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荣德生荣毅仁(荣德生之子,国家副主席)荣智健(荣德生之孙)金钱中国首富荣智健“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学习目标:

1.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破土而出(19世纪70年代前后)1872年,荣宗敬出生,14岁时,因家境贫寒,离开学堂到上海一家工厂当学徒。1874年弟弟荣德生出生,15岁时到上海一家钱庄做学徒。荣宗敬荣德生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温故知新:思考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2、初步发展(1896—1912)创办广生钱庄时间:

1896年经营状况:

1899年广生钱庄盈余达7000余两白银。温故知新: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有利条件?荣宗敬荣德生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2、初步发展(1896—1912)创办广生钱庄时间:

1896年经营状况:

1899年广生钱庄盈余达7000余万两白银。温故知新: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有利条件?荣宗敬荣德生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3、黄金时期(一)(1912—1922)广生钱庄—茂新面粉厂—福新面粉厂

经营状况:到1921年茂新,福新系列共拥有12家分厂,其生产能力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的31.4%。结合教材50页回答:1912—1922年,荣氏面粉业为什么能够发展壮大?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①一战期间列强放松经济侵略。②民国建立,提高政治地位③政府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国货④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

3、黄金时期(二)(1927—1937)

经营状况:

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民族资本的面粉厂、纺织厂比重分别占30.2%、29.4%,面粉大王、纺织大王的桂冠又重新回到荣氏兄弟的头上。结合教材50页回答:

荣氏企业这一时期辉煌的原因又是什么?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1928年国民政府基本统一,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政策,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4、路在何方(1937—1949)

材料一

8年抗战中,荣氏资产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纺纱机及1/5的粉磨被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一手创办的事业被毁于一旦,郁积成疾,1938年2月撒手人寰。

材料二

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拥有纱锭10.46万余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荣氏家族“棉纱大王”的桂冠早已不在。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战时期日本是如何破坏中国经济的?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哪些势力的束缚?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4、路在何方(1937—1949)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抗战时期日本是如何破坏中国经济的?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提出“适地适产主义”①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②垄断控制金融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④掠夺大量劳动力(2)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哪些势力的束缚?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5、浴火重生(1949—1956)

结合视频材料回答问题:荣氏企业在建国后是如何获得新生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部分。一、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荣氏企业为例阶段时间原因1、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2、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3、黄金时期民国初年(1912—1937)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中后期(1937—1949)5、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清政府放宽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①一战列强放松侵略。②民国建立,提高政治地位③政府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国货④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⑤国民政府的有利政策外国资本主义、传统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社会主义改造1、探究一结合材料,概述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小组问题探究【材料一】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1211枚奖牌。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播……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注: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等)----《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1.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思考为什么?1、探究一结合材料,概述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材料二】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份比例如下:

二、小组问题探究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0%19.8%5.37%4.22%3.96%2.56%2.43%2.43%1.02%2.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思考为什么?1、探究一结合材料,概述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二、小组问题探究3.依赖性。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材料三】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1.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2.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3.内外关系:依赖性。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二、小组问题探究1、探究一结合材料,概述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2、探究二纵观荣氏企业产生、发展的历程,你认为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从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两个方面来考虑)二、小组问题探究⑴根本原因: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⑵政治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⑶自身原因:先天不足——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后天畸形——工业布局不合理、体系不完善⑷政局原因:政局动荡内战频繁二、小组问题探究不利因素⑴客观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可能⑵政策因素: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⑶爱国运动:中国人们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⑷精神动力: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二、小组问题探究有利因素3、探究三: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情景材料: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问题探究:

1.从材料分析:民国时期主要有哪几种经济成分?

2.和“婆婆”相比,你认为“童养媳”新在哪里?它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二、小组问题探究1.从材料分析:民国时期主要有哪几种经济成分?

2.和“婆婆”相比,你认为“童养媳”新在哪里?它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1)自然经济(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3)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2)在夹缝中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4、探究四: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材料一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材料二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绝。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材料三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3、探究四: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2)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3)为民主革命进程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4)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二、小组问题探究

近代中国,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经历了初步发展,也有过短暂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本的野蛮掠夺,官僚资本的残酷剥削,使民族工业临近崩溃的边缘;只有在新中国建立后,民族工业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课堂总结

1、中国火柴业在民国初年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出现“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③封建帝制被推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④C当堂训练: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A.一战期间

B.甲午战后C.中华民国时期

D.1912年—1937年D3.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则材料说明它所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A4.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A.面粉、棉纺、卷烟业等行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A5.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破坏采取的措施有()①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②垄断控制金融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④B.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