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1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2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3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4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目录TOC\o"1-2"\h\z\u总则 总则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的规定,杭来湾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救援体系,确保对突发的事故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杭来湾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生产建设健康发展为目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三十条之规定,结合杭来湾煤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杭来湾煤矿2017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第一章矿井情况简介第一节矿井概况杭来湾井田位于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的西南部,是榆神矿区的重点建设矿井,行政区划隶属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乡和麻黄梁乡管辖。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9°46′49″~109°56′27″,北纬38°24′52″~38°32′08″之间。井田西北与金鸡滩井田相邻,西部为常兴井田、大梁湾井田,南部为地方煤矿开采区,东北与榆树湾井田为邻。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主要为沙漠滩地地貌,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东南部梁峁之上出露黄土。井田总体地势平坦,地形相对起伏不大,中部略高,南部、西部低,海拔标高一般在+1170~+1320m之间,最低点(头道河河床)+1165m,最高点(大海则湾南)+1321m,最大高差156m。井田内水系不发育,但南端有头道河通过,北端金鸡滩为二道河源头。两条河流均为榆溪河支流,流向自东而西,在距井田不远处(10km)汇入榆溪河。因植被稀少(滩地及农舍周围除外),夏季又多暴雨,河水流量变化较大,旱期断流或水量甚小,雨季河水常猛涨成灾。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天气多变,春季多风沙,夏季较炎热,秋季多暴雨,冬季长而严寒。年平均气温8.3℃,日极端气温38.6℃~-29.7℃。年平均降水量279.5~541.1mm,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平均湿度7.6mb。7~9月份为雨季,十月中旬降雪,翌年二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146cm,无霜期150~180天。井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倾角14°、净高4.4m、净宽5.6m、斜长1075m;副斜井倾角5.5°、净高4.6m、净宽5.6m、长度3147m;回风斜井倾角20°、净高4.4m、净宽5.6m、斜长759m。三条井筒断面均为直墙半圆拱形。矿井设计划分为两个开采水平,一水平开采3、3-1、4-1、5号煤层,二水平开采7、8号煤层。两水平间高差为150m,两水平之间通过集中暗斜井(联络斜巷)联系。初期开采一水平的3号煤层,一水平大巷布置在3号煤层中,分别为胶带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各一条,3-1煤利用3号煤大巷联合开采,在4、5号煤层分别设辅助水平与一水平大巷相联系。二水平大巷布置在8号煤层中,7号煤利用二水平大巷联合开采。首采区为一水平3号煤层的301盘区,利用3号煤北大巷条带开采。

第二节井田地质情况杭来湾井田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有:第四系下更新统午城组(Q1w)、中更新统离石组(Q2l)、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1s)、全新统冲洪积层(Q41al+pl、Q42al)、风积层(Q42eol)。钻孔揭露的地层还有: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延安组,下统富县组,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基岩地层除富县组与瓦窑堡组间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外,其余各地层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较大断裂和褶皱,无岩浆活动痕迹,局部有宽缓的波状起伏。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北缓倾的单斜层,倾向270°~310°,倾角±0.5°。据二维地震资料,井田内未发现断距大于10m的断层(或断点)。井田内的基岩基本为简单的层状叠置结构,仅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等构造。矿井主采煤层为3号煤层在井田内总体向北倾斜,底板有一定的起伏及形态变化。

第三节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条件及煤层情况(一)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3号煤层可采煤厚度4.85~11.90m,平均厚度8.36m,是井田内主采煤层。3号煤层厚度大,稳定性好,资源量1059.26Mt占全井田储量的81.5%,是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3-1号、8号煤层厚度虽不大,但稳定性好,在井田内大部分可采,属次要可采煤层;4-1号、5号、7号煤层局部可采,其它煤层仅个别点可采。其他煤层为平均厚度0.88~1.22m的薄煤层。(二)煤层赋存条件井田内含煤地层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属湖泊三角洲沉积。杭来湾井田延安组中含煤(及煤线)最多达16层,其中具对比意义的煤层9层,自上而下编号分别为3号、3-1号、4-1号、4-2号、5号、6号、7号、8号、9号煤层。(三)煤质、煤种本井田各煤层主要为长焰煤(CY41、42)不粘煤(31),惰质组含量较高,矿物质含量较低。属特低~低灰、特低~低硫、特低~低磷、富油、中等~较低软化温度灰、特高~高热值的低变质阶段烟煤,可选性为易选,热稳定性好,化学反应性较强,煤中有害元素砷、氟、氯含量均很低。本井田煤的煤质总体优良。3号、3-1号、4-1号、5号煤层主要煤质指标变化小,煤类分布主要为长焰煤和不粘煤,煤质变化应属稳定。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井田内水系不发育。榆溪河支流头道河自北东而南西从井田东南流过,头道河多年观测资料,水流量最小0.046m3/s,最大1.20m3/s,年平均0.282m3/s。矿化度丰水期为220mg/L,枯水期为183mg/L,水化学类型属HCO3-Ca•Mg型水。2005年4~8月动态长期观测显示,最小流量0.052m3/L,最大流量0.275m3/L。井田东南角头道河上分布有石峁水库,库容量27万m3,距井田西南角约400m处,座落着塌崖畔水库,库容量20万m3。根据井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井田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五个含水岩层(组):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矿坑直接充水水源为各煤层顶板基岩裂隙水,3号煤层之上砂岩含水层较厚,但富水性相对较弱,单位涌水量为0.00049~0.00954L/s•m,渗透系数0.0003~0.0031m/d。3号煤层之下岩石完整性较好,裂隙不发育,砂岩含水层厚度薄,含水微弱,渗透系数、涌水量均很小。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孔隙潜水,分布于井田的北部和南部,中等富水性,单位涌水量为0.0638~0.487L/s•m。3号煤层开采后,除靠南部头道河及石峁水库地段,导水裂隙带将穿透3煤上覆基岩与黄土层及萨拉乌苏组潜水沟通,由间接充水水源变为矿坑直接充水水源外,其余绝大部分地段导水裂隙带均未与上覆第四系潜水沟通。(二)开采技术条件1、顶底板3号煤层顶板属中等冒落顶板~难冒落顶板,3-1号煤层顶板属中等冒落顶板,7号煤层顶板属难冒落顶板,8号煤层顶板属难冒落顶板~中等冒落顶板。3-1号煤层底板多为泥岩,分布面积广,强度较低,稳定性差,属不稳定性底板,易产生底鼓现象。7号、8号煤层底板以泥岩为主,属稳定性较差底板;局部地段为粉砂岩、砂岩,强度增大,稳定性变好,为较稳定性底板。2、瓦斯依据井田煤层瓦斯鉴定结果,井田内3号、3-1号、4-1号煤层划分为二氧化碳~氮气带,5号、7号、8号煤层为氮气~沼气带。区内各煤层煤中瓦斯均处于瓦斯逸散带(或瓦斯风化带)。属底瓦斯矿井。3、煤尘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2010年12月提交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检验报告》,各煤层煤尘爆炸试验时,火焰长度大于400mm,抑制性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90%,具有爆炸性危险。4、地温地温正常区,无地温、地热危害。5、自燃根据2011年1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对实际揭露3号煤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同时,根据2011年2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对实际揭露3号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报告》,3号煤层的最短自燃发火期为42天。

