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实践?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缘由、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成功〞“苏联建设的实践〞。三个子目有两层规律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即列宁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二是革命与建设,即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建设实践的关系。第一子目是高中历史教科书新增的内容,除历史学问,还涉及“列宁主义〞的理论概念,旨在深化同学对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和时代背景的理解。其次子目是本课的重点,突出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历史环节,并专设一段概括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第三子目涉及的历史学问比拟多,对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成就和向题都有适当的表述。【学情分析】同学在经过学校历史的学习后,对十月革命的进程以及苏联的建立等相关史实有肯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其次子目简略表达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重点突出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在第三子目梳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引导同学在把握俄国〔苏联〕开展进程中各阶段的内容和特征的同时,熟悉苏联实践的阅历和教训。而第一子目是同学难以理解的理论局部,应当联系时代背景去讲解。【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分析从十月革命到苏联建设的过程,理解理论与实践、革命与建设的关系。2.时空观念:从列宁主义的形成背景,理解列宁主义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奉献。3.史料实证:结合史料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4.历史解释:梳理苏联建设的实践,熟悉苏联建设的成就和挫折。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思索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建设带来的启示。【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设。2.难点:分析十月革命成功的必定性,比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分,评价苏联模式。【课时支配】1课时或1.5课时〔一般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展现绘画作品: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设问:这一场景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会发生?老师: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在这个特别形式下,革命的进一步开展迫切需要列宁主义的指导,因此列宁的回国受到革命群众的热闹欢送。那列宁主义是什么呢?它与俄国的十月革命又有什么关系呢?由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充分使用教材资源,运用图片史料,激发同学爱好。〕一、列宁主义的形成〔课件展现书本P89“学习聚焦〞的文字〕老师:列宁主义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生活的年月正处于第几次工业革命时期?同学: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课件展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和生卒年〕设问: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月是?同学:第一次工业革命。老师:从马克思到列宁,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开展到垄断阶段,马克思主义也与时俱进,由此诞生了列宁主义。展现文字材料,设问:归纳自由竞争阶段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灭亡和革命的观点。〔一般班的同学耗时较多,老师可直接讲解〕老师:此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马克思预言:革命应当首先在欧洲高度兴旺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那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不是也满意马克思所言的条件呢?课件展现文字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峻的封建农奴制剩余,农村保存有贵族地主大土地全部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约10亿卢布,掌握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设问:作为一个国家,俄国经济开展水平如何?同学:比拟落后。老师引导同学总结“落后〞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峻的封建农奴制剩余依旧存在。老师:可见当时的俄国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高度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俄国却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什么会这样呢?〔课件展现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的论述材料〕老师:在列宁看来,此时消失的是资本主义开展的最高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的冲突快速激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也就是说,即使不是“高度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这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冲突最锋利,那就有爆发革命的可能。那我们来看一下俄国的冲突究竟有多锋利。〔展现两那么关于俄国社会冲突的文字材料〕设问:这两那么材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冲突?同学:农夫与地主,工人与资本家。老师:此外,俄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也很锋利。在这样的状况下,俄国盼望通过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来缓解国内冲突,但适得其反,比方俄国企图独霸中国东北,遭到的反对,双方爆发了日俄战斗。战斗的失败和负担更激化了俄国的社会冲突。〔一般班同学已不记得日俄战斗,留意不多解释〕这么多冲突的交织存在,使俄国成为“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处在最底层的工人和农夫将会联合起来组成工农联盟,凄惨的遭受将会无限放大这股革命力气。〔课件展现俄国参与一战〕老师:在这样的境况下,俄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一战国事上的不断失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冲突,使得俄国这样比拟落后的国家能够领先争取革命的成功。老师总结:事实证明:列宁的理论是科学的。〔让同学阅读教材P90第一自然段,对列宁的理论奉献做一个归纳〕〔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史料,理解俄国能够爆发十月革命的缘由,以及在详细的历史时空中熟悉列宁主义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奉献。〕二、十月革命的成功过渡:十月革命能够取得成功,不仅在于俄国所处的客观环境孕育着革命的火种,更离不开列宁及其科学理论的的正确指导。〔带着同学阅读教材,梳理俄国革命的过程,并思索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突出作用表达在哪些方面。一般班的同学那么直接总结列宁在十月革命的作用。〕老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白方向;为布尔什维克确定了进行武装起义的方针;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课件展现教材P94“问题探究〞。〕设问:除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政的领导,十月革命能够成功还有什么缘由?〔一般班可这样问:十月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谁的支持?〕同学:人民群众的支持。老师总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布尔什维克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迫切愿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与资产阶级政府剥削人民、奴役人民有着本质区分。