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政治-3.《黄土高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1.gif)
![小学思想政治-3.《黄土高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2.gif)
![小学思想政治-3.《黄土高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3.gif)
![小学思想政治-3.《黄土高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4.gif)
![小学思想政治-3.《黄土高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25e30fe6bb51187d403ee5ad47d56c0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引领: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在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大街小巷,流行一时,引发了西北风歌潮。我们一起来欣赏。1.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视频:《黄土高坡》教师引领:从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黄土高坡)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2)学生交流:1.黄土高坡四季刮大风。2.黄河从那儿流过。3.人们住在窑洞里。3.那里沟壑纵横……教师适时评价:同学从这首歌中捕捉到了这么多的信息,真是不简单。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坡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黄土高坡)【设计意图:播放黄土高坡视频歌曲,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二、了解黄土高原教师引领:我们所说的黄土高坡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又因地势多山,海拔较高,所以我们称它为黄土高原。你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它并用彩笔描出它的轮廓吗?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黄土高原,用彩笔描出黄土高原的轮廓范围。教师引领:黄土高原具体在什么位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利用地图展示自己的发现。(3)师生小结:(多媒体依次出示中国地形图和黄土高原地形图)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4自西向东主要包括:甘肃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和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以及范围,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并运用地图解决相应的问题。为学生走走进黄土高坡并了解窑洞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三、黄土高原资料库合作探究课前我们对黄土高原的居住特点、民间工艺、名胜古迹、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调查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选择一个方面,整理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参与其中,重点引导学生做好资料的汇总整理与提升。学生依据“黄土高原资料卡”在小组内交流、整理,教师巡视指导。黄土高原资料卡居住特点民间工艺名胜古迹水土流失我还了解了黄土高原的黄土高原居住特点资料卡搜集内容搜集方法搜集结果友情提示:可以搜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还可以唱一唱,演一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黄土高原民风民俗。教师引领:同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可以看出你们课前下了很大的功夫。四、汇报成果从图片我们了解到,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很厚,一般在100米以上,最厚的地方超过200米。相当于我们70层楼房那么高。在如此宽厚的黄土地上,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住在哪里呢?(窑洞)教师引领:那个小组了解到了有关窑洞的资料,一起来交流一下。(一)居住特点组(1)学生小组汇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资料。引导学生从窑洞的分类、特点等方面进行交流。(分类、特点)教师评价:他们对黄土高原上传统的民居了解的是那么的透彻,你们确实非常的优秀!(2)教师补充图片资料介绍窑洞窑洞的图片资料随着图片教师讲述:在黄土高原地区,各种各样的窑洞随处可见,一孔孔,一排排,构成了黄土高原独特的风貌。它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上的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利用和改造黄土的智慧结晶。被世界建筑界称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3)黄土高原的窑洞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预设:1.住在窑洞里比较舒适。2.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3.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真聪明。2、探讨窑洞形成的环境因素教师引领:窑洞为什么能够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主要建筑?把你的想法说先给小组同学听。(1)学生小组讨论(2)班内交流预设:1.节约黄土高原土层特别厚。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2.黄土高原气候干燥。3.窑洞施工简便,还可以节约耕地。(3)师生小结:窑洞可以说是当地人民为了适应当地特殊的环境而修建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它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大多喜欢住窑洞是因为黄土高原的土壤是黄土,具有很强直立的性,土层特别厚,可以做成窑洞让人居住;那里,气候干燥,气温变化比较也明显,冬冷夏热,。而窑洞又是冬暖夏凉;同时窑洞施工简便,造价低廉,还可以节约耕地、保护植被。所以窑洞就成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主要民居。(二)民间工艺组教师引领:黄土高原上仅一个窑洞就让我们大开眼界,那么他们在民间工艺方面也一定会让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现在请下个小组拿出你课前完成的调查表给我们展示一下解说图片:黄士高原的人们用他们现巧的双手装扮着自己的生活。这是我找的几幅图片。(学生出示相关图片或实物。如:除了课本上泥型、剪纸、布老虎抗头等,我们小组还找到了安塞腰鼓和信天游边解说边上台展示。你们组搜集的很细致,可以看出你们课前下了很大的功夫。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黄土高原,去欣赏一下哪里的名胜古迹。(三)名胜古迹组图文音像资料展:正是这片黄士地学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这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一黄河:这里有中化民族的始祖轩黄帝的陵墓一一黄帝陵:这里还有世界闻名的奉始兵马:还有革命遗址园,《学生可以出示图文资料进行解说。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音像资料。(四)水土流失组图文展示:神奇的黄土高原,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黄土高原的水上流失却非常产重。根据遥感普查资料,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有45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黄土高原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出示水土流失图文资料,并解说。)问:水土流失的原因?小组汇报:治理水土流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五、课堂收获学生谈收获。