第五节矿井通风、瓦斯情况根据井田开拓布置,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矿井有完善、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矿井设进风井两条,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一条,即回风斜井。地面安装有两台同等能力的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实现双回路供电,1台工作、1台备用。风机型号为:FBCDZ№32/2×560,额定风量为100~200m3/s,静压:4800~1550Pa,电机功率2×560KW,电压6kV,额定转速594r/min,效率94.0%。采掘工作面实行分区通风,盘区变电所等主要机电硐室为独立通风,井下通风系统比较简单,矿内各地点风速及配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总进风量为9627m3/min,总回风量为9671m3/min,总排风量9727m3/min,负压为1095pa,等积孔为5.83m2。矿井属通风容易矿井。我矿瓦斯主要来源于本煤层释放,经测定,在各巷道、采掘工作面瓦斯含量较小,经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本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06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3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7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5.16m3/min,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矿井瓦斯等级分类的规定,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第六节2017年采掘计划2017年全矿计划生产原煤800万吨,掘进进尺15011米。一套综采(一个综采工作面),一套连采。2017年采场布置:回采工作面为:30105工作面、30106工作面、掘进巷道为:30107工作面顺槽、联巷、切眼及调车硐室;30108工作面回撤通道、顺槽、联巷、调车硐室及切眼;30109工作面回撤通道、联巷及调车硐室。二盘区中央胶辅回大巷及联巷。

第二章处理灾害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第一节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事故讯号(灾区)事故讯号(灾区)事故救援指挥部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组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组技术组安全监察组技术组安全监察组物资供应、资金保障组物资供应、资金保障组善后处理组警戒保卫组信息发布组警戒保卫组信息发布组二、指挥机构及职责(一)设立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掘进副矿长各分管副总工程师成员:各部室、区队及外委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职责任务: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发生事故后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进行分工协作,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同时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演练。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下达抢险救援指令。副总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组织各个专业做好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成员:各成员就各自的管辖区域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各负其责,并随时听从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的安排。(二)设立救灾办公室救灾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联系电话传真主任:矿调度室主任(兼)成员:矿调度室工作人员职责:负责承办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处理、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必要时做好录音。(三)指挥部下设八个组1、现场抢险救灾组组长:生产副矿长副组长:机电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安全环保部部主任通风部主任通风队队长车队队长成员:矿救护队、矿相关部室及区队人员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2、技术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各分管机电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主任机电设备部主任信息部主任地测队队长成员:生产技术部全体、机电设备部全体、信息部全体、通风部全体、各区队长及技术员职责: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抢险救灾。生产技术部及通风部负责提供与抢险救灾相关的图纸、资料,参与救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通风队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和恢复,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对风流、风量、有害气体进行分析处理,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他措施;机电设备部负责救灾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供应、抢修和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信息部负责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正常运行并将采集到信息定时上报救援指挥部。3、安全监察组组长:安全副矿长副组长:安全环保部主任成员:安全环保部全体员工职责:负责统计升、入井人数和被困人数,迅速汇报矿救灾指挥部。按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配合救灾人员的救护工作及撤离事故现场人员,监督检查救灾方案的实施情况,监控矿灯发放室、井口检身房、人员定位系统等以便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情况。4、信息发布组由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党群工作部统一对外进行信息发布。组长:机电副矿长副组长:党群部主任成员:党群工作部全体职责: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发布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发生事故后,矿救灾指挥部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公司反映情况,并在物资供应、资金保障、警戒保卫、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方面请求公司协助。5、物资供应、资金保障组组长:掘进副矿长副组长:机电副总工程师设备采购部主任物资供应部主任财务部主任物资库主任成员:物资供应部、物资库、设备采购中心、财务部全体成员及各队材料员职责:主要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并及时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要保障资金的到位。6、警戒保卫组组长:安全副矿长副组长:后勤保卫部主任成员:后勤保卫部全体职责:主要负责在各大门口、井口设置警戒,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不得有闲杂人员围观。必要时与当地公安部门对接。7、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组组长:办公室主任成员:办公室全体人员、医务室人员职责: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护送、医院对接、有关人员的食宿、接待及井下运输等工作。8、善后处理组由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党群部负责善后处理工作。杭来湾煤矿善后处理小组组长:机电副矿长副组长:各分管副总工程师党群部主任企管部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财务部主任外协办主任成员:党群部、企管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外协办职责:负责核实伤亡者身份,并通知遇难者家属。安排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四)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1、总指挥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救援指挥部研究决定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持,下达抢险救援命令。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制定、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3、分管矿领导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控制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4、跟班矿领导接到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及时将事故的严重程度、事故原因、现场情况、采取的措施等向矿调度室反馈。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组织抢险救灾,并随时将现场情况向矿调度室汇报,灾害无法消除,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等事项。5、救灾办公室主任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达接警后的初次调度命令,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按照报告程序,快速报告事故信息。不断收集和处理事故灾情信息。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调度室结集待命。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6、矿山救援队负责人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制定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具体指挥矿山救援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7、调度室和值班员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6、事故区(队)、班(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1)区队长、班(组)长是本单位(区、组)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2)发生灾难,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3)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的义务。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4)现场瓦检员或其他现场的安全检查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区队长或班(组)长查清灾情,判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9、通风部门负责人提供通风系统图及瓦斯、其它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密切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应急通风工程和执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专职瓦检员和安全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要协助现场跟班队长或班(组)长,查清灾情,提出现场避灾建议。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10、保卫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11、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人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订与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12、物资供应部门负责人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13、机电、安装部门负责人根据指挥部命令,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保证矿井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14、地测部门负责人提供灾区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灾区相关测量工作。15、技术部门负责人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16、医疗救治单位负责人负责提供相关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队伍,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实施现场伤员救治,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17、通信信息部门负责人确保现场应急救援通信和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工作。18、工会和劳资部门负责人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五)联络方式电话联系、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3)。

第二节处理灾害时的通知顺序和要求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按照各专项预案中信息报告程序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实施事故救援,并随时将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向上级单位汇报。