〔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十月革命的进程,突出列宁在十月革命的重要作用,渗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的唯物史观〕〔课件展现图文材料〕老师讲解:近代以来,世界在走向整体的过程中,那些领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欧家通过殖民主义和方式向全球扩张,建立起“欧洲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十月革命的爆发那么从这个体系的薄弱处撕开了一道口子,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从抱负到现实的宏大飞跃,开拓了落后国家爆发革命的新道路。〔课件展现图文材料〕老师讲解: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转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心由欧美转移到了东方。从今,资本主义和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三、苏联建设的实践过渡: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又开头对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究。〔课件出示武装干预和苏俄内战形势图,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课件出示图文材料〕设问:从材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影响?老师:余粮收集制严峻损害了生产者的生产乐观性。生产力得不到开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经济危机立刻引发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海基地兵变使列宁等苏俄熟悉到转变政策的必要性。〔带着同学阅读教材,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影响,并阅读教材P92“学思之窗〞的材料,引导同学思索两个政策在“产品生产和安排〞上的区分。〕老师: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产品的生产和安排是谁在主导?同学:国家。老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在战斗期间是必要的,但是它违反经济开展规律,长期执行被证明是不行行的。那在新经济政策下,农业和工业依靠什么来建立经济联系?同学:依靠交换和商业。老师:俄国依旧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这样的国情下,首先要做的是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稳固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业原那么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联系,满意广阔农夫、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他们的生产乐观性,从而探究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向过渡的道路。过渡:是什么样子呢?〔课件展现马克思对的预想〕老师: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的物质根底。1924年1月,列宁去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渐渐确立。我们看一下当时的苏联是否建立了的生产方式。〔课件展现图文材料〕设问:当时苏联面临怎样的逆境?同学:外部势力的敌视;想开展工业,但依旧是落后的农业国。老师:苏联开展工业最缺什么?同学:机器设备。老师:机器设备属于重工业,有了重工业,苏联就有了扩大再生产的可能,生产力才能更快地提高,继而迈进。因此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优先开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作为一个农业国,苏联只能用本国的农产品来换外国的机器设备,农业成了国家开展工业的根底。〔课件展现文字材料〕设问:当时农业领域消失什么问题?同学:农夫不愿低价售粮,消失粮食危机,工业化面临困难。老师:对此,斯大林创办集体农庄的决策,实施“农业集体化〞。〔展现集体农庄的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集体农庄的农夫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生产资料公有,其生产的粮食又由国家出口换成工业设备,听从国家的工业化需要。这种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方案体制,就是“苏联模式〞。〔课件展现表格和图片资料〕设问: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同学: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根底,为后来取得卫国战斗的成功制造了物资条件。老师补充:苏联模式优先开展重工业,依靠方案指令来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与西方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整经济生活的道路截然不同,为人类社会开拓了一种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为落后国家快速推动工业化树立了成功范例。〔课件展现材料〕设问:苏联模式存在什么弊端?同学: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开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纳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老师补充:由于没有准时进行,苏联模式后来僵化了,最终走向衰落。事业遭到挫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课件展现邓小平关于苏联模式的思索,引导同学思索苏联实践的阅历教训。时间不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课堂小结列宁主义是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的国情相结合,指引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国内战斗成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的实践,恢复和开展了经济,探究出一条落后国家向过渡的正确途径。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开头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为落后国家快速推动工业化树立了典范,但另一方面也日趋僵化。苏俄的革命阅历和苏联建设的实践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历史的开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一、主题确实定本课理论局部较多,诸多的理论如“是资本主义开展的最高阶段〞、俄国是“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等,别说同学,就连我也是懵懵懂懂。在备课不充分的状况下去上课,同学一旦问起:为什么是最高阶段?为什么是最薄弱的一环?一旦解释不了,整堂课的节奏和状态就失控了。老师用书只供应了思路,那就是把第一子目“列宁主义的形成〞,当成十月革命爆发和成功的背景去讲,详细的理论局部依旧不理解,看了一些论文,比拟有参考性的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载于?北京师范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06期〕,正是这篇文章,让我也许理解了列宁对的论述。〔列宁原文太多太长,自己也难以读懂。〕理论先行,指导实践,十月革命的成功就是列宁主义实践的结果。两个子目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而且第三子目“苏联建设的实践〞中,也有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案例,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为落后国家探究出一条快速推动工业化的道路等等,于是确立了本课的主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内容的取舍在内容取舍上,我以为“列宁主义的形成〞可以略讲,究竟理论性太强,多讲耽搁时间,还可能会把自己绕进去,可是这个地方却隐蔽着一个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定性。列宁有关的论述,就是对这个必定的解释,因此要理解其必定,就绕不开对列宁主义的理论做一个讲解。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局部却花了17分钟,成为了重难点,背离了课标的要求。“十月革命的成功〞这一子目可以略讲,然而课标要求“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对于后面“苏联建设的实践〞没有提出要求,相当于旧教材一堂课的内容莫非就这么匆忙而过?老师用书将其纳为重点,我以为是对课标的一个补救。看了老师用书才知道,课标做出这样的要求是在这一个单元的整体框架内去考虑的,要求老师“留意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大的时空框架下叙述两个专题,分别设置战斗与国际秩序〔战斗与和平〕、战斗与革命〔十月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等不同的历史情境,利用精选的史料,促进同学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对不同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同学熟悉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特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