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非遗文化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戏曲非遗文化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戏曲非遗文化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戏曲非遗文化获奖科研报告年少时的我在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入科学戏,那时的自己对于闽西汉剧这个剧种是完全陌生的,在经历了科班严格认真的训练、学习和入团工作之后,对于自己所学习的剧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领悟。

闽西汉剧的传统剧目有:《打洞结拜》《兰继子》《百里奚认妻》《春草闯堂》《祝枝山嫁女》《春娘曲》《康王告状》《二度梅》等等,在这些一大推的剧目里,让我觉得最能代表闽西汉剧特色的当属《打洞结拜》这出戏了,而在2005年闽西汉剧能顺利申遗成功,靠的就是老艺术家伍银莲老师、陈汉煌老师共同演绎的《打洞结拜》而成功拿下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也感觉到自己是幸运的,还在学生时期就能在老艺术家伍银莲老师手里接下这部闽西汉剧中较为经典与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折子戏。

《打洞结拜》这部折子戏里赵匡胤一角由红净行旦来饰演,而红净是我们闽西汉剧最具特色的行旦(红净又称“红生”、“红脸”,它与黑净同属净行,但红净在历史上形成的时间较晚,它的演唱技巧是用真假嗓结合的方法,老艺人称它为“雨夹雪”,强调鼻腔与后脑共鸣,嗓音宏亮,行腔舒展、雄浑,刚柔相济,拉腔长且扬),这部戏里赵京娘是由我本人饰演,京娘的角色定位为闺门旦,相较于青衣,它比传统青衣活泼些,相较于花旦,它比花旦又稳重些,当我在拿捏这个角色时相对还是有些难度的,稍用力过猛,整个角色便失去了她的光彩與意义。

演绎赵京娘这个人物得先知道其人物背景,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动向。赵京娘为家中独女,年芳十六,三月三去扫墓的途中遇见两名强盗强抢她想要与其为妻,因而被囚禁在雷神洞中,洞中一片漆黑,四处无人,在洞中,京娘一开始以西皮滚板开唱:“我来叫,叫了一声天来天不应,我来哭,哭了一声地来地无门,口吃黄连总是苦,学上加霜冷又寒,我叫了一声娘来娘在何方?我哪我难得见的爹娘。”这一段唱腔唱出了京娘被困洞中时的极尽无助感,哭爹喊娘全都于事无补,让人感觉到她的凄凉、害怕与绝望。当她遇见赵匡胤时,因不了解他的为人,内心极度害怕,极度的惶恐不安,当赵匡胤叫京娘说明为何到此的原因,想把她送回家中时,剧中赵京娘第一次见赵匡胤时的第一段唱腔:“战惊惊,跪至在雷神洞,灯光之下观貌容,丹凤眼来卧蚕眉,五绺长鬚飘胸膛,看他好似关爷样,关爷爷却少了关平和周仓。开言就把大王爷爷叫。”这一段,京娘从开始唱到结束,全程跪地,用一半水袖遮挡住脸,而水袖也随着唱词而抖动,这一系列的动作足以表现出当时京娘内心的害怕,而当她在黑暗中慢慢观察赵匡胤时,觉得以他的外表来看应该不算是个坏人,这个时候的内心活动还是对赵匡胤充满疑惑的。所以在赵匡胤问出了一系列问题,“家住哪里”“你父亲母亲叫何名字”“可有兄弟姐妹”“你叫何名字”“因何到此”等等,京娘的回答从一开始的害怕与小心翼翼,到后来终于慢慢的开始放松警惕,赵匡胤的出现无疑是让京娘感觉到了希望,所以当听见赵匡胤说要送其回家时,内心又是惊喜又是担忧,惊喜的是终于有人愿意解救自己,送其回家,而担忧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孤男寡女一同上路怕惹人非议。赵匡胤知道她的担忧,愿结为兄妹一同结伴回家,而此时的京娘在听见他的这一番话后,也终于放下戒备开始完全信任赵匡胤。在相处中京娘发现赵匡胤为人正义,勇敢,刚正不阿,便对其慢慢的心生爱慕。京娘从悲伤、害怕、不安再到内心的欢喜、爱慕,这样的情感动态使人物的生命与情感跌落与戏曲最擅长的艺术展开空间得到了相得益彰的衬映。

在这部剧中京娘的唱腔中,“哭科”与“西皮滚板”的相结合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凄凉与悲伤,而“西皮二六”(又称[二流])它节奏欢快,与前面悲伤的气氛成鲜明对比,由此来表达京娘内心的情感活动。

我们的闽西汉剧的剧目多数文戏居多,以唱腔为主,以情带声,抒发情感,动作为辅。在《打洞结拜》中赵京娘一开始从洞中出场以后便以双膝跪地的姿势持续到剧情中间段落,单手用水袖颤抖的遮挡半脸,之后便以跪地姿势演唱,这一表演,在外行看来是极为简单的,但就这一简单跪地姿势,演员一跪就得跪上十五分钟左右,也是极具考验演员的耐力、做功与唱腔。

在京娘得知赵匡胤愿送其回家,京娘最后的出场双手轻捏披风用欢快的圆场出场,整理衣冠,提鞋,随后开唱:拨开云雾见青天,京娘今日回家园。唱完调皮的捡起路边小石子扔掉,上马骑马,这一系列的唱段与做功表演,充分体现了京娘一个十六岁小女孩调皮的一面,和当下内心的开心、激动与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

这是一出非常考验演员的戏,能从老艺术家手里接过这出经典剧本,经典角色,是我的幸运。这部戏我已经演了十年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始终没有完全学会老一辈艺术家在唱腔上的造诣,那是有着最传统闽西汉剧的韵味和腔调!这也是我们整个剧团年轻演员的遗憾。

从老艺术家到新生代年轻演员,剧目和人员的更新换代,体现了闽西汉剧的传承,一个剧种的繁荣兴盛,主要取决于这个剧种高素质人才的多寡,是否重视人才的培养,而随着老一辈艺术家们的荣退,闽西汉剧逐渐出现断层现象,没有新人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剧种有可能即将消失,所以在龙岩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市级财政拨出专款,选拔出两批学生分别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和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进行戏曲表演学习。毕(结)业回到剧团后,团领导安排了各行当的退休老艺术家们进行授课。而这些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演员逐渐成为闽西汉剧的中坚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