第三章矿井各大系统及安全避险系统介绍第一节矿井各大系统介绍一、矿井供电系统矿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一回路来自金鸡滩110KV变电站,一回路来自产业园自备电厂,每一回路供电均能满足矿井要求。地面设35KV变电所一座。矿生产负荷装机总容量共计43740KW,工作容量14000KW。核定矿井供电能力800万吨/年,满足矿井生产要求。主要通风机、压风机、注浆站、井下中央泵房、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及局部通风机均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了用电的可靠性。二、运输系统矿井辅助运输为无轨胶轮车,共有85台;主运输系统采用胶带机连续运输方式。核定矿井生产能力800万吨/年、井下主运输能力1324万吨/年,均满足生产需要。矿井共有5部主要胶带机,担负全矿井运煤任务。各胶带机的防滑、堆煤、防跑偏、温度、烟雾、自动洒水、张紧力下降、防撕裂、急停等多种保护装置及信号系统齐全可靠,安全性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三、通风系统根据井田开拓布置,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矿井有完善、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矿井设进风井两条,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一条,即回风斜井。地面安装有两台同等能力的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实现双回路供电,1台工作、1台备用。风机型号为:FBCDZ№32/2×560,额定风量为100~200m3/s,静压:4800~1550Pa,电机功率2×560KW,电压6kV,额定转速594r/min,效率94.0%。采掘工作面实行分区通风,盘区变电所等主要机电硐室为独立通风,井下通风系统比较简单,矿内各地点风速及配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总进风量为9627m3/min,总回风量为9671m3/min,总排风量9727m3/min,负压为1095pa,等积孔为5.83m2。矿井属通风容易矿井。主要用风地点通风路线为:副斜井/主斜井→辅运大巷/胶运大巷→30105辅运/胶运顺槽→30105综采工作面→30105回风顺槽→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副斜井/主斜井→辅运大巷/胶运大巷→30105辅运顺槽→30106综采工作面→30106辅运/胶运顺槽→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副斜井/主斜井→辅运大巷/胶运大巷→30107辅运顺槽→30107连采掘进工作面→30107胶运顺槽→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四、防尘系统矿井主运、辅运、回风巷道均安设了消防洒水管路,工业广场建有2000m3消防洒水水池。进风巷道安装有风流净化水幕,回风巷安装有全断面降尘水幕(各巷道每隔500~1000米安设一道净化水幕)。胶运巷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其它巷道每隔10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煤机有内外喷雾,各转载点全部封闭;采掘工作面进、回风流安设净化水幕,综采工作面安设架间喷雾。有效的过滤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回风巷的粉尘。按照综合防尘管理规定各队定期冲洗所负责巷道的积尘。主要进、回风巷道每月至少清扫、冲洗三次积尘,采煤工作面每班冲洗一次。回风巷每月至少清扫冲洗三次,积尘程度严重时,每周冲洗一次,掘进巷道、综采面胶运顺槽每旬至少清扫冲洗一次。矿井主要进、回风大巷均按照要求安装有主要隔爆水袋,所有的煤巷、采煤工作面均按要求设置有辅助隔爆水袋。五、防灭火系统全矿井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管路和消防器材。在生产过程中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时对综采顺槽联巷和采空区进行封闭;定期进行火灾预测预报,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即时对采空区气体成分进行分析,至目前为止,未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矿井在风井场地建有地面注浆系统。井下注浆管路已完善;备有移动注氮设备四台,设计流量1000m3/h,注氮管路安装到位,当矿井出现自然发火征兆时立即进行注浆、注氮防治。预防管理主要采用低负压通风、井上下封堵漏风等预防自燃措施;预测方法有采空区气体取样分析、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利用束管监测系统自动取样等,保证煤炭自燃发火防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所有工作面采空区建立完善了采空区管理台帐,并且每月进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检查。井下变电所和配电点均配置有沙箱、灭火器,并加设了温度、一氧化碳和烟雾传感器。六、防治水系统杭来湾煤矿现全矿正常涌水量1170m3/h,预计最大涌水量约为1360m3/h,正常涌水量其中清水约为760m3/h,水经中央水泵房排往地面雨水泵站集水池,雨水泵站接力排水至东河村河道。剩余污水410m3/h经过中央水泵房排往地面矿井污水处理厂。地面矿井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往雨水泵站,水量约为370m3/h。经雨水泵站全部排往东河村河道或人工湖。七、井下排水系统现我矿井涌水量为1170m3/h,其中清水量760m3/h,通过井下中央水泵房排到地面消防水池复用或外排。污水量410m3/h,通过井下中央水泵房排往地面矿井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清水排放系统,三条井筒实测涌水量为130m³/h,已封闭采空区涌水量月平均为700m³/h,大巷淋滴水约5m³/h,全部排至泄水巷主副水仓(水仓容量20118m³),通过MD580多级离心泵经清水管道排至地面雨水泵站和地面生产消防水池补水。污水排放系统,井下各面污水全部排入回风大巷沉淀池,由水沟自流入主副水仓,通过MD580多级离心泵经污水管道排至地面矿井污水处理厂。中央水仓及泵房布置在1#副斜井底车场内,水仓容量20118m³;主排水泵选用MD580/60×6p矿用多级离心水泵(单台流量580m³/h,扬程360m)五台,排水管路为DN300管路三趟,长度1500米,排至地面污水处理厂及雨水泵站,目前可以满足矿井污水排放要求。八、信息化系统我矿信息化系统包括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小灵通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点检系统、矿井压力传输系统等。综合自动化调度监控系统覆盖了矿井的“采、掘、机、运、通、排水”六大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工业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小灵通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均覆盖全矿井各条大巷及综连采工作面,其中工业监控系统提供实时动态画面观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井下人员身份识别、定位,发生危险时能够向地面计算机管理系统发出求救信号;小灵通系统实现全矿井井下无线通话,保障矿井通讯畅通;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烟雾、风门开关、风机和设备开停等参数连续监测;设备点检系统提供系统设备运行参数,为做好设备预防性检修提供依据;矿井压力传输系统提供各综采工作面实时压力数据采集,保障实施合理的采掘方案,几大系统相互配合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保障。

