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我们学校美术小组的同学进行做花比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ppt播放图片),一组做了2朵红花,2组做了5朵黄花,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可能提:一组和二组一共多少朵小花?二组比一组多几朵?提问:谁能上来指一指多的部分在哪里?2.二组小花变成了6朵,一组比二组少几朵?谁来列个算式?小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比多比少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其实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提出倍的概念把一组的两朵小花圈起来,看成一份量(板书),那么二组里有几个这样的一份量?(找一生上黑板圈一圈。)小结:6里面有3个2(板书),谁能像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找两名学生说)2.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6里面有3个2,我们就说6是2的3倍。谁能向老师这样,用倍来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同桌之间互相说。3.巩固对倍的认识提问:二组小花变成了8朵,你还能说出二组数量是一组的几倍吗?引导学生说出:二组里边有4个2,所以二组的数量是一组的4倍。4.比较①圈一圈2和12提问:二组变成了12朵,这回二组数量又是一组的几倍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和屏幕上一模一样的1号练习卡,快速拿出,听好要求: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圈,上台展示)引导学生说出:把谁看成一份量?二组里有几个这样的一份量?12是2的几倍?②圈一圈3和12提问:一组现在变成3朵,那现在二组数量是一组的几倍呢?下面拿出2号练习卡,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圈,找一生上台展示)师:你是把谁看成一份量?这回二组里有几个这样的3?生:4个这样的3,二组的数量是一组的4倍。也就是说12是3的4倍。提问: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圈小花的过程,仔细观察二组都是12朵小黄花,怎么一个是一组的6倍,一个却是一组的4倍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交流:第一个一组是两朵小红花,而第二个是三朵小结:也就是说两次的一份量是不一样的。三、动手操作,加深对倍的理解1.操作第一行有2个,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几个?开始!(生摆,拍摄一名学生的作品)提问:第二行摆了几个?你是怎么摆的?第一行不变,第二行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摆几个?开始!(生摆,拍摄一名学生的作品)提问:第二行摆了几个?你是怎么摆的?第一行有3个,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几个?开始!(生摆,拍摄一名学生的作品)提问:第二行摆了几个?你是怎么摆的?小结:看来大家不仅有一个智慧的大脑还有一双灵巧的手,下面用你们这双灵巧的手快速把纽扣放回盒子,放进桌洞。2.比较观察我们回顾一下刚刚摆扣子的过程,看,2的3倍,2的4倍,3的3倍,和他们的算式,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四、巩固练习抢答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前两个指生,最后一个一起说。五、拓展1.第一行有2个扣子,老师用一条神奇的彩条,正好遮住了它们,那第二行纽扣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猜一猜,彩条从这开始会到哪里?2.这条彩条还可能遮住了3朵小花,第二行小花是第一行的几倍?一共有几朵?怎么列算式?3.彩条还可能遮住了4棵树、5个月、10个圆片、a个圆片呢?你能不能也用算式表示?教师小结:孩子们,特别棒,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其实线段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用她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又简单又清楚。六、总结提升1.好了孩子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能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吗?(学生交流)2.教师总结:真是收获满满,请大家看屏幕。这节课我们从圈小花开始,认识了倍,会用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又通过摆扣子,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最后啊,我们还用线段图来表示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那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EQ《倍的认识》学情分析《倍的认识》是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关于“倍”的描述,所以学生在潜意识中有一些零散的、自己的关于“倍”的认识。对本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提高应用倍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的情境,充分唤醒学生的潜意识,在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中,凸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并在不断的挑战中修正、提升。在教学时要充分借助操作,加强学生对“倍”的感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倍”概念,完成旧经验的改造、提升,形成新经验,理解“倍”概念。使学生在反复的找、圈、说、用等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同化新知识、内化新理解,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倍的认识》效果分析本节课预设到学生会用倍和线段图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感悟”道理和思想方法,并且“品味”探究的喜悦。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一方面,在倍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将所比较的事物的数量关系直观化。例如,每两朵为一份把小花圈出来、每3个一份出示圆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数量关系的同时,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培养借助图形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理解了倍的含义后通过线段图的展示,培养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另外,结合图形让学生理解,促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最终把复杂问题变简单,让学生更加理解所验证的结论。《倍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其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帮助学生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含义,建立概念,掌握方法,建立模型。1.改变知识结构,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乘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标准量就是标准量的几倍。“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先通过对中国结的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再通过比较小花、纽扣等活动提供大量的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线段图,表达出倍概念的本质特征,抽象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2.注重方法指导,加深含义的理解,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与整套教材编排的思路一致,在建立了倍的概念之后,教材专门安排让学生运用“倍”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在深化对“倍”概念的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借助线段图,并运用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借助图示表示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思路的方法。最后,注重展示丰富的问题情境,以便建构数学模型。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渗透模型思想本单元在编排过程中十分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一方面,在倍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将所比较的事物的数量关系直观化。例如,每两朵为一份把小花圈出来、每3个一份出示圆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数量关系的同时,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培养借助图形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1号练习卡: 圈一圈填一填 一组:二组:一组:二组: 把()看成一份量。12里面有()个一份量二组的朵数是一组的()倍2号练习卡: 圈一圈填一填 一组:二组:一组:二组: 把()看成一份量。12里面有()个一份量二组的朵数是一组的()倍《倍的认识》教学反思《倍的认识》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三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倍”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倍的认识》前,我仔细翻阅了教材和教参,对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自我出发,看看这节课应怎样设计。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按照教参的设计进行教学,但我总有个疑问,“倍”的概念应怎样提出呢?学生怎样才能很好的理解“倍”呢?于是我又大量的翻看网上的优秀教案和优秀视频,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点,逐渐把自己的困惑一一解答,然后静下心来,重新整理了自己授课的思路:1、课前拍手游戏,在动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导入与新知“倍”形成了知识的对接,做好表示“几个几”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2.先出示2朵红花和5朵黄花,提出问题,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或者黄花比红花多几朵?再出示2朵红花和6朵黄花,引出3倍的概念,进而黄花的数量增加到8朵,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4倍的概念。从图形出发,由形找数,数形结合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其目的是联系以前的旧知,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引发新知,其实在相差关系基础上,两个量之间还存在一个新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2、通过12朵黄花与2朵红花,12朵黄花与3朵红花的比较,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发现黄花都是12朵,为什么一组黄花是红花的3倍,另一组却是4倍?对比发现“一份量”很重要。3、在知识点学习之后,设计“圈一圈”、“填一填”、“摆一摆”环节,引导学生从图找数,并从数字中找出倍数关系。引导学生从“一份有2朵,6朵里有这样的几份”发展到“6里面有几个2”,引出“6是2的3倍”,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用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4.进一步感知倍,通过摆纽扣让学生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在求几个几,用乘法来解决。教学真的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在课前我对讲授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成进行了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以下几点完成得不好:1、没有备好学生我在课前没有做好学生的知识前测,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符,其实学生对“倍”的认识远没有我想得那么陌生,我还是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了,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不能紧紧跟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依存着我的教学设计去生成。2、语言不够严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只有教师准确、精炼的言语示范,学生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本节课中,个别环节我的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回答问题不清晰。经过这次一课三备,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更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备好课尤为重要,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揣摩,锻炼自己对课堂生成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改进,我的课堂会更有趣、更高效,以期达到“教而无痕,学而有得”的境界!《倍的认识》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倍”的概念。本课内容是在学过了乘、除法之后,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主要包括这些内容: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1.注重方法指导,加深含义的理解,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在二年级下册介绍“色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