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黄土高坡,了解了黄土高坡的地埋特点及风土人情,其实,这儿的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六、板书设计黄土高坡民间工艺水土流失名胜古迹居住特点民间工艺水土流失名胜古迹居住特点学情分析黄土高原对于小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它的地理、地貌与我们的环境相差较远,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但是学生从电视、电脑等媒体上获取了一些有关黄土高坡的信息,对于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风土人情等有一些了解,但这些信息是零碎的,不够系统完整。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已成为品德学习的常用方法,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也日趋完善,而且城市的孩子运用网络比较熟练,可以从网上查找、搜集资料。效果分析本堂课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预设的目标。课前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探究、思考辨析,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黄土高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走进窑洞”这一主题活动以生活中的“住”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住房——窑洞,然后以此为研究的起点,分别引导学生探究当地环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窑洞文化,窑洞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民间工艺以及名胜古迹等。由于地理及人为等原因,造成黄土高原上的严重的环境危机,对于当地乃至全国的环境和生活都造成了危害,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启发学生重视这一话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原因,学生需要收集大量资料进行交流,所以交流资料占用了更多的教学时间,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时间较少,使课堂教学深度没有达到。教材分析《黄土高坡》一课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本次活动主题共设计了“走进窑洞”和“开发热土”两个主题活动。从黄土高原的环境、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等方面进行问题引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探究、思考辨析,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黄土高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走进窑洞”这一主题活动以生活中的“住”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住房——窑洞,然后以此为研究的起点,分别引导学生探究当地环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窑洞文化,窑洞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民风民俗、生产活动以及这里所孕育的伟大文化等。由于地理及人为等原因,造成黄土高原上的严重的环境危机,对于当地乃至全国的环境和生活都造成了危害,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启发学生重视这一话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开发热土”主题活动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计划,从资源方面向学生提供资料,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黄土高原的发展优势,并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将学习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评测练习1.黄士高原有我国的“”之称。2.黄土高原的人们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3.()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4.()是当今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课后反思一、本教案的亮点:从黄土高原的环境、人们的生活文化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问题引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探究、思考辨析,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黄土高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走进窑洞”这一主题活动以生活中的“住”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住房——窑洞,然后以此为研究的起点,分别引导学生探究当地环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窑洞文化,窑洞在中国革命史上发挥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民间工艺以及名胜古迹等。由于地理及人为等原因,造成黄土高原上的严重的环境危机,对于当地乃至全国的环境和生活都造成了危害,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启发学生重视这一话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二、存在的不足:由于教材内容的原因,学生需要收集大量资料进行交流,所以交流资料占用了更多的教学时间,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时间较少,使课堂教学深度没有达到。三、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资料展示,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教师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评价,并参与交流过程,实现师生互动。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由结合,从而培养孩子们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开拓学生思维,立足于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 It's Too Expensive(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001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商铺转让协议
- 2025常用版工程工程合同样式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1 Could I ask if you've mentioned this to her第二课时说课稿 (新版)外研版
- 2025墙体广告制作发布合同
- 2025国际贸易合同样本参考
-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大单元整体说课稿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9 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3 《百合花》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说课稿与知识梳理(统编版必修上册)
- Unit 4 My home PB Let's lear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1利达JB-QG-LD988EL JB-QT-LD988EL 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手册
- 医院检验科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表单
- 高一北师大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9篇
- 2024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夏普LCD-46LX750A电视机使用说明书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受贿案例心得体会
- 第六章ACS6000励磁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