第二节“六大系统”建设及管理情况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等文件要求,我矿积极开展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相关管理制度。具体系统建设情况如下:我矿已建立完善了安全避灾的“六大系统”,矿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杭来湾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办法。办法中详细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和建设标准,为“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第三节现有六大系统情况我矿目前已有的系统有:监测监控、供水施救、通信联络、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这些系统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程》要求设置,运行正常可靠,能满足矿井日常安全生产需要,现正在逐步完善紧急避险系统。一、监测监控系统杭来湾矿井生产安全监测系统选用北京富力通KJ328系统,系统由地面主站、传输电缆、地面监测分站、井下监测分站、传感器、监控软件等组成。监控中心设在主斜井驱动机房二楼内,其内设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地面主站,在井下共设9个KJ90-F16监控分站;地面通风机房设1台KJ90-F16型监控分站。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AQ6201-2006、AQ1029-2007的管理标准。该系统功能齐全、运行灵敏可靠,且主线路已全部实现光缆传输,传输速度快、稳定,井下交换机的连接实现环网连接,避免单线中断后数据丢失。地面中心站工作主机实现双机热备能在5分钟内自动切换,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强大的后备UPS电源能在停电情况下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目前,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风、变电所等地点均按要求安设监控设备。监控分站共计安设21台,瓦斯传感器29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1台,温度传感器12台,风速传感器4台,烟雾传感器3台,压力传感器2台,风门传感器4台,风筒传感器0台,氧气传感器4台,风机开停传感器8台,馈电传感器8台,井下监控监测点共计99个测点。各采掘工作面均按要求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闭锁动作时间不超过AQ6201-2006管理标准二、供水施救系统井下管路已覆盖矿井全部大巷、顺槽、工作面作业地点,胶带运输巷每50m安设一个三通,其他巷道每100m安设一个三通,安设的三通作为施救饮水点;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向外100m内、掘进工作面向外100m内设置施救饮水点,满足供水施救需求。三、通信联络系统我矿通信联络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固定通信系统我矿固定电话采用华为CC08数字程控交换设备,装机容量为小区及村落800部(通信站)和矿区175部。地面100部电话覆盖了办公系统、地面辅助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及生活区等,能够保证地面系统的需要。井下电话47部,已覆盖调度室、井底车场、各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所有机电硐室、配电点;各采掘工作面及每部胶带机机头、机尾都安设电话;掘进工作面超过1000米的巷道,在每部胶带机头都安设固定电话,可直拨调度电话,井下电话机均采用KTH-15本安型防爆电话。(二)无线通信系统我矿在地面、井下又开通了小灵通系统,地面及井下共计4台基站控制器,运行85台小灵通基站,构成我矿小灵通通信联络系统。在用的小灵通电话均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生产的KTW105A本质安全型手机,均满足防爆要求。小灵通通讯信号覆盖我矿地面办公生活区、主要辅运大巷、主运输巷、综连采工作面、破碎机、变电所、配电点、水泵房等,可以保证井下绝大部分人员的通信交流。四、人员定位系统“

KJ139

人员考勤定位管理系统”

结合我国煤矿实际情况和防爆要求,采用了当

前先进的“射频跟踪定位技术”

,该技术代表了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通过了国家煤矿安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2005

5

月取得安全

标志证书,开始推广应用。

KJ139

人员考勤定位管理系统在技术上解决了多天线,

低功耗,

远距离和漏卡,

误读卡等问题,该技术与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煤矿井下人员的出入井

定位和搜救安全救灾管理及车辆流动的定位问题。

本系统将数据采集端和客户展示端分开运行,

分为数据采集平台(即服务器端)

和数

据发布平台(即客户端)2

大部分,

这样可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功能概述:本系统有三大功能构成。特殊灾变:

由于井下人员的流动情况比较大,当灾变情况发生后,

整个系统能帮

助救援人员了解矿工的具体位置,

最大程度的实施救援,

减少伤亡。该功能主要针对煤矿的瓦检人员,

质检员,安检防爆检查员,跟班干部等。人员定位:

通过给分站、

接收器设定不同的编号,使人员的流动情况更加直观的

表现出来,能够更加

有效的对人员进行跟踪、

定位,从而了解人员的流动情况。

人员考勤:

1.

能够准确对矿井的出入井人员情况进行统计,

严格监督,

只限本人到岗考勤,

杜绝他人替代考

勤的现象。

2.

对一些特殊人员,

瓦检人员,

巡检人员等进行监控,了解他们的实际作业情况

加强他们的职责,

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督促检查矿区主要班组长,业务科室的实际跟班情

况,

强化整个矿区的

现场管理。

杭来湾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139矿用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共有:系统服务器2

台(一主一备),串口服务器1台,人员定位分站20台,读卡器79台,识别卡1583张

。系统敷设范围包括:副斜井(读卡器4台)、主斜井(读卡器3台)、辅运大巷(

读卡器4台),胶运大巷(读卡器4台)、回风大巷(读卡器2台)、30103回风顺槽

(分站3台,读卡器4台)、30103辅运顺槽(分站4台,读卡器7台)、30103胶运顺

槽(读卡器5台)、30103工作面(分站1台,读卡器3台)、中央变电所(分站2台,

读卡器2台)、大巷机头(分站1台,读卡器1台)等位置。系统采用“射频跟踪定位

技术”,能够准确的定位井下人员及车辆的分布位置及行走路线。系统具有紧急呼

叫、人员定位、人员考勤三大功能。五、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地面已建成空气压缩机站,配备3台SA160A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用1备。空压机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压风管路经回风斜井送至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井下配置ZYJ(A)型压风自救装置,综采工作面顺槽、连采工作面顺槽及大巷共计安装16套,以满足生产需要。井下各作业点均安设一套可供20人使用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点供应每人使用的压缩空气量大于0.1m3/min

