ①稳定的功能 ②调节的功能 ③补助的功能 ④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P256①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②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③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程授权委托书格式样本3篇
- 搬运装卸合同3篇
- 安徽离婚协议书新版本3篇
- 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条例3篇
- 文艺演出服装道具租赁合同3篇
- 工业试验设备安装工程合同书3篇
- 房屋买卖建筑工程保险合同3篇
- 体育场馆建设土石方工程施工合同
- 铁路维修机械台班施工合同
- 创意园区物业客服人员聘用合同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色卡-CBCC中国建筑标准色卡(千色卡1026色)
- 2024-2030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培训
- 泵站工程设计(共138张课件)
-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件 7.1认识新能源汽车
-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 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知识培训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