,出风口压力大于0.2MPa,压风系统风量满足井下交接班人员数量的要求。六、紧急避险系统我矿紧急避险系统按照国家有关规执行,确保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完善、安全、可靠。(一)永久避难硐室根据杭来湾煤矿整体开拓布局及采掘接续情况,我矿已在井下辅运大巷100m附近设置了一处可容纳紧急避难人员12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目前避难硐室已经完成,避难硐室内设备齐全,通讯、供排水、呼吸支持系统完善。(二)临时避难硐室矿井已经按照规定要求设置了8处临时避难硐室,并在硐室中配备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和呼吸支持系统,每个避难硐室容纳人数为30人。(三)其他紧急避险措施我矿矿井已经为井下所有职工配备使用45分钟压缩氧自救器,全部入井人员入井时均必须佩戴,并经过培训,具有操作使用安全常识。第四章矿井主要灾害分析及预兆第一节矿井主要灾害分析根据2017年采掘计划及水文地质情况,矿井可能产生以下灾害:一、火灾事故供电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行、放炮、皮带磨擦、电气焊、瓦斯煤尘爆炸等均可能引发外因火灾,同时,原煤仓由于长期存放一定量的原煤,且夏季温度高通风不畅的原因,导致煤块自然氧化严重形成焦结状发热体导致原煤引燃发生火灾;采掘工作面、采空区或其他地点的浮煤管理不善则可能造成煤的自然发火,引发内因火灾,同时由于火灾中可燃物燃烧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急剧升高,导致人员伤害。二、瓦斯事故本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小,但通风不良的巷道、盲巷、高冒区、采空区密闭附近等有可能形成瓦斯积聚,而电气设备失爆、摩擦火花、撞击火花、电气焊、爆破等产生的火源可能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三、煤尘事故煤尘爆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纯煤尘爆炸和有瓦斯参与的煤尘爆炸。绝大部分煤尘爆炸是由瓦斯爆炸引发的。根据煤尘爆炸鉴定结果,杭来湾煤矿3号煤层的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8.1%;远大于有爆炸性危险的临界值10%,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主要分布在采、掘工作面、胶带机运输巷、各转载点、回风巷等。3号煤层均属于易自燃煤层,有发生瓦斯、煤尘、煤炭自燃事故的危险性。四、顶板事故杭来湾煤矿采掘巷道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围岩在采掘过程中受到采动地压影响,易发生顶帮鳞皮、冒落事故。其次,在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由于支护不到位、矿压显现强烈等,将导致工作面局部冒顶或支架压死,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五、水灾事故根据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特点结合我矿具体情况,井下水灾分为以下几类:地表水水害、老窑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井田内水系不发育。但南端有头道河通过,北端金鸡滩为二道河源头。两条河流均为榆溪河支流,流向自东而西,在距井田不远处(10km)汇入榆溪河。因植被稀少(滩地及农舍周围除外),夏季又多暴雨,河水流量变化较大,旱期断流或水量甚小,雨季河水常猛涨成灾。头道河多年观测资料,水流量最小0.046m3/s,最大1.20m3/s,年平均0.282m3/s。区东南角头道河上分布有石峁水库,库容量27万m3,西南角约400m处,座落着塌崖畔水库,库容量20万m3。根据井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井田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五个含水岩层(组):全新统冲洪积层孔隙潜水、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2016年矿井涌水量为1000m3/h。六、机电运输事故矿井供电系统复杂,机电设备较多,易出现设备失爆或误操作发生电击伤人事故;矿井辅助运输使用无轨胶轮车,连采掘进工作面使用梭车运煤,易发生车辆挤人事故;综采工作面使用刮板输送机配合胶带运输机运输,使用频率较高,存在较大的事故危险。七、井下爆破事故矿井因受地质条件限制或是采掘工程安排,在爆破作业时,以下因素均可能导致井下爆破事故:(一)雷管、炸药内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自身爆炸。(二)雷管、炸药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储存不当造成爆炸。(三)雷管、炸药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外界静电、电火花的影响造成爆炸。(四)雷管、炸药在储存地点受到巷道来压、破坏变形造成爆炸。(五)雷管在扭结时受到外界压力、拉力影响造成爆炸。(六)处理拒爆、残爆不当,造成爆炸。表3-1-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表序号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1矿井火灾1.井下机电硐室2.采煤工作面上、下巷电器设备较集中的工作地点3.用易燃材料支护和背设的巷道4.敷设电缆的巷道5.采空区6.井下运输胶带机巷2矿井瓦斯1.井下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2.井下工作面的采空区3.煤巷掘进工作面4.巷道或工作面的冒落区5.盲巷或瓦斯聚集区6.通风不良的场所7.构造带附近3煤尘1.回采工作面2.掘进工作面3.回风顺槽4.回风大巷5.各转载点4顶板事故1.采煤工作面及上、下端头附近2.掘进工作面3.地质构造带附近4.断层附近5.巷道交叉处6.支护状态不良地段或工作面等5矿井水害1.采掘工作面2.采空区3.地表塌陷区4.老窑水、老空水5.断层附近6.封闭不良的钻孔6机电运输1.井下机电硐室2.采掘工作面3.敷设电缆的巷道4.井下运输胶带机巷5.辅助运顺巷6.井底车场7井下爆破1.采掘工作面2.火工品车辆运输3.火工品临时存放地点

第二节主要灾害预兆灾害的发生都是有所预兆的,而不全是突然发生的,能够及时的发现事故征兆,可以提前进行抢险、避灾、逃生等,以避免事故发生,矿井的主要灾害预兆如下:一、火灾的预兆外因火灾的预兆:井下发生外因火灾时,附近的人能看见浓烟和明火,稍远的人会受到高温烟流的侵袭,同时一氧化碳浓度升高,火灾较大时会出现氧气浓度下降,烟流浓烈,能见度极低等。原煤仓发生火灾的预兆:煤仓上方一氧化碳传感器严重超限,煤仓内温度超过35°C且温度持续升高,出现C2H4和C2H2气体。内因火灾的预兆:(一)人员的直接感觉视觉:巷道出现雾气、烟雾,或在巷道壁上挂有平行水珠。气味感觉:巷道内出现煤油味、气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此时煤炭氧化已到后期阶段。如果出现芳香族的碳氧化合物气味(煤油味),则肯定发生煤炭自燃。如果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燃已经达到严重程度。温度感觉:煤温、水温、空气温度升高。疲劳感觉:产生的有害气体使人出现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等疲倦不适的感觉。(二)已封闭采空区CO浓度持续增高,CO2相对增大,O2浓度相对降低,且采空区气体发现C2H4、C2H2气体,即可判定采空区自燃。二、瓦斯涌出、瓦斯和煤尘燃烧与爆炸的预兆瓦斯涌出的预兆:煤尘增大;瓦斯浓度忽大忽小;气温、气味异常;煤层变软湿润;在有水的巷道中可以看到帮脚及底板上有冒泡现象。瓦斯、煤尘燃烧与爆炸就是瓦斯、煤尘或两者同时参与的剧烈燃烧,因此附近的人能看见一团火球,稍远的人能感到风流有短暂停止或颤动,有时还能听到空气有咝咝的流动声。三、顶板冒落及片帮的预兆(一)局部冒顶预兆1、顶板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木支柱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底板软时,柱子发生钻底现象,有时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而发出的闷雷声。2、顶板掉渣。顶板破裂严重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并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3、煤质变酥,煤壁片帮增多,范围增大,工作面钻眼省力,甚至夹钻杆。4、顶板出现裂缝,裂缝张开,裂缝增多。5、顶板出现离层。“敲帮问顶”时,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已经离层。6、顶板发生漏顶现象,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支护强度降低而造成冒顶。7、瓦斯涌出异常,在含瓦斯煤层中,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8、顶板淋水增大。(二)片帮预兆煤壁裂隙离层张开,敲帮问顶时发出的声音空洞沉闷。(三)大面积冒顶预兆1、顶板接连发出断裂声,声音的频率和响声增大,有时会发出像闷雷一样的声音,顶板掉渣逐渐增多,顶板下沉速度增大,出现底板裂缝或发生底鼓。2、煤壁片帮增多。3、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若顶板淋水,则淋水量增加。四、溃水、溃沙、透水预兆(一)溃水、透水预兆煤层发潮、发暗和发凉,如果除去一层还是出现上述现象,说明附近有积水;巷壁或煤壁挂汗,顶板淋水加大,犹如落雨状,顶板突然涌水;工作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产生雾气,煤层或岩层裂隙有吱吱水叫声,出现压力水流,这是离水源较近的征兆;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巷道挂红,水酸度大,味发涩,有臭鸡蛋味;接近火烧区另一明显征兆是煤层发酥变软,顶板变软、破碎,有时发红。(二)溃沙的预兆工作面来压剧烈,老顶破断,上覆岩层可能形成溃水溃沙通道,顶板淋水浑浊,架后发现泥沙涌入采空区,地表出现漏斗形塌陷坑,工作面涌水量不断加大。

第五章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煤矿火灾事故一般分为:外因火灾事故和内因火灾事故,由于内外因火灾性质不同,所以采取的防灭火措施是根据火灾的性质决定的。第一节外因火灾的预防与处理一、外因火灾隐患分析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根据杭来湾煤矿井下生产现状,重大火灾隐患主要有:(一)电气焊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型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的使用,井下使用电气焊频次急剧增加,加大了引发外因火灾的几率。电气焊使用地点的增多,从客观上扩大了火灾发生的区域。所以电焊、气割引发的火灾管控是防止外因火灾的重中之重。(二)胶带机、电缆引发火灾井下大巷、采掘面运煤方式均为胶带机运输,数量多且运距长。主要运输均位于进风巷道。胶带机着火后在燃烧初期产生HCI气体,达到100ppm,立即对人员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超过400℃还会生成大量的CO。矿井采用10KV电压等级入井直接到工作面经移变变压后使用,但电压等级的提高无疑增加了供电安全管理的难度。大巷、顺槽进风巷均敷设有大量电缆。所以胶带机、电缆一旦着火,可能引发煤炭燃烧,有害气体沿进风流扩散造成事故范围扩大。(三)机电设备引发电气火灾矿井机械化程度高,机电设备多,分布范围广,电压等级高,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剧增。(四)原煤仓火灾原煤仓由于通风不畅、天气闷热、存煤时间长、清仓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原煤仓高温,一氧化碳严重超限,出现C2H2、C2H4气体,引发火灾。(五)井下密闭高分子材料火灾采空区防火防水密闭墙封闭时采用充填高分子材料来加强密封。充填高分子材料属于放热反应,注入过程中如速度过快容易造成高分子材料物质体积迅速膨胀,如高分子材料大量泄漏到采空区容易导致可燃物自燃。二、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针对上述主要外因火灾隐患,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一)井下机电硐室防火措施本矿矿建时已在井下设有水泵房、中央变电所、机头配电点等机电硐室,应注意采取以下防火措施:1、硐室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并采用防爆型的照明设备。2、从硐室出口起5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3、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故应在硐室内设干粉灭火器2个和砂箱1个,砂箱用1.5~3.0mm铁板制作,容积不少于0.2m3。4、硐室不应有滴水,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5、硐室入口处必须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必须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二)原煤仓火灾预防措施1、原煤仓设计要求考虑到煤仓的通风情况,避免通风不畅。2、原煤仓要留有一定量的储煤,不能放空,同时要做到定期放煤,禁止长时间存放原煤。3、避免水上主运输系统导致煤仓内煤泥增多,堵塞煤仓放煤口。4、加强原煤仓传感器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原煤仓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同时制定原煤仓自然发火的专项预防措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三)其他防灭火措施1、井下任何地点电焊、气焊和喷灯焊必须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配备足够的防火设施和器材。尤其是施焊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h,发现异状,立即处理。2、胶带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等六种防灭火保护。强化这些保护的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确保可靠运行。加强胶带机道浮煤、积尘清理。3、矿井供电线路必须符合《规程》规定。井下配电电网必须正确计算和选择短路、过负荷和断相保护等相关整定参数。加强日常维护检查和巡回检查,定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确保灵敏可靠。锚杆机拖拽电缆不准超过200m,井下盘放圈数不准超过10圈。4、井下各主要机电硐室必须装设防火栅栏两用门。机电硐室及机头机尾、变电所、配电点等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5、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和纸(包括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的存放,都必须装在盖严的铁桶内。使用后剩余的润滑油、棉纱布和纸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6、矿井地面有2000m3的消防蓄水池,蓄水量不得少于200m3。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矿井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至少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8、保证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材料储备。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内的材料、工具品种和数量见附件4,并由救护队、通风队每月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非因处理事故不得使用,因处理事故所消耗的必须及时补齐。防火材料、器材和设施必须严格管理,保证需要时能立即使用。矿每季度组织安全部门、通风部门、机电部门等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系统、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9、车辆日常检查维护启动前检查底盘,地表有无渗油漏油现象,发现漏油及时处理。行驶当中习惯性观察仪表盘中的水温表、机油压力表、气压表、变矩器温度表、刹车压力表及发电机发电情况。行驶当中听各运转部有无异常响动,如发动机、变速箱、变矩器、驱动桥有无异响,如有应立即停车熄火,汇报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处理。其它地方有异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行驶还是及时维修。临时停车时也要仔细观察各管路、接头有无渗漏现象,用手触摸一些运转部件温度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10、压缩氧自救器在人员正常避灾使用时能保证使用45分钟(人的平均行走速度定为4公里/小时,那么30分钟约能行走2.67公里)。为保证工人的安全撤离,需要从工作面往外的辅助运输线路上每1000m联巷设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利于人员有效避灾。11、发生火灾后,若基站停电,井下小灵通和人员定位系统均不能正常使用。为保证通讯正常,井下固定电话的安设必须到位,确保井下情况能够及时反应到救灾指挥部;井口检身房每班要严格做好人数统计,确保准确无误。12、井下停电后,监测监控系统依靠蓄电池供电,供电时间不少于2小时。三、发生外因火灾的处置措施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最先发现火灾人员的处置措施最先发现火灾人员应该立即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火势,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汇报。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查明火灾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撤离,撤离期间要切断工作地点电源,并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二)撤离期间注意事项1、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在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它通道,尽快进入进风侧或新鲜风流中。通过火烟区时,必须佩带自救器,通过时不要飞跑和急促呼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2、尽量保持事故前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3、撤离前必须切断事故范围内电气设备电源。4、估算自身所处位置到安全地点的距离,到自救器接力站,携带备用自救器。(三)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的汇报后的处置措施1、立即通知火灾回风侧工作人员撤离升井,调度室切断火灾可能波及范围内除局部通风机专用电源外其他所有机电设备电源,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赶往调度室。2、矿长、总工程师、矿值班领导、副总工程师、通风部主任、事故单位主要领导及各救援工作组成员赶到矿调度室成立救灾指挥部,研究救灾抢险方案。(四)指挥部成立后的处置措施1、根据现场火势及人员撤离情况判断可能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伤亡情况、撤离情况,明确需要救护地点人员、救护路线等,并安排救护队组织营救。2、组织制定合理有效的灭火方案,并落实救护队组织实施。3、指挥部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4、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四、处理火灾的基本原则(一)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二)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三)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救护人员安全。(四)创造有利的灭火途径。

第二节内因火灾的预防与处理一、内因火灾隐患分析我矿目前开采煤层均为自燃煤层,工作面采空区中破碎的遗煤在供氧积热条件很容易发生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根据实际情况,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CO浓度有时超限,但工作面推进速度较快,与采空区相通的联巷封闭及时,地表塌陷区回填及时;对采空区进行观测,采空区内的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皆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气体成分为氮气,并且气体成分、气体浓度保持稳定,所以尽管属自燃煤层,回采期间采空区自燃的可能性很小。防止煤层自燃的重点是对已封闭采空区、盲巷的管理。二、内因火灾预防措施针对上述主要内因火灾隐患,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一)对采空区、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措施,防止自然发火。(二)对采空区高氧区进行预防性注氮,降低采空区氧气浓度,促使采空区尽快进入窒息带。(三)从开采工艺上采用后退式全部垮落法开采,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煤柱和顶煤。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严格按正规作业循环图表进行作业,以保证其正常推进。(四)工作面、通风不良地点、停采线及开采线的浮煤必须清理干净。支架大脚前的浮煤和大块煤全部清到溜槽上进入系统,联巷片帮煤以及杂物提前清理,不能上系统的废煤,撒布岩粉覆盖处理。(五)在采区开采设计中,必须预先选定构筑防火门的位置。当采煤工作面投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必须按设计构筑防火门墙,并储备足够数量的封闭防火门的材料。(六)回采过程中,在进、回风隅角设置挡风帘子,减少向采空区漏风,及时进行地表堵漏。(七)若巷道范围内发生煤层温度升高或有煤油味等自燃发火预兆时,要及时洒水降温,阻止煤炭自燃,并汇报调度室,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八)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每周对各采空区进行气体抽样监测,及时掌握采空区气体情况。(十)合理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确保工作面的配风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通风部、通风队需对采空区漏风的来源和漏风量大小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堵漏。(十一)通风部、通风队必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通风设施管理的规定》的要求,做好对巷道通风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十二)加强采空区气体的监测监控,利用束管监测监控系统及时分析采空区气体成分,形成预控模式。(十三)对采空区的联巷要提前进行封闭,一般超前工作面一个联巷。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十四)对采空区及废弃巷道应及时封闭,采空区封闭前将可燃物清理回收,把工作面的浮煤等可燃物清除干净,所施工密闭墙的质量必须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通风实施的要求》的规定。(十五)按照岩粉撒布管理制度,对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架间、排矸巷进行岩粉撒布。三、内因火灾的处置措施(一)井下巷道内煤炭自燃引发的火灾按外因火灾处置措施执行。(二)采空区自燃火灾具有时间上的延展性,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要立即对采空区进行注浆或注氮进行灭火。(三)其他紧急处置措施部分同外因火灾发生采取的措施。四、内因火灾处理根据现场火势采取合理灭火及防止火势扩大的措施(一)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直接灭火。(二)如火势太大无法扑灭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防止灾情扩大的应急措施。(三)利用地面永久灌浆系统进行灌浆灭火。(四)必要时应将排水管、压风管改为临时消防管路。(五)直接灭火失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发生火灾的巷道或工作面。封闭火区时必须执行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封闭火区的安全技术措施(1)封闭火区要执行“小、少、快”的原则,封闭的范围要尽可能小,建立最少的防火墙就能将火区封闭,防火墙施工要快,不得拖延。(2)封闭火区由救护队员负责实施。(3)封闭期间救护队员必须严格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的规定佩带装备。(4)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封闭地点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并负责监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人员撤离。(5)火区的封闭只有在确认火区里无人时可进行。(6)封闭火区的救护队员应定时轮换,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其它原因造成伤害。2、防止火区发生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1)采区或其它瓦斯涌出量较少的工作地点发生火灾时,可以在保持火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先封入风侧防火墙或同时封闭入风侧及回风侧防火墙。(2)火区封闭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回风侧风流中气体情况,发现瓦斯、一氧化碳或其它可能参与爆炸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异常时,必须立即撤到进风侧新鲜风流中并汇报现场指挥员及指挥中心,等候处理。(3)封闭火区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流逆转。(4)封闭火区时,可以同时向火区注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以降低火区氧气及瓦斯等爆炸性气体浓度,防止爆炸事故发生。(5)火区封闭后,必须抹面,封严,防止漏风。封闭后不得频繁通过观察孔检查闭内气体情况。3、灭火时必须注意的事项(1)不使瓦斯积聚,煤尘飞扬,以免造成爆炸事故。(2)不致造成风流逆转。(3)不致危及人员安全。(4)有助于阻止火势扩大,抑制灾情,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5)油类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沙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6)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将人体或手持的用具触及导线及设备,以防触电。(7)救灾工作应由救护队员进行,其它人员只能在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0024%,瓦斯浓度<2%,温度<35℃条件下参与救灾,并有防止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第六章瓦斯事故预防与处理第一节瓦斯事故隐患分析一、瓦斯积聚通风不良的巷道、盲巷、高冒区、采空区密闭附近等有可能形成瓦斯积聚。二、引爆火源电气设备失爆,摩擦火花,撞击火花,电气焊等引发的外因火灾以及煤层自燃均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第二节瓦斯事故预防措施一、加强瓦斯的检查和监测(一)各采掘工作面和通风系统检查由专、兼职瓦检员负责,对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流每班至少检查2次;对机电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二)完善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定期维护、维修,对各局部通风地点及其回风、综采工作面及其回风、盘区和矿井总回风的瓦斯浓度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超限发出声光报警。(三)采煤机、锚杆机、梭车、转载机、铲车、装载机、钻机、防爆胶轮车等应安设机载瓦斯断电仪。(四)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入井车辆司机下井必须按公司下发的规定配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器,并处于常开状态;井下不允许擅自调校和拆开仪器。(五)通风队值班人员每班审阅通风、瓦斯日报,每天报通风队、通风部、通风副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发现瓦斯有升高趋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二、防治瓦斯积聚措施(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保证用风地点的供风量1、根据采掘接续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通风系统,力求通风网络简单。2、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应实现独立通风。消除不符合《规程》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各用风地点风速满足规定。3、掘进工作面和尾留巷道局部通风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4、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工作面,无论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准停风。因检修或其它原因造成局部通风机停运时,瓦斯检查员或区队跟班队干应立即将人员撤至全风压新鲜风流中,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向矿调度室和通风部门汇报。5、工作面调车硐超过6米的,要及时设置栅栏或导风筒及瓦斯检查牌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6、停工地点不准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和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的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二)及时处理积聚瓦斯1、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九条开启局部通风机的条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当停风区瓦斯浓度大于1.5%,小于3%时,必须采取措施限量排放,严禁“一风吹”;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或大于3%时,必须制定专门排放瓦斯措施报总工审批,进行排放。2、盲巷和冒落孔洞的瓦斯管理,采用封闭隔绝、充填等方法及时处理积存的瓦斯。3、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管理,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状况及时采取采空区瓦斯抽放等措施。4、瓦斯排入总回风巷时,在排瓦斯管路上下出口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栅栏、悬挂警戒牌等,必须保证稀释后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三)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各施工地点、各系统均配置专、兼职瓦检员,实行人工实时监测;利用KJ328监测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四)防止火源产生1、严禁烟火入井、严禁井下、井口使用灯泡取暖、严禁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严格控制井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20m范围以内,禁止有明火。2、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带电搬迁电器设备。井下供电要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3、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每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摩擦高温点。4、对采空区进行预防性注浆,保证采空区内无发火迹象;同时对采空区进行注氮,使采空区加速进入窒息带。5、爆破管理,爆破作业必须遵守《煤矿作业规程》有关规定。三、防止瓦斯事故扩大的措施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各采掘面实行独立通风;在巷道中应设置辅助隔爆设施,盘区和主要通风巷道应设置主要隔爆设施。井下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压缩氧自救器,各采掘工作面配备一定数量的压缩氧自救器。确保井下压风自救装置完好。第三节发生瓦斯事故的处置措施当爆炸事故发生后,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是救灾工作的重心。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一、井下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和接到矿调度电话通知撤退人员,应迅速组织自救与互救,要立即打开自救器,由现场值班队长带领按照井下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沿最近的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设法通知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在撤离时设法切断电源。二、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附近的压风自救点等候营救。三、调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员、升井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所处的位置。四、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五、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派机电和通风人员值守风机房。六、保证人员辅助运输运转,满足运输要求。七、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并向调度汇报。八、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第四节瓦斯事故处理一、瓦斯灾变处理要点为了有利于救人和保证救护队员本身安全,避免瓦斯连续爆炸,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查明引起爆炸的真实火源是救灾工作中的技术关键。制定救灾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发生连续爆炸的可能性。(一)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救护人员应优先从进风巷道进入灾区。(二)在恢复灾区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和瓦斯积聚。恢复独头巷道通风时,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处理。(三)对因瓦斯爆炸引起火灾,可参照外因火灾处理方法进行灭火。杭来湾煤矿现采掘工作面均形成独立通风系统。根据2016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若井下发生瓦斯事故时,处理事故的基本原则为:1、切断灾区电源;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3、向上级汇报;4、通知救护队;5、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6、保证主要通风机和压风机正常运转;7、控制入井人员;8、清点井下人员,特别是灾区人员;9、救护队入井救人、救灾;10、命令有关单位准备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二、瓦斯事故处理措施(一)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应迅速组织灾区人员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位于进风侧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回风侧人员应尽快通过就近联巷风门撤到新鲜风流中,然后再撤退到安全地点。(二)在撤退过程中应注意风流方向的变化。当风流逆转时应改变撤退方向。当一条进风巷着火或受烟雾侵袭时,可通过联巷风门转入另一平行进风巷撤退,或者在烟火未到之前,回风侧人员通过回风井迅速撤到地面。(三)若巷道损坏严重,无法按照避灾路线撤离时,可选择顶板完好,无有害气体的地方躲避,并尽快与地面指挥部取得联系,等待救援。(四)在撤退过程中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切不可单独乱跑。在撤退过程中,切不可因讲话或憋气而取下自救器的口具或鼻夹。(五)救护队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地点首先进行救灾侦察,查明波及范围,检测气体成分,并组织人力抢救遇险人员。(六)救灾人员应选择安全条件好、距离较近的路线尽快到达事故地点以便最快的搜寻和抢救遇难人员。(七)井下救灾基地应设在尽量靠近灾区且支护完整、运输方便的新鲜风流中。(八)发现火源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九)迅速清理现场,抢修通风设施,并恢复通风和通信。(十)排放因通风设施破坏而造成的瓦斯积聚。在排放中要首先消除排放线路中火源,并严格控制排放瓦斯浓度。(十一)事故发生后,未经指挥部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入井,对批准的入井人员,在现场必须服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十二)井下发生瓦斯事故时往往伴随着火灾事故的发生,需尽快排除灾区的有害气体,控制事故范围,

在处理瓦斯事故时,需要借鉴火灾事故处理的原则。(十三)在撤退过程中遇到水流湍急的压力水头时,应尽量避开压力水头,躲入较高的拐巷或硐室内。当来不及躲避时应靠巷道一帮站立,抓住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以防被水冲走。第五节灾变现场人员采取的措施一、人员采取的措施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人会感到空气剧烈震动,有急速流动声或巨响,此时:(一)要立即背向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身体,减少身体暴露面积。附近有躲避硐时,可立即进入躲避硐内以降低爆炸冲击波对人身的直接冲击。(二)保持冷静,尽快判明发生爆炸的地点、影响范围、爆炸性质、危害程度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三)设法向可能受灾变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四)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人员应积极救助灾区受伤人员。(五)在爆炸地点附近人员应在老工人、班组长或瓦检员的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在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它通道,尽快进入进风侧或新鲜风流中,通过火烟区时不要飞跑和急促呼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六)若因巷道冒顶无法通行,或在自救器有效时间(45min)内不能到达安全地带时,可利用避难硐室或在独头巷道、两风门之间等处用风筒、木板等构筑临时避难所,进行避灾。(七)若避灾地点有压风管,应将阀门打开以提供氧气。避灾时应将衣服,矿灯等物挂于明显位置,以便于救护人员发现。(八)在临时避难硐室避难人员,应保持平静,静卧等待营救,以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注意节省水、电和氧气消耗,硐内只留一盏灯,其余全部熄灭,并经常性、有规律敲击管路、铁具或石块,发出呼救信号。(九)若人员被堵在独头斜巷时,不可走向顶部,以防顶部积聚的瓦斯,缺氧造成窒息。(十)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按相应避灾路线迅速撤离。二、现场救援措施(一)到达瓦斯、煤尘爆炸现场后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护基地。(二)安排救护人员分组进入灾区,按救灾指挥部指示,组织营救可能受伤人员,查找遇险、受伤人员并积极组织抢救。(三)清理、疏通堵塞巷道,排放局部积存的瓦斯,逐步恢复矿井正常通风。(四)抢救处理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测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情况,防止发生人员中毒和二次爆炸事故。(五)直接参加抢救人员,应带有氧气呼吸器,否则不得进入危险区和接近爆炸地点。(六)救灾完毕后,应立即着手清理现场,要注意资料收集和记录工作,以备事故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第七章煤尘事故预防与处理第一节煤尘事故隐患分析煤尘爆炸的效应与瓦斯爆炸效应基本相同,但是所产生的CO等有毒有害气体往往大于瓦斯爆炸,所以其危害更大。煤尘爆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纯煤尘爆炸和有瓦斯参与的煤尘爆炸。绝大部分煤尘爆炸是由瓦斯爆炸引发的。根据煤尘爆炸鉴定结果,3#煤层的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8.1%,具有强爆炸性。各煤层均属于自燃煤层;有发生瓦斯、煤尘、煤炭自燃事故的危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